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小米有1080亿现金!造车,我们亏得起

因为雷军重感冒,让小米这场史上最盛大的新品发布会分成两天举办。今晚登场的雷军,一开口明显嗓子有点沙哑,但在发布会的最后,他感性地谈起了小米为什么要“造车”?以及这75天(小米董事会1/15建议投入造车)以来,他心中的挣扎与期待。

雷军说出史上最豪气的“造车宣言”:我们不是十年前的小米,已经有一点点的积累,是大干一场的时候。小米截至(去年)12月为止,手上现金有1080亿元,有一万多人的研发团队,要再增加5000人,造车,我们亏得起!

雷军更表示,这是人生最后一次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所有战绩与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小米在第二天的新品发布会前夕,官宣表示成立“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再度炒热第二场新品发布会。

雷军在发布会上还帮大家划重点。他表示,“造车”是小米历史上最重大决定,董事会也正式公告了,这份官宣字不多,但信息量巨大,因此帮大家划三大重点:

第一,未来十年将投资100亿美元。意思是,管理层有权调动这笔钱。(雷军:我们钱包准备好了100亿美元,你们听懂了吗?)

第二,这是一家全资子公司。雷军表示,很多投资行业朋友都在问有无参与的机会,但他认为只有把汽车、手机、生态链全部拉通,才能提供无所不在的智能体验,为了提供更好的智能生态,新公司会以全资模式,都是小米自己出。

第三,雷军亲自带队,担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CEO。

雷军聊到他一路以来的职涯过程。从程序员到管理者,从创业者到天使投资人,从互联网到硬件,每一个身份和工作的转变,都是认知结构和人生阅历的巨大翻新。

雷军说,他28岁时觉得会写一辈子的程序。 1998年,金山软件的求伯军推荐雷军担任CEO,但雷军拒绝了。

后来拗不过求伯军的盛情,雷军就想先试试看,等对方找到合适的人,就再回去写程序。

但意外发生了。雷军说,他一辈子都记得这位同事的名字叫刘光明。刘在帮他整理电脑和硬盘时,不小心将他所有的程式全部格式化,导致他写程序之路被堵上。这个CEO只好继续做下去,他逼着自己学管理、学销售、学财务,这一次从程序员转型到管理者,算是被逼的。

雷军的第二次转型是在2007年,转作天使投资人。牵头创办的卓越网是当时最大的电商网站站,后来因为融不到钱而卖给亞马逊。这个经验让他深知创业不容易。因此,后来有段时间他专职的天使投资人,帮助创业者实现自己梦想。

直至今日,有人会问他卖掉卓越网后悔吗?他说不后悔。但他表示,其实很少人能理解,作为创业者卖掉自己公司的痛苦。

雷军在三年前到西雅图拜访亚马逊的创办人贝佐斯时,对方说:对不起,我没有照顾好卓越。那一刹那,雷军是万般滋味在心头。

雷军人生的第三次转变是在2016年。当时,小米遇到极为严峻的挑战,不但手机销量剧烈下滑,口碑也下滑,公司处于生死存亡之际。

他当时决定亲自跳下去掌管手机部门。雷军回忆,那段时间他每天十二点后才下班,要想像他这种做软件和互联网背景出身的人,去管一个硬件部门,要补充多少知识,一边学习、一边补课。

“过去五年来,我一直带领团队大规模“补课”,因为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世界巨头的距离。但他相信,没有什么是学不会、干不成的,就这样一直干,终于,小米的手机销量重回全球第三。”雷军在讲述这段心路历程时,难掩内心有多激动。

过去75天,或许是雷军生命中最难忘的75个白昼与黑夜,更隐隐含着即将迎接崭新蜕变前的喜悦。

雷军透露,2013年曾两次拜访马斯克,更成了Tesla车主,从那时他非常关注电动车产业,且在过去七、八年间,他更投资十家电动车产业的公司。

他说,造车,看似是个时髦话题,内部高管会也提过几次,但主题仍是围绕在怎么夯实基础、积累内功,心无旁骛专注在自己的核心。

直到2021年1月15日,改变雷军人生最重要的一天。

那天的董事会中,大家开始建议要研究电动车前景,其实雷军一开始是抗拒的。他表示,小米花了五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把手机业务做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三,而且手机之战还没有打完,造车难道不会分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在时代大浪潮面前,小米将何去何从。

雷军回忆,不管有多么不愿意,他确实从、1月15日那天开始认真调研此事,更听取了很多朋友的意见。

赞成小米造车的朋友论点是:小米对硬件、互联网都熟悉,那为什么不造车?而且小米的同行都在造车,不做,会不会太落伍了?

但雷军反驳说“可是我还在做手机呢!”这时有个朋友的比喻打动了他:想想智能汽车不就是把手机装了四个轮子。

反对小米造车的朋友论点也很清晰:汽车工业非常复杂,投入巨大无比且动辄几十亿、上百亿,回收周期长,很容易翻船掉到坑,你们外行搞不定的。而且,别人造车已经干了5~6年,你们现在做太晚了。

To Do? or Not To Do?这是雷军的挣扎与纠结。

雷军形容,这75天里,白天可能想到100个理由去做车,但到了晚上,又可以想到100个理由不要做车。

他回想,刚创业进入智能手机领域时是一无所有,面对的对手都是巨头,经历十年,小米一样能取得奇迹,成为世界前五百大公司,拥有三万名员工,那还担心害怕什么呢?只有一点:今天还有没有十年前一样的勇气与决心,一样的体力和投入。

在挣扎的过程,雷军表示,米粉朋友给了最大的鼓舞。米粉说:只要小米敢造,我们就敢买。作为小米负责人的雷军在感动之余,更想要怎么才能不辜负支持者的期望。

雷军理性分析,过去11年小米做了不少产品,拥有行业最完善智能生态,他也非常清楚汽车行业的风险,不但动辄上百亿投资,且至少三、五年才见效。但现在的小米已经不是十年前的小米,现在的小米有一点点的积累,是大干一场的时候了。

因此,雷军宣誓:我们有1080亿的储备金,有一万多人研发团队,还要再多5000人。更重要的是,我们亏得起!如果不好好打一仗,是愧对米粉的支持。

因此,过去这75天里,针对“造车”项目,雷军启动了85场拜访,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内部有四次管理层的深度讨论会和两次正式董事会。

雷军更表示,这是他人生最后一次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所有战绩和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做好全力冲刺5 ~ 10年的准备。

小米“造车”,雷军立下什么愿景?他说,“智能电动车的使命之火在我们心中已经开始熊熊燃烧,希望未来在全球每一条路上,都有小米汽车奔驰。”

小米的造車路,雷军显然受到了特斯拉的启发。市场期特斯拉在电动车市场复制苹果供应链的辉煌,但现实要比想象丰富得多,Apple car之后,三星、华为、小米等最强安卓阵营厂商也逐一登场。

据市场机构Canalys数据,2020年三季度,小米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三的手机厂商,市场份额达13.5 %。跃升全球第三。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便是雷军口中的小米“战绩”之一,市场期待其续写辉煌。

不过,特斯拉在电池价格方面的强势地位,连卷土重来的传统车厂都难以匹敌。不仅如此,特斯拉更一边扮演者降价屠夫,一边计划在未来推出廉价版特斯拉。

造车消息传出后,也有“小米汽车,为发烧而生”这样的调侃,一定程度上揭示小米常常被质疑研发实力的问题。

此前,有媒体统计小米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专利,并给出“都不够硬核”的评论。从研发经费来看,小米造车的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十年投资额100亿美元。而据摩根士丹利分析师Katy Huberty的研报曾透露,苹果单单在2019年就投入近190亿美元用于汽车研发。

不过,市场也相信,凭借互联网思维、供应链管理、进击海外市场的经验等优势,小米会给未来的电动车市场带来不少想象空间。

原文链接:http://guba.sina.com.cn/?bid=21046&s=thread&tid=34963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