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春天的开源汽车(上):来之何方,将欲何往?

如果要问是什么成就了如此之多的互联网公司,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共同因素就是开源软件的存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使用开源软件,并在成功之后,给予回报,良性的循环让开源软件日益发展壮大,并开始改变全球软件开发的格局。

开源的价值可见一斑。于是,开始有人思考,是不是只有软件才可以被开源,硬件可不可以呢?如果硬件也可以,那么作为,可以被私人拥有的、地面上最为复杂的消费品——汽车,是不是也能够被开源?

驶向春天的开源汽车(上):来之何方,将欲何往?插图

什么开源?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开源。

这是一个在软件界所有人都熟知的故事。

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不满于软件肆意添加版权保护而与金钱挂钩,Richard Stallman发起了自由软件运动,向所有的商业软件开战,以便让人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软件。

Stallman从1984年开始创造一套完全自由、免费并兼容于当时的Unix的操作系统GNU,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完成了GNU EMACS(编辑器,类似于集成开发环境),EMACS能够自由地进行分发和拷贝,并开始为人们所流传,慢慢地有人自发给EMACS添加新功能并修补错误,让EMACS日渐完善。1991年,芬兰大学生Linus Torvalds在Stallman的GNU GPL(GNU通用公共许可证)协议下,发布了他自己创作的操作系统内核,自此,操作系统搭建完成,被命名为GNU/Linux,也就是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Linux。

Linux的出现证明了自由软件运动的成功,但也成为自由软件运动的分水岭。自由软件运动的核心是商业不能凌驾于自由软件之上,在这种限制下,很多公司并不愿意使用和加入自由软件,但是在众多的自由软件开发者中,却并非所有人都如同Stallman一样不赞成商业化软件,毕竟这是一条谋生之道。

1997年,美国电脑黑客Eric Raymond发表了著作《大教堂与市集》,首次提出了开放源代码的概念。Raymond认为这种新的开发模式——开放源代码,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因为这样可以快速提升软件本身的质量。

这个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Netscape公司在1998年将Netscape浏览器(Mozilla的前身,Firefox浏览器是Mozilla项目之一)开放源代码。同年2月,Raymond成立了开放源代码促进会;1999年,IBM等公司宣布开始使用或销售Linux,加入到开放源代码运动之中。

现在的开源软件,指的就是可以免费获取源代码的软件,软件的版权持有人在软件协议的规定之下保留一部分权利并允许用户学习、修改、增进提高这款软件的质量。

而把开源的概念引入汽车界,则是Markus Merz的功劳。

Markus Merz是德国人,出生于巴伐利亚州,长大后成为宝马工厂流水线上的一名工人。进入宝马不久,他被调至市场部,主导新媒体战略工作。在市场部,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开源软件的概念,并同时知道了宝马的汽车研发方式是独立封闭的设计。Merz开始想,是否能够将开源的概念融入到汽车设计中。于是,1999年,Markus Merz成立了OScar项目。

OScar项目有且仅有一个原则:设计必须向团队内的所有成员免费开放。OScar的项目不会申请专利进行保护,只要愿意,就能加入到这个项目中,而OScar由项目中的所有人来决定它是一辆什么样的车,不管你是设计师、大学老师、还是设计公司。

对于汽车设计师而言,最大的遗憾就是很多设计会因为工程学的限制而被夭折,只能成为车展上让人惊艳的概念车,唯有极少数才能在经过了成本的修改和考量之后,成为量产或者限量产品。因而,在OScar项目成立之后受到了很多设计师的支持,而这些设计师60%都来自于汽车界。

借助于开源的法则,OScar的目的之一是让汽车设计不再受到专利的限制,让一些小的汽车制造商不需要再支付这部分成本,降低汽车制造的门槛。

OScar项目的另外一个重大理念是借鉴了计算机制造过程中的模块化概念。Merz认为汽车可以像计算机一样,被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部分:传动系统(相当于电脑的主板)、车身、发动机、动力、安全以及车载信息系统。这些不同的部分可以进行独立的设计和制造,每一个部件都能随意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而汽车制造商们可以根据需要更换这些部件,可以轻松地将一辆轿车变成皮卡。

可以说,Merz的想法是伟大的,但是这个伟大的想法最终却并没有实现。2005年底,Merz发布了版本为0.2的开源设计,但是之后的一年里,这个设计并没有最终成型,Merz在2007年对外宣布OScar“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余爱好”,OScar项目也宣告失败。

开源什么?

在OScar之后,陆陆续续也出现了很多开源汽车项目。车云菌给大家简单介绍有代表性的几个,有ANDRE car、Rally Flighter、Riversimple Urban Car和Tabby。

ANDRE car最早是由Andre Brown(Reprap创始人Adrian Bowyer的学生)与Reynard Motorsport共同开发的一辆开源赛车,ANDRE car提供开源的3D CAD设计图纸,可以让人们基于CAD图纸自行设计车辆,有较高的自由度。

驶向春天的开源汽车(上):来之何方,将欲何往?插图11

Rally Flighter则是由Local Motors设计和制造,Rally Flighter允许人们亲身参与到车辆的设计制造过程之中,客户可以在Local Motors的工厂中亲自制造。

驶向春天的开源汽车(上):来之何方,将欲何往?插图22

Riversimple Urban Car是HugoSpowers公司在2009年提出的开源燃料电池汽车,这辆车的设计和研发有英国的格兰菲尔德大学和牛津大学完成。车辆与Smart体积相近,最高时速能够达到80公里/时,续航里程有390公里。在2010年,公司考虑将车辆以租赁的模式提供给客户而不是卖掉。同年,将Riversimple Urban Car的图纸公开放到网上,计划免费提供给小型制造商,允许他们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并自行制造。      

驶向春天的开源汽车(上):来之何方,将欲何往?插图33

Tabby是意大利公司OSVehicle的开源汽车项目,也是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的开源汽车项目。Tabby现在已经可以在网上订购组件并自行组装,最简单版本的Tabby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组装完毕,并且还推出了在英国可以合法上路的Urban Tabby版本,同时还有IHE混合动力版本,电动机和内燃机都已经完成了模块化。Tabby的设计图与代码是开源的,可以在官网上进行下载并自行修改,并有一个面向公众开放的论坛,可以讨论交流关于Tabby的外型、功能和组件设计。

驶向春天的开源汽车(上):来之何方,将欲何往?插图44Urban Tabby

以上这些项目,都是在CC-BY-NC-SA(知识共享组织提供的著作权许可方式)协议的基础上发布的。从公司和创始人都可以看出来,以上这些项目包括OScar都是国外的开源汽车项目,国内有没有呢?

之前是没有的,不过在今年的4月份,原来福特汽车从事亚太区车载互联产品规划和开发工作的夏一平先生提出了这个开源汽车的想法,并在5月份建立了国内的第一个开源汽车项目——Opencarlab。目前这个项目已经有了第一批的加入者,包括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博泰悦臻网络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应宜伦以及易到用车CEO周航

我们知道,在开源软件中,开放的是源代码。有了源代码,就能够知道软件的构架和功能,并根据个人的喜好或者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那么在开源汽车中,开源的是什么?

至少在以上这些项目中,是各不相同的。

  1. 在OScar项目中,开源的是汽车的设计过程,面向的是整个汽车工业。OScar并不想制造汽车,而是把制造汽车的门槛降低,希望通过模块化地方式挑战并改变汽车制造商的生产模式。

  2. 而ANDRE car和Rally Flighter的开源针对的更多是对客户的一个吸引度,ANDRE car开放的同样是设计,而Rally Flighter则将制造过程同样开放。

  3. Riversimple Urban Car是在有了完整的设计图纸之后,再将设计图纸对小型制造商开放,允许自行修改与制造。这与OScar最大的不同就是,并非在最初的设计过程即进行开源,与目前开源软件的运作方式类似,但是开源目标有所限制。

  4. Tabby则是OScar之后最为开放的一个项目,Tabby的设计、制造乃至组装都是开源的,因为结构简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实现了汽车的模块化。OSVehicle成立这个项目的目的也是为了基于一个通用的平台,降低进入汽车制造业的门槛。

  5. Opencarlab从理念上来说与OScar是一样的,采取的方式也是类似的,从设计开始所有的流程对外开放,有最大的参与度和开放度,最终的设计产品提供给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制造商。

车云小结:

相信大多数人回和车云菌一样,开源软件、开源系统经常挂在嘴边,但是在深入了解之前,并不会想到开源软件的发展也是如此曲折。只能说,不管是什么工业,哪怕是通往正确道路的革命,都需要对的时间、对的理念和对的商业模式。

而开源概念在汽车行业的推行,只会更难。在今儿拎出来的这些项目之中,OScar、Tabby和国内的Opencarlab从理念上来说更加与开源软件一脉相承。那么,先行者OScar为什么会失败?最为开放的Tabby会走得最远么?土生的Opencarlab能够顺利土长么,看看这些足够跨界的加盟者,是不是有一种很值得压一把注的赶脚?

唔,不要着急,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啪)

原文链接: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255355.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