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灭》是科幻电影美学革命的里程碑(湮灭)影评

电影《湮灭》将于4 月13 日上映。

这部电影改编自科幻小说《遗落的南境:湮灭》,该书获得2014 年星云奖,当年的对手,正是刘慈欣的《三体1》。

《湮灭》的导演亚力克斯·嘉兰,是《惊变28天》的编剧。他的导演处女作《机械姬》IMDb7.7 分,还拿了奥斯卡原创剧本提名,和英国独立电影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是一个走在封神道路上的人。

主演娜塔丽·波特曼,《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萝莉,奥斯卡最佳女主。

显然,这是一部很有野心的科幻电影。

主流媒体对它的评价也很高。

“一场豪华的、令人惊叹的视觉盛宴,带来了真正的形而上学力量。”(《娱乐周刊》) “太过挑战。” (《芝加哥太阳时报》) “大预算的科幻电影不会比这更尖锐,更令人兴奋。” (The Daily Beast) “这道加兰所出的难题,在模糊性中透露着自己的勇气。”(《滚石》)

与此同时,《湮灭》的观众评价并不算高,IMDb 评分7.1,豆瓣评分7.3。

这种悬殊可能主要来自于,电影的故事和主题不易理解。

不过,这部电影在美学上的开创性,要比它的主题容易理解得多。

《湮灭》的故事并不复杂,只是疑点重重。

=====轻微剧透=====

故事始于一次撞击,一座灯塔被不明物体撞击后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区域——被称为“闪光”。神秘的“闪光”不断向外扩张,政府派出武装部队和科学研究者进入区域,无人生还,根据推测,进入这个区域的人要么被外力杀害,要么是发疯后互相残杀。

女主莉娜是著名大学生物学家(娜塔莉·波特曼饰),她失踪许久的丈夫突然返回,在不久后突然内脏出血、生命垂危,女主角在送丈夫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被武装组织劫持,醒来后出现在毗邻“闪光”的研究机构里。

女主角为了拯救丈夫加入探险小队。这是一支由“问题”精英女性组成的“敢死队”:女主角有婚外情,丈夫生命垂危后陷入自责;心理学家温翠丝博士是个没有亲朋好友只有癌症的工作狂;女同性恋护理员安雅·托瑞森有自残倾向;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研究者乔西·拉迪克正在戒酒;地理学家兼勘测员凯丝·谢泼德痛失爱女后迷失了自我。

一行人深入“闪光”,她们遇见了一系列诡异莫名的事物,有鲨鱼牙齿的鳄鱼,人形的树,角上长花的真·梅花鹿,会发出人声的熊……

在一行人探险的过程中,即便不去考虑任何形而上,只看画面,已经足够震撼。

由于成本接近,加上风格都有别于传统科幻,《湮灭》很容易让人想到豆瓣评分7.7 的《降临》。

两部电影实际上没有可比性。

《降临》是在探讨另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够“硬”,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卖点是故事所展示的思维模式,而不是画面,在科幻电影中新颖别致,内行觉得前沿理论视觉化很爽,普通观众看着动人的剧情也能满足。

《湮灭》则是在探讨生命的多样性,主题非常形而上,且并不太容易接受,毕竟我们很难理解未知,也很难接受没有答案的问题。

但是,不要紧,《湮灭》最大的特色其实是各种奇诡想象的视觉化。

科幻电影的美学革命

本片可谓是视觉盛宴,甚至可以提前锁定明年的奥斯卡最佳视效。更重要的是,本片在美学风格上是开创性的。

目前为止,科幻电影中的美学常见以下几种——

太空歌剧美学:

塞博朋克美学:

蒸汽朋克美学:

极简主义美学:

废土美学:

贫民窟科幻:

当我们回顾所有的科幻电影,美学无外乎以上;不管导演、剧本和演员怎么换,风格都只是换汤不换药。

但《湮灭》,它不属于以上任何美学,这是因为它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新世界。

在影片中,观众会发现本片这种既神秘诡异又色彩斑斓的美学完全是影史首创。影片所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科幻美学,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专有名词能够将其定义,所以姑且将其称之为“闪光美学”

会载入电影史册的视觉效果

“闪光美学”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大家可以先从静态的图片感受一下。

被“闪光”笼罩的一切事物都蒙在一层若有若无流转的七彩光芒中,它灿烂、炫目又美丽,但同时又诡异、危险且恐怖。

流动着斑斓刺眼色彩的“闪光”与沙滩上透明璀璨的水晶树已足够惊艳,但真正的视觉冲击还是那具成为一幅“壁画”的尸体:尸体爆烈开来,美丽的七彩菌类植物绽放在破旧潮湿的墙上,凝固的死亡场面竟然像是一幅极具美感与动感的画作。

难以想象,美丽、丑陋与恐怖在同一场景下完美地统一,并且如此地和谐。这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足以载入影史。

据说,《湮灭》中的“闪光”效果,受启发于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的画。

透纳是19 世纪上半叶英国学院派画家的代表人物,喜欢在风景画中追求光的效果,比如蒸汽、雾、太阳、反光等等,于是往往会用强烈的颜色来表现。

他的《奴隶船》中,他在漆黑海面上强调晨曦和太阳的效果,这一强烈对比揭露了掠夺和贩卖奴隶的罪恶行径。

透纳曾说过:“伦勃朗描绘拂晓这个在晨曦与露水闪光之间的一转瞬,色彩无与伦比,并且薄如纱帐,教人一看就会入迷,似乎无须通过色层去寻找实体了。”于是他将伦勃朗的技巧运用其中,让光线给景物焕然一新。《卡利古拉的宫殿和桥梁》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这给了《湮灭》的视效团队很大启发。

片方将“闪光”定义为一团立体雾气,但边缘呈现则是平面的,同时它能折射一切光线。于是视效团队参考透纳的画,将其设计成了彩虹式的流体,有人经过它时会有明显变化,最终成了电影中塑料薄膜式的“闪光”。

突破想象力的上限

“闪光美学”另一大特点是想象力。

X区域中的一切动植物都受到“闪光”影响,自身的DNA 被随机折射、重组,形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事物。

头顶长着花枝的鹿,同一株植物上不同种类的诡异的花,混乱又难以名状的鳄鱼口腔,长着类似人脸并且能说话的熊……这些无一不在挑战着观众的想象极限。

当你以为藤蔓缠绕的屋前草地上静立的人形植物已经足够震撼,那往常的电影果然还是大大限制了大家的想象力——我们怕是没有经历过那种突破天际的想象。

《湮灭》的想象力是让人类的语言彻底失效。我相信没有人能够做到用语言描绘影片最后二十分钟,这二十分钟只能通过画面感知,它代表的人类想象的极限,也只能靠大家亲自去观看体验。

友情提示,大银幕和小屏,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

自成体系的美学

在整部电影中,我们随处可见“闪光美学”在视觉效果与设计上的一以贯之,这种内在气质与整体风格的统一足够称之为美学。

除前无古人的“闪光美学”外,本片的配乐也极其出彩,断层式的配乐本就十分惊悚,音轨又非常霸道,似乎导演就是专门让观众在心慌意乱的同时与剧情保持一种疏离,进而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在影院观看建议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在美学意义上,《湮灭》之于整个科幻电影界,就想当于一股激流注入一滩死水,让整片湖泊都沸腾起来。不出意外,它将如《银翼杀手》与《第九区》一般为科幻电影带来一场美学革命。

成本不高野心不小

《湮灭》的成本是4000 万美元,比《降临》还少,但是却花了大心思在美学的开创上,可见导演嘉兰对这部电影的野心,绝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商业科幻。

为了配得上这份野心,《湮灭》加入了许多形而上的主题探讨,比如我是谁?这个古老主题放在生物折射无限复制的环境下,别有新的意味。

导演最喜欢的电影分别是《潜行者》《2001 太空漫游》和《异形》。《湮灭》结尾的光斑流转与女主眼睛的特写,这无疑是在向《2001 太空漫游》致敬。

而整部电影都仿佛在向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致敬。比如本片的X 区域(也称“闪光”),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潜行者》中的“区”。

《潜行者》上映于1979 年,改编自短篇小说《路边野餐》,讲述的是: 一颗陨石坠落到俄罗斯的一个小镇,大批人罹难,村民从这恐怖区域中消失了,军方因此而严密设防。传说那区域里有个内室——“区”,可满足人们最深层的欲望,这不断驱使人们冒险进入。

《潜行者是》废土科幻的代表作,也是诗意科幻的典型作品,其形而上的思考和艺术价值也是电影史上的丰碑。

自塔可夫斯基《潜行者》出世以来,鲜有模仿与致敬之作,更无继承者。尽管罗普桑斯基在90 年代拍摄了《博物馆的来访者》,却只是模仿了塔可夫斯基的废墟美学与反乌托邦设定,并未涉及塔可夫斯基的精神内核。

无论是诗意的镜头、神秘的氛围还是“闪光”——X 区域的设定,还是对终极问题的探讨,《湮灭》都仿佛是《潜行者》的继承。

在《潜行者》中,“区”就是人类欲望的具象化,也是神秘现象的诞生地,还是人物寻求的答案,更是一切的终极。

而“闪光”,它把现存的一切改变、湮灭、再重组,它不会告诉我们任何事,我们也不可能了解它这样做的目的。我们不知道它的欲望,我们的欲望在“闪光”中也无从着落,这里没有答案,只会让一切湮灭。

《湮灭》是对塔可夫斯基诗意科幻的致意,继承了《潜行者》神秘主义倾向与诗意风格,而且在美学上实现了自己的突破。可见,嘉兰虽然致敬了前辈,却并没有打算做一个学徒和继承者。

“新怪谭”时代的来临

《湮灭》能在美学上发起革命,离不开原著的“新怪谭”类型。

“新怪谭”的源头,可追溯至“科幻之母”厄修拉·勒古恩与罗杰·泽拉兹尼在上世纪六

《遗落的南境》作者杰夫·范德米尔是“新怪谭”旗手之一,他如此形容“新怪谭”类型:一种以都市为舞台的架空世界小说,它颠覆了传统奇幻中常见的概念演绎,并以真实复杂的现实世界为起点,创造出兼有科幻与奇幻元素的设定。

《遗落的南境》是一部兼具科幻与奇幻的小说,奇幻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克苏鲁式的未知恐惧。而且,终极大boss 也是典型克苏鲁式的:这些未知的行为不可被理解,道德、伦理与常识在其面前是失效的。

它们就是克苏鲁神话中的“神”。宙斯、奥丁之流,虽背负神名,却全部都行人类之事,其本质无疑是人。而“神”,不需要考虑人类想什么做什么,也不会向我们解释,因为在“神”看来这是没必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女主在回答研究人员(实则是观众)的疑问时,只能说:

“不知道”。

“神”的想法、目的、行为,人类不需要知道,也不可能知道。

“新怪谭”作为新兴流派,在国外都算十分小众,但以杰夫·范德米尔和柴纳·米耶维为代表的“新怪谭”作家,多次夺得星云奖、雨果奖、阿瑟·克拉克奖等幻想文学界奖项,都宣告着“新怪谭”类型的崛起。

电影《湮灭》可能成为一个“新怪谭”发展的拐点,至少,科幻电影出现了一种新的美学,这种意义,可能会比肩1982 年的《银翼杀手》。

原文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85761/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