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的明日边缘在哪里?

最近,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科幻电影打造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把创作优秀电影作为中心环节,推动我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若干意见》提出了对科幻电影创作生产、发行放映、特效技术、人才培养等加强扶持引导的10条政策措施,被称为“科幻十条”。

《若干意见》鼓励组建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支持各级科技馆、科学馆、工业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主题公园等加盟,同时也鼓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特效底层核心技术和平台工具,支持电影数字内容加工处理和数字版权保护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国产高精尖电影装备的研发生产和推广应用,建立完善电影特效技术标准体系。

《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强科幻电影人才培养,推动文化名家“四个一批”人才、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等,向科幻电影人才倾斜。《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促进科幻电影发展联盟机制,由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牵头,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国防科工局、中国文联等单位有关部门参加,联系机制日常办事机构设在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与影视融合办公室。建立科幻电影科学顾问库,吸纳专家院士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为科幻电影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支持等科学顾问服务。

那让我们看看什么叫科幻片,科幻片顾名思义是类型片的一种,该类作品采用科幻元素作为题材,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影视作品。科幻片所采用的科学理论可能并不真实存在,或者不被主流的科学界所认可,比如外星球、超能力、时空穿越、返老还童等。一般情况下很多的科幻电影喜欢用未来的世界作为故事背景,而且这些世界可能和目前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完全不同,同时还会采用超现实承载工具、机械设备或超越想象的科技元素表现与现实的差别。

很多科幻题材的电影还会表现出对于人类社会、全球危机以及政治、哲学方面的探讨。通常有些科幻作品的改编是形成科幻电影的前提条件,这些作品中更多的是去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启发人类对于生活环境、社会生存等的讨论,大多数的科幻文学并不考虑其科学的严谨性和可能性。

其实从众多的好莱坞科幻电影题材中,大家可以感受到,整个片子的感觉就像是在做一种尝试,无论是《生化危机》这种恐怖类型的科幻片、像《哈利波特》系列这种魔法类型的科幻片,还是最近复映的《星际穿越》都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未知事物的需求,这些内容有些是分国界的,有些则更全球化,而且这些科幻电影也是出现在众多文学中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所耳闻而引发幻想。可以说是更加满足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或是现实社会中产生冲突,这就满足了戏剧的前置条件。

有一些科幻电影属于微科幻题材,比如像《蝙蝠侠》系列电影,并不像《海王》一样从背景、角色本身、环境全部超自然化,无论是布鲁斯·韦恩先生还是瑟琳娜·凯尔小姐都没有特异功能,电影本事只是强化了外部造型和功能,而环境、背景全都是现实世界,就像托尼·斯塔克先生一样。

科幻电影也像很多工业影片一样,非常“模式化”一般情况下都是先交代一个背景,然后由于种种原因,有主动的有被动责任,人物深陷困境,通过努力,化险为夷,还为整个人类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虽然不像是一些剧情片背景单一、内部逻辑严格,但对于科幻影片来讲,背景可以在任何时候,无论是在某个“嬉皮士”年代,还是到百年以后,而且这种时间可以在电影本身中进行切换,比如《终结者》系列,但是实际上,它所要叙述的故事的时间很有限,有些影片看似发生的地点、内容上不着边际,但是实际上在逻辑上也非常严格,讲究事件发生的连贯性以及内部真实性的统一,比如《盗梦空间》。在人物塑造方面,好莱坞大片大多以强化特效和情节为主,所以一般情况下相比较其他类型电影更加单一,比如《侏罗纪公园1》、《星球大战1》、《星球大战2》、《大白鲨1》等。

但近年来,科幻电影更加关注其角色的人设,对于角色心理矛盾以及生活中的苦恼和希望形成冲突,以及在情节中人物能够借助非科学能力改变事件发展,比如《侏罗纪公园3》、《神奇女侠》等。而且科幻电影这几年也比较注重灾难化解、人类和生物间和谐生存以及改变生存环境等,比如《后天》、《第九区》、《普罗米修斯》等等,所以科幻电影还是致力于推崇生命至上、求同存异、和平共存、追求正义、珍惜环境这些传统价值观。

up主所认为的科幻电影分类,主要分为:恐怖科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把科幻片与恐怖题材电影相互结合的电影类型,这些影片既可以是科幻影片,也可以是恐怖影片,一般情况下,这类题材影片已经不像以前以环境渲染展现惊悚的情节,这些电影更加关注刻画角色本身适应周边事物以及改变现实世界的能力,比如:《我是传奇》、《僵尸世界大战》、《异形》系列影片;微科幻电影,就是大体上比较剧情,只在某一个环节上或者在最后结尾才突出电影本身的科幻性的影片,比如:《解忧杂货铺》、《楚门的世界》、《大白鲨》;


大宇宙系列科幻电,一般是把宇宙、载具、星系相结合的影片,而且这类影片就是依托宇宙作为背景,比如:《星际迷航》、《地心引力》、《木星上行》;动画科幻电影,一般这类电影会更加区别于传统动画片,比如:《哆啦A梦》、《机器人瓦力》、《阿丽塔:战斗天使》、《头号玩家》;


未来科幻电影,就是把未来作为叙述背景,并不是宇宙,而是在未来地球上的生活,可以是冬季、可以是水世界也可以是普通世界,比如:《雪国列车》、《未来水世界》、《邮差》、《疯狂的麦克斯》


极其接近现实题材的科幻电影,被称作半科幻电影,有可能这些题材的影片中所描绘的场景、环境、生物、技术会在未来发现或实现,比如:《巨齿鲨》、《机械战警》、《火星救援》;


还有一些科幻电影主要是混合多种题材,比如漫威电影的《复仇者联盟》、DC电影的《正义联盟》属于这最后一个类型,这种题材的科幻片往往把宇宙、虚拟技术、未来技术、时空穿梭相结合。

科幻电影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逐步形成的。电影诞生于1895年,当时的《机器屠夫》就属于科幻电影(1分钟短片),而1902年,当时由乔治·梅里耶根据凡尔纳的小说而拍摄的《月球旅行记》才真正标志着科幻电影的产生。

20年后的1927年的《大都会》也属于是科幻电影,科幻电影在此发展中的一直主要还是属于低成本影片,1931年诞生了《科学怪人》,1933年诞生了《隐形人》和《金刚》,1943年诞生了《蝙蝠侠》。

1950年后处于美俄的冷战时期,恐怖阴霾加强了人们的想象力,好莱坞的各种科幻佳作由此产生,《地球停转之日》、1951年的《X放射线》、1953年诞生的《火星人入侵》、1956年的经典恐怖科幻片《苍蝇》。

二十世纪的70年代,各种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幻电影的又一次高峰,特技和各种想象空间的张力开始发展,让我们记住三个具有代表的导演的名字:乔治·卢卡斯,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卡梅隆。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影片上映大获成功,更加使得科幻电影逐渐流行开来,从此开始了大制作、大卡司的进程,这也让全球影迷为之而疯狂。史蒂夫·斯皮尔伯格(看来叫史蒂夫的都不是一般人)的《第三类接触》,1980年的《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和1983年的《星球大战:绝地归来》,1982年的《ET外星人》,1984年诞生的由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更多强视效和后期的大制作影片应运而生。《独立日》、《变脸》、《星河战队》、《忍者神龟》等,2000年后的《变形金刚》、《钢铁侠》、《2012》、《金刚狼》、《X战警》、《少数派报道》等。

从2010年后的科幻影片则有了更多的飞跃,《阿凡达》、《猩球崛起》、《饥饿游戏》、《铁甲钢拳》而且连美国各种有限电视包括HBO、Netflix也争相开始拍摄科幻系列剧,《权利的游戏》、《西部世界》、《怪物语》、《伞学院》等。

可以说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改变人类的命运,科学技术也改变人类发展的进程,从战争角度来说,科技意味着毁灭,从经济角度来说,科技意味着财富,从政治角度来说,科技意味着权利,从哲学角度来说,科技意味着风险。

科学技术一度从不可直视到深入生活,改变着所有人的人生轨迹,电影也是如此,人类有众多的想象,人类有众多的期望,科幻电影的产生无疑伴随着技术革命,伴随着人类对于探索新的认知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宇宙空间、地质勘探的进一步发展,科幻电影会继续打破大家的认知。

非常喜欢凡尔纳的小说,无论是《神秘岛》、《海底两万里》还是《80天环游地球》也很喜欢达芬奇以及特斯拉的生平事迹,更加惊叹乔布斯以及马斯克的偏执,人类想要发展,必须拥有这种非常理出牌的卓越人才,电影亦是如此,无论是史蒂夫斯皮尔伯格还是卡梅隆还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还是总让人感觉电影留个“尾巴”的尼尔·布卢姆坎普再到喜欢深夜拿奖吃汉堡的李安,一个好的导演就是影片的灵魂,而好的编剧则给灵魂注入了活力。

虽然目前中国的科幻电影还在发展当中,《流浪地球》、《上海堡垒》也孕育而生,《三体》也在5年前拍摄完了,我们的科幻片离不开懂得技术的导演,更离不开好的剧本,好的剧本离不开好的编剧,目前中国的科幻电影还在初级阶段,但从这几年的影视发展来看,还是大有可为的,人才的需求是这个行业目前最紧缺的,所以国家大力扶持相关机构培育新人,引入政策,提供机会,希望致力于科幻电影的人才能够紧跟脚步,抓住机遇,给国内的科幻电影注入新的活力,也许科幻电影新的篇章就由此诞生了。

“中国电影对于电影的限制需要放宽,像血腥一类的可以接着不鼓励,但是比如穿越是不是可以考虑拍摄,当然很多制片商别又给拍成古装穿越片了。”

努力重要,但是天赋是不可比拟的,更关键的是在于坚韧的性格,而最关键的在于学习和探索。到底我们能否从小说、剧本中发现这样的人才,从电影制作本身和国内电影氛围的本身能够有这些人施展才能的机会,是不是有相应的资本能够给予这些人试错的机会,这些留着未来去探讨吧。

科幻电影的明日边缘在哪里?插图

公 众 号: 魔力大道Magevard

微 博: 魔力大道Magevard

原文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7094258/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