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针对自动驾驶领域发布大量招聘职位,意味着什么?

自三月份以来,汽车圈关于小米造车的热度就一直很高,其可能对汽车人才市场带来的影响也一直是广大从业者所关注的重点。今天这篇文章,简单和大家谈谈我们得到的相关招聘信息以及对此的分析,文无对错,不含立场,欢迎交流。

截止到目前为止,两次较大的信息公开

第二次:常规研发岗位开放

7月21日,小米公司在外网开放大量汽车研发相关岗位,所属部门:汽车筹备组,base地点北京海淀区和上海徐汇区,职位以传统车研的工程师、专家以及部分模块负责人为主 ,多达上百个职位;

第一次:自动驾驶岗位开放

6 月 14 日,小米公司的官网开始陆续冒出关于自动驾驶的各类职位。此次社招的细分工种十分丰富: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决策规划、毫米波算法、开发工具、前端平台开发、嵌入式软件、控制、感知、高精地图、仿真平台等共 20 多个岗位,且每一项招聘启事前,都有一个「急」字。

有什么潜在的信息可以挖掘?

1.首先开放自动驾驶方向的职位意味着自动驾驶行业人才的稀缺度和招聘难度都很高!强如小米,也得把这些人才的吸引放到首位上。

浏览了下小米自动驾驶相关方向的人才需求,基本都是常规自动驾驶公司的开发岗位:各类算法、前后端、仿真平台等等。这部分人在市场上有什么特点呢?根据我见到的现状整理一下:

  • 年轻,薪酬高
  • 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难度高,所以对于从业者的个人智力、体力要求较高,这部分从业者名校毕业生云集,大部分是数学、CS等毕业;
  • 大部分从业者(尤其是算法)数学基础很好,有不错的代码能力,创新能力好;
  • 行业内一部分企业是业内大牛(百度的最多)带队创业,而创业公司多靠融资生存,所以这部分人有时会因为企业原因被迫跳槽;
  • 相比传统汽车从业者,这部分人选更喜欢走企业内部推荐、脉脉、boss直聘等方式寻找工作,一些传统招聘渠道招聘效果不好,沟通意愿度一般较低;
  • 跳槽就像“打游戏”,不断的打怪升级,直到找到自己满意的offer为止;
  • “大厂”的吸引力无与伦比。

北京这边开放相关岗位需求的企业有多少家呢?我们日常招聘中接触到的会有:

百度、阿里、华为、美团、滴滴、理想、小鹏、蔚来、毫末、小马智行、图森、轻舟、禾多、Momenta、智行者、新石器、踏歌智行、易控智驾、易航、主线科技、超星未来、蘑菇车联、商汤科技、地平线……

随便数数,恐怕就20家不止,也就是说,小米职位的开放,对于相关从业者来说,可能只是多了一还不错的机会可供选择而已。

而从小米的角度来看,不论在企业的影响力,薪酬结构、技术积淀上,自身的竞争力都不一定是排在最前列的。那么单纯从人力战略着眼,小米优先进行自动驾驶领域的招聘也是合情合理的。‘

2.7月21日这波信息的开放,是否意味着小米自动驾驶下一步一定会布局在上海?其招聘的热潮已经来了嘛?

我看不尽然。

不是泼冷水,我们浏览了一下猎聘网相关的信息,发现最少有两点很可疑:

  • 大部分需求以工程师/专家为主;
  • 大部分职位,在北京or上海都会同时开放;
小米造车针对自动驾驶领域发布大量招聘职位,意味着什么?插图

从理论上来说,人才梯队的搭建都是自上到下的,也就是说,初创团队最开始需要招聘的人才,往往是有行政title的高层为主,然后围绕这些高层展开组织架构,而这次小米的职位释放,恰恰相反。

所以从这次释放出来的信息看,我们会考虑:

  • 小米内部高层到位情况如何,难道大部分已经悄悄到位了?那如果是这样,速度就太快了(主要也没有听到任何风声),只能说不太可能。
  • 结合第一点推断,这个节点选择在上海这个中国汽车产业链人才最多的地方进行这些职位的开放,是否有只是前期人才储备的可能性?
  • 选择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开放相关岗位,给下一步落子在上海增加了一丝悬念。真实情况不好说,让我们继续期待。

3.小鹏汽车面临的挑战或将是最大的。

前文提到,小米首先在自动驾驶领域发布了大量职位,这似乎更加印证了其将汽车视为智能化终端的战略布局。

那么,这和小鹏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简单分析下汽车市场目前的几类玩家:

  • 传统造车企业,虽然都在陆续布局,但是智能化基因还是比较弱;
  • 新势力三强各有特点,但是只有小鹏是把“智能化”作为其安身立命之本,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 这次小米的战略入局,似乎在昭示以科技巨头为代表的玩家均以“智能化”作为着力点,持续发力;
小米造车针对自动驾驶领域发布大量招聘职位,意味着什么?插图11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的下一步活力基本肯定来自于科技巨头的陆续入局,而其目的和出发点,都将集中在“汽车的智能化终端”这个属性。

以此作为立身之本的小鹏汽车虽然占据一定的先发优势,但是面对巨头们的冲击能否应对得住,可谓有机遇有挑战。

犹抱琵琶半遮面?

1.小米目前可能最需要哪些人才?

从造车这个角度上来看,无论代工与否,为了完成造车这个任务,小米车研团队肯定得是硬件和软件的全面进发。

从小米刚刚入局的现状来看:造车业务没有启动多久,有两种人肯定是目前紧急需要的。

  • 一种是:真正懂车的人,过来把架子搭起来,这部分人以硬件方面的大牛为主。
  • 一种是:最前瞻的,把握将来命脉的研发人员,这部分人是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网联为主。

那么不难分析,小米第一波自动驾驶职位的需求只是前奏,接下来最少有两个方向的职位是放在首位招聘的。

  • 第一种:以智能网联、智能座舱为出发点的研发人员,这是小米占据智能化高点的命脉所在;
  • 第二种:OEM里真正的大佬和各色研发大哥。

2.大规模的招聘预估什么时候会到来?

通常,招聘工作是需要业务来拉动的,也就是说,小米这边的大规模招聘,需要等大佬们到位之后,明确了业务方向,摸清了业务脉络,才能真正开始。那么,按照招聘周期来看,我们预估这边怎么也需要3个月-半年才会真正白热化起来。

有没有其他猜想?

1.新势力造车的人才,可能更受到小米的追捧。

为啥咧?

以新势力三强的员工为例,简单分析下相较传统车研的候选人他们有哪些优势呢?

创业的sense、适应互联网风格、有知名的量产经验(比如小鹏P7)、对新鲜事物的敏锐度、大部分属于被挖角加入的(这证明技术最少是被认可的)、智能化的前瞻程度等等;

所以,机遇有的时候真的是一步赢步步赢。

就像评论里说的:那叫啥来着,悲观主义者赢得当下,乐观主义者赢得未来。

2.对于自动驾驶从业者来说,造车派的吸引力可能会加大。

受制于自动驾驶业务的具体落地性,目前较多自动驾驶公司仍是依靠外界融资续命。所以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从业者跳槽时候会关注应聘企业的商业模式,越到高层对企业如何盈利越关心。

而造车派(包括传统车研、新势力),因为本身自动驾驶业务作为企业的一个分部或者业务分支存在,其避险性本身就不错。又因为车企天生的数据优势以及技术落地便利性,所以会是更稳妥的选择。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自动驾驶团队有创业公司团队大佬加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自动驾驶行业也在加速整合,创业公司的归宿之一,是加入大玩家的怀抱。

参考小米收购Deepmotion。

4.硬件的大佬可能来在于哪里?

这个职位目前应该可以称为“2021年汽车圈花落谁家关注度最高的”职位了吧。

之前有传说是吉利的某大佬,业内普遍感觉有些可能,但是真正的尘埃落定仍有很大的悬念。

现阶段,我们也只能说是凭感觉瞎猜下,即如果外招的话,我们会觉得吉利、广汽、上汽、泛亚等可能性较高,比亚迪、长城、长安等可能性低一些。

5.选址可能在哪里?

汽车产业链成熟的区域也就那么几个,无外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武汉。

小米造车针对自动驾驶领域发布大量招聘职位,意味着什么?插图22

之前,我最看好武汉,小米在这边有研发总部,当地汽车产业链成熟,人工成本低,雷老板也对武汉有特殊的情怀。。。

但是现阶段,base上海的职位发布了,落户在长三角的或者确切的说,落户在上海徐汇区的可能性真的是大大的高啊!

值不值得加入?

1.优势

哈哈。要说小米值不值得加入,那肯定是值得的。大佬去了能占位,小弟去了能刷简历,各有所得不是~

现在加入小米能获得什么呢?我简单的分析了一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一些内容:

  • 获得一个不错的企业背书;
  • 增加自身的科技属性;
  • 从零到一经历一个造车企业的搭建过程;
  • 占据有利的地形,后期职业发展更有利;
  •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是对自己过往从业经验的变现;
  • 接触更新兴的项目,职业竞争力更强;
  • 谈个不错的薪酬;
  • 自身价值超值实现的可能性;
  • 为中国汽车事业做点什么的可能性(逐渐假大空……)

2.风险点

风险点有啥呢,现阶段我能想到的几个风险点在于:

  • 相较行业内大部分企业来说,小米造车业务启动的晚了些,按照一辆车正常的研发周期,小米第一辆车预估最快也得等到2023年了,到时候的市场实在不好说啊;
  • 小米造车业务刚刚起步,后期肯定要面临着较多的组织架构调整,公司整体业务规划调整等等,也就是前期的不安稳;
  • 前期人员结构不完整,业务指向不一定清晰,可能会有较多的试错工作。

But,when something becomes a sure thing, its hard to get out-sized return~

看你取舍喽~

原文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5107682/answer/2004175474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