手机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十篇

一、调查时间: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二、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网络问卷

四、调查方法:

自己制作调查问卷,通过e-mail发送给认识的朋友,并请他们转发给熟识的同学进行调查。通过回复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六、调研统计人:xx

结果与讨论:

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67人参加并且完成了问卷,有效回复率为90%.并且参加调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随机性,保证了本次大学生手机调研具有一定普遍意义。我们主要针对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5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并最后给出结论。

在接受调查的167名大学生中,涵盖了从大一到大三的样本,性别构成上基本持平,其中女性占53.3%,男性比例是46.6%。

1、大学生手机拥有和需求状况:

你现在是否拥有手机?

调查数据显示,在被访者中有89%的学生拥有手机。同时45%的学生将会在近期更换手机。在没有手机的学生中,71%学生将会在近期购买手机。

从这些数据可看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在大学里已不再是新鲜事物了,已开始普及化了。大学生已经成为手机市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者群体。

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拥有一定的支持者。可见需求成上升趋势。

你获得手机的途径是?

家人购买的占总调查人数的45%;自己购买占51%;朋友赠送占3%;来历不明占1%。

以上调查表明,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提高,部分学生有稳定的收入以满足他们的消费。

2、学生手机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质量

另外,部分消费者对外观款式要求也较高,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们的口味,由于大学生都是年轻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机者年龄的下降,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会降低,而对外观款式的要求会更高。

②中抵挡产品较受欢迎

③购机地点较集

中对消费者购买手机地点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手机的地点较为集中,大体上分布在手机大卖场和品牌专卖店,其比例分别为56%和38%,其它的只占6.5%。手机是高科技产品,普通消费者难以了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质量是否可靠,他们只好以销售人员的信用和专业知识作为判断标准,而手机大卖场或品牌专卖店的销售人员素质相对较高,因而容易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手机大卖场的价格优势也是学生朋友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④手机品牌比较复杂

⑤手机用途比较统一

大学生使用手机用途较统一,在已有手机用户中,多数用于联系亲友,占67.7%。还有少数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围人影响的)和追赶时尚的,各占9.8%。

家长方面认为,手机是用于方便和孩子联系的,学生手机族的手机58.0%都是家长掏钱买的。同样学生也认为有了手机可以方便与亲友进行沟通,以维系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机费用普遍较低

⑦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购机环境

配合度检验结果表明:被试者大都倾向选1米或是0.5米;和选沉默的、微笑的倾向较为明显。;和喜欢拥有柔和音乐的购机环境。

分析:

大学生其有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发展心理学认为:在生理方面,大学生大脑的活动特点是兴奋性与抑制性处于平衡状态,这为大学生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基础。在心理特点方面大学的思维方式以辨证逻辑思维为主,不再凭一时冲动盲目消费,他们会从多个角度去权衡得失后再作出决定。

3、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动机分析:

消费动力与消费需求是密切联系的,当一个消费需求出现以后,为满足这种需求的动力也就随之产生了,对此我不想加以详细论述。从上面各种数据中可以看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造成这一高消费动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欲望增强。

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缩短,特别是在通信领域,手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达到一周一款。手机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的缩。

第二、信息的极大丰富化、便利化,对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也有影响

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店堂、车体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无处不在,各大手机厂商与广告商们的努力,使得通信领域(主要是手机市场)的信息极大的丰富化、便利化了,在这种强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说来,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的,在这种前提下,结合他们以往在消费过程中的学习,就会导致一种或一系列消费动机的发展。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分析经过学习过程对其消费需求的明确,消费动力的强化,学生手机族逐渐形成了具体的购买动机。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机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求实购买动机

据调查显示,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最注重的还是质量与实用功能:39%的被调查者表示,好用与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还有9%的人认为手机的售后服务质量是关键的。形成这一购买动机的原因,除了受他们最基本的消费需求:工作需要与家人联系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受他们依赖性消费的程度较大及自身缺乏经验,购买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求新购买动机

学生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首先考虑手机的外观设计,如形状、大小、厚薄、材料、颜色等。同时,有61%的学生希望拥有为大学生量身订做的手机。且多数被调查者均明确表示,选购时会优先考虑质量可靠、设计轻巧、款式新颖、色彩时尚、功能够炫的手机。

第三、求便购买动机

根据前面对学生手机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数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真正目的在于方便与家人、朋友、用人单位联系。对于购买手机与家人联系这一目的,据调查显示,多数学生手机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态度,而这种态度对学生手机族购买动机的产生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另外,还有部分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怕漏过任何招聘信息的压力,也推动了此种购买动机的产生。

第四、求廉购买动机

大多数学生手机族所能承受的手机价格在1000-1500元之间。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的是中低档的手机。总的说来,此动机的产生与我国综合国力不强,人均消费水平偏低有着密切联系。这种经济现状直接制约了仍处于依赖性消费阶段的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了他们在选择手机时通常会把眼光放在中低价格的机型上。另外,为了达到经济实用的目的,他们通常还会选择免月租或月租较低的充值卡来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求廉的购买动机并非只是一味的追求。

一般情况下,学生手机族的这四种消费动机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他们的消费行为进一步的发生。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消费动机的产生才意味着消费手段、消费目标等一系列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发生,这对于学生手机族来说也不例外。因此,学生手机族四种相互交织的消费动机在得到发展以后,紧接着结合在动机上行动希望得到的结果,就会发展出一系列满足消费动机的目标,从而最终做出购买决定。

4、学生手机族的目标确立分析:

在学生手机族的购买动机产生之后,为了进一步满足需求,他们会开始收集与购买有关的信息。在调查中发现,37.5%的学生是通过网上获得与手机相关信息的。但一般情况下,所收集到的产品信息会出现重复、相异、相反或抵触的情况(例如,同档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机之间的重复,同款手机不同商家的不同定价,印象中的手机信息与实际了解到的信息不符),这样,就可能形成多种可供选择的购买方案。因此,学生手机族就需要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分析,综合评价各款手机的各种要素(如性能、价格、质量、款式等),去伪存真,去弱存强,筛选出购买所要考虑的主要要素,评价择优,确定出具体目标,包括具体商品的品牌、规格、性能、价格等因素在内。一般地,这一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最终目标,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终目标,也就是说,他们购买手机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为了保持与他人的联系,也可以是为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参照群的认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目标的确立不是直接一步实现的,最为常见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标,逐步导致最终目标的实现。

结论:

总的来说,本调查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较为全面地考察了影响大学生手机消费的因素。不过,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理论支持还不够。谨以本调查为以后的研究作下铺垫。手机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并与电脑网络一样是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手机的相关使用和消费中,大学生充分体现不过也有不足之处,在某些方面,大学生因为缺乏经验,还是不能理智的思考,在手机的使用及消费中没有过于详细的计划,在学习与娱乐中并没有找到切合自己的平衡点,结果浪费了自己的精力与财力。在学习方面,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很弱,因该有意识的进行自我训练,以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通过对这次小范围的问卷调查,得到一些比较准确的第一手数据,根据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出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一些情况,和一些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就此进行更深的研究与讨论。这次调查透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的四个主要方面的调查,较为全面的分析了大学生的的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其中得出7个细分结论。

(1)低端手机在大学生中最为普遍

(2)大学生在手机上的日常消费支出较多

(3)大学生对短信功能使用率远远超过了通话功能

(4)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比较成熟

(5)多数大学生对手机的使用停留在基础的应用上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本文由第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

回首xx年中国手机市场,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快速增长带来的中国内地手机销量首次突破1亿部。展望20××年,伴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差异化将成为手机制造商制胜的“法宝”,手机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手机市场将在整合中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新入网和换机用户增长销量首次突破1亿部

xx年,中国手机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来自诺盛电信咨询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亿部,占到了全球手机销量的十分之一强。具体来看,xx年中国内地手机市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共销售了1亿919万部手机(不包括二手手机和黑手机),手机整体市场规模比20××年扩大了28%。其中,gsm手机销量为1亿251万部,cdma手机销量为668万部。

移动运营商新业务的层出不穷、手机新功能的不断增加以及手机平均价格的降低,有效地刺激了新入网用户和换机用户的增长,这是中国手机市场在xx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xx年,中国移动通信新增用户以中低端用户为主,带动了中低端手机尤其是超低端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从中国手机市场不同价格段手机销量的变化可以看出:低于500元的超低价手机的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从20××年第一季度的2%猛增至xx年第四季度的16%,1000元以下的手机比例从20××年第一季度的29%跃升至xx年第四季度的52%,已经占据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另一方面,换机用户也在快速增长。市场激烈竞争促使手机平均价格下降,手机也在配合移动运营商不断推出的各种新业务而不断增加着新式功能,这都成为促使老款手机用户成为换机用户的驱动力。由于换机用户往往集中于高端领域,因此尽管相比20××年,1000元~3000元价位的手机在xx年所占市场份额持续降低,但是3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却保持了稳定,实现了销量的持续增长。

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差异化优势更为凸现

xx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集中度进一步加强。xx年第二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排名前两位的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合计份额首次突破50%,并在第三、第四季度实现了继续增长。

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均依靠五款畅销机型一举包揽了xx年中国手机市场单款机型销量排名的前十名。来自诺盛电信咨询的数据显示,诺基亚1110、1600、6030赢得销量排行的前三名;摩托罗拉v3、c139、c118、c168则取得了四到七名的位置。由此可见,诺基亚和摩托罗拉这两大全球手机业巨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保持并加强其市场地位,主要来自产品的强力支撑,排名位列前十名的机型销量占据了xx年中国内地手机市场总销量的24%。因此,对于中国的国产手机以及其他国外品牌手机而言,要想与诺基亚和摩托罗拉抗衡,就必须培育出热销机型以提升市场份额。

仍将继续增长的中国手机市场,为各手机制造商参与竞争创造了机会。诺盛电信咨询认为,当中国发放3g牌照后,在新移动运营商进入初期,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将采取优惠措施来应对竞争,充分挖掘潜在用户以发展新手机用户;与此同时,网络的更新换代也将推动换机市场的发展。因此,诺盛电信咨询预测,从20××年年底至3g大规模商用的20××年年底,中国手机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

在20××年中国手机市场上,竞争态势将呈现两大特点:其一,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其二,国际品牌将继续在整体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更多的国产手机将赢得更多的细分市场。

首先,伴随着洗牌和整合,手机品牌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在未来各种制式的手机市场中,80%以上的份额将被3到5家主要手机制造商占据。中小品牌手机制造商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只能进入区域市场、细分市场来参与市场竞争。

第一条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条例》第三条所称”纪检机关依照和本条例行使案件检查权”,是指纪律检查机关在和《条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有权进行初步核实、立案和调查。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均不得以违反法律、法规和、《条例》的手段,干扰、阻挠纪检机关的办案活动。对妨碍案件检查工作的,应按照《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妨碍违纪案件查处的党组织和党员党纪处分的规定(试行)》作出处理。

第三条《条例》第四条所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是指:

1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后果和有关人员的责任等应清楚明确;

2认定的每一案件事实都应有经过鉴别属实的充分证据;

3确定错误性质和提出处理建议,均应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

4案件检查的各个环节都应符合《条例》和本细则规定的程序,并履行相应的手续;收集的证据和形成的案件材料也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第四条根据《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在案件检查中,纪检机关要切实保障党员和群众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等项权利,保障被调查党员行使申辩、申诉等项权利,保障检举控告人、证人、被调查人和办案人不受打击报复。

第二章受理和初步核实

第五条根据《条例》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纪检机关受理同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的违纪问题,如被反映人同时担任两个以上党委或纪委委员职务的,一般应由与其最高职务同级的纪检机关受理。

第六条《条例》第十条第五项所称”领导交办的”,是指:

1上级党委(党工委、党组)、纪委(纪工委、纪检组)及其负责人交办的;

2同级党委(党工委、党组)及其负责人和本级纪委(纪工委、纪检组)负责人交办的。上述领导交办的反映党员和党组织的违纪问题,必须经分管纪检室领导阅批后,才予以受理。

第七条根据《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凡纪检室认为需进行初步核实的,应填写《初步核实呈批表》(附式1);凡委托下级纪检机关进行初步核实的,应当制作《委托初步核实通知书》(附式2)。受委托的纪检机关应及时办理,并将核实情况报告委托机关。

第八条根据《条例》第十二条、十三条的规定,初步核实应当尽力收集证据,并抓住主要问题进行,注意保守秘密。

第九条《条例》第十四条所称”初步核实情况报告”,其内容应包括:被反映人的自然情况、反映的主要问题及初步核实的结果、存在的疑点、处理建议。参与核实的人员须在初核情况报告上签名。承办纪检室应对初步核实情况报告进行审议并提出处理建议,由室主任(室主任不在时由副主任)签名后呈报分管纪检室领导审批。

第十条根据《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对经初步核实,反映问题不实的,纪检机关除应向被反映人所在单位党组织说明情况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在初核过程中如向被反映人作过了解或纪检机关认为有必要的,应向本人说明情况;

2因反映问题不实而对被反映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应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澄清;

3发现被反映人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应向有关党组织反映;

4对检举人因了解情况不全面而错告的,应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5对蓄意诬告、陷害的,应调查处理或建议有关组织严肃追究。

第十一条根据《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的规定,对经初步核实,虽有违纪事实,但情节轻微,不需追究党纪责任的,纪检机关应建议有关党组织按照以下办法做出处理:

1党组织负责人同被反映人谈话,进行批评教育;

2责成被反映人作出口头或书面检查;

3召开民主生活会,对被反映人进行批评帮助;

4纠正被反映人的违纪行为或责令其停止正在实施的违纪行为;

5对被反映人的工作或职务进行调整;

6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

7责成被反映人退出违纪所得。

上述处理办法对同一被反映人可以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纪检机关对党组织提出建议时,应制作《纪律检查建议书》(附式3),送达有关党组织。对纪检机关的建议,有关党组织如无正当理由,应予采纳,并应将办理结果及时报告或告知提出建议的纪检机关。

第十二条《条例》第十五条所称”初步核实的时限”,从初步核实工作实际开始之日算起,至纪检室提出处理意见呈报分管领导审批时为止。

第三章立案

第十三条《条例》所称”追究党纪责任”,是指给予纪律处分和免予纪律处分。

第十四条《条例》第十八条第一款所称”另有规定的”部门,是指铁路、外交、民航、海关、税务、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部门。

第十五条根据《条例》第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应由地方纪检机关立案的违纪问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由部门纪检机关立案:

1违纪问题涉及几个地方,由一个地方纪检机关立案调查不便的;

2部门纪检机关已受理并经初步核实的。

第十六条根据《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对违纪党组织的立案,应由有立案权的党委、纪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

第十七条根据《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上级纪检机关责成下级纪检机关立案的,必须是上级纪检机关或有关部门经过初步核实,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凡责成立案的,上级纪检机关应制作《责成立案通知书》(附式4)并附核实材料;有关下级纪检机关应即立案,并将查处结果报告上级纪检机关。

第十八条根据《条例》规定,党员违犯党纪需要立案的,一般由纪委常委会议或纪检组组务会议讨论决定;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违犯党纪需同级党委批准立案的,一般由党委常委会议讨论决定。党委或纪委因常务委员不够常委会议法定人数而无法召开常委会的,可由二名以上常务委员批准立案,但事后应即向其他常务委员通报。不设常委会的各级党工委、纪工委,地级党委、纪委,基层党委、纪委的立案问题,比照前款规定执行。立案审批时限,从收到立案呈批报告之日算起,至批准立案之日止。

第十九条根据《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凡需立案的,由承办纪检室写出《立案呈批报告》(附式5)。经批准立案的案件,承办纪检室应填写《立案决定书》(附式6),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

第二十条党员工作调动后,发现在原单位有违纪问题并需立案调查的,由其现所在单位承办,原单位应予配合。离退休后提高职级待遇的党员,其违纪问题需立案调查的,应按其提高待遇后的干部管理权限办理。

第四章调查

第二十一条《条例》所称”立案机关”,是指决定立案或经批准后决定立案的机关。

第二十二条《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所称”调查方案”,其内容应包括:需查清的主要问题,调查步骤、方法,预计完成任务的时间,办案人员的组成和领导关系以及应注意的事项等。调查方案应经分管纪检室领导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三条《条例》所称”被调查人(被反映人)所在单位党组织”,是指与被调查人(被反映人)在其工作单位担任的党内职务或党外职务相应的一级党组织。根据《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将立案决定通知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填写《立案决定书》,送交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

第二十四条根据《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调查开始时,在一般情况下,调查组应会同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与被调查人谈话,宣布立案决定,进行思想教育,并提出应遵守的纪律:

1自觉接受组织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主动交待问题,认真检查错误,配合组织尽快查清问题;

2不得与同案人或知情人串通情况、订立攻守同盟,不得对抗调查或进行反调查;

3不得对检举控告人、证人及上述人员家属等进行打击报复。如调查组认为,调查开始时与被调查人谈话和宣布立案决定,会影响案件调查工作的,可根据案情,在适当时机谈话和宣布立案决定。被调查对象是一级党组织的,调查开始时,调查组应会同其上一级党组织负责人,与被调查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谈话。

第二十五条《条例》第二十六条所称”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被调查人犯有严重错误,已无法继续履行其职责;

2被调查人犯有严重错误,担任现任职务已严重影响调查工作。

本条所称”妨碍案件调查”,是指被调查人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本人或指使他人对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及上述人员的家属进行侮辱、诽谤、诬陷、威胁、围攻、殴打以及其他形式的打击报复;

2本人或指使他人出伪证、不出证,隐匿、篡改、销毁证据,或嫁祸于人;

3利用职权或工作之便,采取欺骗、威胁、贿赂等手段阻止知情人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证据,或唆使知情人变证;

4本人或指使他人与同案人或知情人串通情况,订立攻守同盟,对抗调查或进行反调查。

第二十六条根据《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停止被调查人党内职务的,党委或纪检机关在作出停职检查决定后,应制作《停职检查决定书》(附式7)。纪检机关作出的停职检查决定,应将《停职检查决定书》报同级党委、党组备案,并通报同级党委组织部门。属于停止被调查人党外职务的,纪检机关应制作《停职检查建议书》(附式8),送达有关党外组织。但由党委批准立案的,停职检查建议应在报经党委同意后提出。对纪检机关的建议,有关党外组织如无正当理由应予采纳,并应将结果及时报告或告知纪检机关。停职检查的期限,不得超过办案期限。

第二十七条《条例》第二十七条所称证据的种类分别指:

1物证: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物质痕迹。

2书证:指以其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包括符号、图画)。

3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事实情况作的陈述。凡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人。

4受侵害人的陈述:指受违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员就案件事实情况所作的控告和诉说。

5被调查人的陈述:指被调查党员就案件事实所作的交待、申辩和对同案人员的检举。

6视听材料:指可以重现原始声响或形象的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7现场笔录:指调查人员对案件(非刑事案件)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时所作的笔录。

8鉴定结论:指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办案人员不能解决的专门事项进行科学鉴定后所作出的结论。

9勘验、检查笔录:指公安、司法人员对与案件有关的场所、物品及其他证据材料进行勘验、检查时所作的笔录。

第二十八条《条例》第二十八条所称”知道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党组织和党外组织、党员和党外人员。党员拒绝作证或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情节严重的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是党外人员的,应建议其主管机关予以追究。

第二十九条根据《条例》第二十八条第四项的规定,对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和事项进行录音、拍照、摄像,应严格掌握。与被调查人、受侵害人和证人谈话时,如进行录音、拍照、摄像,应事先告知本人。制作的录音带、录像带和照片,应严加保管,不得扩散外传。被调查人、证人等未经调查人员许可,不得对调查人员使用这些手段。

第三十条根据《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五项的规定,对案件所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调查组可以提请有关专门机构或人员作出鉴定结论。鉴定人员应在鉴定结论上签名,并由鉴定单位加盖公章。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应告知被调查人。如被调查人提出申请,或调查组认为必要时,可以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调查人员使用鉴定结论时,要注意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

第三十一条根据《条例》第二十八条第六项的规定,纪检机关暂予扣留、封存可以证明违纪行为的文件、资料、账册、单据、物品和非法所得时,参加的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要填写《暂予扣留、封存物品登记表》(附式9),调查人和文件、物品的保管或持有人均应在登记表上签名。对扣留封存的文件、物品等,要指定专人妥善保管。扣留封存的期限不得超过办案期限。

第三十二条根据《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七项的规定,查核和暂停支付被调查对象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按照中央纪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纪检机关查询和暂停支付被调查对象存款有关规定办理,并要分别填写《查核银行存款通知书》(附式10)、《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附式11)、《解除暂停支付存款通知书》(附式12)。暂停支付的期限不得超过办案期限。

第三十三条根据《条例》第二十九条的规定,调查取证还要注意做到:1收集书证时,对可作书证的私人日记、信件等原始材料,应采取动员的方法,不能强行收集。涉及个人隐私的,应为其保密。2收集证人证言,应个别进行,不得采取开座谈会的形式。证人作证后,应为其保密。3调查人员与被调查人、证人、受侵害人谈话时,应制作《谈话笔录》(附式13)。4对与案件(非刑事案件)有关的场所进行检查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制作现场笔录,调查人员应在现场笔录上签名。

第三十四条根据《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在没有物证、书证的情况下,仅凭言词证据认定错误事实时,必须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直接证据,才能认定。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运用间接证据认定错误事实时,所有间接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每个证据与案件事实都有客观联系;所取得的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并且这个证明体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才能认定。如不能排除其他可能性,或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有矛盾的,不能认定。

第三十五条根据《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与被调查人进行核对的错误事实材料,其内容应包括:被调查人的主要错误事实、错误性质及责任。错误事实材料不得泄露立案依据、调查过程、检举人、证明人等内容。错误事实材料,以调查组的名义落款。错误事实材料与被调查人见面,应由二名以上调查人员进行,必要时可请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参加。

第三十六条调查组在调查过程中,如发现被调查人有新的违纪问题,应一并查清,并及时向派出机关报告;如发现与本案无关的其他重大违纪问题,应即向派出机关报告。

第三十七条对署真实姓名的检举人,调查结束后,调查组应向其口头通报所检举问题的调查结果,并征求意见。对案情需要保密的,应要求检举人不得泄密或扩散。

第三十八条经调查,属于检举失实的案件,由承办纪检室写出《销案呈批报告》(附式14),报请立案机关批准后销案,并向被调查人及其所在单位党组织说明情况。

第三十九条《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案件调查时限,从批准立案之日算起,至承办纪检室将调查报告报送分管领导审议之日止。

第五章移送审理

第四十条根据《条例》第四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凡需审理室提前介入审理的案件,应由调查组提出意见,经纪检室审议后,报分管纪检室、审理室领导批准;分管纪检室、审理室领导认为必要时,也可直接决定提前介入审理。

第四十一条根据《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纪检室在向审理室移送案件材料时,应填写《案件移送审理登记表》(附式15)。

第四十二条《条例》第四十一条所称”立案依据”包括:1检举材料;2有关领导关于进行初步核实的批示;3初步核实情况报告;4立案呈批报告;5《立案决定书》和其他批准立案的材料。

第四十三条《条例》第四十一条所称”全部证据材料”,既包括对所调查的问题认定的证据材料,也包括对所调查的问题否定的证据材料。在移送以上材料时,应按调查报告中认定或否定问题的顺序编号。

第四十四条根据《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将调查报告等案件有关材料的复制件送交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作出处理决定,由纪检室办理。根据《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特殊情况下,由县以上纪检机关直接作出处分决定的,纪检室应将案件有关材料移送本级纪委审理室,由审理室审理后起草处分决定并征求被调查人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意见,然后,报本级纪委常委会讨论。

第四十五条根据《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审理过程中,如需个别补证,由审理室直接办理;如审理室认为案件主要事实不清或需要由纪检室补证的,应提出意见,报经分管审理室和纪检室领导同意后,由纪检室补充调查。

第四十六条根据《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对已经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的移送纪检机关的案件,由审理室直接受理,不再履行立案手续,但应作为本级纪检机关办理的案件予以统计。如需个别补证的,由审理室办理。需要进一步调查的,报经分管审理室和纪检室的领导同意后,由纪检室办理立案手续。

第四十七条《条例》第四十四条所称”需进一步调查的案件”,是指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补充调查或重新调查的案件。

第六章对办案人员的要求

第四十八条根据《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对办案人员违反本条规定的,应查明情况,追究责任。

第四十九条《条例》第四十六条所称”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及其配偶、同胞兄弟姊妹。

第五十条根据《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办案人员未提出回避,被调查人、检举人及其他与案件有关的人员也未要求回避,但纪检机关认为办案人员应当回避的,可以直接作出回避决定。纪检室负责人的回避,由纪检机关负责人决定;其他办案人员的回避,由纪检室负责人决定。

第七章附则

调研报告的格式及写作方法

什么是调研报告?

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经验或问题,经过在实践中对其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核心是实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调研报告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查,二是研究。调查,应该深入实际,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不凭主观想象,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了解事物,详细地占有材料。研究,即在掌握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至于对策,调研报告中可以提出一些看法,但不是主要的。因为,对策的制定是一个深入的、复杂的、综合的研究过程,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是否被采纳,能否上升到政策,应该经过政策预评估。

调研报告的格式

标题页

1、标题

2、客户(委托人)

3、调研公司

4、日期

内容目录

1、章节标题和副标题,附页码

2、图表目录

3、附录目录

执行性摘要

1、目标的简要陈述**

2、调研方法的简要陈述

3、主要调研结果的简要陈述***

4、结论与建议的简要陈述***

5、其他相关信息(如特殊技术、局限、背景信息)

分析与结果(详细)****

1、调查基础信息

2、一般性的介绍分析类型

3、表格与图形

4、解释性的正文

结论与建议***

调查方法

1、研究类型、研究意图、总体的界定

2、样本设计与技术规定

a、样本单位的界定

b、设计类型(概率性与非概率性,特殊性)

3、调查问卷

a、一般性描述

b、对使用特殊类型问题的讨论

4、特殊性问题或考虑

5、局限

a、样本规模的局限

b、样本选择的局限

c、其他局限(抽样误差、时机、分析等)

附录

1、调查问卷

2、技术性附录(如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3、其他必要的附录(如调查地点的地图等)

如何撰写市场调研报告

调查报告是整个调查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一系列过程的总结,是调查研究人员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客户需要的最重要的书面结果之一。

它是一种沟通、交流形式,其目的是将调查结果、战略性的建议以及其他结果传递给管理人员或其他担任专门职务的人员。

因此,认真撰写调查报告,准确分析调查结果,明确给出调查结论,是报告撰写者的责任。

1.题页

题页点明报告的主题。包括委托客户的单位名称、市场调查的单位名称和报告日期。调查报告的题目应尽可能贴切,而又概括地表明调查项目的性质。

2.目录表

3.调查结果和有关建议的概要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匝简短,切中要害。使阅读者既可以从中大致了解调查的结果,又可从后面的本文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有关建议的概要部分则包括必要的背景、信息、重要发现和结论,有时根据阅读者之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4.本文(主体部分)

包括整个市场调查的详细内容,含调查使用方法,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对调查方法的描述要尽量讲清是使用何种方法,并提供选择此种方法的原因。

在本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应是数字、表格,以及对这些的解释、分析,要用最准确、恰当的语句对分析作出描述,结构要严谨,推理要有一定的逻辑性。

在本文部分,一般必不可少地要对自己在调查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说明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必要的情况下,还需将不足之处对调查报告的准确性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分析清楚,以提高整个市场调查活动的可信度。

5.结论和建议

应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结论,并结合企业或客户情况提出其所面临的优势与困难,提出解决方法,即建议。对建议要作一简要说明,使读者可以参考本文中的信息对建议进行判断、评价。

6.附件

附件内容包括一些过于复杂、专业性的内容,通常将调查问卷、抽样名单、地址表、地图、统计检验计算结果、表格、制图等作为附件内容,每一内容均需编号,以便查寻。

市场调研报告格式

在品牌推广之前,第一步必须进行的是对目标市场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市场调查报告,或称市场研究报告、市场建议书是广告文案写作的一个要件。阅读市场调研报告的人,一般都是繁忙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或有关机构负责人,因此,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时,要力求条理清楚、言简意赅、易读好懂。

一、市场调查报告的格式一般由:标题、目录、概述、正文、结论与建议、附件等几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和报告日期、委托方、调查方,一般应打印在扉页上。

关于标题,一般要在与标题同一页,把被调查单位、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地表示出来,如《关于哈尔滨市家电市场调查报告》。有的调查报告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的主题,副标题则具体表明调查的单位和问题。如:《消费者眼中的<海峡都市报>枣<海峡都市报>读者群研究报告》。

(二)目录

如果调查报告的内容、页数较多,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应当使用目录或索引形式列出报告所分的主要章节和附录,并注明标题、有关章节号码及页码,一般来说,目录的篇幅不宜超过一页。例如;

目录

1、调查设计与组织实施

2、调查对象构成情况简介

3、调查的主要统计结果简介

4、综合分析

5、数据资料汇总表

6、附录

(三)概述

概述主要阐述课题的基本情况,它是按照市场调查课题的顺序将问题展开,并阐述对调查的原始资料进行选择、评价、作出结论、提出建议的原则等。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地说明调查的由来和委托调查的原因。

第二,简要介绍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人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对所用方法要进行简短叙述,并说明选用方法的原因。例如,是用抽样调查法还是用典型调查法,是用实地调查法还是文案调查法,这些一般是在调查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另外,在分析中使用的方法,如指数平滑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都应作简要说明。如果部分内容很多,应有详细的工作技术报告加以说明补充,附在市场调查报告的最后部分的附件中。

(四)正文

正文是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到引出的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还应当有可供市场活动的决策者进行独立思考的全部调查结果和必要的市场信息,以及对这些情况和内容的分析评论。

(五)结论与建议

结论与建议是撰写综合分析报告的主要目的。这部分包括对引言和正文部分所提出的主要内容的总结,提出如何利用已证明为有效的措施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可供选择的方案与建议。结论和建议与正文部分的论述要紧密对应,不可以提出无证据的结论,也不要没有结论性意见的论证。

(六)附件

附件是指调查报告正文包含不了或没有提及,但与正文有关必须附加说明的部分。它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祥尽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例如为调查选定样本的有关细节资料及调查期间所使用的文件副本等。

二、市场调查报告的内容

市场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说明调查目的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介绍市场背景资料。

第三,分析的方法。如样本的抽取,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技术等。

第四,调研数据及其分析。

第五,提出论点。即摆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六,论证所提观点的基本理由。

第七,提出解决问题可供选择的建议、方案和步骤。

第八,预测可能遇到的风险、对策。

产品构思和调研报告的参考格式

1.产品构思

说明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产品如何开发,谁购买和使用产品,如何销售。

2.市场调查

说明市场发展历史和趋势,市场总额与份额统计等。

3.政策调查

调查与本产品相关的政策。

4.同类产品调查

调查同类产品功能、质量、价格,以及主要优点和主要缺点。

5.竞争对手调查

调查各竞争对手的市场状况,以及他们在研发、销售、资金、品牌等方面的实力。

6.用户调查

调查一些老用户和潜在用户,记录他们的需求与建议。

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参考格式

1.市场分析

(1)分析市场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说明本产品处于市场的什么发展阶段;

(2)本产品和同类产品的价格分析;

(3)统计当前市场的总额,竞争对手所占的份额,分析本产品能占多少份额。

(4)产品消费群体特征,消费方式以及影响市场的因素分析。

2.政策调查

(1)分析有无政策“支持”或者“限制”;

(2)分析有无地方政府(或其它机构)的“扶持”或者“干扰”。

3.技术和时间分析

(1)从技术角度分析本产品“做得了吗?”,“做得好吗?”;

(2)按照正常的运作方式,开发本产品并投入市场还来得及吗?

(3)预算中的人员能及时到位吗?

(4)预算中的软件硬件能及时到位吗?

4.成本-收益分析

(1)估计总成本;

(2)估计总收益。

5.SWOT分析

(1)我们的强项是什么?我们如何利用这些强项?

(2)我们的弱项是什么?我们如何减少这些弱项的影响?

(3)市场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机会?我们如何把握这些机会?

(4)什么威胁着我们的成功?我们如何有效地对付这些威胁?

6.其它

例如知识产权分析

(1)分析是否已经存在某些专利将妨碍本产品的开发与推广;

(2)分析本产品能否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如何获得?

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写作格式

第一部分项目总论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单位

1.3项目位置(四至范围)

1.4项目周边目前现状

1.5项目性质及主要特点

1.6项目地块面积及边界长

1.7研究工作依据

1.8研究工作概况

2.可行性研究结论

2.1市场分析预测

2.2项目地块分析

2.3项目规划方案

2.4项目工程进度

2.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2.6项目财务与经济评价

2.7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项目存在问题与建议

第二部分项目背景

1.项目提出背景

1.1项目所在区域商业发展情况

1.2所在区域政策、经济及产业环境

1.3项目发起人及发起缘由

2.项目发展概况

2.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成果

2.2项目地块初勘及初测工作情况

2.3项目建议书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3.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市场研究

1.市场供给

1.1所在区域内商业用房现有供给量及结构情况调查

1.2所在区域内商业用房未来供给量及结构情况调查

1.3其他替代性产品供给量情况调查研究

2.市场需求

2.1所在区域内商业用房的租用情况调查

2.2所在区域内在售商业用房销售情况调查

2.3其他替代性产品租售情况调查

3.市场价格

3.1所在区域内商业用房销售价格情况调查

3.2所在区域内商业用房租赁价格情况调查

4.市场预测

4.1未来该区域内商业用房需求预测

4.2销售及租赁价格预测

5.市场推销

5.1推销方式及措施

5.2产品推销费用预测

第四部分项目研究

1.地块特征分析

1.1项目区位分析

1.2项目交通分析

1.3项目人流分析

1.4项目周边规划

2.项目SWOT分析

2.1项目优势分析

2.2项目劣势分析

2.3项目机会分析

2.4项目威胁分析

3.项目定位方案

3.1项目产品方案

3.2主要功能建筑规模

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五部分投资估算

房地产项目一般采用分项估算法,然后进行汇总,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土地费用

2.前期工程费用

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4.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5.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用

6.管理费用

7.销售费用

8.财务费用

9.各种税金支出

10.其他成本支出估算

第六部分开发进度

第七部分资源供给

1.资金筹集与使用计划

2.建筑材料的需要量、供应计划和采购方式

3.施工力量组织计划

4.项目施工期间的动力、水电等供应

5.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后水、电、气、通讯等的供应

第八部分财务评价

1.获利性评价

1.1成本利润率

1.2销售利润率

2.效率评价

2.1经营比率

2.2资金利用率

3.信誉评价

3.1流动比率

3.2杠杆比率

4.静态获利分析

4.1投资收益率(R)

4.2投资回收期(Pt)

5.动态获利分析

5.1财务净现值(FNPV)

5.2财务净现值率(FNPVR)

第九部分风险评价

1.盈亏平衡分析

2.敏感性分析

2.1变动因素一

2.2变动因素二

第十部分综合评价

1.经济评价(定性)

2.社会评价(定性)

3.环境评价

4.存在问题与建议

5.总体结论及建议

市场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

市场调研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与房地产相结合的市场调研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为房地产开发定位提供相关的依据。如何将调研结果清晰明了的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撰写的市场调研报告有明确的主题,清晰的条理,和简捷的表现形式。

当一切调查和分析工作结束之后,必须将这些工作成果展示给客户。那么,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报告应采取什么样的结构体系?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数据的涵义?

报告的结构体系应包括,调研目的、调研方法、调研范围以及数据分析在内的一系列内容。这种体系基本上在每个同类型的报告中都适用,因此,此处不做更详细的说明,以下内容主要针对数据分析结论的表现方法。

关于数据分析的部分,通常情况下是采用图表表示的。图表是最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它能非常直观的将研究成果表示出来。在将调研的分析结果变成令人信服的图表之前,首先要谨记,它只是一种传递和表达信息的工具,使用它的重要原则是“简单、直接、清晰、明了”。每个图表只包含一个信息,图表越复杂,传递信息的效果就越差。

在实际操作中,各种表格、组织图表、流动图表、矩阵等都被大量的运用到报告中,但总的来说,以下几种图表形式是最常用的:柱状图表、条形图表、饼形图表、线形图表。

使用图表的目的在于:将复杂的数据变成简单科、清晰的图表,让人能够一目了然的了解数据所表达的涵义。那么,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来表现不同类型的数据?首先,我们应先明确数据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确定可能使用的图表类型。

通常我们的研究数据所体现的关系是:频率分布、成分、时间序列、项类或相关性。要表达一个主题明确的数据,可能会有多种图表形式。但是,哪种是最能将数据表达清楚的呢?这就要求我们的主题(即图表标题)突出重点,点明主题。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能将以上的意思,表达的非常明确。

这里的标题描述了图表的内容范围,大多数读者在看了这个图表后,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城西,认为图表的主题是“城西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可能选择的区域”。但是,制图者可能是想表达“选择城北和城东的消费者较少,但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了使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希望他注意的数据上,所以,我们可以在一般标题后附加一个重点标题:城北和城东将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既然已经确定了要表达的重点,那么接下来就是要明确数据间的相互关系,若是表示占频率分布、对比等关系,则除线形图表以外的其它几种基本图表格式都可以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总之,条形图表应该是应用最广的类型,而柱状图表是用得最多的另一种类型,这两种图表基本占整个报告中图表总数的半数左右;而线形图表和饼形图表的使用则应相对减少,更多的是将各种综合运用,如线形图表加上柱状图表,或饼形图表加上条形图表。

在用图表表达数据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使用柱状图表和条形图表时,柱体之间的距离应小于柱体本身;在说明文字较多时,用条形图表表示更清晰,便于读者辨认;在使用饼形图表时,应在标明数据的同时,突出数据的标识。即:同时使用数值与数据标识。

[关键词]:审计报告 改革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灵魂,是审计结果的综合反映,是审计成果的重要体现。审计报告直接反映了审计项目实施的目标是否得以全部体现,审计项目是否发挥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审计报告相关准则的改革,原有的审计报告反映审计结果不够全面。笔者根据近几年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的现状及改革的对策建议谈几点粗浅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机关应当将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主管机关、单位。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这从法律上规范了审计报告的由来、报告内容和报告使用者。在即将迈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当前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报告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审计报告内容与审计实施方案的关联性不强。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因审计调查了解开展不够细致,审计实施方案起草不够科学,使得审计报告内容与审计实施方案形成“两张皮”,存在审计报告缺项、漏项。审计报告内容与审计实施方案中审计内容和重点关联性不强,直接影响审计报告质量,存在很大风险。如审计报告中有的内容在审计实施方案中无反映,审计实施方案提到的要点审计报告未披露。

2、审计评价意见缺乏具体化评价指标。起草审计报告时,审计评价意见经常大而话之,泛泛而谈,缺乏具体化的审计评价指标。有的审计报告不管什么项目,审计评价都一个模式,没有按照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评价,而是作单一笼统的评价;有的审计报告大唱赞歌,拔高标准评价被审计对象,甚至超越审计范围评价。《国家审计准则》提出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评价意见。但实际操作时缺乏细化的指标,哪些能评,怎么评,没有具体的范围和尺度。

3、审计处理处罚自由裁量权运用的不太合理。审计处理处罚意见是审计报告的法定内容,然而如何正确把握审计处理处罚的度比较困难。经常会出现运用法规不准确,自由裁量权运用不合理。尤其是很难界定轻度处罚与重度处罚,套用法规不严肃、不合理。

4、审计建议操作性不强。一个好的审计报告,必须能提出可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审计建议,但是目前大部分审计报告提出的建议只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无证据作支撑,脱离客观事实;有些审计建议过于原则化,笼统化,使被审计单位无法组织落实,降低了审计公信力。

5、审计报告语言表述不利于阅读和理解。审计报告涉及财务、投资等专业,部分审计报告专业术语太多,未列举典型事例,语言表述 “外人”难懂。经常会出现领导、被审计单位人员及相关单位人员很难看懂,大量的数字充斥整个报告,重点不突出,给行外人阅读和理解审计报告增加了难度,无法成为满足公众诉求的有效途径。

1、审计报告的法定内容参差不齐。《国家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报告有八项内容:1、审计依据;2、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3、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4、审计评价意见;5、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6、审计发现的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和其他重要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7、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但是涉嫌犯罪等不宜让被审计单位知悉的事项除外;8、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然而实际情况是,一般报告使用者关注的重点只有问题部分,基本情况关注很少,往往基本情况占用了大量的篇幅,未进行重要性审核,使得审计报告过长,看前忘后,阅读印象不深刻。

2、不同专业的审计报告无固定形式。目前,运用较广泛并形成固定模板的是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对于投资审计报告等不同专业的审计报告无固定模式,未协调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如部分基层审计机关投资审计报告套用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时发现,缺乏投资审计的核心内容——工程量审计的基本情况;绩效审计套用现行审计报告模板时,绩效的细化评价指标无法反映,绩效审计突出的重点不明确。因存在专业差异,审计人员撰写的审计报告形式各样,不利于报告使用者阅读和使用,不能发挥审计报告的成效。

3、受审计手段限制审计无法定性内容无披露方式。当前,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等相关资料进行审计。通常,审计对合法但不合理的经济事项因审计手段有限,无法继续深入查证,在审计报告中也无法反映疑点经济事项违反的具体法律法规。此项内容作为基本情况反映不能引起报告使用者重视,作为问题反映又因没有继续查证不能定性问题性质。审计报告的固定结构中没有单独项目反映需要报告使用者高度重视但未进行定性的问题。

审计机关审计报告是国家审计在客观、中立的角度,通过揭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问题背后的体制、机制性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审计报告应成为引导公众理性思考、解读政府执政情况的一个渠道。但国家审计作为内部审计,审计报告使用者为被审计单位、相关审计调查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发送的范围受限制,审计报告影响力不够。

党的十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

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这就要求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报告也要突出改革、创新和协调发展。1、建立审计评价具体化目标。根据审计类别、行业及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并出台评价具体化指标,做到评价有的放矢,不谈空话大话,做到审什么、评什么,未涉及到的内容不做评价。

2、实行审计报告语言通俗化。一是少说空话大话套话,多反映报告使用者密切关注的重点事项,既要梳理归纳情况,也要列举典型事例;二是将晦涩难懂的会计等专业术语转换为日常用语,将繁琐冗长的文字说明转换为简明扼要的图表说明。

1、根据重要性原则浓缩审计结果,做到主次有序、重点突出。一是加大对审计内容的审核力度,根据审计实施方案和重要性原则概况审计基本情况,避免审计基本情况篇幅过长和复杂;二是在反映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时,根据问题影响程度,主次有序的揭示和反映问题,使审计报告语言精练,重点突出,便于被审计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等单位合理使用。

2、创新建立专业审计报告模板,做到审计报告横向统一。一是根据审计涉及专业内容,按标准化与个性化相协调原则,增加专业审计内容,突出行业特点;二是严格按照《国家审计准则》开展审计,统筹兼顾,做到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等模式统一。

3、突出重点反映事项,便于相关部门继续深入调查。一是进一步完善审计报告结构,把因审计手段有限无法进一步查证的事项单独反映,引起报告使用者重视,同时也便于相关部门进一步查证。二是建立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解决因审计手段有限无法继续查证问题,同时实行信息共享,提高审计报告质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工作部署及海关总署口岸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科学规范开展口岸新冠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保障国门公共卫生安全,贵阳海关拟于近期开展口岸新冠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为保障演练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内容

针对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态势和随着复工复产入境人员逐步增多的情况,和下一步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对工作人员晕厥、旅客过激、系统故障、职业暴露、申报不实、样本泄漏等可能出现的情况开展应急演练,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做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筑牢国门安全防线。

二、时间安排

(一)演练脚本

2020年9月16日,卫检处组织完成演练脚本编撰。

(二)预演练

2020年9月18日,机场海关完成预演练,根据预演情况,对演练脚本进行修订。

(三)正式演练

2020年9月22日,相关部门共同完成正式演练。

(四)效果评估

2020年9月23日完成演练效果评估,并将应急演练总结、相关影像资料和情况登记表报送总署。

三、工作安排

由卫检处牵头,组织机场海关、保健中心、兴检公司及联防联控单位制定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综合业务二处、科技处配合开展。

四、演练内容

(一)工作人员晕厥。

演练场景:登临组正在飞机客舱进行航班卫生处理监督,工作人员身体不适突然晕厥。其他人员立即将其转移至机坪清洁区域,立即手卫生后更换新的外层手套,帮助其去除个人防护装备,并采取平卧位.机场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待其清醒后再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及后续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二)旅客过激。

演练场景:候检组在候检区域对一名旅客的电子《健康申明卡》进行核实,该旅客以手机没有流量为由拒绝出示且言语辱骂工作人员,不配合卫生检疫工作。指挥部协调机场公安人员进行现场处置,在告知相关法律法规后,旅客情绪平复配合审核。

(三)系统故障。

演练场景:流调组发现流调区全部工位智慧卫生检疫系统及旅通系统出现异常,简单排查后无法正常使用。立即使用纸质流调表和健康申明卡开展卫生检疫工作。综合组协调科技处对系统进行抢修。20分钟后系统修复,对后续旅客继续使用智慧卫生检疫系统及旅通系统进行查验。后续将纸质流调表相关信息录入系统。

(四)职业暴露。

1.演练场景一:负压组在前往负压舱采集口岸入境人员新冠病毒鼻咽拭子样本途中,采样人员防护服胸口处被负压采样舱门把手划破,其立即离开污染区前往防护服脱卸区域严格按照规范摘脱防护用品,脱去内层手术衣,再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开展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2.演练场景二:实验室人员在进行口岸入境人员新冠病毒鼻咽拭子样本核酸提取工作时,工作人员口罩滑脱。其立即离开污染区,在实验室通道上手消毒后脱掉外层手套,更换新手套后将口罩扶正。前往防护服脱卸区域严格按照规范摘脱防护用品,再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开展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五)申报不实。

演练场景:入境航班有一名总署布控黄标人员14天内有刚果(金)旅居史,流调组在流调时发现该旅客未进行该旅行史申报。经告知该旅客法律法规,旅客如实进行申报。经查,该旅客无相关症状,按正常流程进行流调后放行。

(六)样本泄漏。

1.演练场景一:采样组工作人员在折断鼻咽拭子工作过程中不慎将一标本倾撒在采样间地面上,采样管未破裂,个人防护装备、样本洒落区域及工位存在污染可能。引导旅客在其他工位开展采样。对洒落物开展先期处置后,采样人员撤离工位,按程序脱卸防护装备。消毒人员对工位进行消毒处置。

2.演练场景二: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冠病毒鼻咽拭子样本核酸提取工作过程中不慎将一标本倾撒在生物安全柜台面上。对洒落物按程序开展处置后,相关人员撤离实验室,按程序脱卸防护用品。对实验室进行消毒处置。

五、具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统筹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做到统一指挥、上下联动、通力协作。

(二)明确职责分工,周密组织安排。

各部门要力戒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设计情节紧凑、处置规范的演练脚本,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提出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应急处置措施,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确保安全、快速、精准完成应急处置演练。

(三)坚持以练代训,提升处置水平。

各部门要坚持以演促练、以练代训,通过演练切实提升关员应急处置水平,强化协同作战能力,打造口岸卫生检疫人才队伍梯队,进一步修改完善常态化应急处置预案,为突发事件提供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方案。

(四)开展效果评估,夯实演练成效。

应急演练结束后各部门要即时进行效果评估,认真查找短板不足,修订相应的应急预案,为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准备。

附件:应急演练脚本

贵阳海关

2020年9月15日

附件:

应急演练脚本

一、工作人员晕厥

王小庆:报告指挥长,登临检疫组王政在航空器卫生处理监督时突然晕厥,请指挥长安排应急救援人员到停机坪进行抢救。

指挥长:收到,请按晕厥处置流程做好先期处置。其他同志继续开展卫生处理监督工作。

指挥长:请综合组立即联系机场指挥中心,请立即派出急救车与急救人员到102停机坪来,现场有工作人员昏厥。

综合组周峰致电机场指挥中心:请立即派出急救车与急救人员到102停机坪来,现场有工作人员昏厥。

机场指挥中心:收到。

发生事件后,登临组人员王小庆与景晓健将王政抬到机坪清洁区域。景晓健脱去手套更换新手套并按照规范脱去王政防护用品,将其处于平卧位,并使其头部侧偏,头低足高位

王小庆:报告指挥长,王政的防护用品已脱去。王政现在呼吸急促,心跳脉搏快,出汗较多。

指挥长:收到,请随时观察体征变化情况,及时汇报。

急救人员做好三级防护到达现场,检查王政生命体征,并给氧。王小庆向急救医生反馈,王政未吃晚餐。急救人员结合体征,初步判定为低血糖晕厥。在救护车上给其静脉注射葡萄糖后,王政逐渐恢复意识。

王小庆:报告指挥长,王政初步恢复意识。已由救护车送至机场急救中心观察治疗。

指挥长:收到。

待王政彻底清醒后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对其开展职业暴露风险评估。

二、旅客过激

王耀辉:旅客您好,我是海关工作人员,请您出示《入出境卫生健康申报》。

旅客罗少宏:我手机没有流量,打不开。

王耀辉:我帮您连接无线wi-fi。(王耀辉帮助连接无线Wi-Fi)已经给您连接好了,请您点开,我审核一下。

旅客罗少宏:我手机要没电了。

王耀辉:为了节约您流调的时间,我提前对您的申报情况进行一个审核您就能更快的通关。

旅客罗少宏:我在泰国做了核酸,是阴性,还看什么,脑子有病。

王耀辉:请保持冷静,配合海关国境卫生检疫。

旅客罗少宏:我就不配合你,你要怎么样。

听见争执声,候检组组长熊骏来到现场,了解事件经过,给旅客讲述相关法律法规。

熊骏:旅客您好,首先欢迎您回家,其次根据《国境卫生检疫法》请您提供一下《健康申明卡》,我可以协助您对一些重点申报问题进行申报。

旅客罗少宏:滚远点,看见你们就烦。

熊骏:旅客请您克制,您的行为再升级的话就有可能触犯《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之规定,涉嫌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

旅客仍不配合卫生检疫。

熊骏:报告指挥长,候检区一名旅客不愿意出示《健康申明卡》,辱骂工作人员。告知相关法律法规后仍拒绝配合卫生检疫。

周险峰指挥长:收到。请综合协调组通知机场公安人员到场处置。

综合协调组周峰:收到,立即联系。

机场公安人员到达,将经过进行描述。

机场公安:这名旅客,我是机场公安分局机场派出所民警XXX,您的行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如果您拒绝配合海关工作人员进行国境卫生检疫,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我将对您进行传唤,如果你拒绝传唤的话,我将对您强制传唤。

旅客罗少宏:我不是不配合,我手机快没电了。

机场公安:现在对您提出口头警告,您有任何问题可以和海关人员好好谈,请求他们帮助,如果以言语威胁等方式阻碍,我将对您的行为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于行政处罚,有触犯《刑法》的,一经查实我将对您进行刑事拘留。

旅客罗少宏:我是情绪激动了一点,我一定好好配合海关人员。

海关工作人员对该名旅客健康申明卡进行审核,对旅行史详细核查,无异常后对该名旅客放行。

熊骏:报告指挥长,该旅客已在公安人员的劝说下配合我们完成了卫生检疫工作。

周险峰指挥长:收到,严格按照卫生检疫流程对其他旅客进行检疫。

三、系统故障

流调组工作人员陆启凤在旅客下机到达体温初筛区时,发现该2号工位临时出现智慧卫检系统及旅通系统异常退出,且无法重新登陆,经重启电脑后仍无法使用,询问其他工位流调人员,均出现以上情况。流调组组长朱清立即核实,确定所有工位出现系统故障。

流调组组长朱清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报告指挥长,流调组所有工位出现系统故障,无法登陆系统进行审卡流调,经重启电脑后仍无法使用,请指示。

指挥长:收到!请综合协调组联系科技处备勤人员至流调区进行应急处理工作。所有需填报电子资料更改为纸质资料,将旅客引导至候检区进行纸质申报填写。请候检组协助配合。随时通报事件处置情况!

综合协调组组长:收到!

候检组组长:收到!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

经科技处备勤人员对故障工位系统进行检查,发现为海关内网网络出现短暂故障,修复需15分钟左右。

流调组组长朱清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报告指挥长,故障工位系统修复需15分钟,请指示!

指挥长:收到!进行纸质填报后,仔细核实旅客信息情况,并收集好相关资料,引导旅客至采样区进行采样。其余在系统恢复正常后按计划进行。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

15分钟后,经科技处备勤人员对故障系统进行修复后,智慧卫检系统及旅通系统可正常使用。

流调组组长朱清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报告指挥长,经科技处备勤人员对故障系统进行修复后,智慧卫检系统及旅通系统可正常使用。

指挥长:收到,按计划开展卫生检疫工作!在全部工作结束后,将纸质流调表相关信息录入系统。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

四、职业暴露

(一)演练场景一:

负压组刘理恒通过对讲机向指挥长报告情况:报告指挥长,负压处置区工作人员孙果在进入负压舱途中防护服胸口处被划破,现正按职业暴露应急流程处置。

指挥长:收到,请按职业暴露流程进行处置。其他人员继续对旅客开展采样工作。

负压组刘理恒:收到。

孙果停止进入负压舱。由采样人员梁婷带领旅客进入负压舱进行采样工作。孙果前往负压处置区屏风隔断后打开应急处置包,用75%酒精手消毒后脱掉外层手套,更换新手套后用胶带对破损处进行封堵。

负压组刘理恒:报告指挥长,防护用品破损人员已进行应急处置,是否可以去脱卸区脱卸防护用品,请指示。

指挥长:可以脱卸,请严格按照规范摘脱防护用品,进行个人卫生处置。

负压组刘理恒:收到。

孙果立即离开污染区前往防护服脱卸区域严格按照规范摘脱防护用品。在孙果防护服脱卸完毕后脱去内层手术衣,再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孙果防护服破损区域的内层手术衣未见明显污染。

负压组刘理恒:报告指挥长,孙果防护服破损事件已按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处理完毕,请指示。

指挥长:收到。请安排孙果离开工作区进行休息,其余人员继续开展相关工作。

负压组刘理恒:收到。

(二)演练场景二:

发生口罩滑脱后,吴乐乐立即走出核酸提取室,在实验室通道上打开实验室内应急处置包,用75%酒精手消毒后脱掉外层手套,更换新手套后将口罩扶正。

唐小燕通过步话机向实验主任汇报情况:报告高主任,实验员吴乐乐在进行核酸工作时口罩脱落,现已按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理!

高睿:收到!请随时通报事件处置情况!

随即,实验室主任向中心领导汇报事件情况。

高睿:报告蔡主任,实验室工作人员吴乐乐在核酸提取工作过程中口罩滑脱,现正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理,请中心领导到实验室办公室通过内部监控进行现场指挥。

蔡秋:收到!

中心主任蔡秋和罗吉随即来到实验室办公室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吴乐乐将口罩扶正后,在防护用品脱卸区严格按照脱卸程序摘脱防护用品。在吴乐乐脱卸完毕进入清洁区后,由实验室工作人员谢丽用75%酒精棉签对其鼻腔及外耳道进行擦拭消毒。用生理盐水洗漱口腔。

谢丽:报告领导!吴乐乐口罩滑脱事件已按职业暴露应急处置预案处理完毕,请指示!

蔡秋:口罩滑脱为低风险暴露事件,实验室处理符合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处理得当。吴乐乐同志在14天内应自我监测症状,有症状时随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谢丽:收到!

处置完毕后,由实验室副主任周筱填写职业暴露处置记录,存档备查。

五、申报不实

流调组黄标工位工作人员陆启凤,对布控人员周广贤进行电子健康申明卡审核时,发现该名旅客在过去14天内旅居史项目填写为空白,但经总署布控该名旅客有刚果金旅居史。

流调人员陆启凤立即汇报流调组组长朱清:黄标工位旅客周广贤在过去14天内旅居史项目填写为空白,但经总署布控该名旅客有刚果金旅居史。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请仔细询问该名旅客。核实信息准确性。

流调组组长朱清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报告指挥长,黄标旅客周广贤过去14天内旅居史项目填写为空白,但经总署布控该名旅客有刚果金旅居史。

指挥长:收到!请仔细询问该名旅客,告知其瞒报后果,并仔细询问该旅客旅居史,是否有基孔肯雅热传染病相关症状。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

流调人员陆启凤:您好旅客,请问您最近14日内旅行或者居住过哪些国家或者城市?

旅客周广贤:没有,我一直待在曼谷。

流调人员陆启凤:根据海关总署布控,您在14天内去过刚果金,有隐瞒或虚假填报,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追究相关责任,如果引起检疫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将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二条,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旅客周广贤:我并没有想隐瞒,填的时候想快点过关,就没有填,不好意思,可以重新填写吗?

流调人员陆启凤:刚果金近期为基孔肯雅热传染病流行期,请问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身上有没有起疹子?有没有反复发热或突然发热?还有关节疼痛这些症状,您身边有没有出现过这种症状的亲朋好友?您有没有服用过什么药物?

旅客周广贤:我去刚果(金)是看朋友,待在朋友家一直没有外出。你说的这些症状我都没有,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也没有吃过什么药,身边的人都很正常,没有发现这种情况。

流调组组长朱清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报告指挥长,黄标旅客周广贤经信息核实无基孔肯雅热发病相关症状,是否重新申报?

指挥长:收到!可以进行重新申报!并再次复核该人员信息准确性。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

由现场引导人员黄安宁指导旅客在微信海关旅客指尖小程序上进行申报信息修改,正确修改后进行下一步流调工作。

流调人员陆启凤汇报流调组组长朱清:旅客周广贤已重新提交申报,复核申报内容无误。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

流调组组长朱清向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报告指挥长,黄标旅客周广贤已完成重新申报流程,复核无误,是否进行下一步流程?

指挥长:收到!按快速流调工作继续流调。

流调组组长朱清:收到!

六、样本泄漏

(一)演练场景一:

发生样品洒落后,立即将旅客已引导至其他工位开展采样工作,组长赵源用对讲机向指挥部汇报。

赵源:报告指挥长,采样间发生标本洒溢,现正按照采样间标本洒溢程序处理,请指示!

周险峰:收到!请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处理!

现场引导人员李淑琴用镊子将一次性毛巾在0.5%含氯消毒液中浸透后递给周筱。

周筱在采样工位用0.5%含氯消毒液毛巾将洒溢标本圈围后,再用消毒毛巾对圈中污染物进行覆盖,在毛巾上倾倒适量0.5%含氯消毒液消毒30min,在样本撒漏工位中用0.5%含氯消毒液消毒外层手套后更换外层手套。30min过后将台面上污染物用消毒毛巾清理干净,置于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赵源:报告指挥长,标本洒溢事件已按相关程序处理!

周险峰:采样人员立即撤离采样工位,按程序脱卸防护用品,消毒组前往撒漏工位对撒漏区域开展消杀处置,一小时后方可重新进入,现场做好隔断防护。

李斌:消毒组收到。

赵源:采样组收到,采样区域已安放隔离带,采样人员已撤离。

周险峰:请采样组做好处置记录。

赵源:已完成处置记录填写。

(二)演练场景二:

同组实验员谢红立即脱离生物安全柜操作面,用镊子将一次性毛巾在0.5%含氯消毒液中浸透后用递给孙逸文后,用步话机向实验室领导汇报。

谢红:报告高主任,核酸提取室发生标本洒溢,现正按照实验室标本洒溢程序处理,请指示!

高睿:收到!请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处理!

孙逸文在生物安全柜内用0.5%含氯消毒液毛巾将洒溢标本圈围后,再用消毒毛巾对圈中污染物进行覆盖,在毛巾上倾倒适量0.5%含氯消毒液消毒30min,在生物安全柜中用0.5%含氯消毒液消毒外层手套后更换外层手套。30min过后将台面上污染物用消毒毛巾清理干净,置于医疗废弃物垃圾袋中按医疗废弃物处置。

谢红:报告高主任,标本洒溢事件已按相关程序处理!

高睿:立即撤离核酸提取室,按程序脱卸防护用品,开紫外消毒灯对实验室进行消毒,一小时后方可重新进入。

实验室主任将事件处理情况向中心领导汇报。

高睿:报告蔡主任,实验室在进行核酸提取工作中发生标本洒溢,已按相关程序进行处理完毕,请指示!

蔡秋:收到!实验室应调查事件发生原因,如有不当操作应及时纠正,避免相同事件再次发生!

一、事故的概念及特性

在介绍事故分类前,有必要对事故这一概念及事故的一些基本特性作一简要介绍。

从广义的角度讲,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有日的的行动过程中,由不安全的行为、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且事先未能预料到的意外事件,它能造成财产损失,生产中断,人员伤亡。

从劳动保护角度讲,事故主要是指伤亡事故,又称伤害“根据能量转移理论,伤亡事故指人们在行动过程中,接触了与周围条件有关的外来能量,这种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异常释放,反作用于人体,致使人身生理机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现象。

在伤亡事故中,我国重点抓了企业职工的伤亡事故,先后制定了国家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在这两个标准中,从企业职工的角度将伤亡事故定义为;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1991午2月1日同务院75号令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则规定》中也是这么定义的。

事故既然是一种意外事件.那么同其他事物一样,它也具有本身特有的一些属性,掌握这些特性,对我们认识事故,了解事故及预防有个具有指导性作用。

概括起来,事故主要有以下4种特性:

(1)因果性。事故的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

(2)随机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这就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

因此,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意义。

(3)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系统(人、机、环境)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人们应认识事故的潜伏性,克服麻痹思想。

生产活动中,某些企业较长时间内末发生伤亡事故,就会麻痹大意,就会忽视事故的潜伏性。这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思想隐患。

(4)可预防性。现代事故预防所遵循的一原则即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也就是说,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认识到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心,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事故调查,找到已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从根本上降低我国的伤亡事故发生频宰。

二、事故分类

事故的分类在此主要是指伤亡事故特别是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分类。伤亡事故分类总的原则是:适合国情,统一口径,提高可比性,有利于科学分析和积累资料,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伤亡事故的分类,分别从不同力面描述了事故的不向特点。根据我国有关劳动保护法规和标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事故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伤害程度分类

指事故发生后,按事故对受伤害者造成损伤以致劳动能人丧失的程度分类:

(1)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亡(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2)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

(3)死亡,其损失工作日定为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和平均死亡年龄计算出来的。

此种分类是按伤亡事故造成损失工作日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损失工作日是指受伤害者丧失劳动能力(简称失能)的工作日。各种伤害情况的损失工作日数,可按标按(GB5441-86中的有关规定计算或选取。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指发生事故后,按照职上所受伤害程度和伤亡人数分类: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至2人的事故;

(4)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至9人的事故;

(5)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l0人)的事故,

3.按事故类别分类

国标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这一分类方法同50年代制定的分类标准相比有所改进。具体分类如下,

(1)物体打击,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伤害,不包括爆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辆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矿车或放飞车所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运输挂钩、跑车事故。

(3)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辗、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件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屑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构缠压住等。但属于车辆、起重设备的情况除外。

(4)起重伤害,指从事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包括各种起重作业引起的机械伤害,但不包括;

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式跌倒。

(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体,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适用于触电、雷击伤害。如人体接触带电的设备金属外壳或棵露的临时线,漏电的手持电动手工工具;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雷击伤害;触电坠落等事故。

(6)淹溺,指因大量水经门、鼻进入肺内,造成呼吸道阻塞,发生急性缺氧而窒息死亡的事故。适用于船舶、排筏、设施在航行、停泊.作业时发生的落水事故。

(7)灼烫,指强酸、强碱溅到身体引起的灼伤,或因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等事故。适用于烧伤、烫伤、化学灼伤、放射性皮肤损伤等伤害。不包括电烧伤以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8)火灾,指造成人身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不适用于非企业原因造成的火灾,比如,居民火灾蔓延到企业。此类事故居于消防部门统计的事故。

(9)高处坠落,指出于危险重力势能差引起的伤害事故。适用于脚手架、平台、陡壁施工等高于地面的坠落,也适用于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但排除以其他类别为诱发条件的坠落。如高处作业时,因触电失足坠落应定为触电事故,不能按高处坠落划分。

(10)坍塌,指建筑物、构筑、堆置物的等倒塌以及土石塌方引起的事故。适用于因设计或施工不合理而造成的倒塌,以及土方、岩石发生的塌陷事故。如建筑物倒塌,脚手架倒塌,挖掘沟、坑、洞时土石的塌方等情况。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事故,或因爆炸、爆破引起的坍塌事故。

(11)冒顶片帮,指矿井工作面、巷道侧壁由于支护不当、压力过大造成的坍塌,称为片帮;顶板垮落为冒顶。二者常同时发生,简称为冒顶片帮。适用于矿山、地下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坍塌事故。

(12)透水,指矿山、地下开采或其他坑道作业时,意外水源带来的伤亡事故。适用于井巷与含水岩层、地下含水带、溶洞或与被淹巷道、地面水域相通时,涌水成灾的事故。不适用于地面水害事故。

(13)放炮,指施工时,放炮作业造成的伤亡事故。适用于各种爆破作业。如采石、采矿、采煤、开山、修路、拆除建筑物等工程进行的放炮作业引起的伤亡事故。

(14)瓦斯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了达到燃烧极限的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引起的化学性爆炸事故。主要适用于煤矿,同时也适用于空气不流通,瓦斯、煤尘积聚的场合。

(15)火药爆炸,指火药与炸药在生产、运输、贮藏的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适用于火药与炸药生产在配料、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由于振动、明火、摩擦、静电作用,或因炸药的热分解作为,贮藏时间过长或因存药过多发生的化学性爆炸事故,以及熔炼金届时,废料处理不净,残存火药或炸药引起的爆炸事故。

(16)锅炉爆炸,指锅炉发生的物理性爆炸事故。适用于使用工作压力大干0.7表大气压(0.07兆帕)、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以下简称锅炉),但不适用于铁路机车、船舶上的锅炉以及列车电站和船舶电站的锅炉。

(17)容器爆炸。容器(压力容器的简称)是指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危害性较大的承受压力载荷的密闭装置。容器爆炸是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爆炸,即物理性爆炸,包括容器内盛装的可燃性液化气在容器破裂后,立即蒸发,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火源时产生的化学爆作,也称容器的二次爆炸。

(18)其他爆炸。凡不属于上述爆炸的事故均列为其他爆炸事故,如:

1)可燃性气体如煤气、乙炔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

2)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如汽油挥发气引起的爆炸;

3)可燃性粉尘以及可燃性纤维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起的爆炸;

4)间接形成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相混合,或者可燃蒸气与空气相混合(如可燃固体、自燃物品,当其受热、水、氧化剂的作用迅速反应,分解出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火源爆炸的事故。

炉膛爆炸,钢水包、亚麻粉尘的爆炸,都属于上述爆炸方面的,亦均属于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指人接触有毒物质,如误吃有毒食物或呼吸有毒气体引起的人体急性中毒事故,或在废弃的坑道、暗井、涵洞、地下管道等不通风的地方工作,因为氧气缺乏,有时会发牛突然晕倒,甚至死亡的事故称为窒息。两种现象合为一体.称为中毒和窒息事故。不适用于病理变化导致的中毒和窒息的事故,也不适用干慢性中毒的职业病导致的死亡。

(20)其他伤害。凡不属于上述伤害的事故均称为其他伤害,如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钉子扎伤等。

4、按受伤性质分类

受伤性质量是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实质上这是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创伤的具体名称,常见的有如下一些名称。

(1)电伤,指由于电流流经人体,电能的作用所造成的人体生理伤害。包括引起皮肤组织的烧伤。

(2)挫伤,指由于挤压、摔倒及硬性物体打击,致使皮肤、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损伤。常见有颈部挫伤和手指挫伤。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昏迷。

(3)割伤,指由于刃具、玻璃片等带刃的物体或器具割破皮肤肌肉引起的创伤。严重时可导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4)擦伤,指由于外力磨擦,使皮肤破损而形成的创伤。

(5)刺伤,指由尖锐物刺破皮肤肌肉而形成的创伤。其特点是伤口小但深,严重时,可伤及内脏器官,导致生命危险。

(6)撕脱伤,指因机器的辗轧或纹轧,或炸药的爆炸使人体的部分皮肤肌肉由于外力牵拽造成大片撕脱而形成的创伤。

(7)扭伤,指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超过了正常活动范围,致使关节周围的筋受伤害而形成的创伤。

(8)倒塌压埋伤,指在冒顶、塌方、倒塌事故中,泥土、沙石将人全部埋住,因缺氧引起窒息而导致的死亡或因局部被挤压时间过长而引起肢体麻木或血管、内脏破裂等一系列症状。

(9)冲击伤,指在冲击波超压或负压作用下,人体所产生的原发件操作。其特点是多部位、多脏器伤损,体表伤害较轻而内脏损伤较重,死亡迅速,救治较难。

第二节事故报告程序

伤亡事故一旦发生,为了让有关部门及时掌根情况,迅速采取救援及预防等措施。必须按照有关程序及时报告。

一、伤亡事故报告的要求

伤亡事故的报告应满足如下要求:

(1)报告内容详细,应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伤亡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报告人姓名、电话等。

(2)报告迅速。伤亡事故发生后,应圾过尽可能快的方式,如电话、传真等,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3)按照报告程序,远级上报。

三、伤亡事故报告的程序

《企业职工伤亡事报告相处理规定》(国务院75号令)中第二章第五条至第八条对事故报告的程序作了如下规定:

(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合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此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工会。

(3)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令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劳动部门。

(4)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5)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工会收到《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后,必须及时按系统逐级上报,其中重大和特大死亡事故的调查报告书需报至劳动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和全国总工会。

(6)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对于《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提出的改进措施所需的经费、物资和完成的时间必须给予保证。在改进措施完成后,厂长应合同基层工会主席检查验收,并在验收书上签字盖章,报当地劳动部门和工会备查。

(7)企业必须按照规定在每月终填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及其文字说明报送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8)当地企业主管部门应根据上述月报表填写企业系统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连同文字说明,逐级上报,直至企业主管部门。

(9)各级企业主管部门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应同时分送同级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各级劳动部门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应同时分送同级统计部门,并抄送同级工会。

(10)当地劳动部门应根据企业主管部门的《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和企业直接报来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填写地区性的《职工事故综合月报表》,逐级上报,直到省劳动部门。

(11)省级劳动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于每月终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报劳动部。

(12)在伤亡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如果有负伤人死亡,企业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补报。

(13)企业主管部门、当地劳动部门如果在报出《职工伤亡事故综合月报表》以后才收到上述补报资料.可以在报送综合年报表时予以补正。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须在每年1月底以前将上年度的年报表报送劳动部。

(15)企业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如有隐瞒、虚报或者故意延迟不报的,除责成补报外,对责任者应给予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企业职工死亡事故速报表》如有漏报、迟报的,要追究有关劳动局负责人的责任。

三、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

由于特别重大事故造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社会影响极为恶劣,因此,1989年3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务院34号令),共五章二十八条。其中第二章第七条至第十一条和第十五条对特别重大事故的报告作了如下规定。

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必须做到:

(1)立即将所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上级归口管理部门和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并报告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同务院归口管理部门。

(2)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本条(1)项所列部门。

涉及军民两个方面的特大事故,特大事故发生单位在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将所发生特大事故的情况报告当地警备司令部或最高军事机关,并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事故报告,报上述单位。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接到特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作出报告。

特大事故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补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

特大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接到特大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公安部门、人民检察机关和工会。

特大事故发生后,特大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特大事故的有关情况通报当地驻军,请驻军参加事故的抢救或者给予必要的支援。

关于什么是特别重大事故,在《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第一章第二条中有解释,即“本规定所称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为了对特别重大事故进行更加确切的定义,劳动部颁布了“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有关条文解释(劳安字[1990]9号),对特别重人事故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凡是符合下列6种情况之一者即为《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中所称的特别重大事故:

(1)民航客机发生的机毁人亡(死亡40人及其以上事故);

(2)专机和外国民航客机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机毁人亡事故;

(3)铁路、水运、矿山、水利、电力事故造成一次死亡50人及其以上,或者一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其以上的;

(4)公路和其他发生一次死亡30人及其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万元及其以上的事故(航空、航天器科研过程中发生的事故除外);

(5)一次造成职工和居民100人及其以上的急性中毒事故;

(6)其他性质持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第三节事故调查分析

一、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和任务

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土要是为了弄清事故情况,从思想、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有效改进措施,从中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事故调查分析的主要任务是:

(1)查清事故发生经过。即通过现场留下的痕迹,空间环境的变化,对事故见证人及受伤者的询问及对有关现象的仔细观察以及必要的科学实验等方式或手段来弄清事故发生的前后经过,并用简短文字准确表达出来。

(2)找出事故原因。即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找出事故原因是事故调查分析的中心任务。

(3)分清事故责任。通过事故调查,划清与事故事实有关的法律责任,并对有关责任者提出处理建议,包括行政处分,经济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吸取事故教训,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这是事故调查分析的最终目的。

二、调查组的组成、成员条件及其职责和权限

1.调查组的组成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以下简称75号令)第二章第九条和第十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符合下列要求:

(1)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合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3)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2)、(3)两类的事故调查组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还可邀请其他部门的人员和有关专家参加。

2.调查组成员的条件

根据75号令第三章第十一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织成员应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由于事故调查人员是代表国家政府部门或管理部门从事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其言行和结论体现着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严肃性。因此,除75号令规定的上述两方面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

(1)高度的责任感。工作认真负责,排除一切干扰,科学、队真、公正地进行事故调查。

(2)高尚的职业道德。事故调查时,必须出以公正,平等对待有关事故责任者和事故肇事者,决不能假公济私或以私损公。

(3)良好的组织能力。善于同有关人员建立联系,争取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适时调控事故肇事者及事故责任者的情绪,协调他们的行动,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当机立断作出有关决定。

(4)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事故调查过程中,要求调查人员在短时间内分析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并迅速作出判断和决定。因此,要求调查人员具有敏捷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能对大量的事实和有关的信息进行概括扣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事故发生的前因后果关系。

(5)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任何一起事故涉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要求调查人员的知识面要广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事故调查人员不仅要懂得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工程知识,而且要懂得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一般知识。针对某一具体事故,还应对与事故有关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问题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整地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

3.调查组的职责和权限

根据75号令第三章第十二条的规定,事故调查组有如下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根据75号令第二章第十三条和第十五条规定.事故调查组有如下权限:

(1)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此外,第三章第十四条还规定;事故调查组在查明事故情况后,如果对事故的分析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劳动部门有权提出结论性意见,如果仍有不同意见,应报上级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处理;仍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报同级人民政府裁决。但不得超过事故处理工作的时限。

三、事故调查程序

伤亡事故的调查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调查过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程序进行。这些程序主要包括:伤员抢救与现场保护,各种资料及证明材料的搜集,事故现场摄影,事故图的绘制,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等。具体程序如下。

1.伤员抢救与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之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立即抢救伤员,疏散有关人员,并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要认其保护好事故现场,不得破坏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状态及痕迹等。确出枪救伤员和防止事故的扩大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件时,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死亡事故现场还须经过当地劳动.公安部门同意,才能清理。

2.搜集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调查工作开始后,首先要搜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种资料和证明材料。包括物证的搜集、事故事实材料及证人材料的按集等。

(1)物证搜集。事故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是事故现场所留下的各种物证,如遭破坏的部件、碎片,各种残留及致富物所处的位置等。现场所收集到的各种物证均应贴上注有时间、地点、使用者及管理者等内容的标签。所有物证均应保持原样,不得冲洗印擦拭。需要对有害健康的危险物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时,也应在不损坏原始证据的条件下进行,确保各种现场物证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在获取现场物证后,应对事故发生前的有关事实及有利鉴别和分析事故的各种材料进行搜集。

事故发生前的有关事实包括:事故发生前各种设备及设施的性能、质量及运行状况,使用的材料(必要时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和实验),设计和工艺方面的技术文件,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工作环境状况(必要时可取样分析),个人防护措施状况及出事前受害者或肇事者的健康状况等。

有利于事故鉴别和分析的材料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单位,受害人和肇事者的姓名、件别、午龄、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工龄及从事本工种的时间等,受害者及肇事者接

受安全教育(如三级教育)的情况,受害者及肇者者过去的事故记录,事故当天受害者及肇事者的开始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量、作业程序和动作以及作业时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等。

3.证人材料的搜集

在获取物证及事实材料后,应尽快找到事故的目击者和有关人员搜集证明材料。可以通过交谈、访问及询问等方式来获取证人材料,但在询问时应避免提一些具有诱导性的问题。此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还应通过多方调查,前后对比等来对证人口述材料的真实程度,进行认真考证。

4.事故现场摄影

对于一些不能较长时间保留、有可能被消除或被践踏的证据,如各种残骸、受害者原始存息地、各种痕迹、事故现场全貌等,应利用摄影或录相等手段记录下来,为随后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提供原始和真实的信息。

5、事故图绘制

为了直观地反映事故的情况.还应将事故的有关情况绘制出来,如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6.事故原因分析

首先,要认真整理和研究调查材料。要如实反映客观情况,切忌主观臆断。在经过反复鉴别的基础上,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规定的以下内容进行分析:

(1)受伤部位;

(2)受伤性质;

(3)起因物;

(4)致害物,

(5)伤害方式;

(6)不安全状态,

(7)不安全行为。

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应从直接原因(指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入手,即从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确定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后,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方面(指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一般可以理解为管理上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分清主次,进行事故责任分析。事故间接原因主要按以下方面分析:

(1)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如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的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或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7)其他。

7、事故责任分析

对事故责任分析,必须以严肃认真态度对待。要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然后在此基础上,在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最后,根据事故后果和责任者应负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

8.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调查组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应就所调查的内容写出书面的事故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事故经过,基本事实,原因分析,结论意见,责任分析,处理意见,防范措施等基本内容。

第四节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

特别重大事故,因其发生能导致特别重大的人身伤亡或巨大经济损失,并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而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如1979年11月27日“渤海二号”沉船事故,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亚麻粉尘爆炸火灾事故;1993年8月5口深圳清水河化学危险品仓库特大爆炸事故等。这些特大事故震惊了国内外,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控制和查处不断发生的特大事故,国务院于1985午1月3日成立了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该委员会在着重统筹、协调、综合管理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同时,还大力组织、完成国务院交办的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任务。在机构改革中,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被撤消,其工作由国家劳动部承担。劳动部先后组织开展下列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工作:

(1)1987年3月15日哈尔滨亚麻厂特大粉尘爆炸事故;

(2)1988年1月18日,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伊尔十八型飞机空难事故;

(3)1988年1月24日80次火车颠覆事故;

(4)1988年3月24门上海火车相撞事故;

(5)1988年秦岭电厂五号机组烧毁事故,

(6)1989年1月20日安庆港船舶相撞事故;

(7)1990年2月辽宁375厂TNT爆炸事故;

(8)1993年8月5日深圳化学危险品爆炸事故;

(9)1994年6月6日西安TU-154飞机坠毁事故;

(10)1994午10月23日山东平度雷管爆炸事故;

(11)1992年6月12日山西与陕西交界的沉船事故;

(12)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12.8”特大火灾事故;

(13)1995年1月3日济南地下煤气管爆炸事故。

为了规范特大事故的调查工作,保证其顺利进行,1989年3月29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简称34号令),对特大事故的调查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特大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成员条件及其职责和权限

1.特大事故调查组的组成

34号令第三章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对特大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及分上作/如下规定:

(1)特大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发生单位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工作。

涉及军民两个方面的特大事故,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应当邀请军队派员参加事故的调查工作。

(2)国务院认为应当由国务院调查的特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组织成立特大事故调查组。

(3)特大事故调查组,应当根据所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计划综合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派员组成,并应邀请人民检察机关和工会派员参加。

(4)特大事故调查组根据调查工作的需要,可以选聘其他部门或者单位的人员参加,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鉴定和财产损失评估。

2、特大事故调查组组成人员条件

根据34号令第三章第十九条的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组成人员应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1)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某一方面的专长;

(2)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

除此之外,还要求调查人员具有客观、公正的态度,以及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特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和权限

根据34号令第三章第二十条的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有如下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

(3)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4)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5)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得当和落实;

(6)写出事放调查报告。

此外,第二十三条还规定特大事故调查组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当报送组织调查的部门。经组织调查的部门同意,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34号令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对特大事故调查组的权限作了如下规定;

(1)特大事故调查组有权向事故发生单位、有关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事故的有关情况并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有关人士在对我国近年来持大事故调查所取得的经验及以往做法进行总结后认为,在组织持大事故凋查时,组成一个严密、有序的组织机构,对于确保持人事故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很有必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组织一个事故调查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该小组一般由5到7人组成。委员会或小组的负责人,应该由具有事故调查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行政领导担任。因这个人负有很大的责任,他具有做出事故结论止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全体成员,直接参与事故结论的讨论,当他们对事故的调查结论有不向的意见时,有权将自己的意见以书面形式附在总报告的后面。

(2)事故调查设立一个专家组,从技术角度得出发生事故的原因。专家组的组长应由一位经过专门训练,专业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的权威人士来担任,他具体负责事故调查中技术方面的各种事宜。

(3)专家组根据事故情况,可设若干个小组,按专业和实际需要来设置。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以是国家聘任的专家组成员,也可由各有关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有必要时,请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派人参与事故调查工作。在事故调查过程中,各小组之间各司其责,相互配合,根据调查情况向专家组提供各类有关的信息和分析材料。各小组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和必要的试验,经过充分的讨论、研究,写出小组的分报告。专家组在各小组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事故调查的总报告。

二、特大事故现场调查的实施及各小组的具体工作

7.事故调查组到达之前应做的工作

(1)特大事故发生之后,地方应组织应急机构。一旦发生事故,地方政府领导接到事故报告之后,应立即赴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同时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机构,确定一套事故现场的工作程序。首先是枪救受伤害人员,控制事故,减少事故损失。然后应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查找和搜寻与事故原因有关的重要物证及有关技术资料与信息等,并应迅速地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国家劳动安全管理部门以及事故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需要应急机构处理好的几项任务:

1)迅速封闭事故现场,不允许任何无关人员进入该区域,尽快组织人员抢救事故中的受难者。非因特殊的抢救原因,不应破坏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因抢救人员的需要要移动事故现场的,则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录相,照相,画图标明其原始状态。

2)对在事故中造成死难的人员,应注意观察死难者身上的痕迹和姿态,保存好死难者的遗体。同时对事故现场的所有技术文件要逐一鉴定、保存。

3)要及时、广泛地寻找了解事故发生之时的目击者,从他们那里详细地了解事故发生时的情况。

4)注意收集、保存事故现场的各类有关的物质,这将为最终判断事故原因提供重要的依据。

2.事故调查组到达现场后的调查工作

(1)察看事故现场,听取情况汇报。事故调查组到达特大事故现场之后,首先应对事故现场进行察看,以便对事故发生的情况有个客观的了解,紧接着就是要听取当地事故应急小组对整体情况的汇报,以便对事故形成初步的印象。

(2)决定保护事故现场的程度及安全措施。事故现场的所有物证是事故调查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一旦全现场被破坏,必然给查找事故的直接原出带来困难。因此,事故调查组必须根据事故调查的具体情况,提出保证事故现场安全的建议、意见,由当地政府组织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根据事故调查组了解的现场情况,决定保护现场的范围,最后由调查组确定保护现场的撤除时间。

(3)组织事故调查。将参与调查的人员分为若干小组。事故调查组将组织事故调查专家组,对事故从技术原因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造成事故的原因开始调查。专家组需制定事故调查的工作大纲,将人员按不同专业和事故调查人员分为若干小组。这些小组按照工作的具体性质,将工作大纲进行细化、补充,形成各自的工作计划。专家组对事故调查的工作安排报领导小组认可后,立即分头进行。

(4)审议专家组的工作大纲和计划安排。领导小组负责事故调查的总体工作,因此领导小组应详细地审议工作大纲和调查工作计划,以便统筹安排事故调查工作。

3.事故调查的几项具体任务

(1)绘制事故现场图。详细、精确地给出事故现场各类物质、残骸的分布情况,绘制的办法拉国家规定的标准方法执行。

(2)事故现场的残留物及死难者遗物的搜集。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收集合类的残留物和遗物,为事故调查提供旁证。

(3)资料分析。收集与事故有关的各类资料,国家有关的法规、条例等。

(4)对事故现场目击者和有关人员的调查。应组织人员从技术角度了解目击者对事故发生之时的状态描述,作为事故原因判断的佐证。

(5)对事故现场专门的照相、摄像,对现场详细的记录、勘察。

4.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向国务院及劳动部报送的特大事故的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

(2)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

(3)事故调查组织情况、调查组组成和签名名单;

(4)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单位或地点的基本情况;

(5)事故发生经过;

(6)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及认定依据;

(7)事故的性质;

(8)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认定依据以及对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9)事故的教训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10)调查组成员对调查报告的不同意见;

(11)报送事故调查报告超出原则规定时限的说明;

(12)其他需要报告的问题。

第五节事故的处理、批复与结案

一、伤亡事故的处理

伤亡事故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罚来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使其认真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遵守安全生产法规,杜绝“三违”现象,防止相同或类似事故的发生。

国务院75号令第四章第十六条全第二十条对伤亡事故的处理作了如下规定:

(1)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违反本规定,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

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询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

在具体进行伤亡事故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处理事故时,应结合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分清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指其行为省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人员)、主要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员)和领导责任者(指对事故的发生负有领导责任的人员)。

(2)凡因错误指挥,缺乏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职工无章可循,不按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安全管理混乱,实行经济承包、租赁,承包合同没有劳动保护内容,机械设备和设施不按时检修或明知设施有隐患而不及时消除,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安全又不采取措施,不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措施经费,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安全卫生设施不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应当迫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3)凡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或发现危急情况既不报告又不采取应有措施,不按规定配备、穿戴防护用品和用具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应当追究直接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的责任。

(4)对事故责仟者的处理,一般应以教育为主,或者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罚并不是事故调查的最终目的,目的是使其吸取教训,避免再犯类似错误。但如果事故责任者的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了刑法,则应提请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事故的批复与结案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职工伤亡事故的处理应按以下原则来审批结案:

(1)轻伤事故内企业处理结案;

(2)重伤事故由企业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征认得企业所在地劳动部门同意,由企业主管部门批复结案;

(3)死亡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处理前经市一级劳动部门审查同意,由市同级企业主管部门批复结案;

(4)重大死亡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处理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市审查同意,由同级企业主管部门批复结案;

(5)特大死亡事故由事故调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处理前经国务院劳动部门审查同意,由同级企业土管部门批复结案。

伤亡事故处理,如企业或企业主管部门对劳动部门的审查答复持有不同意见时,报上级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处理,如仍不同意见,同级人民政府裁决,按最后裁决意见执行,企业和企业主管部门不得自行处理结案。

职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要在全体职工大会上或以通知、通告或公开宣布处理结案。对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要装入本人档案。劳动部门和有关部门对处理结果执行情况要

进行监督检查。

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按照国标GB6442-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的规定,应将下列事故资料归档保存:

(1)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

(2)职工死亡、重伤事故调查报告书及批复;

(3)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材料;

(6)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7)事故责任者自述材料;

(8)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9)发生事故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10)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1)事故通报、简报及文件;

(12)注明参加调查组的人员姓名、职务、单位。

事故资料的保存(归档)方式除书面记录、照片(图片)等普通方式外,一些重要的资料应尽可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如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进行保存,这样,既便于查阅,又能长期保存。通常情况下,每起事故应单独建立相应的事故档案。建立事故档案时,应按照国家的有关档案标准进行,使事故档案工作标准化,为今后事故的统计分析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特大事故的批复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0号)的有关规定,做好特大事故的批复结案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1996年9月专门发出通知,其主要内容有:

(1)由劳动部代表国务院对特大事故进行批复。凡发生特大事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应按《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有关文件要求及时组织调查工作。调查报告在呈报国务院的同时抄送劳动部,以便该部及时批复结案。劳动部批复时,可根据需要对事故进行再调查,重大问题应请示国务院决定。

(2)特大事故调查报告的呈报和批复时限。特大事故发生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巾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原则上应在90日内向国务院及劳动部报送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个得超过120日。劳动部收到事故调查报告后,应在30日内批复结案并报同务院备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60日。由劳动部组织调查的特大事故,亦应按上述时限办理。

另外,劳动部对此也有专门的通知,要求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接到劳动部对特大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后,应负责组织落实。

讨论题:

1.按事故类别分类应分为哪几类?

2.国务院75号令规定事故调查组职责和权限是什么?

2.事故调查程序应包括哪些内容?

1997年WilliamRScott提出,盈余管理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管理层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是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的一种具体表现。1999年Healy和Wahlen则将盈余管理解释为管理层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过程和通过规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的行为,目的是误导某些以公司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执行结果。盈余管理从表面看是会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但从更广范围看,这是涉及其他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特别是从其动机分析,企业的盈余管理能够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债权融资。根据契约理论,企业的实质就是“一系列合约的联结”,是各契约方之间博弈的结果。签订契约的各方将其所拥有的资本、技能、服务等资源优势投入到企业中去,并希望得到相应的回报,这些投入和回报将由契约维系。股权契约、报酬契约、债务契约、税收契约等都是组成合约系列的子合约。企业的契约不仅要以会计盈余作为签约基础,而且还以会计盈余作为评估契约履行情况的依据。在契约关系中企业管理当局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操作,通过改变会计盈余数字影响各签约方之间的利益分配,使自己或本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这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内在动力。例如债务契约,为了达到商业银行的“借款企业提供至少最近一个年度以上的盈利的年度报告”的要求,从而达成债务融资,一些经营情况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只有采取盈余管理、使报表的利润转为较好的能被商业银行接受的数字,或将一些不符合银行审批条件的报表指标进行调整。如高新技术企业,过去可以通过政府科技拨款、银行信贷和企业自筹融资,但现在政府拨款受限、企业自身行业风险较大且资产不符合银行抵押的要求,更难以满足上市要求获得直接融资,较为可行的方式只有获取银行短期流动贷款。但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尚处于起步阶段,盈利状况并不理想,且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计算出的财务指标缺乏对高新技术企业未来价值和无形资产价值信息的反映,产生较好的绩效评价延后和价值被低估等问题,于是对资金的需求与现实经营状况的矛盾促使其寻找盈余管理的方式来解决矛盾。而经理人员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具有某些灵活性,使得其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总有一定的盈余管理权限,这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内在可行性。

二、企业盈余管理的方法和对其信用等级评价造成的影响

银行对企业评级体中的定量指标共分为六个方面及多个具体指标,它们为衡量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量、经营现金短期偿债比率等指标;衡量信用状况的贷款质量、贷款付息等指标;衡量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衡量经营与发展的销售收入增长率、存货周转率、净利润增长率等。为了适应银行对这些指标的硬性要求,企业可能采取多种手段管理盈余。

1.企业盈余管理的常用方法

总体上看,盈余管理的方式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会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总体思路是调整或控制企业对外报告中的会计利润等资料数据。具体来看,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从调控销售量、销售价格方面着手控制现金。如突击降低售价,短期内剧烈扩充销售量,回收大量现金。

(2)采取订单生产的方式来控制存货的数量,从而调整流动资产数量。

(3)企业可通过延长信用期限,放松信用销售的条件,使企业的销售规模、销售收入迅速上升,使评级得分提高。

(4)采用直接转销法,推迟确认坏账损失。

(5)当年年底开出虚假销售发票,下年再以各种理由冲回。

(6)改变存货计价方法,如将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7)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将加速折旧法改为直线法。

(8)延长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2.企业盈余管理对其信用等级评价造成的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约有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中小企业在进行债权性融资的时候进行盈余管理,这类行为对其信用等级评价造成了至少一个等级的提升。例如在流动资产比率方面,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方式,企业可以增加或减少应付账款及短期应付票据的数量,适当调整流动资产的数值。再如在销售收入增长率方面,企业也可通过销售数量的虚假增加来进行调整。而综合或单独运用上述方式更能直接调节企业利润额,使企业获得不错的销售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从企业盈余管理给债权融资带来的影响来说,盈余管理之后的财务报表与实际状况相差不会显著,表面看提升了企业融资效率,但调整后的会计信息难保真实性,在加大企业自身财务风险的同时,也加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尤其是企业债权融资中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如果银行不能有效识别,防范信贷风险,将会造成银行信贷资源的损失,影响信贷市场的正常发展。

三、银行对企业盈余管理造成的风险的防范

防范中小企业债权融资盈余管理造成的信贷风险的根本方法,是构建高效、实用的风险防范机制。只有构建并实施了强有力的风险防范机制,银行才有可能将企业债权融资中因盈余管理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并有可能实现银企双赢目标。银行的风险防范机制必须是健全的、包含信用调查、审批机制及贷后预警的长效机制。

1.严格的授信调查机制

为了减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避免信贷风险,银行接受企业信贷申请之后应该从多方面、多渠道调查获取第一手信息。授信调查的原则是实地调查原则和双人调查原则。参与企业授信业务调查的人员包括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和业务部负责人。授信业务调查必须坚持客户经理(信贷人员)和风险经理(或业务部负责人)二人调查制度,每两位客户经理共管一个客户。客户经理是授信调查主要责任人,负责受理授信申请,收集和整理授信数据,核实信息,撰写授信调查报告,明确个人授信建议,对授信资料和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做出基本判断。客户经理一般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审核企业贷款申请,而不单纯依靠提交的财务报表(据前面研究分析得知,企业提供的报表较大比例是盈余管理后的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材料,要全面、整体的了解最近三至五年的财务报表,注意易出现盈余管理的数据或指标,同时去现场调查收集非财务信息和软信息。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现场,通过实地考查、与借款企业管理人员面谈等形式,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准、行业内地位及市场前景等第一手资料。客户经理汇总分析借款企业信息后,着重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从而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还债能力,并重点关注和判断企业的借款原因、现金流量、还款能力。风险经理对客户经理提交的授信调查报告进行风险分析,提出风险防范措施,填写风险评价意见。风险经理为授信调查第二责任人,对调查资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负责,对风险评价意见的客观性、公正性负责。

2.完善的授信审查机制

评审人员依托申请客户提交的资料、客户经理授信调查报告、风险经理风险评价报告等纸质材料和授信风险管理系统信息等软件材料进行授信审查,审查方式仍以非现场审查为主。授信审查程序包含授信申报数据的完整性、表面真实性和合规性审查,申请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审查两项。前一项主要审查授信调查书面材料是否完整不缺失,签章是否清晰、完整;授信风险管理系统中信息录入是否完整、准确;各项申报材料之间是否存在明显矛盾,申报材料内容有无明显不合理或不合规。后一项主要审查内容:一是银行过往授信情况。查阅授信申请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历史(尤其是最近一次)调查报告、评审报告、贷后检查报告和审批书,重点查阅原授信申报方案、终审意见、原审批条件落实情况,授信额度支用、还款、当前余额以及到期情况,参考贷后管理部门意见,调查评价授信申请人在银行的信用状况。二是授信申请人、授信项目的审查和评估。三是担保方式和担保能力审查。审查担保方式是否合法、有效;担保品权属是否合法,价值是否充足,变现能力是否较强。四是授信方案合理性和可行性审查。授信额度是否与企业还款现金流匹配;授信产品是否符合企业结算特;方式授信期限是否与企业经营周期匹配;授信用途是否合规、合理;综合收益是否覆盖风险。

3.严密的授信审批机制

对授信申请的风险评析及综合评审项目包括政策风险评审、行业及市场风险评审、经营及财务风险评审、担保方式的风险评审、操作风险评审、其它需说明的事项、对授信方案的综合评价。根据以上评审项目,评审经理给出评审报告。可以看出银行对企业授信调查、审查、审批流程不仅要有完备的授信机构设置,而且要有严格的授信制度设计,这才能构成严密的银行信贷风险防范机制。

4.及时的贷后预警机制

一、健全离任审计制度的重要性

离任审计也称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特指旨在明确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而进行的审计活动,是整个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离任审计除了常规审计所具有的维护财经法规、改善经营管理与出发点之外,主要目的则是分清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或者兑现承包等提供参考依据。

离任审计一经产生就显示了其他审计无法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方面,还是在健全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促进廉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有利于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通过对所在单位领导干部任期内政绩、德能、财务情况的考核和审计,能对离任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公正评价和客观鉴定。避免“在位是能人,走后是罪人”、“老实人吃亏,投机者讨好”。

二是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实行离任审计制度,领导干部的优劣,不在于平时自吹自擂、弄虚作假,而在于工作的实绩与效果。这样,领导干部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真抓实干、为民办实事上来。

三是有利于调动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并将审计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能者上、庸者让、劣者下,堵住了领导干部升迁的投机取巧之路,大开了任人唯贤之门,有利于调动各级干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励精图治。

四是有利于干部的管理和使用。过去干部的任用,有时凭上级个别主要领导的印象优劣,凭感觉取舍,难免产生偏差,给投机者以可乘之机。建立离任审计,对政绩突出、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提拔重用;对作风飘浮、弄虚作假、无所用心的领导干部降职或免职,在干部队伍中,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和良性竞争的氛围,引导和促使领导干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创业。

五是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建立离任审计制度,工作交接情况一目了然,交者的功过记录在案,接者“家底”有据可查,有利于克服只求急功近利之事、不谋长远发展之路的思想,保持地方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

六是有利于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廉政建设。经济责任审计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落脚点在于查明个人经济责任,既对事又对人,而且审计涉及领导干部任职期间一般较长,往往能够发现年度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不易发现的问题,有利于揭露和惩治腐败分子。另外,经济责任审计着眼于防范,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发现财务管理漏洞,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增强了纪律观念,促进了廉政建设。

二、我市开展离任审计的基本情况和结果跟踪的提出

*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从2000年开始,到2005年年底,六年时间共完成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34个,占*审计局总审计数的50%以上。应该讲,六年来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摸清了领导干部所在单位的家底,揭露了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制度建设,加强了财务管理。同时也提高了领导干部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离任审计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但在现实情况中,离任审计的作用在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明显被打了折扣,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在离任审计过程中,少数被审计单位或领导对审计认识有一定的偏见,审计过程中配合不够密切,也有审计人员感觉来自方方面面压力较大,审计起来畏手畏脚,这样的审计报告对问题和情况的介绍分析就不够透彻,有的问题可能仅仅是点到为止。其次是审计报告出台后存在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审计报告中可能会有提出一些处理起来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方面碍于前后任之间的情面,另一方面继任者感觉不是自己责任,再加情况不明,往往一拖再拖,使审计报告中对问题的整改大打折扣,最后是审计督促和利用部门有时形不成协作和利用的合力。第三,在审计报告中要求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中所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被审计单位是否按照要求进行了整改,缺乏结果监督。第四,还有就是对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够,离任审计报告出台后,审计、财政、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部门都应根据自身职责,对审计报告进行分析梳理,并依据法规和政策作出相应处理,现实情况常常是由于各单位各自为战,有时对一些问题的处理具有随意性,隔靴抓痒。这样,审计结果往往不能用到领导的奖惩、升迁上去。特别是在对审计所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的监督及对审计结果的运用上,审、用脱节的现象依然比较普遍。

这些问题反映了目前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备,审计结果运用的模式尚未统一,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又过于单一专业,加上审计的处理和运用机制还没有有效地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作用。对于这些问题,不光是我们*存在,全国范围内同样也都存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此相当重视。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如达不到应有的力度,反过来还会影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对今后的离任审计产生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审计报告的出台并不意味着审计工作的结束,相反,加强对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结果的跟踪监督,是健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在2005年9月,由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市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专门召开会议,决定对本年度市审计局开展的针对领导干部所形成的26份审计报告结果进行跟踪监督检查。2005年10月,市纪委、审计局、财政局、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的通知》,并组成专项跟踪检查组,对各相关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使之制度化。

三、对审计结果跟踪监督工作的做法

审计整改跟踪检查的通知下发至相关单位以后,市纪委、审计、财政三机关即成立了联合工作组,分成两个检查小组,每个小组都由分管领导和专业骨干组成。首先开展基础性准备工作:一是催齐所有相关单位按审计报告中要求整改的书面整改落实情况报告;二是对审计报告和书面整改报告逐条进行对照分析、吃透情况,排出未整改及整改不到位的问题,使正式上门跟踪检查既有针对性又能提高效率。在实践中我们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确认已整改落实内容的真实性。工作组通过找财会人员谈话,查看相关凭证,翻阅帐簿,来确认整改内容是否确实已落实到位,防止整改报告所说的内容与实际整改情况相脱节。

2、健全完善整改中未落实手续。跟踪检查发现,一些财务上应有的书面手续尚停留在口头承诺上,也有一些书面凭证不符法律规定和财经纪律,甚至还有一些陈年欠款长期无人催讨,即将过了法律诉讼的有效期,检查组均一一指出,要求抓紧落实,并规定将补办手续在一定时间内复印上交至检查组。

3、督促加快整改进度。有些整改内容是一个过程,如有的镇房产开发中房产商是分期付款,遇到今年宏观调控部分开发商确实资金紧张,政府便有点“手软”,检查组要求镇政府切实引起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

4、少数内容要求再整改。有一些单位在少数整改内容上嫌麻烦,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仍存在资产流失等隐患,检查组便要求进行再整改。如某镇存在一些个人欠款,镇上通过口头和电话催讨,效果不大,检查组便要求镇司法配合,查清欠款人员去向,并寄送书面催讨单,明确专人联络催讨。

5、共同探讨少数遗留老大难问题的解决办法。少数老大难问题单位主要负责人已换了几任,但仍无法解决,检查组在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后,帮助出点子,想办法,共同探讨一些值得尝试的办法。

6、帮助一些单位建章立制。整改检查督促中发现少数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纪律等方面的规章制度还欠缺,监督检查组成员提议这些单位应加强这方面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

总的来说跟踪检查的成效相当明显,从跟踪检查情况看,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议大部分得到了落实,对少数一时确实难以落实到位的事项也努力作出整改计划;整个跟踪检查活动,共有10个单位重新修订了有关制度,调整了财务人员7名,清理银行户头63个,收回历年陈欠应收款4175万元,补缴财税部门资金6426万元,纠正帐务处理不当31508万元,化解担保风险14092万元。另外对我市某局局长在离任审计中,审计结果表明该局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着收入不入帐、资金转移至帐外、违规发放福利等问题,进行了严肃纠处,并在全市进行通报。

四、开展审计结果跟踪监督的体会和想法

开展领导干部审计结果的跟踪监督,我们虽然探索了一条路径,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只是初步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认为在以下几个面还需要引起注意:

1、处理好审计跟踪监督与审计整体工作的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五章审计报告处理准则,在出具审计报告后,有两种手段是强有力的,一是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提出被审计单位自行纠正事项和改进建议,出具审计意见书);二是对有抉择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作出审计决定,制作审计决定书。

处理有五种:(1)责令限期交纳、上交应当缴纳或者上缴的财政收入;(2)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3)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4)责令冲减或调整有关会计账目;(5)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理措施。

处罚有四种:(1)警告、通报批评;(2)没收违法所得;(3)罚款;(4)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罚措施。

从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看,审计部门是有处理处罚权的,我们纪检监察部门重点是在处理处罚结果的跟踪检查上,不能因为开展了审计结果跟踪监督,而削弱了审计整体工作的力度,反而应更加激发和督促审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参与有关协调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充分利用审计成果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2、离任审计应向任中审计前移。

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日趋完善,干部离任审计已成为一道必不可少的法定程序。通过审计,从中发现诸多问题,为国家挽回损失。然而,离任审计虽然较之过去的“不审计”是一种进步,但有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木已成舟,许多损失难以挽回。

从我们*进行审计结果跟踪检查的情况看,也存在一些单位情况和结果已相当明了,但却过了处理的最佳时效期。如个别局领导干部经跟踪检查确实应承担相关责任,但该领导已被调任另一单位担任主要负责人,也不能怪组织部门工作不细,因为他们事前确实无法知晓相关情况。另如个别乡镇的呆账、死账历任几任领导都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关键也是承担责任的领导已不是处理事情的领导,时间差和岗位差使问题难以及时有效处理。

既然如此,何不将审计的重心由离任前移置任中呢?任中审计较之离任审计,是一种更为科学更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它不仅能克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滞后”的毛病,有效避免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一错再错”,帮助干部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并且,还能减少审计的工作量,化解审计的难度。事实也是如此,有些领导干部任前信誓旦旦,一旦大权在握,便将过去的誓言忘得一干二净,等到他们离任后发现问题了,即使审计得再好,也显得滞后和被动。

因此,我们应将审计手段引入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贯穿于领导干部任前、任中、任后的全过程,实行全程审计,使审计工作从离任前向任期中转变,从不定期向有计划审计转变。如此,必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同时,也能为反腐败工作打下基础。

3、审计报告处理应进一步规范、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不少地方确实存在审计报告出台之日就是审计工作结束之时这种情况,中央高层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近年来全国人大已着手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进行修改,新审计法修改的重点之一是,明确政府应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问题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这就意味着:第一,原来以内部文书形式出现的审计报告,现在变成了公开的法律文书,增加了透明度,也走向了法律化的轨道;第二,使审计工作立于人大监督之下,使审计结果公告有了法律依据,并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进一步发挥审计报告的功能和作用。

职高会计专业是为中、小企业培养财务会计工作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本次实习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力求突出专业特点,通过实习:

一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使学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加深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能力;

三是为推进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方法。

二、实习内容

为了达到本次实习的目的,特将本次实习内容概括如下,供广大同学在实习中参考:

1、调查了解实习单位概况。如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企业经济效益、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等

2、调查了解实习单位会计核算流程。如所设置、使用的会计科目;账簿种类;会计核算形式;主要会计报表的种类(包括内部报表)、编制方法及应用等。

3、调查了解实习单位成本管理情况。如开展全面成本管理的现状;制造费用发生的内容、部门及其分配;期间费用的种类及年度发生额。成本预测、决策的内容及方法;成本费用计划的编制、成本费用的控制内容和方法、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等。

4、调查了解实习单位税收筹划情况。如企业三种流转税、所得税及印花税等的征纳与管理,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具体运用等。

5、调查了解实习单位会计制度的设计情况。如会计机构设计、会计科目账户设计、工资、材料等核算制度设计等。

6、调查了解实习单位内部审计开展情况。

三、实习时间

本次实习时间为第三学年第二学期。

四、实习方式

根据会计专业特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次实习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将对实习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

五、实习要求

(一)实习期间,应每日记录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

(二)虚心向企业财会人员请教,尊重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

(三)遵纪守法,遵守国家法律己实习单位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不准擅自离开实习地点,不准无故矿工,迟到早退,不准寻衅闹—事,打架斗殴,若有违纪行为,按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四)实习期间,应讲究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与实习单位搞好团结。

(五)实习期间,务必与各指导教师及辅导员保持及时沟通和联系,在确定实习单位后要及时告知指导教师及辅导员。

六、实习成绩考核

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应会同实习单位反馈意见及学生实习调查报告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评定成绩实行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级。

实习考核分两部分进行:

(一)实习小结和实习表现考核。

要求学生每日记载实习情况,包括实习内容、实习体会等,并进行阶段性实习小结,实习结束后请所在实习单位的主管领导对实习期间的实际表现进行鉴定,由主管部门签章。

(二)实习调查报告的考核。

实习调查报告必须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其形式可以是专题调查报告、专题分析报告或论文。

七、实习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选题要求

1、选题必须符合所学专业方向,题目不宜过大,以能够集中阐述本专业某个经济现象为原则,报告题目字数限20字内,题目自选。实习调查报告主要培养学生对经济生活中具体某个与你专业有关的经济现象的观察、辨别和思考的能力。

2、运用所学过的某一方面专业理论,对某种经济现象进行分析、阐述。要求学生在运用某一理论的同时,写明理论渊源,决不可以断章取义,管中窥豹。

3、实习调查报告的结构合理,论点鲜明,语言表述准确,语句通顺。

4、实习调查报告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报告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等内容,一般应该有以下几部分:

(1)标题:可以是公文式标题,即《关于……的实践报告》;也可以是观点式标题,例如《小会计大理财》。

(2)前言:写出实习实践活动的参加者、主题、时间、地点。然后可用“现将此次实习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从而过渡到正文。

(3)正文:写出自己想要报告的内容,例如: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活动内容、经验体会、理性思考、问题和建议。作为学生应该着重写自己的认识,特别要写出自己的体会,思考后的理性认识,对组织实习活动的评价。

(4)结语:写出自己对此次活动的意见、批评或者建议。

(5)落款:署名并标注完成实习调查报告的时间。

会计专业实习计划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于实习,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你有实习计划吗?将实习规划好,让你在实习阶段做事、学习,都事半功倍。而我也有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前去实习,当然要知道自己去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了,我将去xx公司实习,岗位是市场营销,通过实习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已学习过的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进一步缩小理论教学与企业营销实践的差距,为以后学生很快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打下基础。通过毕业实习,达到如下目的;

1、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工作的关系及重要作用,熟悉现行管理体制及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2、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补充和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3、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将有那些实习内容,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相关岗位上的具体操作练习,应了解实际工作中具体作业流程及不同模式,从而使已学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实习原则上应选择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相关的部门进行,内容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产与供应、开拓市场等。毕业实习的基本内容:

1、收集实习岗位相关资料,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尤其是旅游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及其职责权限的划分情况。

2、参与实习单位的工作过程。

3、观摹实习单位的工作活动。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产与供应、开拓市场等。

4、在实习报告中分析评价实习单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

原文链接:https://www.gwyoo.com/haowen/119605.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