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家庭教育与网络安全讲座十篇

一、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特点

初中生作为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期,有其特殊性;同时由于初中生安全关系整个社会千家万户,具有复杂性;因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所以安全教育具有长期性[2]。

1.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特殊性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具有其特殊性,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初中生的年龄段大约是12~15岁,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他们具有强烈的“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立,渴望受到尊重,是初中生在个性发展中独立性增长的突出表现。其次是教育内容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学生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小,初中生大多已经熟练掌握上网冲浪的技能,由于其心智发育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沉迷于网络,不能很好地辨别是非真假,因此,培育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形成文明的上网行为习惯更是成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

2.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复杂性

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作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增加了网络安全教育的复杂性。在信息化时代,学生需要自觉遵守文明上网的规范,充分利用网络开放的学习资源提升自身素质,主动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学会辨别是与非的能力。学校应当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和教师应通过级会、班会、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文明上网。家庭需要发挥模范表率作用,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上网行为的榜样,理解和配合学校对孩子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增加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社会应该承担网络安全教育应有的责任,校园周边严禁网吧的经营,网吧严禁未成年人入内,互联网形成绿色文明的网络环境,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3.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长期性

由于网络已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每一天都会接受到大量的网络信息,危险时刻都会发生,因此网络安全教育需要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放松。网络安全教育必须贯穿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是教育者长期的教育内容,需要预防性和补救性教育相结合,其中预防性教育更需要大力提倡和加强,而不总是等出现网络消极事件后再紧急补救进行教育,应多以正面的积极事例作为教育的样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初中生的认知能力还没有完全的发展,对网络上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还不是十分完善,作为教育者应该把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融入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当中强化文明上网的意识和行为。

二、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实施途径

1.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常规化

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把网络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化教育当中。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的规定,把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排上课表,并确保授课时数。把防网吧危害作为安全教育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划,根据不同年级确定安全教育的内容[3]。在日常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和显性的公共安全教育内容一起,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按照要求,予以贯彻落实。教师在教学当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因地因时制宜地开展网络安全教育。

2.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多样化

学校在实施网络安全教育时,需要考虑到初中生热爱新奇、喜好体验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途径从不同角度开展教育内容,以提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增强效果。在学生教育方面,除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广播等形式进行安全教育之外,还可以采用电影放映、网络安全讲座、图片文字宣传、现场模拟体验、安全情景剧、安全知识问答、正面事迹报告和现身说法等形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组合,大力推进初中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教育方面,改变以往教师在校内教育的单一形式,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定期请家长和社会共建单位代表参加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工作座谈会[3]。讨论研究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集大家智慧,取众人之长,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增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3.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活动化

开展安全教学活动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要采用能收到实效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3]。学校可以针对一个或多个主题相应地设计出网络安全的主题活动,如情景剧扮演、班级板报宣传、知识讲座、网络安全征文比赛、“安全小卫士”评比等,把网络安全教育的思想融入到初中生喜闻乐见的体验式活动中去,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全面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建设符合网络安全教育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促进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抵御不良网络诱惑的能力。

4.初中生网络安全教育社会化

网络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教育责任。学校应充分利用日常学校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网络安全的意识,同时还要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向家长传授各种事故发生的特点和预防、逃生的知识,使家长能够根据子女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给子女传授各种安全知识。家长要注意对子女开展情境化训练,在生活中指导子女科学使用网络[4]。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公安、治安、信息安全等部门的合作,建立起密切的联系,最好能聘请有关人员担任网络安全的校外辅导员,共同承担网络安全教育的责任,协助学校制定出网络安全的应急预案及相关纪律规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报,2007-03-01.

[2] 陈慧萍.中小学安全教育机制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是“四五”普法工作的第五年,是总结性的一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坚持教育为本,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坚持预防为主,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强化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责任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实现法制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小公民的道德修养,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二、工 作 目 标

1、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生不良违法行为与道德法律规范》、《小公民道德规范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站,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吴仪同志的《人生自我完善三要素》,明确教师的人生目标。使每个教师都做到热爱教师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落实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责任制,健全帮教工作机制,保证帮教工作不留死角。

4、法制教育宣传深入家长学校,让每个家长明确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与法律责任。

5、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具 体 措 施

1、以十一月份法制宣传月为抓手,认真分析新形式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等为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切实从“校园常规训练”入手,与学校“三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创建文明校园相结合,增强教职工的法制教育责任心,教育学生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3、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中队主题活动、讲座、出小报、调查问卷、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网络文明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4、努力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帮教工作。校园内,要求各班主任不仅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社区情况。对父母离异、单亲的、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要格外给予关怀和温暖,对不良行为学生从心理障碍上进行分析,给予耐心的疏导。

5、加强与公安、司法、关工委、街道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作用。通过邀请法制教育副校长到学校作讲座等形式,指导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综合治理,协助学校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

6、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学校,采用面授、函授、讲座、交流等形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家长的监护职责和法律责任,与学校、社会配合共同做好子女的教育保护与预防犯罪工作。

7、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公安、派出所的支持,加强对娱乐、电子游戏、网吧等经营场所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具 体 安 排

(一)启动阶段: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宣传动员。

2、拟订活动计划,并分发各办公室。

3、各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间,将最突出的情况及不良行为学生的名单汇总上交。

4、召开班主任会议。

5、各班制定班级文明公约。

(二)实施阶段:

1、各班出好一期黑板报。

2、聘请好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并作网络文明教育知识讲座。

3、各中队举行队活动,方案上交大队部。

4、红领巾广播做好法制专题节目。

5、建立好后进生帮教网络。

6、举行家长学校活动,对家长做好法制教育宣传工作。

7、各班进行争章活动。

(三)总结阶段:

1、组织座谈,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

2、通过学习,要求各同学改正一个小缺点,远离不健康网站。

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是“四五”普法工作的第五年,是总结性的一年。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坚持教育为本,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坚持预防为主,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强化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责任制。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实现法制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小公民的道德修养,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为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小学生不良违法行为与道德法律规范》、《小公民道德规范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站,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吴仪同志的《人生自我完善三要素》,明确教师的人生目标。使每个教师都做到热爱教师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3、落实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责任制,健全帮教工作机制,保证帮教工作不留死角。

4、法制教育宣传深入家长学校,让每个家长明确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与法律责任。

5、加强校园及校园周边地区的治安综合治理,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具体措施

1、以十一月份法制宣传月为抓手,认真分析新形式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晨会课、班队活动课等为主要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2、切实从“校园常规训练”入手,与学校“三风”建设、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及创建文明校园相结合,增强教职工的法制教育责任心,教育学生从小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3、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中队主题活动、讲座、出小报、调查问卷、讨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网络文明教育,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教育,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

4、努力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帮教工作。校园内,要求各班主任不仅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社区情况。对父母离异、单亲的、家庭出现变故的学生要格外给予关怀和温暖,对不良行为学生从心理障碍上进行分析,给予耐心的疏导。

5、加强与公安、司法、关工委、街道等部门的联系,充分发挥社会作用。通过邀请法制教育副校长到学校作讲座等形式,指导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综合治理,协助学校做好对不良行为学生的帮教工作。

6、学校要积极利用家长学校,采用面授、函授、讲座、交流等形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家长的监护职责和法律责任,与学校、社会配合共同做好子女的教育保护与预防犯罪工作。

7、加强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综合治理,积极争取公安、派出所的支持,加强对娱乐、电子游戏、网吧等经营场所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具体安排

(一)启动阶段: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宣传动员。

2、拟订活动计划,并分发各办公室。

3、各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间,将最突出的情况及不良行为学生的名单汇总上交。

4、召开班主任会议。

5、各班制定班级文明公约。

(二)实施阶段:

1、各班出好一期黑板报。

2、聘请好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并作网络文明教育知识讲座。

3、各中队举行队活动,方案上交大队部。

4、红领巾广播做好法制专题节目。

5、建立好后进生帮教网络。

6、举行家长学校活动,对家长做好法制教育宣传工作。

7、各班进行争章活动。

(三)总结阶段:

1、组织座谈,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

职教学生犯罪是诸多方面的因素交织作用的综合症,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对法制教育缺乏重视。学校是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对其影响最大的人之一。一般来说,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仅次于他的家庭和家长,有的甚至超过了家庭、家长的影响力。但现行教育制度存在缺陷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是单纯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现在虽然强调素质教育,但分数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乃至教师的前途。一部分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关心有加,而对学生个人品德有所忽略。表现在对差生放手不管,缺少必要的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不了解、不研究。有的学生因此自暴自弃,直到他们犯罪了,老师才如梦方醒。

其次,家庭教育缺失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庭是传播和学习科学文化、传统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和课堂。家长的素质如何,教育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职教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腐朽思想和不良网络文化是诱发职教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消费意识盲目膨胀,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职教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时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新抬头,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职教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职教学生向往金钱物质,使得一些职教学生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随着互联网、影视文化等大众传媒的普及传播,各种文化思潮令人目不暇接。使身心都不成熟的学生难以抉择。一些不健康的传媒宣扬享乐主义,渲染暴力、凶杀、色情等信息,严重误导了职教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近年来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

第四,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是校园犯罪发生的内因。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心理,家庭结构残缺,缺乏父爱和母爱导致的孤僻、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心理极为脆弱、偏执,逆反心理重。存在逞强好胜心理、盲目好奇心理和消极模仿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等一些不健康心理的隐患。报仇心理和心理等又决定了他们对不良刺激内容的选择和消化,如不及时矫治和消除,其直接恶果必然导致各种违法犯罪的发生。

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社会、学校、家庭、职教学生自身多方如何有效的防范,创造良好社会氛围,使在校职教学生得以健康成长呢?

首先应从学校开始。学校是职教学生法制教育的主渠道,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与遵纪守法及网络自护的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各学校的法律和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学生中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并组织专题讨论。同时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他们道德判断能力,指导他们学会选择,识别良莠,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鼓励他们进行网络道德创新,提高个人修养,养成道德自律。同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校园网吧,提供学生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

学校法制教育内容要丰富。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如播放法制教育电视片,电影和专题广播,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组织有奖征文,组织模拟法庭,开办法制宣传园地,印发普法小册子,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参观监狱,旁听有关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的审判活动,请政法干警讲法制课,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普法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法的观念。

学校应适时开展“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法制知识竞赛”、“道德风尚竞赛”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说,每次大型的活动都是一次展现个性的舞台,充分激发学生自主教育的积极性,也创造了转化学生的契机。学生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法制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靠老师、家长苦口婆心教育出来的,更不是“管”、“逼”、“压”出来,关键是在积极参与主体活动中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矫正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其次,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学习和掌握基础心理学,教育学知识,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专横,权威、独断,承担起为人父母的教养责任,和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努力缩小代沟,以文明的谈吐举止,乐观的态度,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感染子女,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家长要注重孩子的交友的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家长要从小事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治,但切莫采用暴力手段解决,而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思想,如果父母的话他们听不入耳,可以设法找一些孩子能接受的亲朋好友从旁劝导。以便及早发现情况,即使有“苗头”,也可以完全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召开的不定期家长座谈会,座谈会不是成绩汇报会,而是谈心会、促进会,学校及时总结推广好家长的先进事迹,使好的经验大家共同拥有。

第三,社会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例如:目前,形形的网站很多,但健康、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缺少点击率。因此,需要加强网络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了解熟悉学生心理特点,思想情况,又了解网络文化特点,能比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的队伍,建设一批能吸引学生“眼球”的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教育,弘扬主旋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网站,用主旋律和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内容吸引学生,凝聚大学生,生活在信息高速路上的一代学生就一定能够茁壮、健康地成长起来。国家和地方要加大网络管理力度,规范互联网及相关事业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家校沟通;家校合作;家庭教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在创建浙江省家长示范学校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实践。通过家长学校这一平台,全面培训学生父母,争创学习型家庭、书香型家庭;全方位构建青少年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实现学校和家庭互相沟通、互相合作,构建和谐的教育网络做了探索。

1 问卷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2013年9月我们对全校2324个学生家庭情况等进行调查,特别对三年级的365位家长进行样本调查。

1.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家长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社区的了解,我校区域家庭教育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1 随着城乡差距的缩小,大部分家庭进城务工,所以导致城里学校班级人数增加,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增多,外来人员、流动人员的子女占学生人数的53.5%。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留守儿童的教育也成了关注的焦点,因此,学生的成份比较复杂,这也给班主任和老师的教育工作加大了难度。

1.1.2 区域内家长教育素质的背景。(1)家长文化背景:大专以上学历的家长仅占20%左右,部分为时期的高中生,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家长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家长整体的文化素质较低,教育的难度系数非常大。(2)家长的职业结构以个体和务农为主,家庭的收入来源较少,多数的家长基本上靠打工维持生活。几乎没有时间和经济能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去。(3)单亲家庭的增多,部分家长外出生意、就业,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也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1.1.3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状况 。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基本上是各自为营,各自为战,没有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充分地认识和重视,好像各自都是一个独立的“操作间”,更谈不上合作的份上。主要表现情况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脱节,不予理睬,甚至走向对立。居民中大多数对教师这个职业和教师劳动的特殊性不理解。他们认为,国家给教师的待遇高,做好教育的任何事情都是天经地义的,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2)家庭和学校双方相互抱怨:家长方面指责学校管理不严,认为教师应该是全天候的管理,学生出了问题就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学校方面教师和管理者都抱怨家长的工作不力,常常是不愿家访或家访得不到家长的支持。(3)特殊家庭(含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特困生家庭、心理问题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生家庭等)的情况更是比较复杂,有时是学校里所不及的,有的教师讲“屡败屡战”的感觉,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显得苍白无力。

2 搭建沟通平台,开展传统家校合作方式

针对调查结果,我校围绕以“家校携手,和谐发展”为主题,开展了如何搭建家校平台的实践探索。采取多种形式、内容和方法的结合,以创新的和实际的相结合,在行动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地经验;学校立足于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这两块主阵地,尤其是在家长学校建设方面追求创新。

2.1 加强家长学校授课内容的针对性

组建家长讲师团,积极开展菜单式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对家长、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小学各学段学生的生理、心理规律的研究,初步建立了讲师团,形成各年级的授课菜单,有针对性的给家长进行授课。如低年级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高年级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创建学习型家庭的讲座、教育子女经验交流、如何教育问题学生等,经常开展问卷调查、致家长的公开信等,促进家校联系,及时沟通子女的教育问题方法。

2.2 建立家长学校的激励机制

每年我们都开展优秀家长评选活动,开展教子感言征文活动等。每年六一节,我们把评比书香家庭,创建读书型家庭列为重点项目。并对评比出来的书香家庭进行展示,表彰,一方面让一些学生和家长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为广大家长树立了学习的楷模。

2.3 建立家校教育合作情况联系分析会

这种调查分析会可以和有关的会议形式结合在一起,通

过校讯通、家访、电访、问卷式、座谈等形式,便于及时了解家长的想法和学生的想法。让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并督促孩子完成学习任务,注意安全等。同时通过反馈信息,学校也了解学生在家表现,了解家长对工作的情况满意度、改进意见,措施等等方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友好平台。

2.4 丰富多彩的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坛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让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而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尊重和关心。家长讲坛进课堂。将家长请到学校来,直接面对孩子,在与孩子们的交往中,家长将自己的所想通过行动直接表达出来,真正参与到了孩子的教育教学中来,促使我们的孩子和谐健康的发展。三年来,我们推出了 “家校携手,和谐发展” 家长讲坛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自己孩子的班级课堂,给孩子班级的学生进行讲座。走进家长讲坛的各位家长,来自于各个行业,他们给孩子们上课的主题也各不相同,如:想像力的培养、安全小常识、诵读《弟子规》、春季传染病防预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家长讲坛这一活动,丰富了上课的内容、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别样的精彩,受到他们的热烈欢迎。这一新的内容也增添了我校家长学校的生命力。

2.5 分类学生家长指导会、亲子对话会

一般根据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共同协商来组织。这样的家长会,考虑到学生和家长的自尊心理,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特点,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好的方式。这样,家长们在一起能够交流各自的感受,交流学生的一些情况,相互取长补短。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作为一个桥梁,也可以结合地方课程的开发来进行。如:以孩子眼中的家长的教育素质为题,让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在家庭中开一次家庭恳谈会,在班级中召开学生与家长的对话会,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的时机促成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

3 完善服务载体,创新现代家校互动模式

传统的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被动多于主动,更多的时候是“教师讲家长听”,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现代家校合作中我们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服务载体,创新现代家校互动模式。

3.1 家校联系模式的创新

改变传统家长会,开设“家长俱乐部”、举办“家长沙龙”,充分听取家长的意见;通过“联系本”、“联系卡”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开通知音信箱、创办家庭教育专刊;开展“亲子运动会”、“亲子辩论赛”,创设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家庭教育热线电话,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

3.2 网上家校平台

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每个学生家里基本都具备电脑,每个家长也都有手机,在这个社会进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长们或工作繁忙,或忙于生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习惯于用网络联系。为此我们学校各班级都建立了学生家庭的通联档案,通过网上家校平台与家庭取得联系,共同教育。

此外,我们将在网上家校的基础上尝试开办微家校,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学生学习情况、学校重大活动、调整作息时间等信息反映给家长放在微信、微博空间,家长只要打开手机、电脑就能及时查看与学习,同时也可以了解孩子学校的情况。

3.3 建立班级博客和qq群

建立班级博客,以班级为主的网络空间,将跟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学生作品、家长育子心得、教师教育心得等上传发表,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了解孩子。对家长来说,班级博客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生活感悟、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及所遇到的困惑和一些育子经验,以网络的形式与其他家长交流沟通、互相开拓思路、取长补短。同时在博客中可以看到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信息以及其他家长的观点,可以促进家长之间在网络的空间中不受时间的约束、也无须面对面的无限制的深度交流。对教师来说,为自己进行家校联系找到了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信息以网络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选择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在网络上对家长进行指导。

4 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我们在家长学校的创建中开展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但是我们也努力寻找问题,看到了差距。

4.1 家长学校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

当前,我们给家长授课的讲师团成员多数是由学校比较热心德育的一些领导、中层、老师负责。他们一般没有通过家长学校知识专业方面的专门培训,很难出现预设的效果。同时面对二千多名存在文化层次差异、家庭教育意识不一的家长,学校提供的培训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

4.2 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问题急需改变

现在的家长对教育孩子的意识不高,多数停留在学习成绩上,特色是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单亲家长、留守儿童家长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对家庭教育问题在心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孩子的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达不到对学校教育的相互配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4.3 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

主动寻求市教科室、教研室、市关工委、市妇联等科研部门、领导专家给予指导和支持;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化发展;注意建立规范的德育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德育档案;在做好家校合作方面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并把研究成果与具体的学校工作紧密结合,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办好家长学校,重视家长家教知识的传授与普及,加强家校合作,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培养健康健全少年儿童的必然途径。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创新家校互动模式,这是我们今后推进家庭教育的目标与梦想!

参考文献

1 黄河清.家校合作导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2 张坤霞.家校合作教育研究[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10)

3 李培明.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探索[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2)

社区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一)

20xx年凤形山村社区教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按照西津街道办事处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工作意见,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我村实际,积极推进学习型村社区的创建工作,不断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村民素质,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

一、完善、健全适应社区教育工作科学发展长效机制

1、切实加强社区教育工作小组建设,由党总支记杨巍及村两委干部组成我村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其余工作人员及各村民组组长担任社区教育工作人员。

2、完善社区教育工作的评估制度,指导教师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社区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建立社区教育培训网络。利用村委会的电子阅览室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同时利用我村晚上跳舞的机会对社区教育进行宣传。

二、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创造学习型组织。

1、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意义,通过不断学习的氛围,创造学习型村社区。

2、推进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增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学习意识,大力开展多内容、多形式教育培训活动,做好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评选工作

三、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营造学习氛围丰富暑期青少年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1、为充分发挥学校、社区、家庭教育网络协力整合的作用,使广大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而有意义的暑期,开展2012年暑期青少年教育实践系列活动。

2、结合暑期青少年活动举办暑期社区学生论坛、演讲、辩论、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3、学习生活常识,提高生活技能,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服务意识,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得到锻炼,取得良好效果。

四、开展“孝、信”教育,大力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1、利用广播、宣传册等形式宣传“孝、信”,努力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村社区。

2、举办各种多彩多样的文化活动,评选出感动我村的典型人物,如:好婆婆、好儿媳、好家庭等。通过评比,营造出人人争优秀、人人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社区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党的十x大关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贯彻落实省、市、区和纸坊街工委有关社区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工作,完善社区教育网络化管理,努力构建全民终生学习氛围,促进社区居民整体素质提升,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任务

1、加强社区学校规范化建设,为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充分发挥社区学校作用,更加规范化、特色化建设好社区学校。

2、努力开展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的培训活动。要利用社区学校和辖区内的其他教育资源共同开展以健康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老年教育、法制教育、人口教育、安全教育、科普教育、外来人员技能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新党员培训以及文体活动。

3、开展以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中心基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

4、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终身教育良好氛围。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能较好地满足人们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而且能有力地促进人们终身学习,社区学校要面向社区开放,扩大各种教育基地内教育资源利用率,为学习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镇建设。

三、工作措施及具体安排

1、搞好社区学校规范化建设。一是新建社区要落实市民学校规范化建设配套,标准与新建社区相适应;二是老社区的市民学校要进一步完善相应教育教学条件;三是街成校上半年要做好市级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准备工作,并做好下半年到工作。

2、大力开展安全、稳定教育,安全无小事,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元月份开展“防火防盗”以及“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等知识讲座。12月份开展“信访程序”知识讲座。

3、大力开展外来务工人员素质培训。依托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社区教育网络,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就业指导,开展政策法规、文明礼貌等适应城市生活的“学文化”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社区,开展计算机操作、保安员培训等“学技能”活动,提高他们适应城市生活能力和生存竞争能力。具体安排在2、3、5月份。

4、大力发展青少年校外教育。立足构筑“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以“文明”、“爱国”、“法律”为主题开展署期青少年社区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的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实践机会。具体安排7、8月份。

5、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发挥社区积极性,立足社区实际情况,根据本社区老年人的特点,组建新的老年学习团队,逐步开发出养生保键休闲娱乐、心理健康等培训新项目,切实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为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服务,以老年书画、健身等协会为依托,提供老年活动与展示平台,让我街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具体安排4、11、12月份。

6、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具体安排在3、4月份。

7、开展计划生育和知识讲座、市民文明礼仪教育及新老党员知识讲座,具体安排在3、6、10月份。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座谈会的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教育局始终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原则,在做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工作的同时,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尤其是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但是,由于受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丑恶现象、高科技网络世界、不正确的家庭教育、部分学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影响,加之青少年自制能力较弱,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青少年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何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当前家庭、学校以及全社会共同致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我们可谓任重而道远。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只有结合全区教育工作的实际,更新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责任,拓宽教育途径,发挥社会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坚持综合治理,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强化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帮助,才能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1、针对2005年和2006年上半年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人数增加的严峻形势,教育局党委充分发挥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将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调整至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学校年度“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核,与教学、行政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2、深入贯彻教育局《关于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治理工作安排意见》,加强对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并通过教育系统中心组学习、党政领导会议和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各种培训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热点、难点等问题,积极开展研究,制定对策,不断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水平,为切实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3、进一步明确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责任,在签订综合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明确学校的综治目标,特别是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责任目标,将其与学校评优,领导晋级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二、提高思想认识,强化预防机制

1、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从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出发,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重点,不断探索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思路,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有更高的起点,更新的突破,更大的成效。

2、努力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法制教育实效。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不能只注重法律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养成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行为习惯。为此,在认真完成正规法制教育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需要努力探寻其他富有实效的途径和方法。

3、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司法、公安专业人员和兼职法制副校长的法律智力资源,为在校学生开展法制教育系列讲座,进行有关法制方面的学习讨论和实践;组织在校学生旁听有关案件的审理,以案讲法让他们切身感受违法犯罪与刑法的必然联系等,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

4、加强学校干部、教师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定期对干部、教师进行法律知识的考核,将法制教育的成效纳入到班主任、学科教师的工作业绩档案中,作为评优、任聘的依据之一。

三、加大教育宣传,营造舆论氛围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加大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等课程育人力度,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用学生熟知的事、身边的事教育学生,搭建未成年人学法、用法的平台,以“两法一例”为核心,开展“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活动,用具体案例诠释法律条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观念。

2、充分发挥学校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黑板报、橱窗、学生手抄报媒介,通过专题讲座、法律知识竞赛、主题班团队会、组织中小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影视片、摸拟法庭等形式,在校园中广泛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教育活动,并在教育中融入禁毒教育、反教育的内容,形成综治宣教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师生受到深刻的法纪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四、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思想教育

1、积极行动,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团队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等途径,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教育以及丰富多彩的各类小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广泛宣传“八荣八耻”,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知荣辱、明是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2、以“五五普法”为统揽,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力度,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为了明天——青少年法制宣传周”、“法在我身边”青少年有奖征文大赛、“青少年法律学校暑期社区行”等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3、强化《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巩固“两基”成果,要把学生留得住,教得好,不能把问题学生推向社会,降低辍学率,改变过去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弊端,矫正不良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拓宽未成年人就学渠道,提高高中阶段就读率,最大限度地阻止边缘学生群体流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4、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宣传栏专刊、设立心理咨询站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交流心理健康经验,对有心理疾病、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帮助未成年人特别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依托各类青少年活动阵地和少年军校的军训活动,广泛开展以自护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自护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举办自护自救技能训练、自护知识竞赛、自护演练等形式的活动,讲解自护知识,传授自护技能,提高青少年自护意识、自护自救能力和心理健康素质。

五、坚持综合治理,形成教育网络

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是从源头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社会各界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别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积极与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联合,加强对歌舞厅、电子游戏厅、录像厅、网吧、商店等从事社会文化活动和精神产品的经营场所的管理,在重点整治区域对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大青少年活动阵地的建设力度,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活动场所,加强青少年优秀精神产品推广,提供健康的网络信息、报刊、图书、音像制品。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学校校园网这一资源优势开办“绿色网吧”,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拒绝网络上的不健康信息,减少未成年人进入社会网吧。

3、与公安、社区密切配合,建立校园周边区域联防机制,积极发挥社区联防队的作用,在城区校园周边上学、放学和下自习期间进行重点巡逻,杜绝社会闲散人员对在校学生实施违法犯罪和引诱在校学生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现象发生。

4、重视家校联系,积极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作用,进一步完善组织建设,使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工作形成网络,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通过家长学校,让家长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向平等沟通转变,进一步提高家长教育儿女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家访、家长会,防止部分学生夜不归宿、交接不良朋友,出入“三室两厅”的现象。

5、课外延伸,关口前移,要求学校加强与工商、公安、文体、社区等部门的联系,掌握学生思想变化脉络,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克服“重校内、轻校外”和“重上课时间、轻放假时间”的现象,把德育工作和特殊生帮教工作向课外延伸,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外的动态,有针对性开展教育、帮教工作,防患于未然。

一、加强机制管理,创造社会引导有利条件

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阵地,应该积极创造社会引导有利条件,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各种指导与服务。

1、完善关爱机制。成立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班主任、任课老师积极配合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制定留守儿童社会引导教育管理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度和家校联系制度。

2、构建关爱网络。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一是建立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行政村管护网络;二是建立以学校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三是建立以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关怀网络;四是建立以公安等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

3、培训“四老”家长。针对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老”人员家教观念陈旧,对孙辈重养轻教、娇惯溺爱的情况,我们采取家长培训的创新模式,以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为主要内容,引导这些老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二、注重宣传效应,营造社会引导浓厚氛围

1、学校宣传树形象。学校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橱窗长廊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家园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的典范事迹;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壁画、文化长廊、寝室建设宣传办园特色。树立家园形象,引起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2、社区宣传形共识。学校通过发放传单、街道游行、定向家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社区宣传,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成长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教育子女的关系;同时提高社会团体、机关单位和家长对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视,形成共识。

3、媒体宣传引方向。通过报社、电台、相关网站等社会媒体,对留守儿童的现状进行报道,引起社会人士的关注,聚集更大的社会帮扶力量;对关爱留守儿童的热心人士进行表彰,呼吁社会上更多的人加入到关爱行列中来。

三、构筑爱心联盟,增强社会引导实际效果

1、开通亲情热线。通过校讯通平台、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途径,使孩子可以定期向父母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组织召开返乡劳务输出人员子女情况通报会、工作座谈会、问题会办会,交流、研究共同教育孩子的计划。通过“校园家园?老师妈妈”家长活动,让老师充当留守儿童的临时父母,将留守儿童接到自己家中,辅导学习并给以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使孩子享受亲情的温暖。

2、开展结对帮扶。学校组织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开展“结对子”活动,在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增进友谊,共同成长。同时,学校发动城市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家访和生活上的一些关心和照顾,做到定点、定人联系,互动交流,帮助留守儿童成长。我们已经和重庆市人民小学、垫江县桂溪小学建立了长期联谊关系。

3、组织志愿者服务。学校组织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帮助引导他们成长。通过志愿者讲座、交朋友、寓教活动等方式,转化留守儿童,纠正不良行为习惯。青少年活动中心大学生志愿者周小丽、高小田多次对我校留守儿童实施关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

4、争取爱心捐赠。学校主动与企事业、机关单位联系,争取社会爱心捐赠,资助贫困留守儿童。去年,重庆市建筑管理总站资助10万元,垫江县国税局资助1万元,人民小学、重庆29中学、少年先锋报社、垫江新华书店等单位和个人对我校留守儿童捐赠爱心电脑19台、发放新春大礼包600份和字典600本、学习用书1000册。

5、落实政府关爱。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贫困留守儿童进行重点救助,免除杂费、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实施“蛋奶计划”,完善留守儿童“营养工程”,让留守儿童感受政府的关爱。

6、搭建关爱平台。通过征集留守儿童家园冠名活动,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基金,组织落实儿童新春团拜会、成果汇报会等为社会各界搭建关爱留守儿童平台,募集关爱资金,努力形成长效机制,让留守家长得到实惠。2011年春节,我校成功举办落实留守儿童新春团拜会,得到社会各界支持,深受社会及留守儿童家长的好评。

四、依托社会力量,共建社会引导网络体系

1、建立社区帮扶中心。依托街道居委建立“社区帮扶中心”,依托村社建立“庭院帮扶队”,协助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照顾。对监护人进行培训教育,提高监护水平。对留守儿童在课外、节假日进行集中教育管理,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建立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建立以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为主体的社会服务队,从思想、情感、学习、生活等方面关心、关爱、资助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动员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中来,组织他们深入留守儿童家庭开展帮扶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3、成立学习互助组。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机关单位学生与农村学生、成绩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组成学习小组,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促进学习共同进步。

4、成立“五老”义务队。开展“五老”进校园活动,发动老干部、老红军等做义务校外辅导员,讲革命传统史,鼓励学生发挥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优良作风,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5、设立党员示范岗。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设立党员示范“一带一”岗位,组织相关党员深入学校、家庭,开展为留守儿童(家庭)送温暖、送服务,通过科学引导和业余辅导相结合方式,有效的缓解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提高其学习成绩,养成良好习惯。

关键词:住宅:环境;布线;设计

系统概述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通讯和信息的关系日益紧密。电话、计算机等相继进入家庭。在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中。无疑应满足这些功能需要。于是在小康住宅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化的要求。智能住宅主要体现在通讯自动化、家庭办公自动化,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提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教育,提供家庭保健等服务。

通讯自动化包括可连通公众电话网、公用数字数据网、公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完成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信息传输。家庭办公自动化包括室内及社区内Internet接口、共享办公系统等。

综上所述。智能住宅不仅应有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和娱乐性等特点。并通过各种独立而先进的自动化电子设备,把这些繁杂的功能集成到人们日常的环境之中,再由一个家庭网络连接起来,该家庭网络的基础是家居布线系统。

该布线系统采用ANSI/T IA/E1A 570-A家居电讯布线的标准(Residential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主要用于规划新建筑、更新增加设备、单一住宅及建筑群等。

系统的组成

(1)一般分布装置,每一个家庭安装一个交叉连接的配线架作为分布装置,主要端接所有的电缆、跳线、插座及设备连接等。

(2)线缆,作为家属布线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五类四对水平电缆、75欧姆同轴电缆和室内2芯多模光纤电缆。

(3)模板。视频模板用于集成整个家居内有线电视、卫星电视、保安系统,内置的进程控制板可以最大限度地澄清视频信号。

(4)跳线,五类数据接口跳线为连接设备提供极好的性能保证,满足高速网络数据传输速率和信号完整性的要求。

(5)安装箱,是家居布线系统的心脏,统一分配和管理到各个房间的传输介质,依次为整个家居提供视听、家居自动化、Internet访问、家庭办公等。在安装箱内还可以固定各种配线架面板。

(6)插座模块,主要用于一般家庭的通讯信息插座。包括光纤模块、视频模块、同轴模块、音频模块、数据模块与面板组台和匹配,适应实际使用中任何安装的配置和功能的需要。

系统环境适配要求

(1)通讯中心的种类和型号应满足外线和分配的信号,并在不同的房间提供一个增加的能力。安装通讯中心的最佳位置为地下室、车库、总配电箱旁等,并要求有足够的照明、电源插座和维护空间。

(2)通讯中心所需要的模块板、配件及用户插座的种类和数量。

(3)在每一户住宅中的墙内预埋过线盒,采用RG6U75欧姆同轴电缆,从有线电视或卫星接收装置所提供的视频信号与每户的通讯中心端接。同时,采用非屏蔽双绞线从邮电部门所提供的外线与每户的通讯中心端接。

系统的应用

(1)视频应用,采用SYV-75-5同轴电缆,支持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天线、闭路电视和电缆调解器。

(2)通讯应用,采用五类水平电缆至每一个需要话音或数据服务的用户插座。通过ISDN、VDSL或ADSL连上互联网和网络电视。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漫游。

(3)利用安保系统确保室内防火、防盗的要求。在紧急情况时自动向管理处发送报警信号。通过连接到局域网的闭路电视系统观察室外环境,及时了解住宅附近的情况。甚至还可以连接传真的办公设备,配合正在逐渐兴起的家庭办公的需求。

系统的优势

智能化住宅家居布线系统配合各种电子设备可以提供一个完美的在家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能带给用户即插即用的便利,支持多种接入,包括传真、电话、高速数据网络、Inter-net接入以及ADSL接入等。支持多种家庭娱乐。包括全方位有线电视、视频点播、网上购物、远程教学等。并可提供音频视频设备,避免重复投资。此外还可通过监视系统对幼儿、老人远程监护;通过闭路电视监视住宅内外的安全情况。

家居自动控制系统可在远方用电话自动控制照明、空调等家电设备。总之智能家居布线系统可以提供一个面向现在和未来的高标准住宅,对于室内环境设计各方面的功能都会大大地延伸,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和复杂多样的需求。IT业的发展是如此迅速,一个合理的布线系统,以最少的投资支持未来出现的任何新应用,管理与维护也非常简单。

从投资成本上看,该布线系统大约占到整个工程投资的1%左右。从房地产开发商的角度来讲,安装智能化布线系统并不比给每家都安装上空调的花费更多,但安装上智能化家居布线系统的住宅楼却从本质上改变了住宅楼的性质,使其真正成为了一个智能化的住宅楼,可以得到更多用户的认可,这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也是划算的。

一、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工作都围绕人的需要来开展,使创建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目的性和针对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落实到创建“平安家庭”活动,就是要围绕家庭成员来开展工作,不断满足他们的多方面需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之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因此,我们把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先导工程,贯穿于“平安家庭”创建全过程。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婚姻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四自”精神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家庭成员牢固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提高广大家庭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努力打造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家庭关系,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家庭新风,以家庭的文明促进家庭的平安。

措施之二:以提高妇女和未成年人素质为宗旨,实施“母亲教育工程”。女性是家庭的支柱。一个高素质的女性,会关心、体贴老公,使他一辈子幸福;会培养儿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儿女成才;会给孙辈幼小的心灵撒上阳光雨露,使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平安家庭创建过程中,女性教育是龙头。一是加强母亲教育,提高女性素质。市妇联主席到基层开展“女性知识讲座”。权益部走进大学校讲授“怎样做好21世纪的女人”,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深受女大学生的好评。各级妇联走学校、下农村、进机关、入企业、到社区,为女性传授知识,共有12万多女性参加过各类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女性的法律意识、家庭教育意识,生理心理保健意识,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提高母亲优生、优育、优教质量,增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弘扬“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主旋律,帮助广大母亲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多次组织召开中小学女性家长座谈会,举办9场“做合格母亲,育优秀人才”家长培训班,邀请北京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专家吕德忠教授,来我市做了15场“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家教讲座。一年多来,我市共举办了女性家长培训班52期。

措施之三:以扩大就业为导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努力促进家庭增收。全市开展了以农村劳动力为培训对象,实用科技技能为培训内容的各种培训班1900多期,培训了20多万人次,其中妇女47000多人;以下岗妇女、失业妇女、社区闲散妇女为主要对象,开展美容美发、商品推销、插花、小饰品制作、保险知识等内容的培训班,仅20__年就办了869期,培训6000多人次。市妇联利用“巾帼家政”这块阵地,开展家政服务员、月嫂培训班96期,培训2374人次,促进了妇女再就业。

措施之四:以关爱弱势群体为切入点,促进贫困家庭的平安稳定。平安社会一定是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得到有效维护的公正社会。我市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事情抓起,以关爱弱势群体作为“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大力帮助因各种原因陷入困境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市妇联实施“春蕾计划”为主要内容的爱心救助活动,许多集体和热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近100个单位、1万余名干部群众参加了爱心捐助活动,共救助贫困儿童和贫困母亲13000余人,基本做到了为政府分忧,为群众服务,为特殊家庭解难。同时,市妇联从医疗机构引进心理学专家,成立了“引航心理咨询室”,与妇女维权工作融合,在 、维权、综治工作中,对受辱女性、劳教女学员、被拐妇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及家人提供心理咨询,缓解心理压力,帮助她们走出抑郁、自卑、自弃的精神误区,提升自我意识,增强生活信心。

二、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使创建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开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推进工作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抓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关键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科学谋划,统筹推进。

一是把握全面性要求,坚持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单纯做好某一部分、某一方面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工作内容上,我们围绕“富在家庭增收入,学在家庭长智慧,乐在家庭爽精神,美在家庭讲文明,和在家庭保平安”的总体目标,既抓思想教育,又抓本领提高;既抓物

质文明,又抓精神文明;既抓家庭致富、又抓社会治安;既抓成年人、又抓少年儿童,做到全面抓、抓全面,不顾此失彼。在工作方式上,我们实行典型引路,带动全面发展。在各地都培养典型社区、典型村组、典型家庭,让典型来说话、引路,用活生生的典型和身边的事例示范、教育、感召每一个家庭,使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做到学有榜样,做有标准,赶有目标。我们推广了茶陵县峰仙村、攸县新市镇、醴陵富里镇、荷塘区601社区等一批典型,通过抓点带面,实现了整体推进。

二是把握协调性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既是妇联的中心工作,也是市委、市政府创建“平安株洲”的重要内容,更是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认为,只有正确处理创建活动与全市各项工作的关系,强调统筹谋划、兼顾各方、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协调发展。首先,做到与全市工作大局相一致。我们根据全国、省、市平安创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目标要求,找准创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自觉地把创建工作放到全市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去推进,不脱节,不失轨,既充分利用全社会的资源推进创建工作,又做到了服务大局、服务基层。其次,做到与全市维稳工作相协调,我们把这一活动作为建设“平安株洲”的基础工程来抓。通过抓好创建活动,教育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使家庭成员行为更加规范,促进社会稳定;通过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促进创建活动。再次,做到与妇联工作相结合,发挥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利用妇联组织优势,认真履行职责,与开展“五好文明家庭”、“绿色家庭”、“美德在农家”等活动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把握可持续性要求,坚持着眼长远、持续发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是“平安建设”的基础工作和细胞工程。我们认为,要用长期的观点看待这项工作,充分认识到“平安家庭”创建是一项贯穿构建和谐社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要防止和克服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情绪,牢固树立坚持不懈、长期奋斗的思想。要坚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上,放在解决制约平安创建深入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上,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潜力和后劲。要积极探索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把创建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组织领导、宣传教育、活动开展、联系共建、经费保障以及考核奖惩等各项工作机制,把“平安家庭”创建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不断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

三、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社会主体地位的意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创“平安家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把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充分发挥出来,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走齐抓共管、齐心共建之路,就能够为开展创建活动提供不竭的动力。

健全工作网络是基础。要组织和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创建活动,首先要健全工作网络。我们成立了市县乡三级“平安家庭”创建领导小组,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形成了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基层自治组织为基础、基层妇女组织为主线的创建工作网络,构建了人人参与平安创建的工作格局。各县市区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创建合力,各级分管政法的常委负责指导,为创建活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搞好舆论宣传是关键。创建活动的主体涉及到千家万户,动员全社会参与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是舆论宣传。因此,宣传工作要有广度、深度和力度。我们在株洲电视台、株洲日报、株洲晚报等媒体上,开辟专题节目、设立专栏、播专题片、开展比赛,大力度宣传创建活动。我们面向民众,编写顺口溜、发出倡议书、开展征文活动,举办专题讲座、

原文链接:https://www.gwyoo.com/haowen/45462.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