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在线上课时,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就来到了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的网络课堂,与同学们在线上进行了互动。此外,也有多家外媒对此进行线上采访,想了解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的师生,积极调整教学方案应对变化,不仅能够娴熟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还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解决了线上教学所面临的特殊难题,开拓了新思路,实验了新方法,总结了宝贵的线上教学经验。
《交互设计(1)》
任课教师:付志勇
开课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8:00-11:30
授课对象:信息系2017级本科生
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交互设计的理论,理解人的认知行为和交互界面之间的联系,掌握交互设计的方法、模式、理念,并能够结合课题进行运用和创意。
付老师上课现场
这门课侧重于人与产品及环境的交互,特别强调动手实践,经常请企业界的专业人士莅临课堂分享经验,并就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提出修订意见。付老师表示,之所以和企业联系,是因为“同学们对于未来的产品设计特别容易主观臆断,企业专家的引入可以让大家既脚踏实地,又能开拓思维。”
本次课程分为机会识别、机会理解与故事表现、概念化与方案原型、成果展示与演示四个部分。由于疫情的影响,无法按照传统到实际环境中进行调研,付老师调动了各方资源,与加拿大华为人机交互室合作,将课程主题调整成“基于下一代交互技术的未来智能家居”,以方便同学们在家里就能展开调研和体验。
付老师还调整了原来的原型制作要求,运用体验之环和服务蓝图展示产品提供的体验与服务流程;成果展示与演示阶段则运用概念视频和未来产品手册的方法,展示设计的使用方式与情境。此外,清华美院校友带领的根云视界团队为同学们提供了物联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创建一个项目,对创意概念进行远程在线模拟,测试真实的互联网互动效果。
由清华美院校友带领的根云视界团队提供了物联网平台
课程采取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通过视频跟各小组互动讨论很重要。ZOOM有一个功能,可以分成不同的“房间”,但老师只能进入一个“房间”讨论,不能兼顾其它组。付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能够找到的诸如ipad、Surface等电子设备都找出来,分组讨论时,通过多个账号分别登录该课堂,从而能够同时看到每个小组的画面。为了防止相互干扰,他把电子设备的声音都关小,需要与哪个组沟通时,就进入该小组“房间”与同学们交流,
多台设备同时上课
如果有一些内容同学课堂上没有听明白,课下还可以再看,方便复习查阅。为了让同学们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付老师采用点名、提问等方式,还曾使用“问卷星”进行调研。 付老师总结, 线上课堂提高了效率;特 邀课外指导嘉宾能够跨国、跨时区,更深入地参与到线上教学的全过程。但是付老师觉得在师生互动方面,还是“距离感比较强”,师生双方在线上都建立不起“较为立体的形象”。而且由于同学们长时间观看电脑,下课后需要休息,也就少了深入沟通的机会。而之前付老师常会跟同学们聊聊学习,关心其个人发展。付老师认为,
教师寄语:我们要利用好在家学习这段时间,尽可能把自己的时间都投入对知识的学习,把自己以前缺失的部分补上,从而能够自我提高。
课程成果展示
源息-个人生命健康的智能家庭管家
小组成员:王婧、李向阳、吕加怡 源息系统联合智能家居与远程医疗,建立一套致力于维护人们生命健康的系统,集中医疗数据,对疾病进行精准预测,并辅助修复,通过视觉化的方式,让用户可以直观和详细的了解自己的身体。
栖海智能家居系统
小组成员:相宸卓、牛艺璇、李寒轩、郑智 人工智能将担任家庭的助理,作出超越个人情绪的判断,调节家庭关系。 栖海智能家居系统致力于服务多口之家,将情感数值可视化,突破人际隔阂,维系和睦家庭氛围。
Topi-topia灵感源系统
小组成员:何怡佳、周文欣、彭程扬 Topi为一款善解人意的AI工作助理,根据用户的创作需求,为其搜索并提供丰富且有针对性的创意源素材,引导用户大脑的联想与思路拓展,随处都有创意的源泉。
Dear Polly-陪伴独居老人群体的居家智能助手
小组成员: 康秋彦、杨博琳、潘俊丞 为较少外出的城市独居老人设计,以拟鸟的形态为原型,与智能家居联动,动态全方位监测家庭数据,并将其交互内容视觉化,帮助老人重建情感联系,与社会密切相连。
《原动画技法》
任课教师:陈雷
开课时间:周三、周五上午8:00-11:30
授课对象:信息系2018级本科生
《游戏影音》
任课教师:陈雷
开课时间:周六全天
授课对象:双学位学生
这门课对上课播放的视频素材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看到不同的动画或者视频的两帧之间的微小差别”。为了使课程达到要求的效果,陈老师在课前会制作一些录屏,并在上课时反复调试视频的播放方式,以便让同学们看得更明白。 陈老师上课视频
这门课要求同学们实时跟随老师操作。以前在教室里上课都是用投影。学生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按照投影大屏幕显示的步骤,按图索骥,老师怎么操作,学生跟着操作。但在线上教学就比较难了,因为学生只有一个电脑屏幕,没有办法在一块屏幕上一边听课,一边操作。陈老师坦承,刚开始试课的时候他都没意识到,快正式上课时才发现这是个严重问题。 陈老师的解决方法是这样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视频可以反复看,可以反复拉片,用这种方式去解决实际操作的难题。
陈老师在线点评作业
为了使同学们在线上也能保持积极和热情,陈老师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互动,比如点名回答问题、讨论等。 谈到线上教学体验最好的地方,陈老师认为,
线上课程中,陈老师会让同学们共享屏幕进行展示,并在展示时进行截屏修改,比传统教学更便捷。在课程准备上,陈老师表示,从教授知识的深度、系统性方面来说,他感觉比传统线下教学更有优势,因为线上课程讲授的知识需要更加系统,以适应在线的学习模式。在未来的课程中,陈老师表示还会开展学生互评等形式,调动同学们的参与感。 不过,陈老师也提出,
现在上课比较安静,不能保证学生注意力全程集中,另外互动效果还是有差距。陈老师打了个比方,平时上课,可以讲个笑话调节上课气氛。但在线上课堂,如果你说个笑话,对方可能觉得很好玩,但他不会故意开语音来笑一下给你听,很多时候就只能猜测对方的反应,这样上课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师寄语:无论如何,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是令人难忘的。希望多年以后我们想起这段学习经历,仍然会觉得很充实。
《视频制作》
任课教师:马森
开课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8:00-11:30
授课对象:信息系2017级本科生
《影像与视频》
任课教师:马森
开课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
授课对象:信息系2019级本科生
早在授课之前,马老师便和班长一起调试了多个授课软件,最后选定了ZOOM和雨课堂。ZOOM能使课堂实时播放视频大文件更便利,雨课堂则方便后台记录学生考勤数据和播放PPT。
为了顺应教学模式的变化,马老师改变了以往边实践边讲解的形式,备课时先提前总结知识点,然后在课堂讲授中加入了更多知识讲解的内容。 在讲课层面,马老师表示,
在作业层面,马老师考虑到疫情防控,减少了需要外出拍摄的作业,提倡“保证安全性的制作方式”。就作业点评而言,马老师表示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他们先共享屏幕讲述,我再顺着他们讲的进行点评和深入。” 讨论与互动时,马老师也会特别留意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找出一些具体实际的案例进行讨论。
马老师在线课堂
马老师介绍,正常上课的时候,他会要求同学们把麦克风都关闭,“我讲课的时候他们不能有声,但是总感觉你在对着屏幕讲。” 为了保证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在课上,马老师会经常在网络课堂上问:“我讲得清楚了吗?”然后要求学生复述,根据学生的发言,再提问题。这是以前线下教学没有的环节,是根据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教师寄语:同学们在家的这段时间要注意安全,好好学习!
资料提供/信息艺术设计系 部分内容摘编自清华教育创新 公众号 采访撰稿/张鹏飞 图文编辑/罗雪辉 冯佳琪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544333/article/details/109823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