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科学与科幻

电影是一种大众娱乐,也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创作。但很多人忘了的是,电影其实是科技的产物。没有了十九世纪末的这项发明,便没有过去百年如此深入民间的娱乐和艺术。

在电影发展的初期,科学和科技在电影中都属冷门的题材。然而,随着电影(电脑)特技的突飞猛进,这种情况在二十世纪末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今天,科幻已经成为了电影中的一大片种,甚至是卖座的保证。

科幻电影是一个十分大的题目,不但可以写成一本(甚至数本)数十万字的巨著,更可成为(实际上亦已成为)无数博士论文的题目。因篇幅所限,我只能在此精选数个题目,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个人体会与见解。

借科幻讽今

对于科幻电影迷来说,改编自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同名小说的《月球旅行记》(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自然拥有崇高的地位。但对于只是热爱电影的人来说,他们更为熟悉的,必然是弗里茨•朗(Fritz Lang)的经典之作《大都会》(Metropolis, 1927)。事实上,后者探讨的主题,实远较前者的“太空探险”题材深具社会意义。这个主题——工业文明中的管理阶层与劳动阶层之间的矛盾(电影中比喻为“脑”与“手”之间的关系),直至今天仍然深具现实意义。

既谈到阶级间的矛盾,我立刻想到的是韦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发表的小说《时光机器》(The Time Machine)。这是公认的“时间旅行科幻”经典之作。但我认为,故事中描述未来世界中的埃洛依(Elois)与莫洛克(Morlocks)两族人的关系,是作者“借未来讽今”的神来之笔,是科幻小说探讨社会分化和阶级矛盾的经典之作。可惜的是,这本小说历年来多次被搬上银幕(首次是1960年),这个信息都被大大地淡化。毕竟,在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西方社会,“阶级矛盾”从来不是一个受欢迎的题材。

相反,极权主义则是“反乌托邦”(Dystopian)电影的热门题材。其中较著名的有1966年的《华氏451度》(Fahrenheit 451,由雷•布莱伯利的同名小说改编)、1971年的《五百年后》(THX 1138,乔治•卢卡斯的实验电影处女作)、1976年的《拦截时空禁区》(Logan’s Run)、1984年的《1984》、1997年的《千钧一发》(Gattaca)、2005年的《V怪客》(V for Vendetta)等。

最后的一出电影特别值得一提,因为片中的盖伊•福克斯(Guy Fawkes)面具,已经广被全世界反建制、反强权的社运人士在游行和示威中佩带(包括“占领华尔街”、“阿拉伯之春”等)。电影中的一个道具竟然有这样的影响力,也可算是电影史上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

核灾后的世界

但社会和政治讽刺毕竟不是一般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个与科学和科技较有直接关系的电影题材,是人类发明的超级武器被用于自相残杀,最后为人类带来浩劫。这儿有一出被不少人遗忘的经典之作:于1959年上映、改编自奈维•舒特(Nevil Shute)一本同名小说的电影《海滨》(On the Beach)。这部电影讲述世界经历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而核子武器所引发的辐射尘逐步遍布全球。影片中完全没有任何特技效果,但在平实的拍摄手法之下,其震撼的信息令观众久久不能忘怀。

相比起来,1964年上映的《奇爱博士》(Dr. Strangelove, or How I Stop Worrying and Learn to Love the Bomb)则采取了夸张得多的黑色幽默手法。片中的“末日机器”(Doomsday Machine)是对人类愚昧的最尖刻讽刺。(于同年上映的一部《核战爆发令》(Fail-safe)也是以“冷战”和“核战灾劫”为题材的出色电影,但不幸遇上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的这部《奇爱博士》,今天记得的人已很少了。)

但相比起来,电影观众远为熟悉和印象深刻的“人类极度愚昧”的意象,必然是1968年经典科幻电影《浩劫余生》(Planet of the Apes)之中,倒塌在沙滩之上的自由神像。(同年上映的太空科幻电影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则为观众带来了有关人类未来的一种截然不同的想象。)

电影中的科学其实不限于科幻电影。1979年上映的《大特写》(The China Syndrome)描述美国一所核子发电厂发生灾难性的意外,它的实际影响便较任何一部科幻电影还要大得多。这是因为电影上映后的第十二日,宾州三里岛便发生了核辐射泄漏意外。这个巧合令美国的民意一面倒地倾向“反核”,美国政府最后下令停止建造任何新的核电厂。结果是,美国直至今天仍有超过四成的电力来自燃煤发电,而因此额外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令全球暖化危机进一步加剧。

浩劫后能否重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会是怎样一回事我不清楚,却肯定如果有第四次世界大战的话,使用的武器必定是石头和棍棒。”上世纪美、苏冷战时期,这个观点引至大量“浩劫后”(post-holocaust 或 post-apocalyptic)科幻小说和电影的产生。方才提到的《浩劫余生》固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另一套风格截然不同的制作,是备受一些观众推崇的《冲锋飞车队》(Mad Max)三部曲(1979, 1981, 1985)。一部题材独特的作品(以邮递服务重塑文明!),则是改编自戴维·布林(David Brin)同名作品的电影《终极神差》(he Postman, 1997)。

浩劫不一定来自核战,也可来自瘟疫。非科幻电影《卡桑德拉大桥》(Cassandra Crossing, 1977)、《危机总动员》(Outbreak, 1995)和《全境扩散》(Contagion, 2011)等皆以此为题材。科幻电影的“贡献”是指出这些瘟疫可以来自太空:如两度把麦可•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的小说搬上银幕的《天外病菌》(Andromeda Strain, 1971 & 2008);也可以来自为利是图的生物科技企业集团的自作孽:如将电子游戏《恶灵古堡》(Resident Evil)一次又一次搬上银幕的同名电影系列。

很多人会认为《恶灵古堡》是“丧尸”题材的代表作。但早于1954年,科幻作家李察曼德森(Richard Matheson)在他的小说《我是传奇》(I Am Legend)之中便已描述人类因为进行生物战争,结果令所有人都受到感染而变成“见光死”的丧尸——除了故事中的男主人翁之外。这个故事曾三度被搬上银幕:1964年的《地球最后一人》(The Last Man On Earth)、1971年的《最后一个人》(The Omega Man)、以及2007年的《我是传奇》。(这个作家的另一个有关机械人拳击的短篇故事《钢》(Steel, 1956),则于2011年被拍成电影《钢铁擂台》(Real Steel)。)

地球只有一个

除了战争和生化灾难外,除却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环境保护亦成为了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题材。一部风格独特的经典之作是1972年的《魂断天外天》(Silent Running)。片中除了开始的半小时外,其余时间都只是由男主角与几个小型的机械人完成。结尾一幕宇宙飞船载着世上最后的树林航向无尽的太空,是绿色科幻电影中最讽刺而又具控诉力的一幕。

两年后(1973年),另一部以人口过剩和环境崩溃为题的电影《超世纪谍杀案》(Soylent Green)面世。它改编自哈里•哈里森(Harry Harrison)的小说《让开、让开》(Make Room! Make Room!)。虽然故事里加入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主题而被人诟病,但剧中的一句“Why didn't they do something while they still could?”可谓一针见血。而剧中的老者在安乐死之时,一边欣赏着大自然美丽景致的投影,一边听着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的那一幕,直叫人感动得掉下泪来。(可笑的是,2012年的电影《云图》设定于未来的其中一段,正是抄袭了那个被人诟病的主题。)

虽然《超世纪谍杀案》中已提到“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那时还没有“全球暖化”这个名词),但真正以此为题材的,是一部投资巨大却劣评如潮的电影《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 1995)。电影本身虽然很烂,但透过了它,普罗大众首次得悉如果全球暖化令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完全融化的话,全球的海平面将会大幅上升而将大量沿海地区淹没这个危机(电影所说的将所有陆地淹没当然是无稽之谈)。

以全球暖化为主题的经典之作,当然是2004年上映的《明天过后》(The Day After Tomorrow)。但可惜的是,电影为了制造特殊效果,采取了大西洋的“湾流”(Gulf Stream)因格陵兰融冰的影响而停顿下来这个科学假设。由此出发,画面中自一轮海啸过后,即出现了整个欧洲和美国东岸变成冰天雪地的景象,看来就好像冰河纪的来临。对于大部分不懂得背后科学原理的观众而言,这实在令人摸不着头绪。结果是,“全球暖化”的严重威胁这个信息被淡化甚至在观众的脑海中流失了。这实在是十分可惜的事情。

然而,环保的迫切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1951年的电影《当地球停止转动》(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之中,外星人乘坐飞碟降落地球之后,提出了人类必须停止互相残杀,否则会被消灭的警告。但这部电影于2008年重拍时,这个警告已经变为:人类必须停止破坏自然环境,否则会被彻底消灭。而即使针对小朋友的迪斯尼动画,也于2008年制作的《瓦力》(Wall-E)中宣扬环保信息。

人、计算机、机器人

计算机和机械人是科幻小说中一大主题,科幻电影也不遑多让。机械人叛变并残害人类的经典之作当然是1984年的《魔鬼终结者》(The Terminator)以及它的多部续集。而把这个题材推到极致的则是1999年的《黑客任务》(Matrix)及其续集。改编自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机械人小说的则有1999年的《变人》(Bicentennial Man)和2004年的《机械公敌》(I, Robot),但后者的成绩较前者差得多了。

以计算机失控为题材的电影之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是《2001太空漫游》中的杀人计算机HAL。人类制造超级计算机以作战争之用,最后却自吃苦果(虽然最后都逃过大难)的代表性作品,则有1984年的《战争游戏》(War Games)和2008年的《鹰眼》(Eagle Eye)。

虽然多数人不把它当作科幻电影,但我认为很值得一提的电影是1995年的《网络上身》(The Net)。电影中描述不法分子如何可以透过计算机网络取得大量平民百姓的数据以作奸犯科,甚至可以令到一个人身败名裂或人间蒸发等等,即使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看来,仍然(或更加?)使人不寒而栗。

除了计算机统治外,企业统治(corporatism)也成为了不少科幻电影中的题材。留意惊栗太空电影《异形》(Alien, 1979)和机械人电影《魔鬼终结者》(1984)的首集之中,企业作为故事背后的“坏蛋”这个信息并不突出。但到了它们的续集《异形2》(Aliens, 1986)和《魔鬼终结者2:审判日》(1991),企业的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和不顾人类安危等信息已是十分鲜明,往后的科幻电影也多次以此为题。

一部可说走在时代前头的电影是1975年的《极速风暴》(Rollerball)。故事中的未来世界基本上已由大企业大财团所管治,其间更提到在此之前,曾出现席卷世界的“企业战争”,而世界的新秩序,正是由这次大战的结果定下来的。

另一部深具讽刺意味的电影是1987年的《机器战警》(Robocop)。大部分人都只是把它看作为一部以“人机结合”(cyborg)为主题的科幻电影来看,但除此之外,故事内容还包含着对所有公共事业(包括社会治安)都进行“商品化”和“私有化”的这股“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neoliberalism)的歪风的尖刻批判。

结语

毋庸讳言,在电影中出现的科学甚至是科学家的形象,大多是负面的。这其实很易理解,因为描述科学和科技多么美好的故事只会闷死人。科幻小说中的取向其实也差不多。但有趣的是,热爱科幻小说的人大多也热爱科学,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甚至不讳言他(她)是由于年轻时看了科幻小说才爱上科学的。这儿有一个有趣的学术研究题材,那便是,相比起来,喜爱科幻电影(却不看小说)的人,与喜爱科幻小说的人对科学的观感有什么不同吗?

在“电影中的科学与科幻”这个大题目之下,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题材(如生物改造、科学与宗教等)值得探讨,但因篇幅关系,我只好就此打住。我认为电影史上对科学以及人类前途的探讨,最精彩的不是有关计算机、机械人、超人、外星人、生物改造等的作品,而是改编自威尔斯(H.G. Wells)小说《未来因特网书》(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的一部电影《未来所发生的事》(Things To Come)。在这部上映于1936年的电影的结局,两位主角就人类应否永不停息地探索宇宙,不断向未知的领域进发,抑或应该有所节制,停下来享受我们已有的丰盛、稳定与和谐的生活,表达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很明显,原作者韦尔斯支持的是前者。我极力建议大家去找这部电影看看,然后问问自己较为同意哪一个观点。

原文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318025/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