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此前一篇文章提到,全球的数据储存很快就会亮出「储存空间不足」的预警,人们开始追求超高的储存密度和永恒的储存时间,其中微软 Project Silica 项目中的「玻璃光盘」以持续使用上千年。
这只是微软数据储存计划的一部分,去年被微软收购的软件源代码托管服务平台 GitHub,最近也公布了一项代码存档计划 Arctic Code Vault,要把开源软件代码埋藏在北极的数百米地底下,至少保存 1000 年。
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但现在可用的储存介质最长的寿命最多才约 60 年,像「玻璃光盘」和 DNA 存储这些新兴储存介质距离成熟商用还有很长的距离,那么 GitHub 要用什么储存设备将代码存档上千年后还能被读取呢?
▲ 图片来自:Digi.no
答案是胶片,GitHub 采用的是挪威公司 Piql AS 制造的一种表面有氧化铁粉涂层的胶片,据称这这种叫胶片在正常条件下能保存 750 年,如果在寒冷、干燥、低氧的洞穴能保存 2000 年。
从 2020 年 2 月 2 日,GitHub 为所有的公共储存库生成快照,经过处理后以 QR 码(二维码)的形式编码储存在一卷 3500 英尺(1066.8 米)长的胶卷上,然后存放在挪威斯瓦尔巴特群岛(Svalbard)一座废弃的矿井中。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挪威大陆与北极点两者之间,被称为「世界最北的城市」,寒冷的环境有利于延长胶片的存储寿命。而且根据《斯瓦尔巴条约》,这个地区为永久非军事区域,这意味不会因为战争等原因导致数据损毁丢失。
GitHub 认为开源代码现代文明的「隐藏基石」, 而 Arctic Code Vault 计划就是为了将来即使人类文明因为自然灾害或战争几乎毁灭,子孙后代也可以通过这些开源代码更快地重建文明。
其实在斯瓦尔巴特群岛,还有一个被成为「全球农业诺亚方舟」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储存了 4000 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作物的 86 万份种子备份,以防止人类在面临大规模的灾害时永远丧失某些粮食的基因。
▲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 图片来自:The Verge
看起来,GitHub 希望通过 Arctic Code Vault 打造全球代码的诺亚方舟。
在几周之前,GitHub 的首席执行官 Nat Friedman 已经来到了储存代码的档案馆,据 Nat Friedman 介绍,GitHub 将在在这里存放 200 个胶片盘片,每个盘片上储存 120 GB 的开源软件代码,首个盘片储存 Linux、Android 操作系统并记录超过 6000 个重要的开源应用程序。
可是即便这些胶片可以储存上千年,如果 1000 年后的人无法理解这些代码,那也没有意义,就像我们今天依然没有完全解读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
为了确保后人顺利解码这些代码,GitHub 成立了一个咨询小组,成员包括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以及档案科学、未来主义等方面的专家,力求把存档指南写得通俗易懂。
整套存档指南 QR 解码,文件格式、字符编码和其他重要元数据的技术指南,可以帮助多年之后的人类快速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源代码。
正如 GitHub 所说的,开源代码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产,这个代码存档计划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具有重大价值。
古罗马人 2000 多年前建造的混凝土海墙保存至今,而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海堤只能用几十年,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建筑界的一个谜,直到 2017 年科学家才利用先进的技术将这种混凝土的配方破解。
▲图片来自:BBC
其实不用上千年,源代码的存档对现在的开发者来说也很重要。前段时间暴雪旗下的游戏《暗黑破坏神 2》原创团队成员 Max Schaefer 透露,由于这款游戏的源代码和全部的备份都丢失,几乎无法重制一个《暗黑破坏神 2》,他们只能从头开始制作。
互联网诞生不过 50 年,但各种软件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工作密不可分,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人类社会的经济、工业、医疗、军事等体系都离不开算法中的源代码。
在数百年后,今天的开源代码或许也会成为和巴黎圣母院、蒙娜丽莎名画一样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题图及部分配图来自:bloomberg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0684145152264610&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