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投机构or新能源之都,造车为何都中意合肥?

坊间有一条段子:

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2007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100多亿。

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赢了,上市估计浮盈超过1000亿。

2019年,又拿出100亿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也落地合肥……

2020年,合肥正式迈入“万亿俱乐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5.7亿元,同比增长4.3%,跻身全国20强。

在我们赞叹合肥拿着主角剧本,开着“金手指”,予取予求时,谁能想到合肥的布局远不止于此。

2月25日有消息称,吉利汽车有望将未来新的纯电动车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落地合肥北城新区,总占地面积达到一千余亩。

此前,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便在内部演讲中确认,吉利将组建全新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这是吉利汽车“蓝色吉利行动计划”的具体体现。

而早在2020年9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便曾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控股集团将深化合作,围绕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安徽省建设制造业产业集群,构建产业生态体系。

吉利全新纯电动车公司落户合肥,看上去可谓大局已定。而当吉利也来到合肥,无疑将进一步增强合肥在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链上的优势,成为中国的“新能源之都”也未尝不可。

让我们来看看合肥如今的汽车产业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之一,被称最牛风投机构的合肥相继实施了50多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项目,总投资超500亿元,现已聚集蔚来、江淮、国轩高科、巨一动力等上下游企业120余家,形成了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应用、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居全国前列。

合肥是如何下的这步棋?

投资京东方,押注半导体,合肥慢慢地从江浙沪裹挟下的一个小透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网红城市”。

当“新能源”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汽车因为产业链条长,对当地就业和经济协同作用明显,一直是众多城市眼中的“热区”。大家都寄希望于借助新能源汽车这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合肥也是其中之一。

2020年10月,合肥市政府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实施意见》,明确合肥要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

也正是在这一年,合肥因多次大手笔押宝新能源汽车领域,而备受瞩目。

值得一提的就是,合肥70亿“抄底”蔚来,助其起死回生,上演大逆袭。去年4月29日,蔚来与合肥市相关国有投资公司等战略投资者,签署了关于投资蔚来中国的最终协议,并与合肥经济开发区就蔚来中国总部入驻达成协议。

根据协议,蔚来中国落户合肥5年内将打造一个千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加速合肥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引领带动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此举还吸引来了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的落地。2020年5月,大众宣布以约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同时投资10亿欧元获得江淮汽车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50%股份,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股份至75%。

大众的这两笔投资,合肥都算受益者。其中,国轩高科在合肥的电池制造厂是安徽最大的,另外,合肥国资则持有3.89%的江淮汽车股份。这意味着,大众-江淮-国轩高科的联盟在合肥正式形成。

去年12月,大众中国与合肥的合作更进一步。彼时,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同时举行了合肥制造基地开工仪式。大众集团宣布未来3年,集团将在位于安徽的研发中心,开发基于MEB平台的车型和全新的纯电动产品。

除此之外,合肥又入股了另一家新能源造车车企——威马汽车,投资金额为10亿元。而去年8月,威马在合肥设立了威马智能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今年年初,零跑科技宣布与合肥市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而在1月22日,有知情人士透露,零跑汽车正以超220亿人民币估值进行Pre-IPO轮融资,合肥市已明确表达投资意向,投资金额在20亿元左右。

造车为何都爱往合肥跑?

2010年,安徽省成功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该联盟所包含的成员包括具有核心地位的整车如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以及核心零部件企业如国轩高科、巨一自动化。

现如今,造车新势力中的蔚来汽车、威马汽车与零跑汽车也与合肥关系密切,那我们就有一个问题,造车为何都爱往合肥聚集呢?

自2005年合肥确立了“工业立市”的战略以来,便通过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投资基金,服务于招商引资战略性产业;资本化招商,以基金投资拉拢目标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落户,并依托头部企业继续延伸产业链,带动形成产业集群;再继续扩充投资基金,以一笔投资换一个产业。

打造产业聚集的强磁场,合肥最熟悉的手段,最趁手的武器,就是“资本”。

蔚来汽车冲过来,首当其冲的就是因为合肥向蔚来中国投资了70亿元人民币;威马汽车完成的D轮融资里,有合肥市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有限公司领投的10亿元;再来看零跑汽车,计划中的20亿对其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资本化招商之外,便是产业集群效应的作用初步显现。蔚来总部落户合肥,美股市值超过810亿美元,超过上汽集团和长城汽车等头部传统车企,这一成功的投资案例,便吸引到了大众入局投资国轩高科和江淮汽车。

大众背后是新能源汽车积分实际值不达标的焦虑,面前则是特斯拉这一新势力的冲击,在这一局势下,它势必要有所动作,而刚刚拯救蔚来的合肥,手中还有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动力电池是必需品,江淮大众合资公司又早早落定,大众选择合肥也不算意外。

同样的还有吉利选择落户合肥,很显然,合肥现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集群,涵盖了完整的产业链,吉利可以依托合肥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产业链的优势进一步控制相应的成本,而合肥在新能源领域的实力也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当然,合肥的新能源产业能够得到强有力的发展,专项政策的护航也是必不可少的。

2020年8月,合肥市出台新政《合肥市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若干政策》,旨在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快合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之都。

其中,有对于新引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进行补助;有对于新购和使用新能源乘用车的个人用户进行补助;也有支持研发创新,给予承担企业研发费用的部分补助。

除此之外,合肥市还正式启动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线,颁发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百度、大众、滴滴、江淮等12家企业拿到了测试牌照,意味着这些企业可以在合肥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测试。

2020年11月,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过千亿,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其中,强化顶层设计、搭建支撑平台、攻关核心技术、培育产业生态、加强推广应用、促进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应用环境、完善融资体系、集聚优秀人才等主要举措,以及健全推进机制、加强工作落实、强化政策扶持和营造发展氛围的保障措施,也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保驾护航作用。

写在最后

合肥投资神话的背后,不只是豪赌,也有不少的失败案例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比如说2007年合肥与江苏一家造船企业熔盛重工合作,成立熔安动力,由于没有充分考虑产业结构,让地方付出了近40亿的损失。

还有合肥与北大未名集团的合作,地方投资200亿共同建设医药产业园,但最后大多项目均未能实现投产。

合肥如今押宝新能源赛道屡战屡胜,莫不是从当年一笔笔失败的投资中吸取了教训。

说到这,相较于合肥,南京其实更早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发力,但现在来看,南京所钦点的博郡汽车、拜腾汽车、赛麟汽车先后“暴雷”,就此退出舞台,留下南京徒劳一场。

可见,仅仅只是抓住机遇,早早入场并一定能成事,魄力、实力、眼光、对策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的合肥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的精准投资,便在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上展现了极强的竞争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成为中国“新能源之都”的有力竞争者。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929573077359349&wfr=spider&for=pc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