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庄表伟
| 编辑:陈梅梅
| 责编:Corrie
从穿越小说聊起
我非常喜欢看各种网络小说,其中最大的一类,自然是穿越小说。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类型。按照穿越回到的时代,从远古到近现代的都有,这其中有一个很小的分类,是回到大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那些主人公,大概率都是要搭上改革开放的顺风车,赚取巨额红利的了。比如抢先去上海,购买股票认购证之类。
不过,有一本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穿越改革工业文《大国重工》,非常硬核,主人公冯啸辰没去赚那种投机取巧的暴利,却一心一意的想要帮助咱们国家的工业,尤其是重大装备制造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事实上,所有穿越回到过去的人物,手头最大的两个武器,无非是超越于时代的知识技能,以及对于历史发展方向(甚至某些历史大事的关键线索)的把握。
于是我常常会想: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师,我非常了解软件开发、软件工程、开源软件等等相关知识和技术。如果我穿越回到 IBM PC 刚刚发明的1981年,或者是穿越到GPL 首次发布的1989年,再或者是穿越到 Linus 刚刚开始写 Linux 的1991年,我可以(能够、应该)做些什么呢?如果我不仅希望自己个人发财,还希望咱们国家的软件产业更好的发展,还希望咱们国家的开源能够有更好的发展,我又可以(能够、应该)做些什么呢?
追赶曲线与距离的关系
说实话,在各类穿越小说中,越是靠近现代的穿越,就越是难写。重生到30年的改革穿,自然是最难的。个人 YY 式奋斗的模式还好写一些,妄图用现代思维,改造历史,推动历史发展进程的小说,就更加难写。
具体到改革开放这40年,为什么更加难写呢?因为,在这40年里,中国的发展思路已经很难更加正确了。积极学习西方发展的先进经验,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与技术,努力在认清现实,理解差距的前提下,奋力追赶。
为啥西方可能走弯路,而我们却能够走直线呢?因为西方领先了我们100~200年,他们走过的弯路,我们不必再走。
问题在于,有不少新兴产业,比如软件产业,西方也不过是出现了60年(1959年正式提出),软件工程至今不过51年(1968年提出),个人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至今不到40年,开源软件的概念(1998年提出),至今不过21年。
追赶成熟产业,我们可以不走弯路。而追赶新兴产业,我们多半就会跟在后面走弯路,要想追上去,何其困难?
经验曲线与人月神话
软件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有哪些区别呢?最近我在读的另一本书《战略简史》,其中提到了“波士顿经验曲线”,给了我深刻的启发。
1960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布鲁斯·亨得森(Bruce D. Henderson)首先提出了经验曲线效应(Experience Curve Effect)。简单的描述是:当生产的累积数量增加后,相对应的平均成本下降。一般而言,形成经验曲线的原因有三项,分别是:
学习效果:由于重复工作所带来的学习效果。
科技进步:从事一项工作一段时间后,较容易进行生产制程改善。
产品改善:生产产品一段时间后可以清楚了解顾客偏好,经过设计改善,可以在不影响功能下,使零件减少。
这个经验曲线,能不能应用于软件产业呢?一家软件公司,开发第一个软件,到开发第10个软件,他的生产成本,是不是能够逐渐下降呢?
作为业内人士,我们经常听到的却是这种说法:
“大多数大型软件项目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交付推迟,预算超支,功能不完善。许多软件项目彻底失败了。”
— —FDD
“当前,软件开发的情况并不理想。很多系统最终不能交付,或者最终交付的系统经常性地发生延期或者超出预算;系统常常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其结果是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开发。”
— —AM
“许多软件项目,或许应该说大部分软件项目实际的开发周期比预期的要长,实际的花费比预期的要多,实现的功能比预期的要少。这造成了严重的质量问题。 — —某一本 CMM 的书籍
在1974年出版的《人月神话》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论断,甚至在40年之后出版的纪念版本中,这些论断依然正确!
“没有银弹”:没有任何技术或管理上的进展, 能够独立地许诺十年内使生产率、 可靠性或简洁性获得数量级上的进步。
“不要相信人月神话”:当你向一个复杂的项目投入更多的人力时,反而会进一步延长工期!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软件这个行业的本质,我们将永远陷在“焦油坑”之中,就别再奢望什么成本逐步下降的经验曲线了。
《大教堂与集市》的观点
回顾行业的发展,似乎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我们的确在开发越来越复杂的软件,我们的开发效率也越来越高了。
在《大教堂与集市》这本开源圣经中,作者 Eric S·Raymond 更是自豪的宣称:有一种与传统软件开发模式(大教堂模式)截然不同的全新的模式:集市模式。如果开发的协调者有一个至少和互联网一样好的通讯媒介,而且懂得如何不通过强迫来领导,多个头脑不可避免地优于单个头脑。
这一论断,与人月神话的观点,看起来正好相反啊!怎么解释呢?社区开发固然可以选择集市模式,企业开发,也可以选择集市模式吗?好的通讯模式容易实现,不通过强迫来领导,在一个企业里,现实吗?
2000年,Tim O'Reilly 就发明了一个新的词汇:Inner Source。按照 Wikipedia的说法:InnerSource is the use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development best practic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pen source-like culture within organizations. The organization may still develop proprietary software, but internally opens up its development.
将开源的开发模式应用于企业内部,并且在企业内部营造类似于开源社区的文化。这样会带来众多的益处,这就是:内源。
参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ner_source
开源对于软件产业的贡献
必须承认,真正在企业内部践行内源的企业,还是非常罕见的。不过,开源对于软件产业,也不仅仅是在开发模式方面,更加重要的贡献,还是得回到经验曲线来谈。
在此,我想提出一个假说:在一个行业的早期发展阶段,是很难有稳定的经验曲线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还非常的不成熟,没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积累经验,持续改进的方法。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认为,软件开发这个行业,虽然已经有了很多激动人心的重大进展,但是却还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的,能够稳定发展的行业。在这40~50年的时间里,软件开发使用各种隐喻来套用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比如建筑工程,比如手术团队,比如流水线,比如工匠作坊。
所有这些隐喻,都可以算作是盲人摸象的心得,用来指导软件开发的实践改进,往往只是缘木求鱼。到了今天我们回看过去的进展,也许只有3个方向的改进,是切实有效的:
- 敏捷迭代式的开发(本质上就是小步试错,以降低试错成本,快速逼近正确答案)
- 可复用的源代码(本质上就是减少重复劳动,不必每个项目都重头开始写代码)
- 有工具支撑的 DevOps(本质上就是在软件开发的每一个环节,都不断改进工具,提高效率)
在这三个方向之后,第二、第三条事实上都是靠开源支撑起来的。开源项目,开源框架,开源组件,开源模板,开源的项目管理工具,开源的开发工具,开源的测试工具,开源的运维工具,甚至夸张一点说,现在软件行业的众多基石,几乎全都是开源的。
这正是软件行业,积累经验的方式。开源代码与开源工具,凝聚了软件开发、系统架构,项目管理等诸多经验,使得企业不用付出高昂代价,不用自行摸索,不用从零开始。
现在,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家公司,完全不采用任何开源的技术,不引入任何的开源代码,完全靠自己公司的员工,一行一行的写出自己的软件来了。
开源极大的提升了软件产业的生产效率,极大的降低了软件产业的生产成本。所以人们才会断言:软件正在吞噬世界,而开源正在吞噬软件。
开源为何能够走到今天?
如果用这个问题,去问美国政府:你们是如何发展美国的开源产业的?估计他们会一脸懵。或者更加困难的是:我们都不知道该去问美国政府的哪个部门。咱们还是只能回顾历史,去看看当年究竟发生了哪些重要的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
目前最方便找到的线索,还是英文的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free_and_open-source_software
1.在开源出现之前,美国商人之间,就已经有了分享技术的做法(1911年起)
1911年,亨利·福特发起成立了一个新的协会,后演变为汽车制造商协会。该协会使得美国所有汽车制造商之间的专利,得以免费公开共享,到二战前,这些制造商之间共享了92项福特专利和其他公司的515项专利。
简评:通过分享技术,建立的商业联盟
2.在学术界,长期存在开放与合作的文化,后来这些文化被进一步发展为:黑客文化(1950~1960年代)
软件的源代码,通常被视作在“公共领域共享的成果”,就像所有其他的学术成果一样,在企业界与学术界之间,共享流通。更多信息,可以参考《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一书。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860890/
简评:正是这种学院派文化,为后来 Richard Stallman 反对闭源软件的自由软件运动,埋下了伏笔。
3.在版权与专利领域的重大进展,使得基于软件的商业模式,得以出现
简评:也许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历史在开倒车。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没有版权和专利对于软件的保护,计算机软件这个行业都不会出现,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赚到钱,全世界的程序员总数,可能到现在都不会超过几万人。但是,在这些法律设施具备之后,的确有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宣布将自己的软件闭源了。
4.Richard Stallman 发起自由软件运动
简评:乍一看,Copyleft 当然要比 Copyright “高尚”,但事实上,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严格执行保护 Copyright 的政策,Copyleft 也不会那么有价值。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5.Open Source 运动兴起
简评:从自由软件,到开源软件,这其中的变化,使得技术分享的文化与商业利益之间,有了更多妥协/调和的可能性。
6.开源组织,各种非营利组织,尤其是是开源基金会的兴起
参考:
https://opensource.com/resources/organization
简评:开源兴起背后,其实是一批企业的兴起,比如 VA Linux 和 Red Hat 于1999年进行的 IPO,股价大幅飙升,使得开源有利可图,成为现实。在此之后,开源技术与商业正式携手,基金会和专利联盟,则是企业间技术协作的“正确姿势”。
国家应该做些什么?
简单的梳理过去几十年开源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三个关键词:
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更重要的是,支撑高校教育背后的“学术传统”。
法律,尤其是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技术、保护创新的法律执行力,才能凸显出分享的可贵,与奉献的伟大。
基金会,尤其是企业间因为共同的利益而自发成立的基金会,才能使企业更好地支持和扶植开源技术。
话不多说,点到为止吧。
原文链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575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