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推进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当前,随着移动通讯、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远程教育依托新技术开展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创新,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的一大着力点。推进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时代之需、创新之举、活力之源,对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永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干部带头作用、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我州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扎实有效推进我州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根据全省“十项行动、百项任务”,结合我州远程教育实际,自今年8月起,组织全州16个县市(开发区)远程办深入各乡镇、站点围绕移动互联网时代推进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州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分信息站、接收站、播放点三类站点,分布在全州3268个行政村,共有远程教育站点3797个,能正常运转的2073个,仅占54.6%。其中建有C级站点16个、信息站799个;接收站1828个;播放点691个(见表1)。从站点性质来看,我州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主要分布在小学站点和村级活动室,分别是2299个和1162个,占总站点数的30.6%和60.5%;部分中学200个,占5.3%;到目前为止,社区站点、九年一贯制学校站点和职业学校仅为84个、31个和3个,仅占总站点数的3.1%;县市委党校和其他站点占0.5%;乡镇机关、企业、特殊学校还没有终端站点(见表2)。从网络接入情况来看,全州已经接入有线互联网的站点767个,接入无线互联网络18个,还有3012个站点未接通互联网(见表3)。从全州固定电话及移动通讯使用情况来看,我州固定电话用户347408户、移动电话用户2772338户、互联网用户234157户(见表4)。

 

 

 

 

 

4:黔东南州固定电话及移动通讯使用情况统计表

 

二、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开展

全州各级党委(党组)高度重视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下发了《中共黔东南州委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州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把发挥远程教育工作服务基层、服务党员群众成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常抓不懈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各级财政在安排培训经费预算时统筹安排远程教育经费,确保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经费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组织召开远程教育工作座谈会、农村党员干部交流会,对远程教育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保证了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为黔东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建立工作机制,创新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有效形式

一是为各基层党组织配备电子邮箱,同时捆绑每个农村远程站点、学校信息站点的手机,开设手机群发功能,及时向基层党组织传递信息,构建基层党组织的信息联系系统。二是以QQ群为沟通桥梁,搭建远程教育工作者沟通平台。建立黔东南远程教育工作群,将全州远程教育工作者全部纳入群中,利用网络空间、飞信、共享等技术手段,及时向远程教育干部发布工作信息,组织远程教育干部开展工作交流,提高了远程教育工作效率。三是利用网络论坛和电子邮箱的形式,就远程教育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开展征求意见,了解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所思、所求、所盼,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维护干部群众的远程教育权益。四是立足“用”“学”结合,利用信息库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及时为基层远程教育工作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信息服务,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五是把远程教育简报、网络信息的发布、视频新闻等信息视频宣传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了各站点管理员和远程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开设远程网站,搭建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服务平台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办好党建网站的要求,这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我州建立了黔东南远程教育网,分设子网站,开设例如党建工作、远程动态、站点管理、供求信息、远程图库、实用技术、典型经验等栏目,实行专人管理和采用信息审批制,及时发布组织工作政策文件、远程工作动态、实用技术、学习课件等,宣传基层经验和先进典型,公布有关情况,公示有关事宜,广泛征集农村党员、群众意见,开辟了远程教育工作宣传的有效阵地。根据学习教育需求,及时开辟了《创先争优》、《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专栏和子栏目,及时上传相关文件精神和更新栏目信息,为各类学习活动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建设信息员队伍,明确了专职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要求各县、各乡镇及时向《贵州希望网》、《黔东南远程教育网》发送远程教育信息并建议各县市建立激励机制,把信息的撰写与发送量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对不能及时完成工作的单位给予通报,限期作出整改。

(四)完善交流平台,确保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

结合全州远程教育工作实际,建立党员网上学习和互动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好基层党建信息系统,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和手机三者联动,发送远程教育工作指示、要求,反馈农村党员、干部情况、意见建议。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现代通信条件下远程教育工作信息化的实现形式,通过开办网络视频或网络专栏等,不断拓展远程教育工作空间。并且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和网络平台,建立黔东南远程教育工作QQ群、移动短信群呼平台等多媒体、立体化的远程教育工作信息化平台,快捷方便地完成即时答疑、政策咨询、谈心交心等工作。

 

三、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不断发展进步,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强化信息传输功能、辐射功能、教育引导功能作用,注重在宣传服务上下功夫,重点突出“以用为本”,为广大基层党组织与农村党员架起连心桥,丰富了农村党员教育、基层党组织宣传的形式和手段,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一)强化了教育效果

黔东南州先后建立了“科学发展观走进苗乡侗寨——黔东南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科学发展创先争优”、“‘忠实践行宗旨、勤政廉政为民’教育活动”、“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州县换届”等专题栏目,及时发布做法经验等活动信息10337篇,视频56个。在开展 “双创双争”活动中,在网站建设上以创建先进教学服务平台为目标,在栏目的针对性、内容的实用性和全面提升吸引力上开展创争活动,并与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专栏有机整合,及时宣传我州工作动态、典型经验。及时发布党建动态、价格行情、供求信息、招工录聘等群众息息相关的信息,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提供服务,使他们掌握致富技术,拓宽发家致富的思路。如:麻江蓝莓、施秉太子参、从江椪柑、岑巩沙田柚、丹寨县鸟笼等通过网上推介,受到了海外、省外客商的青睐,得以销往国内云南、四川、湖南、福建、浙江、上海、北京等省市,甚至漂洋过海远销到美国、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麻江县参与蓝莓产业发展的境内外企业有20家,4个专业合作社,带动近500户农户种植蓝莓,受益农户达1000多户,解决农民工就业2000多人,全县蓝莓种植面积2.676万亩,覆盖县内中东部的下司、宣威、龙山、碧波、杏山、贤昌等6个乡镇,种植规模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97%,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14.87%,麻江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从江椪柑产业覆盖了全县14个乡镇、196个村、2.3万农户13万人,其中1.8万农户11万人靠种植椪柑脱贫致富,成为全县继林业之后覆盖农户最广的产业。2009年从江椪柑销售受世界金融危机、四川广元“柑橘风波”和全国水果丰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从江椪柑”正面临着严重滞销的忧人局面,全县果品销售仅完成20%约300万公斤左右,1000多万公斤果品待售果农家中,从江县相关部门通过互联网登载有关椪柑销售信息,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经济信息联播》栏目和省内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以及当地移动通信公司免费发出的百万条呼吁短信,不到2个月,滞销的1000多万公斤果品被来自重庆、广西及贵阳等地的客商抢购一空,走出滞销困境,果农又对椪柑种植重拾信心,看到了致富门路。丹寨县卡拉村125户中就有98户从事鸟笼生产,年收入在2~3万元的就多达30余户,户均年收入1.5—2.5万元的达60多户,利用网络渠道发布销售信息,现订单源源不断,产品供不应求。从江县高增乡果园鸡、丙妹镇苦麻菜、杨梅,雷山县达地乡杨梅、望丰乡野山鸡、金秋梨,锦屏县隆里优质木炭、钟灵乡灵芝菌,丹寨县兴仁镇红托竹、蜡染工艺品,三穗县台烈镇鲤鱼、鲢鱼,剑河县南明镇花生,天柱县渡马乡柑橘、凤城镇便桥头鸭苗、中药、骡鸭、蜜柚、木材、商品猪,榕江荸荠,镇远雪莲果、篮竹,岑巩沙田柚等,经远程教育网和农经网发布供求信息,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的订单源源不断,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带动全州就业人口10多万人,年收入提高2000元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农村家庭增收的致富门路。

(二)优化了网络功能

按照“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并进的要求,不断丰富“黔东南远程教育网”网站内容,优化网站布局,鲜活网站页面。网站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政策法规、时事新闻、实用技术、典型经验、市场信息、组织工作、党风廉政、农村消防、视频点播、民族风情等30多个栏目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专题网站等专网,建立了“一户一技能”和“学用大展播”专题栏目,网站功能进一步完善,作用进一步提升。目前,网站总浏览量达827万人次,平均日访问量2840人次,最高月访问量搭达102573次,最高日访问量5629人次。在“中国农业信息化年度峰会暨2007中国农业网站100强”投票评选活动中,黔东南远程教育网在参加投票评选的910个网站中获7154票,总名次列第31位,科教类列第2位。

(三)促进了信息互通

黔东南州远程教育网与贵州希望网的链接互通,以及通过贵州希望网与全国远程教育网的链接,实现了各级网络资源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实现了信息的互通共享,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州远程教育工作宣传的力度。贵州希望网“每月一星”创办以来,重视对我州的宣传,先后有丹寨、凯里、施秉、黎平、麻江等县(市)进入“每月一星”。“每月一星”在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向纵深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示范效果,不断丰富农村党员群众学习资源,有力促进学用成果转化,切实发挥远程教育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信息桥”、“助推器”、“服务站”作用。农村党员干部和有志青年的视野得到了拓宽,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变,并在周围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变广,群众受益机会和方式都增多。一些有条件的乡镇充分挖掘远程教育网络信息,整合远程教育资源,建立了自己的政务网,逐步实现了网络自动化办公,施秉县甘溪乡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大力开展致富信息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果。部分以前没有接触过信息化的乡镇、村委会也开始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丹寨扬武乡老冬村骆礼忠在远程教育管理员龙兴文的指导下,通过从远程教育网上下载资源辅导学习,集中建起了立体综合养殖小区,形成了猪、鸡、鸭、鱼为一体的立体化养殖。饲养母猪20头,种猪3头,肥猪60多头。在他的带动下李忠源等青年纷纷发展林下养鸡、稻田养鱼、茶叶种植等种养殖产业8个,特色产业2个,在浓厚的创业氛围影响下,农户家中的养殖规模也不断地扩大。

(四)加强了队伍建设

加强对县、乡、村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和培训,使信息员能熟练采集、传播信息;能根据村民的需要,查找下载及上传信息;能组织村民收看贵州希望网、黔东南远程教育网和本县市远程教育网的视频点播、我州共建有州、县、乡三级网站注册信息员280人。各级信息员共向网站发布信息111万条。黔东南州、县、乡三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6273名,其中专职管理员467人,站点操作管理员5179人,县级维修技术员33人,乡维修人员275人,州级教学课件开发人员6人,县级教学课件开发人员34人,其他教学课件开发人员279人。通过不懈努力,共投入1200余万元,使全州3797个远程教育站点全方位覆盖,配齐了站点技术员、站点信息远、点操作员、站点管理员、站点辅导员,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设备功能俱全,使远程教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帮手、好平台。

 

四、存在问题

虽然目前我们的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农村信息化建设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有效信息资源不足,而且重复信息多,信息发布渠道少、频率低;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对农村信息化判别能力欠缺,参与度不高等。主要表现有:

(一)农村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意义认识不够

当前农村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还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远程教育这样能帮助自己创业致富的平台,很多人想创业,但不知道创业的“资本”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远程教育平台有很多资讯可供农村干部群众学习参考,加之没有资金,没有技术,虽然创业的干劲十足,但没有“资本”,底气不足。不知道政策,不懂得技术,不知道怎么发展,是现在很多农村群众面临的困惑。

(二)农村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与接受存在客观局限性

基于财力和思想重视程度因素,在很多地方农村信息化建设往往不能提到应有的议事日程,建设困难;管理者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内容、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对信息化较为神秘遂敬而远之。学习不够,掌握不多,就谈不上应用技术进行教学;群众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仅将计算机、手机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通讯机器,不会科学使用从而不能达到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的目的;社会对信息化建设紧迫性认识不足,从而不能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必要的投入。这些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我州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致使信息化设备的应用率不高,网络资源的真正价值没有被挖掘出来。

(三)农村远程教育站点设备更新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其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育、信息资源开发等各方面,农村终端站点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站点因地方财政困难资金不足、政府财力有限,自力更生筹措资金更是难上之难,加上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快,电子产品淘汰率高,大多数站点设备老化、陈旧,配置远跟不上现代移动互联网建设的步伐,与新型互联网技术不相匹配,面对应接不暇的新产品和设备老化无法使用的现状,其信息化建设必然滞后。州内绝大多数站点为2004年建站,目前设备老化损坏严重,维修频繁,费用昂贵,且系统升级后不能正常接收信号,主要表现在显示器色彩暗淡,电脑和接收系统难以正常运转,影响了信息化建设工作。加上上网费用昂贵,农村自主承担比较困难。按目前电信部门安装宽带网络的价格,由于农村线路长等原因,宽带开户费用高,一般在1429-1668元/年,费用昂贵,农村自主承担比较困难。因此,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信息资源建设,丰富网络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站点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强化服务效果必须成为化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四)农村信息化建设专业管理队伍参差不齐、人员不稳定

虽然已经明确各级远程教育工作机构和性质,但是由于乡镇人员不足,大多数农村党员群众也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偏低等认识问题,掌握信息化建设专门技术人才缺乏,乡镇一级没有配齐配足远程教育干部队伍,难以确定远程教育专职人员,有些地方远程教育人员经常性被抽调到乡镇、县直有关部门工作,难以保证队伍稳定。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人员大多由村官、教师、驻村干部、包村干部兼任,他们一身多职,加上要求高、费时间、没有报酬,更是难以落实。特别是很多村级党员干部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鲜事物慢,没有认识到电脑网络在农业生产中的引导作用,习惯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害怕在新的尝试中失败而受到损失。跟不上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五、对策与思考

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和困难,要加快移动互联网时代推进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调研组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为抓手和突破点。

(一)加强和规范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当前农村干部群众对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意义认识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得不到广泛宣传,应用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认识不够,对移动互联网信息信任不够,移动通讯仅仅是单一的通讯工具。移动互联网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宣传,对移动互联网信息进行规范的有效管理,引导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尝试利用3G信息网络浏览网页、接收网络信息、发送网络需求等等;加强站点管理人员思想引导,培养管理人员超前发展意识,立足本县、本乡、本校、本村实际,顺应时势,加快农村站点、学校站点信息化建设,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学生、农村党员干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科学手段,借鉴先进教学经验,探索现在办学规律,从而使他们与学校站点、农村站点同步发展甚至超前发展。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全面学习信息技术,正确使用计算机、手机,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文化,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在全社会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争取广大群众及社会对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和支持。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到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二)充分利用现有远教资源,积极探索本土化的资源开发应用到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充分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平台、远程教育教育网、农经网、手机短信平台、QQ群等远程教育资源,在抓好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的同时,以“万村千乡”网页建设为契机,切实抓好乡镇政府和行政村网页建设,完善相关栏目内容。将远程教育资源与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以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站、政府、行政村门户网站等有机结合,作为党员干部群众教育阵地,科学整合信息网络资源,让党员干部群众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差异的限制,时时处处都能接受教育,着力提高资源共享程度和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基础设施利用率。积极探索本土化的资源,加大开发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课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更换现已老化的设备,降低发病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取信于民;配合文化部门共同管理好“农村文化共享工程”设备,实现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加大地方特色乡土课件的开发和制作力度,努力构建教学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的县乡两级教学资源库。同时,为县级和部分工作扎实的乡镇配备光盘拷贝刻录拖机,及时为群众提供服务。使本土化的资源在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建立远程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倡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加大建设性投入力度,确保终端站点设备跟上移动互联网发展步伐,保障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进程。基础设施建设是远程教育工作的基础条件和有力支撑,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以及软硬件更新换代不断提速,对促进远程教育工作的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的基础性要求。一方面,建立多元化硬件投入机制。要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广泛的社会培训资金资源向基层倾斜和集聚,并通过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效益再分配,确保能够实现硬件投入适应信息化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投入力度。要加强对基层远程教育管理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远教作用发挥提供人才基础。第三,建立群众参与激励机制。要通过建立群众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让群众参与了,就有所收获,有所回报,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在其中获利。狠抓学用工作。进一步探索实施“产业富民工程”、“远程教育百千万”工程、“一户一技能”和“六好站点”、“双创双争”等载体创建活动,改善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的基础保障条件,努力提升远程教育工作整体水平,引导各远程教育站点在培训、管理、实践等方面积极探索,促进学用转化。倡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四)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确保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的人员整齐、队伍稳定

要解决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人员参差不齐、队伍稳定问题,要建立完善培训机制,确保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队伍对推进信息化建设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一是要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主要是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配置专职培训人员,建立专门培训基地。二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培训专题,根据农村教师现有的技能水平和实际要求制定培训内容。确定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面要广,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常用教学软件的培训。三是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在培训中注重针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多采用案例教学,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四是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形式。县级远程教育部门负责基础知识培训,州级以上远程教育部门(或相关院校)负责层次提高的培训。还可采取教师自学、集中面授、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要着力推动教育内容由“传统型”向“现代型”, 教育手段由“被动型”向“自主型”,教育方法由“灌输型”向“渗透型”转变,杜绝“一个方子吃药”现象,大力推行党员干部群众“点菜式”学习。五是充分发挥各级党校部门和教研部门的优势,加强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信息技术的指导、交流,在交流、研讨中提高党员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终端站点管理人员不但要有管理、教学、科研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指导其他教师使用现代远程教育教育技术设备和开展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六是要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技能结构、素质结构上改变目前信息技术队伍的组成体系,使远程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队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确保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的人员整齐、队伍稳定。同时,从规范站点建设、教学活动组织、跟踪服务管理、效果评估考核等方面,健全完善工作保障机制、目标管理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形成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网络化党员干部群众教育的规范运行,有效助推远程教育信息化建设。

原文链接:https://www.12371.cn/2013/06/25/ARTI1372142295149695_all.s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