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最伟大的50部科幻电影,你看过几部?

人类最早的科学先锋应该是哲学家,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最早提出物质是由不可分的原子构成,“atom”原子这个词就来源于希腊语。中国唯一的哲学家老子,其思想中也蕴含深刻的科学沉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可以说,科学就是人类的思想翅膀,我们古人就在幻想“墙”之外有些什么,我们是否被假象欺骗,这个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古希腊哲学启蒙之后,西方进入宗教统治的漫长中世纪。中国也揭开儒家思想两千年统治的序幕,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拉开了近代科学兴起的序幕,从哥白尼到牛顿,到爱因斯坦,到现代信息和量子时代。曾经的科幻大多变成了现实,那些伟大幻想家、电影创作者成功预言了未来。

电影起于科学,源自照相术。这本不是自然界存在的艺术形式,眼影滞留现象被发现后,开启了人类用科技,记录、创作的伟大序幕。

1902年的《月球旅行记》是科幻电影开山之作,灵感来源于凡尔纳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从此人们就开始了在银幕上的“科幻”征途。

幻片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能极好地填补现实与理想或幻想之间的鸿沟。对于当代、未来,很多无法表达的思想,可以通过科幻电影进行天马行空的展现。

科幻片表达的不仅仅是我们对未来的畅想和展望,在更多的意义上,它是我们认识科技、反思社会并提出警告的工具。

这是通过网络评选出的50大科幻片,并重新增删校对,仅供参考。

这部电影在流行文化上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它在艺术上的价值——它提供了一种可以把玩和意淫的电影拍摄思维——女色可以不分场合地出现在任何电影中。可能在很多年之后,不会有人记得这部电影的“科幻故事”是什么,也不会有人记得本片导演曾经拍摄过《上帝创造女人》。但是最起码,他们肯定能回忆起开篇的那场零重力环境下的脱衣戏和简·方达身上那件没有bra的透视太空衣。

为了这部电影,导演什恩·卡鲁斯特意去学了物理学。学习成果是让他在影片中发明了一台时间试误机,并让他和自己的朋友来来回回穿越到过去纠正自 己的错误。虽然影片规模很小,但是格局很大。在一个精巧的科幻片的构思下,什恩·卡鲁斯讨论的还是商业世界中金钱对人的异化的主题。故事以外,最被人津津 乐道的是DIY式的拍摄手法和7000美元的成本。

影片中扮演巴瑞英王子的是007提摩西·道尔顿、扮演邪恶帝王明的是马克斯·冯·西多,而为影片演唱主题曲的是著名的皇后乐队。这是一部大混血影片,包含了动作戏、科幻剧和英国传统戏剧的种种元素。虽然影片本身乏善可陈,但是剧本、人物设定、台词和英式幽默还是成为了后世很多科幻片所引用的对象。尤其是提摩西·道尔顿那略带有SM风格的鞭打戏,令人难以忘怀。

在这部电影里,大卫·鲍伊扮演的是一个又白又瘦的外星人——这并不是他减肥的结果,这个家伙可没有贝尔那么敬业,因为在电影拍摄期间,他正在戒 毒。不过,这种病态的外貌却在另一种程度上成就了他“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外貌。他在影片中的表演既严肃又无情、既妖娆又乖戾、既落寞又伤感,可以说是恰到 好处地讽刺了1970年代的贪婪社会风气。

《人工智能》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科幻片,不仅由于故事饱含深情,更重要的是,这个看似“机器人历险记”的故事实际上是一个“生物”认识自我的过程。影片触及了严肃科幻片探讨的核心问题——人之所以为人,究竟是因为什么。这是一个无解的哲学元问题,影片没有给出自己的解答,但却让所有人思索。斯皮 尔伯格在库布里克的奠定的基础上为影片带来了堪称“怒放”的视觉效果,并加入了自己温暖的情感。

哥斯拉这名字出自日本流行小说家香山滋的同名小说,在原作中,哥斯拉是来自外界的巨大破坏者——在1954年的日本,这个破坏者指的是核战争 ——对于原子弹的记忆,大和民族要比我们深刻得多。影片公映后,受到了日本青少年的追捧,于是在接下来的50余年时间里,哥斯拉被改头换面地28次搬上了 银幕,并还在继续。这个怪物在银幕上不仅见证了电影技术的发展,而且还见证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观赏这部影片的时候,乔斯·韦登撰写的那些闪耀着小聪明的干练、诙谐的台词是最令人愉悦的体验。虽然有人认为整部影片都是在故弄玄虚,都是在 “为赋新词强说愁”,但不能否认,乔斯·韦登在影片中很好地营造了一种神秘感,并一直把这种悬念留到了最后。这是一部“以人为本”的科幻片,它告诉人们, 不用卢卡斯的那种堆砌外星生物的模式,也一样可以拍出一部有趣的“星战片”。

这是一部大投资、大概念、大制作的科幻片。影片中有一个拟人化的机器人,比《星球大战》中的那个机器人要早了20年。虽然影片的特技在今天看来 已经是“粗制滥造”,但所揭露出来的“仇恨即怪兽”的人文伦理思考却显得与时俱进。可以认为这部电影启发了卢卡斯拍摄《星球大战》,间接地对《异形》和 《黑客帝国》产生了影响。此外,这部影片还开创了一个“外星时代”的到来:机器人、异形、超自然机器、太空飞船和外星球都成为了下一个时代里银幕上的标志。

乔治·卢卡斯的长片处女作,片名THX1138指的是一个追求独立思考能力的工人,他主动要求摆脱思想控制。影片有着极强的形式主义倾向,塑造 了一个类似于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展示的集权世界。从这部处女作里我们能看到卢卡斯日后创作的一些倾向:科幻、乌托邦、斗争、反抗等等。如果说 《星战》系列是卢卡斯写的通俗小说,那么这部电影则当之无愧的是一本充满哲思的散文诗。

影片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并不出彩,但是《电子世界争霸战》的概念、风格和技术却是划时代的。导演史蒂文·利斯伯吉尔在影片中塑造了一个和现实世 界并存的虚拟世界,成为了第一部描绘虚拟空间的科幻电影。毫不夸张地说,后世几乎所有的同类影片都受到了本片的启发。而且电子游戏以及Geek文化也从此 开始了勃兴的发展。影片还是史上第一部用CG和真人结合的方式完成的特效电影。

你可以形容这部电影大而无当,也可以将其视为神作,更可以只是把它当做测试影音设备的发烧天碟——但有一点你不能否认,那就是这部电影看得人酣畅淋漓,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爽”。大投资、大场面、大制作,好莱坞用这种无法复制的电影攻克了世界影坛。《独立日》开创了一种科幻片的故事模式,那就是在电影中,弱势的一方往往会因为机缘巧合、发现对方的致命弱点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邓肯·琼斯一鸣惊人的处女作,充满哲思、令人动容。虽然在近些年,这种令人难以下咽的英伦范科幻片格外少见,但是大卫·鲍伊的儿子却让我们看到 了它并未绝迹。山姆·洛克威尔的独角戏沉静而深邃,让人很容易对其产生情感上的投射,正是这种情感交流才成就了影片的颠覆性结尾。可以说,这是人类有史以 来拍摄过的最具家庭气息的科幻片,我们蓦然发现,原来科幻片也可以这么安静和文艺。

当科幻遭遇动作明星,我们就得到了“科幻动作片”。在这类电影里科幻色彩往往只是底色的一种,而动作明星的个人魅力才是影片的“重头戏”,《全面回忆》就是这么一部电影。著名的保罗·范霍文召集来了《机械战警》的班底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未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把前州长阿诺塑造成了一个有勇有谋、有肌肉有智慧的平民英雄。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好莱坞最后一部大规模使用微缩模型拍摄的大片。随后,数码时代和CG动画就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1951年,世界处于冷战之中,这部电影的诞生显然带有某种“警世”的特征,因为外星人千里迢迢地来到地球,就是为了告诫人们“要和平,不要战争”。这种处理方法和当年的主流科幻片南辕北辙,所以影片也就在时间的洗汰中挺立了下来。冷战结束后,影片的反战内容被进一步解读成了“耶稣传递福音”, 意义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历久弥新。片中的地球人没有什么力量却自不量力,没有人能理解“和平”的含义,一切问题都要通过核弹和国家暴力来解决——怀斯对冷战的讽刺可见一斑。

《变蝇人》是一部无法忽视的Cult杰作,影片在给予人们恐惧和惊吓的同时还让人们反思:科学在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控制不受控制的科学反过来否定人类本身?柯南伯格在影片中想传递的无非就是一种对现代社会剥夺了人性的批判的观点。关于“苍蝇”,有人认为这是在隐喻艾滋、癌症之类无法被治愈的疾病, 还有人认为这是在隐喻年龄增长这样人类无法抵抗的事物。

大友克洋一贯喜欢“爆破”性的主题,这部《阿基拉》深得其中三味。影片的背景是在未来的日本,主题是关于人类末日和自我发现与救赎。整 部动画片除了保留有大友克洋的一贯的工业化和冷峻的特色外,还异常的真实。可以说这种真实性已经超越了动画片和电影的承载力而达到了启示录和预言的高度。即使今天再看,也一点没有老态与拖沓之感。

在科幻动作片的领域里,有一个把战争片和怪兽片融合在一起的先头兵,这就是保罗·范霍文的《星河战队》。在这部电影中,范霍文毫无顾忌地拉上了 一整支部队,在地球上和死不绝的外星怪物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虽然说影片本身乏善可称,但是范霍文要把这部电影打造成科幻片标杆的愿景还是实现了,影片在 当时创纪录的使用了550个特效镜头,并开创了与外星怪物“巷战”的先河,《洛杉矶之战》肯定从中得到了不少灵感。

在著名影评人罗杰·艾伯特的笔下,这部电影是一部让当年暑期档好莱坞大片“蒙羞”的佳作。的确,写实化和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颠覆性的科幻故 事、对人性和“虫性”的深刻描写和那个算是半开放式的结尾,真的让当年上映的《变形金刚2》有那么点“无地自容”。“思想”的转变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实际上,这也是一个隐喻:人类如何对待异己就是如何对待自己,影片中人类对外星人的“种族隔离”,可以看成是对人类的 “种族政策”的反讽。

虽然塔可夫斯基本人对《飞向太空》不置可否,但这仍然是一部大师的作品——也是大师最具争议的作品。影片故事非常形而上学,说的是一组苏联科学家到索拉里斯行星上研究“海洋”,后来才发现这看似海洋的东西其实是行星的“大脑”,海洋的波动能影响到宇航员的心智和记忆。影片中表现的对外星的探索反过来也就变成了人类对自身思维以及灵魂的寻找,对外星球的研究也便成为了对自身潜意识的考量。塔可夫斯基把心理学融进科幻片中的创举让我们看到了电影的无限可能。

虽然这部电影在约翰·卡朋特的履历表上并不显著,但是影片因为卡朋特那种一贯的“怪咖级特色”和黑色幽默而在科幻片的历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在 拍这部电影的时候,卡朋特没有什么钱,他和丹·欧班农只用了六万美元就拍出了这部电影。但是他有喷薄而出的想法和稀奇古怪的念头。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部 “概念先行”、依靠想法和出奇的黑色幽默而取胜的影片。

只要你反对集权主义,只要你看过奥威尔的《1984》,那么你对《妙想天开》里的未来世界就一定不会陌生。《妙想天开》假定了一种注定要失败的 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高度集权、高度统一、扼杀个体自由。特瑞·吉列姆用自己独特的“怪诞方式”揭露了这种政权的邪恶本性。这部电影的风格可以用“白日梦”三个字来形容,那个一只苍蝇毁灭一个集权社会的情节是典型的“白日梦”——因为集权社会本身是不可能被这样毁灭的。

这部电影的经典表现在两个方面:作为科幻片,影片提供了一个供后世不断改编和致敬的外星怪物、它说着外星语言、只猎杀战士、杀人武器先进、而且 还把头盖骨当做战利品收集;作为动作片,影片中的杀戮够血腥、够暴力,阿诺的表演也足够给力,如果还要再拉上一个什么条件的话,那就是幽闭的丛林,这种环境设置也为影片平添了几分神秘的恐怖感。

影片带有极强的特瑞·吉列姆的个人化色彩,也带有极强的宗教和玄学的色彩。很少有人知道,这部电影翻拍自法国新浪潮中一部令人费解的电影 《堤》。其导演是新浪潮中最令人不解的克里斯·马克。这部被马克称为“影像小说”(photo-roman)的电影由一系列照片配以诗歌一般的旁白组成。《十二猴子》的监制很早就对这部“电影”情有独钟,在他的推手之下,翻拍片《十二猴子》才得以出生。

相较于前作,《疯狂的麦克斯2》的预算更足、场面更大、追车更火爆、末世的布景和造型更颓废更逼真。而第一集中欲说还休的“反乌托邦”情节在这 一集中才显得昭然若揭。影片用写实化的手法描绘出了后核战时代的世界图景,导演没有渲染暴力,但也没有对暴力扭扭捏捏。那种惨白的世界、像是动物一样争夺 “生存权”的人类亦成为了该类电影中的“保留元素”。

这是默片时代最昂贵的一部电影,也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为了拍摄本片,弗立兹·朗烧掉了500万德国马克,那是在1927年。影片上映后曾经遭到了广泛的批判,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萧条时期的德国工人并不是累死累活工作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找不到工作,也就没有机会在工作中累死累活——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影片的价值也逐渐开始显现——它像是箴言一样精准地预言了未来世界的发展。

奶吧、生殖器隐喻、无穷无尽的色情场面和暴力场面,对集体性暴力的一种幻想和描述、可怕可怖的洗脑等等元素使得《发条橙子》成为了库布里克的杰作,也让它成为了众多卫道士喉咙中的“鱼刺”。如果抛开社会意义,仅仅只是看影片本身,这是一部算得上“美好”的影片:漂亮的镜头语汇、莎剧一样的对白和别出心裁的美工布景,都让影片本身成为了艺术品。

有人觉得《少数派报告》是一部不着四六的、商业艺术两不靠谱的尴尬电影。但如果平心静气地来看,它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科幻动作片。影片的前40分钟,可以当成是动作大片来看,而后40分钟则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这两部分并没有全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结尾多少有些“狗血”,致使格局没有它所展示出来的那么宏大。

范霍文初入好莱坞,就在银幕上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英雄。影片巨大的优点,那就是不过不失,所有的布景、台词、特效都在为主题服务,没有任何喧宾夺主的元素出现。在视觉效果上,影片做到了简洁而又得体,没有出现败笔;在叙事、剪辑上,范霍文采用了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的叙事手法,这与影片的硬 派科幻风格相得益彰。(这是我小时候在录像厅看的第一部好莱坞科幻片,记忆犹新。)

把这部电影定位在“科幻片”上有些勉强,毕竟这部电影的“奇幻色彩”大于“科幻色彩”。感谢查理·考夫曼的故事和他改写的剧本,抹去记忆的情节令人惊奇也令人感喟。法国导演米歇尔·冈瑞用童话般的色彩和玄妙的特技把这个故事美丽而动人地展现在了银幕上,在观赏影片的时候,人们甚至会有种“顿悟” 的感觉。金·凯瑞、凯特·温丝莱特和克尔斯滕·邓斯特的黄金组合让人过目难忘。

干净利落的剪辑、步步为营的剧本、稳重到位的表演,这一切都把这部名为《天外魔花》的低成本B级恐怖片推到了影史经典的位置。影片最成功的地方 并不在于表现人类是如何从植物中成长出来的,而是在于传递出了一种深深的恐惧感、无助彷徨感和不可知论。当周围的人都是“异己”的时候,一个人怎么才能独善其身呢?站在这个角度上说,影片对当时在美国横行的麦卡锡主义有一定的警世作用。

作为一部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中展示出的拳拳情意、暖暖爱意足以让人无语凝噎并彻底忘记这是一部动画片。影片中的情感是重头戏,而科幻—— 只不过是两个机器人爱情的底色。皮克斯的造型设计一直是最令人津津乐道的部分,在《机器人总动员》中,无论是windows风格的Wall-E还是苹果风格的Eva都让人心生怜悯,电焊人和缺乏运动的肥胖人类也让人忍俊不禁。

恐龙之类的巨型猛兽一直是人类的幻想或者说意淫来源,在斯皮尔伯格的《侏罗纪公园》中,这种想法成为了现实。影片中最大明星和最大的噱头就是那些工业光魔打造的恐龙,它们的逼真程度令当时的观众咋舌。CGI技术也第一次在银幕和商业上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有人评论影片说,直到电影结束,他还恍惚在游荡,直到自己相信恐龙真的存在为止。

1968年版本的《人猿猩球》通过了一个倒置的进化链的假设,讽刺了人类社会的,尤其是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行为。影片涉及了社会生活的众多层 面,从公民权、种族问题到进化、宗教、战争等等不一而足。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在于那个震撼性的结尾,当主角向猩猩证明了人类在地球上的文明之后便骑马离去。可是不久之后,他却在海滩上发现了自由女神像的残骸。至此,他才恍然大悟,这个被猩猩统治的星球就是曾经的地球。

毫无疑问,押井守的这部《攻壳机动队》应该位列榜单。这部影片成功预言了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并且对人类异体进化做出了合理推断,充满了对生命的哲思。《攻壳机动队》描绘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该片在好莱坞获得好评,成为日本动画界的代表作。

与其他的纯粹的科幻恐怖片相比,《怪形》显得卓尔不群,原因之一是杀死人类的直接凶手并不是外星生物,而是人类自己。两相比较下,人类的丑陋与 短视,已跃然于胶片之上。卡朋特在这部电影中展示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才华和导演功力,而且当年只有22岁的罗伯·伯丁为影片设计的“怪形”的外貌也令人惊 叹。特效方面,卡朋特找来了斯坦·温斯顿,他赋予了怪形以生命。

比起《终结者》,《终结者2》可能在故事和人物的开创性上略逊一筹,但是在娱乐性和消遣性上,影片可算是那个时代里的佼佼者。崭新的CGI技术完全改写了电影的技术史,而观众看到吃了枪子、化成水和“拔地而起”的液态机器人也一定会惊讶地不知所终。阿诺在这一集里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机器人了,而 是一个懂得了学习和情感的“铁男人”。

在那个爱喝可乐的ET之前,斯皮尔伯格试水拍摄了一部讲述人类和外星人友好接触的影片:《第三类接触》。相比较《ET外星人》,这部电影较为晦 涩,但在影片中,斯皮尔伯格还是一如既往地展现出了自己对于特技的熟稔使用——可以说,在这样的科幻片中,特技、奇观本身就是观影的快感来源。法国大导演特吕弗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科学家,表演还算可圈可点。

应该说这是一部“非主流”的好莱坞电影,虽然没有完全脱离好莱坞和美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但是导演却的确实验了另一种讲述故事的方法 ——而这仅仅只是他的处女作。影片很难理解,并且一直在自身的故事框架内寻找答案,只是到了电影结束的时候,答案还没有出现。导演留下了许多疑问等待观众 自己去解决,只是有多少人会有这个闲心去做这部Geek电影的“Geek”呢?

一部强劲的早期穿越喜剧作品。应该说,影片的喜剧色彩已经超过了科幻性。在这部电影里,罗伯特·泽米吉斯大玩成人的“限制级元素”,比如和自己 的妈妈恋爱、高中生抽大麻、强奸未遂、从恐怖分子手中买放射性元素玩穿越——你能想象这只是一部PG级的电影么?《回到未来》三部曲都是经典之作,它们经 典到可以让人忘记这是一部科幻片。可能这才是科幻片的最高境界——“忘我”。

虽然《阿凡达》的故事没有什么稀奇、主题也是老套,但视觉效果却足够令人目眩神迷、忘乎所以。在3D的夹击之下,“看电影”这个词已经不再能形容观赏《阿凡达》的观影体验,它更应该改成“体验电影”。毫不夸张地说,3D这门并不时髦的技术在卡梅隆的手中重新焕发出了魔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可能只有到了人们对3D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电影才能回归内容、故事和人物本身。”

作为一部开天辟地的电影,作为卡梅隆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处女作”,《终结者》的先锋性、原创性和开拓性都是有目共睹的。这部电影中不仅有阿诺、 有肌肉男、有时空旅行、有复杂的故事和设定,更重要的是它为影坛送来了卡梅隆和终结者——前者成为了日后的票房霸主,后者和“I will be back!”则一起变成了银幕传奇。整部影片颇有些黑色电影的感觉、恐怖气氛渲染到位,而且当时不多见的电子音乐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跨在新千年门槛前的这部《黑客帝国》给新世纪的科幻片定下了一个几乎无法超越的标杆: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从故事设定,抑或是从科技的那种炫酷 感上来说,几乎没有没有新的科幻片能和《黑客帝国》相提并论。而且,《黑客帝国》中所显露出来的那种对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生命形式和状态的重新思考也极为 深刻。上映之后,影片积攒了大批的粉丝,这些人不遗余力地研究这部Geek电影中的Geek文化,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Geek。

迄今为止,在诺兰的电影里,我们唯一体会不到的词就是失望。《盗梦空间》是一部集科幻片、爱情片、动作片和文艺片于一身的电影,诺兰成功地做到 了面面俱到,而且每个方面都滴水不漏,无论是盗梦的理论还是人物的情感,都能够自圆其说。按照诺兰的话来说,这是一部“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 片”。诺兰剧本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当代导演无人能出其右。

《异形2》没有照抄雷德利·斯科特在1979年完成的经典之作,卡梅隆没有把异形简单地塑造成嗜血的怪兽,相反,它的嗜血和杀戮首先是出于本能,其次是出于生物“护幼”的本性。《异形2》算得上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R级电影。除了创下了首部票房过亿的R级电影的记录以外,还收获了5个奥斯卡奖提名,其中包括希格妮·薇弗的最佳女主角提名。

《星际穿越》可能是近十年来最杰出的科幻电影,它拥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相对论、黑洞、奇点、多维宇宙,第一次展现的如此清晰生动。诺贝尔奖获得者基普索恩担任本片科学顾问,为解释其中的理论,还特地出了一本书。但是,这些都只是背景,诺兰真正伟大之处是,第一次深刻探讨“情感”是什么,在科学上可以定义吗?跨越不同维度间传递信息的鸿沟,除了引力,还有爱能够做到。这是一次大胆而又巧妙的思想实验,第一次量化了我们的情感。

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外星人形象,而且这个相貌奇特的外星人还喜欢喝可乐,吃巧克力豆,并且和地球上的孩子们建立了纯真的友 谊。很难得在“外星人入侵”的情节中看到这么富有人情味并且令人忍俊不禁的片子。这可能是斯皮尔伯格拍摄过的最有人情味的电影,也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有童趣、最美好的科幻片。此外,它更是一部童话和家庭片,影片带着幽默、抛弃了说教和指责成为了跨越时代的经典。

1977年的这部《星球大战》开创了一个伟大的电影系列,并一度成为了美国流行文化的标志和传奇。在当年,这部电影改变了电影的制作方式,改变 了观赏电影的审美方式。影片中的工业化和机械化的美术风格彻底改变了该类科幻片的美学预设。从此之后,任何太空飞船的外形都从《星球大战》中有所借鉴。用斯皮尔伯格的话来说,这部电影不仅改变了观众如何看电影,而且还改变了如何拍电影。

雷德利·斯科特在这部电影对未来世界做了大量大胆的、极富创作力而又真实的幻想。他创造出了一种极为恐怖的怪物,并成功地将科幻和恐怖结合在一 起开创出了“科幻恐怖片”这个亚种。《异形》的完美在于它能从多个维度上进行欣赏。作为科幻片,它是一流的;作为恐怖片,它能让你吓个半死;而作为动作 片,它又极为精彩。

整部电影的概念远远超出了它所处的时代,场景、布景和斯科特的拍摄与剪辑又是那么老练而独到,致使很多场面都“烧录”到影迷的脑海中无法抹去。影片的美工设计极为出色,那些弱光下的摄影和未来光怪陆离的场景都成为了经典。影片表 面上讲述了人类和复制人的关系,而从哲学上来说,导演探讨的是一个人应该如何去“认识自我”和“寻找身份”的古老命题。

《2001太空漫游》是库布里克公认的巅峰之作,也是影史上最难以理解、最发人深省的作品之一。褒奖者认为影片充满了哲思与反省,对人类的起源、历史和未来做了极为深刻的思考;而批判者则认为这部影片大走形式主义路线,是一部徒有其表的形而上的电影。除掉这些文本和意义上的讨论,单从影片本身艺术性来考量,你会发现这是一件堪称完美的艺术品。片中大量古典乐的运用,更是增强了这种手工艺品的完美性和统一性。即使今天看来这部电影也一点不落伍,它开创了当代太空科幻片所需的一切元素,记住这部电影诞生于1968年。

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note/774835568/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