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离我们有多远

从供给和需求的这两个角度来看,影响或者制约万物互联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主要的突破点是什么?

邹仕洪:元心信息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供给就是昆虫纲悖论,昆虫纲悖论给供给侧带来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效率,我们不能为每一个设备去做一套软件,特别是我们基础软件,我们要给一类设备,尽量提高给设备做软件的效率,这个是供给侧制约的一个因素。 实际上需求侧,从我们个人体会也看得到,当前的互联互通还没做好,比如我们家里小米的设备、海尔的设备、华为的设备都有,目前还通不起来,用户体验还是断续的,还是点状的,对用户来说还是需要一个体验的大的跃升,怎么让用户无感知的在这种跨平台、跨厂商,不同的设备下,不同的场景下无缝的做一些体验智能的融合,是当前需求上的一个障碍,这些突破点有这几个阶段或有这几个大的突破点需要去突破。 第一个是互联互通的标准和协议,这个OLA联盟正在做,协议这一块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万物要智联,少不了数据的利用。跨平台、跨设备的数据利用,特别这些数据还涉及到很多用户的隐私,智能家居的场景怎么来做隐私保护下大数据的利用,这是前提,一定要保护用户隐私,安全的去用,就是隐私和安全。第三是作为智联基础的数据,数据一定要共享,才可能有大数据,就是跟数据共享有关的价值流转。我们的厂家,我们采集数据不能白采集,数据怎么可用不可见,这个一方面是满足用户的要求,保护需求的隐私安全。另一方面怎么体现企业的利益,这可能就需要价值流转,而这些价值流转是非常细碎的,可能只能依赖最新出现的区块链的技术。大家都在区块链上,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每一笔数据的利用都能记账,每一笔数据的共享都能有收益。主要突破点是这三个,首先是互联互通标准协议,其次是隐私计算和安全,第三是基于区块链的价值流转。

主持人/葛涵涛:谢谢邹博士。其实您刚才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价值流转,因为我们物联网行业,数据很多,实际上数据的可用性、价值和变现能力相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来讲,可能离我们价值变现没有那么近,这实际上也是我们要积极探讨的,哪些场景、哪些数据它的价值流转性更高,需要我们珍贵的带宽资源把这些数据实时上传或者进行交互,哪些数据的价值体现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可能就会采用边缘计算或者让它在本地存储的方式来流转。

业界常说操作系统的成功关键在于生态的成功。物联网智能操作系统的成功需要构建怎样的生态来实现?

王淼:海尔优家标准与知识产权部总监从PC机的互联网生态再到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发展历程及结果来看,确实是生态的成功,确实是像linux、windows、安卓、IOS这样操作系统的成功。我们反过来说,也可以说像windows、安卓这样的操作系统也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生态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现在的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基于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会诞生一个物联网的操作系统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我个人不是操作系统专家,但我还是尝试从智能家居物联网的垂直应用领域的生态构建上来说一下这个问题的看法。 物联网智能家居的生态,本身是一个技术生态和商业生态的融合。我们很难说去脱离一个商业去谈技术,也很难说脱离技术去谈商业,从技术生态的角度来看,像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操作系统这些技术的融合,是要能够赋能物联网智能家居的应用和服务的,物联网的操作系统主要的目标要屏蔽物联网设备的碎片化,要提供连接的核心能力,就是物联网的核心能力。当然这些问题也是物联网操作系统要发展时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从商业生态上来看,像物联网、智能家居生态中的各个环节、各个行业、各个企业所构成的生态,无论是To C,还是To B,最终To C是否最终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价值,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消费者愿意去买单,这才是智能家居商业生态存在的一个基础,同时也是物联网操作系统能够成功一个关键。

主持人/葛涵涛:谢谢王博的分享。就像王博说的:实际上物联网智能操作系统和生态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关键,生态的发展百花齐放,才能够更好的丰富整个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应用,操作系统发展的越来越稳定,它的版本迭代升级才有利于我们操作系统上的生态和软件生态、服务生态的进一步完善。

万物互联时代的智能操作系统可能会建立出什么样的新商业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应该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目前有没有哪种商业模式是比较可行或成功的?

葛涵涛: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战略部副主任、IoT行业首席研究员因为我主要是支撑头部的科技地产企业,房企和物企比较多。可以谈一谈像有些大的家居和整个家电的系统集成商怎么服务于房地产企业,这里面涉及到新型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模型。 万物互联带来了大量的新的应用场景的数据,因为我们在服务智慧社区的应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现在的智慧生活服务不仅仅是基于传统的全屋智能的场景及物模型的体系下,一定是要实现家居内部到楼宇以及从楼宇再到楼宇外面的社区的公共区域,实现了从室内到楼宇到社区的三个主要的应用场景之间的场景联动。这个领域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的场景联动的新型的需求的挖掘和配套的服务和终端的产品形态的出现。这些又跟数据紧密关联。现在因为疫情的情况影响比较厉害对于非接触式的经济,及为了节约成本,提升运营的效率,出现了配套的服务型机器人进行配送,24小时无人值守的无人商店,这些都需要各种智能闸机、智能AI摄像头、智能货架,这是在无人商店领域里面的。还涉及到能够自动呼梯配送进行物流的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进行消杀巡逻的机器人。这些都是在整个智慧生活服务体系结合新的需求、新的场景迸发出来一些新的需求。基于AIot技术的无人经济可能是未来整个后疫情时代智慧生活服务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的一环。 另外基于物联网传感器多维度的数据构建起的一个智慧社区治理的平台和生态。会将之前没有数据采集到,是一个黑盒运营状况变成一个白盒,更好的提供相应社区运营,基于公共区域数据运营的模型,有利于我们对于社区不同的家庭,不同人口结构组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设计社区底商的一些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以及教育和无人商超服务。实际上基于我们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到的多维度的数据脱敏以后,为整个智慧生活服务体系的精细化运营提供相应的数据。这实际上是另外一个维度,因为这可能也是我们广大的房企和物企特别关注的一个方向。 再有一套商业模型,是王淼总提到的海尔的”1+3+5+N”的模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全装的整体交付的全屋智能的服务体验,由卖产品、卖解决方案,到为用户提供洗衣机或是空调或是净水机滤芯的更换,洗衣机清洗剂的更换,包括上门服务的服务能力推送,这些实际上都跟场景,跟数据紧密关联。除了这些模式以外,再有一种,是之前跟中国家电协会及家电企业的一些专家交流了解到的,我们有些智能化单品也是有机会的。比如说为助老、适残在卫生间、在卧室有些特定应用场景,如智能马桶,智能床,智能冰箱,智能衣柜,这些产品做一些适老和适残的定制化改造。因为装修周期长、花费大,有噪音和气体污染,但是智能化单品不用做那些事,就可以快速的购买部署去解决用户的需求。 以上我说的这四点,包括从智慧社区的生活服务、精细化运营,无人经济,整体全屋智能互联互通、场景联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到智能化单品这四种是我这上半年和房企、物企以及家电和集成商企业交流采集回来的可能的四种商业模式,供各位在线的专家和同仁参考。

无论是从产业发展的战略还是操作系统的底层构建目标上看,万物互联是中国信息产业超越的一次机遇,除了产业界的不断努力外,从政府政策角度看,需要制定或出台的支持政策或激励举措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陈灿峰:小米标准与新技术部智能家居专家前不久看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的指导意见,类似这样指导政策就是在鼓励消费者去选购更加智能、更加绿色环保的家电产品。从这个小的视角能够看到,其实各地已经在通过政策引导消费者选购智能产品,智能产品也就是万物智联最基本的起点,这是我的一点观察。

王淼:海尔优家标准与知识产权部总监政府对于万物互联相关的产业,一直在持续关注,而且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以及国际形势变换的大的背景下。3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这个指导意见提出了要立足内需,要破除封闭的小市场,要有自我的小循环的原则。同时还提出了要破除平摊企业数据垄断的问题,防止利用数据算法的手段来排除和限制竞争。在指导意见里面也明确的说了要推动统一的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的标准,探索关于智能设备的标识制度。 这些政策的支持,对于万物智联、万物互联,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利好消息。对于我们要实现的万物智联,实际上就是为了打破生态的割裂,实际上和我们指导意见的原则是完全匹配的。有了指导意见,也在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希望从政府的层面能够出台一些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比如说加大政府对于智能家居、物联网相关的试点项目的投入,能够让消费者真正的去感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体验。 去年,住建委联合16委发的数字家庭指导意见,在中国各选一些条件好的城市去开展数字家庭建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点。对于OLA联盟来说,我们要做统一互联互通的标准都可以在这个项目中进行落地,这是一点。第二个建议是在指导意见里面也提到了,要建立智能设备的标识和认证体系,在未来,我们的设备如果说能够去支持互联互通,能够接入到大的万物智联或智能家居的生态里面,应该去给这些设备打一些标识认证,引导消费者对于整个智能家居的万物互联,对于这些产品有正确的认知,这对引导消费者,推广市场,还是非常利好的。

高宏:OLA联盟标准委负责人万物智联是手段但不是目的。联盟智能家居专委会多次讨论这个问题,就是万物智联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从智能家居的维度看,就是用万物智联的技术和标准去更好地支撑像智能家居,乃至延伸出来的智慧社区的应用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说起政策的支持,前期住建部联合多部委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以及近期开展的数字家庭建设试点项目就非常有代表性,是应用层面非常引领性的政策,这类政策的落地也将助力万物智联的技术发展、标准制定及产业实现。联盟也在与住建部相关单位密切沟通,洽谈友好合作,优势互补,并已取得可喜进展。 目前,不只是住建的数字家庭建设试点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在胡秘书长和智能家居需求和应用组的大力推动下,也联络了很多迫切需要实现互联互通,拉通智能家居产业生态的地方政府与智慧社区和智能家居项目。 相信很快就能够看到在住建这个站在应用制高点上的政策推动下,数字家庭的热潮将再度掀起。联盟努力推进的万物智联如何能够借助这个政策的东风走向产业的落地,我们所有的企业,或者说联盟的全体成员,才是这里面最关键的参与者。在我们和很多项目对接过程中,所有项目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项目需要有非常丰富的能够互联互通的终端设备接入。 这里我也是呼吁联盟的企业,尤其是终端设备的企业,能够快速采用联盟开源工作组已经实现的OLA SDK,将您们的产品实现互联互通化,借助政策的东风共同推动真正意义的万物智联实现。

胡才勇:OLA联盟秘书长我们OLA联盟业务最核心的一点是技术内生的需求,我们最初参与的企业都是跟物联网智能家居这块紧密相关的企业,包括我们今天演讲的嘉宾里面小米陈灿峰、海尔王淼、元心邹博士等,都提到了一个点,在自己的环境里面或者生态链里面,怎么样实现互联互通。目前我们联盟已经有一个抓手,是我们自己的标准。现在我们思考的是联盟要从技术层面把大家连接起来,建设一个开放实验室,基于开源来实现,从去年开始一直在抓我们标准怎么样通过开源的方式提供给大家,让大家参与进来。开源的模式也需要大家有更多人进来做贡献。其实我们看到小米、海尔的开发实验室还有智能生态链里面都是需要上下游,有操作系统厂家,有芯片厂家,这些最基础底层企业的支持。 下一步开放实验室要把我们从标准的实现,包括产品的实现,整个上下游打通起来,真正用起来。我们更希望是自己的会员企业主动的把联盟标准当做我们企业内部产品的互联互通的标准。曾经有人问过我这句话,我们OLA的标准能不能够成为行业的标准,因为我们成为团体标准很容易,能不能够成为行业的标准,能不能够成为国家的标准,我的回复反过来是有点直指会员企业的灵魂,我们为什么要成立这个联盟,如果联盟的企业,尤其联盟头部企业能够采用这些标准,我们首先就会成为一个事实上的国家标准,成为国家标准以后,更易于在国际上引导变成一个国际标准,这样才配得上我们很快会升级成为的全球智慧物联网联盟,在这方面我们自己要有责任、有步骤去推动标准的实现。 我呼吁,终端产品在测试联调的时候,希望现有的这些会员企业以及非会员厂家都能够积极加入进来,我们会把技术开发支持体系建设起来,让大家方便快速采用我们的标准,也希望平台企业能够在你们云端采用我们标准,真正把智慧互联的一套完整的生态体系建立起来。

主持人/葛涵涛:谢谢胡秘书长的总结发言,物联网生态互联互通,离不开产业各界的互相理解、帮扶,尤其是在现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大家可能更需要风雨同舟,同舟共济,渡过艰难时刻。互联互通实际上是我们为消费者、为客户和用户提供统一良好的交互体验,非常重要的一个契机,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弯道超车取得领先位置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契机,我们也是在此呼吁,希望我们物联网产业各界的朋友,大家能够聚集在一起,为我们的互联互通、万物互联、万物互融各贡献一部分力量。

原文链接:http://zt.blogchina.com/szlt/wwh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