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

怡然导读

怡然出生于八十年代,那个年代科技还没这么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并没隔得这么远,那时候邻居的小孩们都可以凑在一起玩儿,那时候作业总是排在最后面的,一放学伙伴们就扎堆儿玩,玩各种各样的游戏,在游戏中可以创编,发展出“新游戏”。直到玩到天黑,爸爸妈妈喊着回家吃饭了,冒着大汗依依不舍地往家赶。吃完饭后再接着玩儿,父母也欢迎小伙伴们互相串门玩儿,有时候大人们也参与到小孩子们的游戏中,一起玩儿。玩到很晚了,才发现作业还没做呢,赶快去写作业,还没写两笔,ZZZ……人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老爸喊我喊不醒,用撑衣竿把我敲醒,我继续写作业,可不知怎的,头又倒下去,睡得不省人事。唉!没办法,老爸只好让我上床去睡觉了。哈哈!多么有趣美好的童年啊!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
此文在津德老先生回忆的五六十年代传统儿童游戏的基础上,怡然进行了补充整理和添加了图片。很多游戏一直传承到八十年代仍然在玩,只可惜现代社会越来越被高楼大厦和电子产品所包围,孩子们玩的空间越来越小,时间也越来越少,现代的孩子反而不会玩了。那么请看看以前的孩子是怎么玩的吧!

当我们慢慢变老时,对童年的回忆还是藏匿在对儿时游戏的记忆中。

    每一代人都有着不同的童年经历。对于每个人来说,童年并没有一个标准或清晰的模样,但,多多少少打着时代的印记。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玩的很简单,往往追追打打就是一天。让我们看看在应试教育的今天,虽然孩子们享受的物质丰富了许多,玩儿的项目升级了、高档了,可孩子们又有多少玩儿的时间、又能给他们带来多少乐趣?小学生提着拉杆箱、背着双肩背包上学,他们宁愿背着一个大活人参加骑马打仗。但,时代不再给他们机会了。

    多年以来,每每想起这些儿时游戏,难免会生出些许惆怅。简单而妙趣横生的众多游戏离我们越来越远,即便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一颗童心,无奈的是这些游戏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留下的只是遥远而清晰的影子。

    如今的孩子们放学回到家已经很晚,匆匆吃完晚饭就得趴在桌上写作业,直至夜间。中间看会儿电视、玩儿会儿电脑就是休息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里去找我们儿时的乐趣。我们小时候放学比较早,到家不久就把作业写完了。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商量玩儿什么、跟谁玩儿,男的、女的、大的、小的,各玩儿各的,互不干扰。大多数游戏项目都免不了奔跑,即锻炼了身体又学习了集体完成活动的群体精神与能力。因为没有大人的吆三喝四,玩儿得那叫一个尽兴。玩儿的肚子叫了,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吃晚饭。吃饱了再研究晚上的项目,每天乐此不疲……

 

重新写出五六十年前的儿时游戏,不仅是回忆。我们儿时曾玩过的诸多游戏,比如打雪仗,滑雪橇,滚铁环,转陀螺,翻花绳等,现在的孩子还有多少玩过?不是孩子们不愿意玩,而是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使孩子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欢乐。现在的孩子三天两头生病往医院跑,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是找找大人们的原因吧。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的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

1、跳猴皮筋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1

皮筋有卖的,几毛钱的皮筋就可连成一大串。或是找一条旧自行车内胎自己用剪子绞成猴皮筋,连成串也是一样的。跳皮筋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女孩子玩的,二人站立两头,将皮筋由脚裸、膝盖、大腿、腰、腋、肩、头顶、及至高举。跳皮筋的女孩则按固定的旋律跳跃,完成规定动作,即可升级,如半途失误或够及不到皮筋,则由跳皮筋的角色转换为拉皮筋,改由另外一个女孩跳。还记得一段曲调是:3332321121253215i5433321231”。另外一种,男孩,女孩都可玩,是将皮筋作为跳高的横杆,仍由二人拉皮筋,跳方亦由低至高逐级跳跃,跳过即可升级,触及皮筋没关系,只要从皮筋上边过去就行。


怡然曾经与男孩子跳过皮筋套在脖子处的,居然都能弹跳过去,简直是训练“跳高运动员”的节奏啊!


还记得小时候跳皮筋时,一边跳一边念各样的童谣,比如“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一边跳还一边把数学学了。华德福数学教学里,也采用了跳皮筋、扔沙包的方法来学习数学,一边玩游戏不知不觉就把数学学好了。要知道运动觉促进语言觉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附上跳皮筋视频:

2、跳房子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2

用粉笔或画石猴在地上先画一个3×6米左右见方的长方形,再画出四个宽约60厘米的小格,在小格中依次写上数字1234,剩下一个大格写上数字5,场地道具算是准备完毕。主要的是需有一串由算盘珠子串成的“珠串儿”,直径810厘米为佳。跳者先将“珠串儿”丢进1格里面,然后单脚跳入1格,然后将珠串从1格踢至2格,再依此类推最后踢入5格算是初战告捷,中途在每格中脚只可落地一次,中间如有失误即告失败下场,改由另方进入游戏。将“珠串儿”踢到5格后单腿可任意跳动,然后将“珠串儿”从5格踢回4格,依次返回到起始点1格,人及珠串都回到大本营即可赢得1分。最后计算总分数决定双方输赢。不仅是跳房子,跳皮筋,只要是多人参加的游戏,都要分为甲乙双方。分拨时通常是以手心手背的方式决定,避免有男,女,高,低,胖,瘦,大,小以强凌弱,全凭运气。如总数为双,双方代表还要“笨脚裹”(“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在各地有很多叫法,天津的叫法是“笨脚裹”(音),正确的写法为“锛”“铰”“裹”意指“锛子”“剪子”“布匹”三样东西相互制约,再用天津方言加以润色而形成,其独特发音全国独一无二)争先。如果是单数,人少为先,那时的孩子是多么的单纯啊。


怡然小时候随便从路边捡颗石子,或者沙包,在土地上用树枝划格子就可以跳了。并且有各种各样的跳格子玩法,一边跳还一边算加减法。跳格子游戏也可以用于数学启蒙。

3、藏蒙个儿(捉迷藏)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3

捉迷藏大家都玩过。小时候每天吃完晚饭,天一黑就有先到的小朋友高喊:藏蒙个儿喽!踢罐儿电报喽!一会儿就跑出来好多人,然后分拨,猜先。一声跑,先者瞬时无影无踪。有上树的、有进厕所的、有藏别人家里头的(后来规定一律不许进屋)。后者分头去找,被找到的下场,无论找到几个,规定的时间(有专门数数的约5分钟)一到,双方立即互换角色,循环往复,直至游戏结束。最有趣的是最后算总账,双方争得面红耳赤,常听到;不带你玩了、不跟你玩了、明天不完了。可是第二天一个也没少又都来玩了,呵呵。


怡然小时候玩捉迷藏游戏,寻找之人可以数数也可以唱歌,唱完歌后就可以去找了。我记得跟表姐表妹表弟玩时,不是藏在柜子里,就是躲在稻草堆底下,人家都找不着。

 

4 、踢罐电报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4

踢罐电报与捉迷藏有相似之处,都是寻人。不同之处是必须有一个可以踢的破铁罐,再有就是一对多。无论多少人,都要通过手心手背,“笨脚裹”决出最后的输家。输家须背对大家站在一个角落,铁罐放在院子中央,大家站在铁罐周围,一人踢罐,只听一声响,大家齐喊“一,二,三”后,输家即刻转身向正在四处逃窜的玩伴追去,很快就会抓到一个,被抓者接替前者,游戏又重新开始。


这种踢罐子的游戏,由于发出声响,很会迷惑人。其实就已经用到“伪装”和“辨音听声”了。瞧,我们的传统游戏多锻炼脑子啊!

 

5、侦探逮贼

侦探逮贼与捉迷藏不同。捉迷藏里规定,只要找到既可。这里却不同,不仅要找到而且要抓到,贼可以随便跑,就看谁跑得快了,贼被抓住则要下场。这个游戏可是个力气活儿,我那时跑得飞快,为我日后百米11秒的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得小时候还真的学电视里警察叔叔的样子,把“贼”的双手反扭,按下场去,被按的人一般会觉得不舒服,这样我们也体验了一把“抓人”和“被抓人”的感觉。

 

6、弹烟卷盒( 烟标)

 

个人从家长那里或通过捡拾得到一些烟盒,叠成元宝形。每人带取数量不限,每人各将一枚元宝投入提前圈好的圈内,猜先者进入圈内用中指和母指发力,用自己的元宝撞击对方的元宝,如撞出圈外,这个元宝归己所有,如没撞出,则由对方撞己,如不仅没将对方的元宝击出圈外反而自己的元宝出去了,这个元宝就归人家了。记得当时我通过个人努力,赢取了小小的财富。

 

7、弹球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55


弹球有多种玩法,这里只列举两种最为常见的玩法:

 

1)找一堵墙,在墙对面5米左右画一条平行线,宽度视场地实况34米均可,也画上线,算是圈定好了边界。它的猜先方法与其他游戏有所不同:各人用自己的弹球撞击墙面,力度掌控以不出平行线且距离平行线越近越好。先者仍以球撞墙,只要不出边界他可将球撞向任何地方,后者依次将球撞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距离其他弹球越远越好)。先者首先会选距离最近的球,用中指攀母指食指钩住球,瞄准,发射。力图将目标球击出界外,击出则球归己,击不出则改由后者弹击,如己球出界不输球,重新撞墙从后面排队,如两球均出界,二人猜先依次撞墙排队。弹球可是要有一定功底的,我那时技术欠佳,大多是输多赢少。

 

2)另一种玩法是不画界线,但必须是土地。在土地上挖数个5厘米左右见方的小坑,不一定是一字排列随便在哪挖都行,每个坑的距离一般在1米左右。提前设定好每个坑的顺序号,就近的坑号不一定挨着,弹球时或向北或向南要完全按顺序号走。坑与坑之间的距离设定从几十厘米到二米之间以调整难度系数,距离越远当然难度也就越大,难度大小依双方的年龄水平提前约定,以示尽量公平。猜先者从约定好的起点开始,将球首先要弹入1号坑,然后再向2号坑弹,如总共有5个坑,中间没有失误即可赢得1球。如在中途出现失误则由对方由起点弹,弹到终点得球。失误,则由另方从前面失误点再开始弹,依此类推至结束,分出输赢平。


一般弹球是男孩子们玩的游戏,由于怡然有个弟弟,所以从小没少玩男孩子的游戏啦!当然女孩子的游戏也玩,都玩不厌。家里兄弟姐妹多就有这好处。:)

 

8、弹弓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66 

弹弓多为自制,用树杈或用8号铅丝弯制,制成啥样全凭个人本事。大小则根据个人手的大小及喜好而定,一般手柄长10厘米左右,上部有8厘米上下即可,评判做得好坏的标准主要看两边是否对称以及小圆圈的圆弧度。皮筋的材料一般选用气门芯管或医用乳胶管,跟据个人的力道大小选取材料及长度,中间24厘米的皮子需要厚点的。泥球是将粘土搓制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球,放置在窗台等处亮晒风干后相当结实。记得我当时最多曾拥有过上千发弹药,俨然是一个小军火商。弹弓主要是用来打鸟的,也有淘气的小孩射别人家窗玻璃、射人、射路灯泡等,那一定是要惹祸的,被人找到家长少不了要挨顿打。那时是容许打鸟的,我家离墙子河很近,经常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结伴到河边打鸟。带上弹弓,装上满满一口袋的弹药。到河边后就四处寻找目标,一旦发现目标几个人几乎同时向目标发射,只要射中一发鸟就跑不了,有时一只鸟身中数弹,被打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现在想起来还真有些负罪感。鸟儿们实在对不起啦,我当时年纪小不懂事,更不懂法,后来长大些就不再打鸟了,弹弓也就被丢弃不用了。


由于打鸟不好,现在我在家与小侄子玩弹弓时,就改为装玩具“弹头”,墙上贴一个靶,画几个环,分别标上数字,打中几环就积累分数,最后算出总数,谁得分多谁获胜。这个也算现代弹弓的“改良版”吧。

 

9、射箭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77

 

射箭这个项目一般是少年玩的,少儿不宜。制弓,取长约1米宽约3厘米的竹片,加工打磨成一根平滑美观的弓体,选非金属线绳(那时多用麻绳)固定在竹片两端呈弓形,在竹片正中央打一个直径1厘米左右的园孔,弓即制成。制箭,多选用细木枝或用竹片加工而成条状,经过捼烤等工序使箭体尽量笔直,将箭体前端磨尖,后端插或粘上鸡毛,即告成功。当时我们家的院子很大东西向长约20米,南北宽约30米,院子西墙(即老三十四中后围墙)高两米五,在墙上挂一块由“马粪纸”画的靶子,与现代的箭靶神似。射箭之前先设定好距离,1030米不等,由近到远逐渐增加难度,依次射箭,比谁的分数高,也有把箭射进了三十四中学院内的,后果不得而知。如今,射箭的设施高级多了,没玩过,也玩不起。


小时候一般都是自己做箭,记得有一次看见楼道角落里有扫地的大扫帚,灵机一动,就抽出一根根细竹枝,弯起来,用麻绳系上,就做成“弓”了。然后做箭就折根细枝,带天然箭端。我还喊来小伙伴们一起来做箭。我们喜欢比赛射远,同时也喜欢比赛谁射得高,记得当时可以射上两三层楼高呢,引得楼上的叔叔们探头往下看。不过,因为拆了人家的大扫帚,没少挨骂。:)不过对小孩子来说,经常当“耳边风”了。

 

10、粘蜻蜓

 

小时候的夏日傍晚,成百上千只的蜻蜓漫天飞舞谓为壮观。由于大气污染及农药的无限施撒,旧日的情景如今已一去不复返,在当今能偶尔见到几只蜻蜓算是幸运。蜻蜓有多个品种,最常见的是黄色的蜻蜓,另有大老青、花狸豹、轱辘钱、小鬼儿、黑老婆、红辣椒等。粘蜻蜓必须要备一根长竿,竿顶插上一节约3毫米粗的尖子,形状如钓鱼竿。那时如有一支现成的钓鱼竿,可算是难得的高级设备。只有竿还不行,粘(zhan)蜻蜓还得有粘(nian)子。用松香加水小火熬制,粘度以能粘住“知了”(学名蝉)为佳。蜻蜓可能因为怕晒怕热的缘故,白天很少出动,大多躲在树上乘凉,这正是粘蜻蜓的好时机。一人持竿,在尖子上涂抹上粘子,其他人屏息观看,期待着成功的一刻和分享战利品的欢乐。老鹤比较多,一会儿就能粘许多,其它品种也会有所暂获,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粘几只知了回家。知了只有雄才会发声,用手抓住一晃它就叫,虽是日照当头汗流浃背,但仍然是笑容满面乐在其中。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88


怡然小时候粘蜻蜓的方法是:用一根竹竿,竿顶插进一根小竹枝圈成的圆圈,然后去粘上一个完整的蜘蛛网,用这个天然的“蜘蛛网”去粘空中飞舞的蜻蜓。这个方法高明吧?我表姐们教我的。在乡村里,简直有太多的“天然好玩具”了!

 

11、骑马打仗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99

马者壮男也,骑者身轻骄健乎。首先分拨,双方自行配对,“马”只管驮不许打,骑士则可拉扯、推搡、拖拽对方骑士,目地是将对方骑士拉下马。一旦下马立即下场,不得再入场。初始时双方如各五对,须捉对厮杀,最后打红了眼,就不管是谁一通瞎打乱斗,下场的也趁人不备又杀上马来,时有花木兰也横枪立马参战其中。记得最多时有20余对大军在场上搏杀,只听得擂鼓齐鸣杀声震天,只打得昏天黑地人仰马翻。最后铜锣一敲,鸣金收兵,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哈哈,这个俺也玩过。当时女孩子的力气与男孩子的力气还是不分上下滴。我经常是当“骑士”的,专门与人家的“骑士”恶战一场的。

 

12、骑竹马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010

骑竹马是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置于跨下当作马,手执一根小棍为军刀,一边蹦跳一边学着哥哥们的样子高喊:“杀呀!冲呀!”。自觉不亦乐乎,将来成为骑兵也未可知。

 

13、过家家

 

过家家也是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小孩儿们各自拿出家中的布娃娃,小碗儿,小铲子,小衣服,曾用过的奶瓶、奶嘴等都成了过日子的家当。小女孩的角色当然是“妈妈”,将奶嘴放到娃娃嘴边喂奶,焉然一个耐心有加的贤妻良母。当“爸爸”的当然也不能闲着,用小铲子铲点泥巴在小碗儿里活面,竟也能做出好几个黑乎乎的小窝头和小馒头来。更有手巧的“爸爸”精工细做,做出了包子,饺子和面条。 “妈妈”笑逐颜开,给“爸爸”送点秋天的菠菜,最大的奖励当然是在“爸爸”脏兮兮的脸颊上呗上一个Kiss,那才叫“心里美”!


哈哈!怡然小时候没少玩“过家家”,模仿家庭里发生的一切事,比如结婚有小孩了,孩子生病要去打针吃药了,还有老师拿教鞭训人了。每个人可以依照兴趣自由选择要扮演的“角色”,我是“妈妈”当过,“爸爸”当过,“孩子”也当过,“老师”也当过。直到22岁,我在幼儿园工作时,与小朋友们玩起“过家家”来都兴致勃勃,是不是我的“童真”保存的太好了。:)

 

14 、摔泥锅

 

摔泥锅首先得有泥,取粘土若干,经加水揉制,闷熟等深加工成柔韧的泥材备用。双方各取数量相当的泥,分别制作成泥锅。泥锅呈凹形,底部要尽量大且薄,锅边越深越好。由于双方泥料的数量相当,所以制作水平的高低成为取胜的关键。泥锅做好后先由一方来摔,用力使锅圈同时落地,靠锅内空气的负压将锅底炸开个洞,破洞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泥料,制作,摔法等诸多因素。摔破后对方则要用自己的泥来修补锅上的破洞,这时双方泥的多少便产生了差距。二人你来我往互相摔锅、补洞,最终以得泥多者为胜,战利品就是多得的泥巴,但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是无法用泥巴多少来衡量的。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111


好像记得小时候玩过,但不太清晰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用黄泥巴捏出各样的玩意儿:什么汽车、坦克、电话、飞机了,而且坦克的轮子是用小树枝串起来的,还可以在地上滚的。捏黄泥巴可以尽情发挥孩子的想象力。

 

15、砸杏核

 

吃完了杏肉把杏核存起来,当然也有不少是捡来的。挑选出大的重的杏核作为手核,找半块砖头放在地上,双方各取同等数量的杏核放在砖上,猜先者先砸,用手核在眼前瞄准,撒手砸向杏核堆,掉落砖下的杏核归自己,剩下的则由对方补齐。一旦手核留在了砖上不得取回,由对方继续砸,最后以赢得杏核多者为胜,赢几个小杏核不算什么,如果能赢对手几个手核可算是巨大的胜利。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212

 

16、挑杏核

 

挑杏核与砸杏核用的虽然都是杏核,但游戏规则不同。挑杏核犹如下象棋中的炮,必须要隔一子进行打杀。用母指挑起一核,力图跳过挡在中间的核后碰撞击到另一端的核。碰到,赢一核,否则输一核。说起简单,技巧性还是蛮强的。母指指甲留得越长,越有利于挑核,力道大小更需经验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信你试试看?

 

17、砸方宝

 

“方宝”多用烟标纸叠制成四方形,大些的一般用画报等厚纸。砸方宝就得砸,甲、乙双方各将一个方宝放到地上,猜先者用自己的方宝去砸对方的方宝,目的是将对方的方宝砸来个底朝天。砸方宝不同于拍毛片,毛片很轻,吹点风就翻个,而方宝可是又厚又重,四五级风也纹丝不动。拍毛片只用手拍,而砸方宝可要抡圆了胳膊用力猛砸,砸太正了不行,翻不了个,最好是砸在方宝的边缘处,利用杠杆原理将方宝撬翻。想赢一个方宝并不容易,要将技巧和力量巧妙结合。双方往往是互有输赢,方宝没赢多少,胳膊根明显见粗,将来扔手榴弹没啥子问题。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313


怡然小时候是砸砖块,捡那种碎砖,碎成一半或三分之一的砖,能把砖块砸的翻过来是本事。而且可以把砖块摆成“多米诺”型,第一个砖块扔下去,余下的都顺次倒下去。瞧,我们小时候都会玩“多米诺牌”了。

 

18、打尜尜(ga

 

尜尜是用长约10厘米直径约3厘米的圆木棍两头削尖而成,形状如橄榄核。打板则像是一块打衣板,长约半米宽6厘米左右,手柄部分略细一些。打尜尜对场地是有要求的,场地要大且至少得有20米长。用打板窄面敲击尜尜的一头使其弹起,在其落地之前用板将尜尜打向预定目的地。说的容易,真打起来可不那么简单,不仅要力大而且要眼疾手快,力求稳准狠,是一项颇有技术含量的游戏,一般都是大一些的孩子玩,记得当时有不少十八九岁的青年人也参与其中。打尜尜以先将尜尜打到目的地者胜,除事先有约定战利品外(如几个弹球几张毛片等),一般不为赢取什么只为胜利而战。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414

 

19、逮(dei)木头

 

相比打尜尜而言,逮木头算是小儿科了。俩人各取几块劈柴木头,画甲、乙两条相距十几米的平行线,如甲先乙后,乙方把一块木头放在端线内,甲方用自己的木头用力撞击乙方木头,一人一下互相撞击,先将对方木头撞出终点者得到一块劈柴。然后再从终点向起点逮,循环往复。终了,有一人会多拿几块劈柴回家,得到的是父母表扬还是挨骂还不一定呢,嘻嘻。

 

20、老鹰捉小鸡

 

老鹰捉小鸡估计大家都曾玩过,现在仍然是幼儿园里必不可少的游戏项目。由老师或大些的孩子扮作母鸡,其他孩子扮成小鸡死死拉住母鸡及前面孩子的后衣襟,一字排开连成串。选一个小孩扮老鹰,力图捉住小鸡。母鸡则尽力保护小鸡不被老鹰抓住,老鹰展转腾挪,母鸡左挡右护。时有小鸡掉队离群,老鹰即刻窜上去将其捉住。被捉的小鸡并不沮丧站在场边充当拉拉队,不停地喊:“加油!加油!小鸡加油!”到后来老鹰和小鸡全都累得满头大汗,乐此不疲,既得到了身心锻炼,又培养了互助协作。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将被我们所有的后代永远玩下去。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515


怡然曾经带领外国人玩过这个“老鹰捉小鸡”游戏,他们都玩得乐此不彼。

 

21、拉力

 

拉力由俩人比赛。二人右手紧握对方右手,右脚对右脚面对面跨步站立。一声开始,二人左拉右拽前推后搡,不仅要用力更要会使巧劲儿,想法设法使对方的脚挪离原位。双方不论哪只脚只要挪动即输掉了比赛。


这种拉力比赛,能锻炼孩子的力气,特别是平衡觉,而且还有技巧的哈。

 

22、比牵力

比牵力一般比较少见,牵力不同于一般力量,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一种潜在力量。取一米多长的木棍一根,可圆可方。二人中指、食指并拢,各将木棍的一头平放在双指上,双指不得分开,不许夹木棍,木棍头也不得越过中指第二节指纹处。在地上画一条中线,距中线半米左右的两边再各画一条线,木棍正中系一条长线垂直于中线之上。开赛时,双方须同时发力,可往往是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力使不出来,刚刚拉过来一寸又被对方拽过去二寸,两个人只急得是满头大汗,脸红脖子粗。旁观者借机起哄:“笨蛋快使劲呀!”,比赛者愈加着急用力拉拽,只听得“咣当”一声,木棍掉在了地上,没输没赢打了个平手。

 

23、欻(chua)子儿

 

子儿(学名沙包),是内装沙土或米豆缝制成的小布包,一般约二寸见方。除了子儿还需有或468枚骨牌(即老式麻将牌,面由骨制,背由竹制),骨牌可分为横竖反正四面,现在的麻将牌当然也可以替代。那时候因为骨牌较少,所以常用猪关节骨头代替,在猪骨的一面涂上颜色区分正反两面。猜先者先撒牌,牌呈不同姿态,在将子儿抛向空中的同时快速将骨牌摆成同一姿态,一次不成就再来一次,只要将子儿接住仍可继续,若没接住则换别人重来。直到把全部骨牌四面摆完,最后将全部骨牌欻入手中并再次接住子儿才算取得成功。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616


怡然小时候玩得是“抓石子儿”,可以抛一个抓起一个,然后是抛一个抓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子儿……,看谁最后抓的子多获胜。可能这种抓猪骨头、羊骨头的游戏北方人玩得多。

 

24、砍子儿

 

砍子儿,实为扔子儿,子儿仍为小沙包。分两拨,画两条相距6米左右的平行线。甲方将所有队员再分成两拨分别站在两条线外面,乙方队员则全部站在线内。甲方队员用子儿扔向乙方任何一个人,如被子儿砸中且子儿落地则该乙方队员被罚下场,而一旦甲方队员扔出的子儿被乙方队员用手接住没有落地,则乙方可挽救一名被罚下场的队员重新入场。乙方场上队员如全部被罚下场,则甲乙双方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717


我们叫“扔沙包”,游戏规则是一样的,最少是三个人玩,两个人扔,中间一个人躲和接沙包,也可以同时好多人玩儿。主要扔沙包的人要眼疾手快,快速的与队友配合,互相扔,扔得乙方措手不及;同时乙方也要身子反应灵活,灵活地躲避沙包,和机智地接住沙包。

 

25、掰手腕

 

掰手腕游戏是不适合10岁以内孩子玩的,因为岁数小,骨骼尚显稚嫩容易受伤。10岁以上孩子选和自己年龄级别相当者配对比拼。在比赛时裁判是必不可少的,确定双方握姿,臂弯角度,肘位无误,方可开局,三局两胜制。比赛开始后,双方各自拼尽全力向内掰对方手腕,臂弯保持在90度肘不能离位,将对方手背触及桌面者本局胜出。继续进行第二局,胜两局者为最终得胜。当然还可再换左手比拼,谁输谁赢结果难料。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818

这个游戏小时候我们可玩疯了,男孩女孩可以任意PK的,一般获胜的人会沾沾自喜,感觉自己的力气又增了么,这时候还学会“肱二头肌”这个新词,会让人家摸摸“肱二头肌”,其实一点肌肉都没有。嘿嘿

 

26、毛片儿

 

毛片儿一般为纸制,正面印有海陆空各兵种武器或者各类古代神话传说人物等图案。武器如海军潜艇、陆军坦克、空军轰炸机等,人物如盘古、女娲、洪钧老祖、太上老君等,每张毛片儿的背面都印有名称及说明。玩毛片儿的目地就是赢取对方的毛片儿,下面列举两种最常见的玩法:

 

第一种是拍毛片儿,二人出同等数量毛片儿,画面向上,由猜先者先拍,五指并拢,用力拍地,以空气的力量将毛片儿翻个儿,翻过几张都归己。然后轮到另一个人拍,循环更替进行直到地上所有的毛片儿翻完,双方再重拿出毛片儿拍第二轮。即使大冬天的天寒地冻,小手冻得通红,甚至冻破冻裂,仍然是照拍不误。

 

第二种是出毛片儿。以海陆空武器毛片儿为例,双方各备一小摞含有各兵种的毛片儿,画面向下。以海登陆,陆打空,空炸海的规则互出毛片儿,只许从最上面拿,不可从中间抽取,按规定分输赢,赢者取为己有,放到自己毛片儿的最下面。如果双方出的毛片儿为同兵种即为平,将两张毛片儿放中间,下张的赢者可全部拿走。很快一摞毛片儿就没了,也可能会赢回一摞。没了可以再买,一分钱能买好几张,想买多少都行,赢来的也可低价转手卖给别人,这可能就是那时候小孩最初的商业行为,现在的大老板也许有不少都是从卖毛片儿炼出来的。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1919

哈哈,这个俺小时候也经常玩的。我们叫“拍画片儿”。拍画片的手法除了以上手法,还可以直接以手掌拍地,也可以四指并拢同时刷地,还可以五指并拢然后四指伸直与手掌成一定角度,用手掌去吸画片。一般男孩子玩这个居多。

 

27、丢手绢

 

十来个小朋友们围成一个大圈,其中一个小朋友手执一块手绢,在圈外围着小朋友组成的圈子转。他一边转,大家一边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打电话,快点快点追上他。”拿手绢的小朋友转着转着,会悄悄地将手绢放在一个小朋友身后然后快跑。另一个小朋友立即捡起手绢去追,力争在跑到两圈之前追上丢手绢的小朋友。如果追上了,前面那个小朋友继续丢手绢;若追不上,则自己原来的位置被丢手绢的小朋友占据,自己转换角色丢手绢。就这样跑跑追追,喊喊唱唱。即锻炼了身体又取得了快乐,不过玩游戏时必须注意安全,不小心摔个大马趴,狗啃泥是常有的事。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020

这个从幼儿园就开始玩了,大概是最经典的中国传统游戏了。有句笑话称“丢手绢”歌曲是中国最早的“环绕立体声音乐”。^_^ 怡然曾带老外们一起玩过,比他们的类似的“duck duck duck……Goose!’的游戏不知好玩多少倍了。那个一听声音就可以反应过来,而咱们这个游戏则有很多的技巧,没有任何的声音,而且经常有伪装动作,要非常敏锐地觉察,才能觉察出自己身后被放手绢了,然后马上出击,快速地追,不仅锻炼了奔跑速度,更锻炼了人的觉察能力和反应能力。如果小时候玩这种游戏好的,说不定长大后可以当“侦察兵”呢。当然,注意这种奔跑抓人的游戏一般都在草地、土地上玩,或木板地、比较软的地面上玩,千万不要在水泥地和打滑的地方玩。安全第一!

 

28、击鼓传花

 

玩击鼓传花也是要大家围成一圈。道具之一是要有一面小鼓,拿小盆小碗儿或着小罐子做替代当然也行,只要用小木棍能敲出声响即可,另一个道具则是一只花或一个皮球等。鼓声一响,小朋友将花或者皮球迅速传递给旁边的小朋友,一个传给下一个,鼓声突然中止,花或者皮球在谁的手里,谁就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唱歌跳舞讲故事都行,表演完后还回归原位。鼓声再起、新一轮的传花开始。这个游戏根本用不着跑,当然也不会摔大马趴,仍是现在幼儿园里的保留节目。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121

经典永流传!

 

29、放风筝

 

风筝估计大家都知道,不仅见过而且大都放过。现在所放的风筝大部分是买来的,而我们小时候大多是自己扎的,有家长扎的也有自己扎的。扎制水平参差不齐,扎得好的与卖的不相上下,最简单的只是两根竹劈子绑个十字叉。糊风筝也讲究技术,要选既薄又结实的纸,一般用红灯笼纸,讲究的可选用萱纸,最不讲究的随便找张白纸或旧报纸往十字叉上一粘完活。大部分风筝呈燕形,燕子的头、双翅、剪尾不可或缺,还可根据个人水平及爱好扎制出各种形状来。纸粘好凉干后,可在上面画出各种图案。做风筝的目地是放飞,要飞得高飞得好,不仅要扎的合理,栓绳也是关键所在。三根线绳栓在风筝上的三个点上,上边两根下边一根呈倒三角形,以变换点位及绳的长短的方式来调节出最佳平衡形态,是否最佳须要反复试放,直至试验成功。现在放风筝多用尼龙线,即结实又轻便,过去哪有这材料啊,大多使用线绳。我当时住在新华路体育场附近,经常和小伙伴们结伴去操场上放飞各自的风筝。但放风筝是不可以在大街上玩的,一是容易出危险,二是一旦风筝挂在树上或电线上,很可能就再也拿不回来了,功夫不全瞎了嘛。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222


我们家乡一到春天风大,学校里每年都会在堤坡举行“放风筝大赛”,看谁的风筝放得高放得稳。连老年人都会到堤坡来放风筝,他们往往放得是高级的风筝,比如一条龙、一只凤凰、一只蜈蚣等等。我们小学生一般放的风筝是老鹰、蜻蜓、蝴蝶、金鱼之类。有段时间特迷风筝,家长不给钱买,干脆就自己做风筝,拿来白纸画上美丽的蝴蝶,用小竹劈糊上,再系上母亲纳鞋底用的粗白线儿。连邻居叔叔都夸我画的风筝好看!可惜没能放得上去,原因是纸太重了,浆糊也重。虽然是次失败的经历,但让我长见识了,吸取了经验。

 

30、扎灯笼

 

过了大年初一就准备过正月十五元宵灯节了,十五元宵闹花灯,闹花灯当然要有灯笼。走进劝业场,中原百货等大商场,映入眼帘的全是火红的灯笼。鱼灯、兔灯、方的圆的,长的扁的,不停转动的宫灯更是惟妙惟肖,妙不可言。商场里的灯笼虽好可是价钱也贵,一般每个都要一两块钱,对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讲绝不是个小数目,到商场看花灯主要是过眼瘾解解馋,另外还可以灯笼的样子回家可以仿制。扎灯笼比扎风筝要难一些,用细铁丝和竹劈子做框架绑制或焊接成各种形状,水平高的可以做出鱼灯等高级灯笼来。简单写的一般多为方形、圆桶或五角星等形状,灯架最下边的横梁中间必须留有一个1厘米多点的小圆桶已备插小蜡烛之用。灯架外面糊上红灯笼纸或红玻璃纸,灯架上横梁中间栓上根线绳,再连接上一根小木头棍,线绳与木棍的长短可依个人个头大小及灯笼长短而定。正月十五晚上,各自打着自己或兄长扎制的形状各异的灯笼,点燃蜡烛,嘴里喊着:“悠搭着灯笼照小孩儿呀!”,一边跑一边喊一边悠搭灯笼。如果自己的灯笼得到了其他小朋友的赞赏和羡慕,他会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玩够了,蜡烛也灭了,也该回家睡觉了。如想继续保留灯笼,兄长们可在灯笼里接上一个小电灯泡挂在屋里,不想要了就扔掉,明年再做新的。


小时候“年味”浓些,一般元宵节可热闹了。我们小镇的主要街道都会展示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大的有小的、有古典的也有现代风格的、有老式的转灯笼也有用电转的灯笼…..政府规定是每个单位都要出一个灯笼,来一个大PK,还评奖,所以各式各样的灯笼争奇斗艳,还记得我带老外去看过我们小镇的“元宵灯笼”,带他们吃了我们的元宵、混沌等,他们赞不绝口!中国传统的元宵节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1、撞拐(脚力)

 

过去称作撞拐,现在已成为一项正式比赛名为“脚力”。可分成两拨每拨数人双方对抗,或者仅二人单挑也可。比赛时必须单脚着地,左右脚均可,左手扳右脚或右手扳左脚不可分开,另一只手辅助大腿或上抬或下压。双方可用膝盖撞击对方身体任何部位,用力上抬或下压对方的腿,目的是使对方手脚分离,若一方双脚着地另一方即赢得比赛。如果是多人参赛,那就看哪拨先全军覆没了。由于儿童的骨骼尚显稚嫩,力量不足,不宜参加此项强对抗活动,一般适合15岁以上的孩子玩。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323


哈哈,我们也叫“斗鸡”。这项游戏我们大概四五年级就开始玩了。撞得满头大汗,还挺有意思的。

 


32、骑骆驼

 

上学的时候大多都玩过跳山羊,双手撑住羊背,双腿分开跳过去即可。在院儿里玩哪来的山羊呐,人一猫腰就是山羊,我们称“猫腰者”为骆驼。分拨后,一拨跳,另一拨当骆驼。骆驼们一般间隔一米多两米的样子排成一溜儿,一个个都先蹲下低头。跳者须将所有的骆驼逐个一一跳过,由于第一级高度较低,一般不用手撑直接跳过去,后面所有的人依次跳,都跳完没有失误的接着跳第二级。第二级,骆驼们的腿伸直手撑脚面,这时再跳的可得手脚并用了,双手撑骆驼背才能跳过去,中间只要有一次跳不过去就得下场停止比赛,跳方的人越来越少,剩下的必定都是跳跃高手。第三级,骆驼可用手撑膝盖,第四级扶大腿身体基本站直了,只是头还是低着,骆驼身上可以撑的部位只有双肩了,难度可想而知,极少有人各级都过的,大部分情况还没跳到第四级就全部下场了。然后双方互换,这时候骆驼们可以把对方当骆驼骑了。在任何运动或游戏过程中均有受伤的可能性,骑骆驼也不例外,如果不顾个人能力逞强好胜,极有可能弄个人仰骆驼翻,轻者破皮露肉,重者伤筋动骨也不新鲜,所以游戏的时候最好收着点,安全第一。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424

我们小时候称这种游戏为“跳马”。这种游戏很适合发展孩子日益增长的弹跳力、胳膊及整个身体的支撑力,一般小时候身轻如燕,玩这个没太大危险,随着年龄增大,越来越不敢玩这个游戏了。

 

33、打雪仗

 

到了冬天,孩子们最高兴的就是清晨一觉醒来,推开门看见厚厚的白雪铺满大地,不管雪是否停歇,小朋友们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院子中央,多时可达数十人。马上分拨,分别占据院子两头,迅速制造雪球。一声“开打!”,每个人都怀抱着几个雪球向“敌方”阵营冲去。弹药打完了立即就地取材现场制作新雪球,做完了打,打完了再做,实在来不及了抓把雪就往别人脖子里塞,你塞我,我塞你,有时都忘记了自己原来是哪拨的,乱塞一气,只要不往自己脖子里塞就错不了。最后,每个人都渾身是雪,头上的雪已经融化还冒着热气儿。最难受的是从脖子进去的雪,融化后流到后背,内衣粘在背上,小风一吹煞凉,谁难受谁知道。家长一般不会对孩子生气,顶多心疼地边换衣服边嘟囔几句,他们知道打雪仗可是孩子们冬天里不可多得的最爱。那时候,孩子们穿的衣服多不如现在的暖和,小脸冻得通红,转天却少有发烧感冒的,这估计与经常在户外活动做游戏有很大关系,不像现在的孩子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天气稍有风吹草动,大人们首先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更别提出去在户外打雪仗了,那叫个门儿也没有,孩子们的体质你说强的了吗?。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525

这个我赞成,从中医上讲,孩子凉养比较好,就是平时不要穿太多衣服,孩子本身就是“纯阳之体”,很容易接受天地阳气,随便动一动就很容易发热,哪需要穿那么多衣服呀?穿多了当心上火,反而捂出病来。

34、滚雪球和堆雪人

 

雪仗虽然打完了,而满地的白雪依然是那样诱人,那就滚个雪球或者堆个雪人吧。堆雪人需要大量的雪和下一定的功夫,而滚雪球则简单易行,既好玩又方便。孩子们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分别从院子四周向院子中央滚雪球。首先用手团一个小雪球在地上滚动,滚动中不断粘上地面的雪,雪球越滚越大。一般最后能滚成个直径半米的大雪球,也曾见有人滚过直径近一米的巨大雪球,得好几个人才能推得动。但大多的情形是,滚着滚着雪球啪的一下就碎掉了。不过没关系,只要把雪运到目的地就成。雪运得差不多了,大些的孩子就开始忙碌着堆雪人,小不点儿们用簸萁或者脸盆继续搜集各个角落的积雪。等雪运完了,小不点儿们都集中到雪人的周围,每一个甘心作旁观者,不时地用红红的小手往雪人身上拍雪。院子大,雪也多,雪人最高能堆到3米,做学人脑袋时踩凳子都够不着,得搬梯子才行。大水桶当帽子、煤球作眼睛、找根大胡萝卜按上就是个大鼻头、几个尖椒一拼两片红红的嘴唇仿佛都能开口说话。孩子们蹦呀跳呀,喊呀闹呀,巨大喊叫声惊动得大人们也出来凑热闹。院子算是不用清扫就干净了,孩子们也平添了许多欢乐,而且院子中央又凭空多了个人见人爱的雪孩子塑像,真是一举多得,不亦乐乎。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626

我也很喜欢堆雪人,成年后堆过自己的星座。带着四岁的小侄子堆过一只可爱的小熊。他第一次体验到冻得通红的小手的冷,让他把小手放在脖子里,一会儿就热了,继续玩!

 


35、滑雪

 

院子里已经无雪可玩了,可大街上仍留有厚厚的积雪。由于人踩车轧,松软雪白的积雪变成又滑又硬的雪橇板。孩子们各尽所能找来一些长短宽窄不一的竹片,竹片一般宽约5厘米长约半米。把竹片正面磨平,一头用火烤,向内弯成一个钩形。滑学时只须一只脚踩住竹片顶住钩,另一只脚向后蹬,使竹片向前滑动,蹬一下可滑行两三米。遇到沟坎处竹片就会偏离方向,飞出去老远,摔个屁股墩儿是常有的事。不过不必担心,决对不会受伤。摔倒后绝不沮丧,反尔跟着大家一起哈哈大笑,似乎摔倒比滑雪更有乐趣,这叫自娱自乐充满幽默。那时候大街上没有几辆汽车,即使偶尔有汽车开来,稍等一会儿就行了。可现在不同了,不仅无雪可滑,而且汽车比行人还多,别说滑雪了,就连在街上行走都不怎么安全,要想滑雪还是滑雪场吧。


小时候胆子大一些,在陡坡上滑,也在结冰的湖面上走。越是长大,越不敢往下滑了。记得前几年第一次去雪场滑雪,明显胆子小了,而且身体不够灵活了。所以要学滑雪还是趁早玩儿比较好。

  

36、滑冰

 

如能有一双冰鞋,花3毛钱就可以到新华路体育场滑一场冰,那当然是最惬意不过的了。可十来岁的孩子有几个趁冰鞋的?要租双冰鞋还得再花上3毛。当时的6毛钱能游上12场泳,可以买20只冰棍儿呢,还是自力更生做一双吧。找一双旧踏拉板儿(即木拖鞋)。在每只鞋上从前向后平行按上两根粗铁丝,间距在5厘米左右,再钉上几根布条,往鞋上一绑就可以滑了。效果当然无法与真正的冰鞋相提并论,但好处是不用花钱,想滑多久就滑多久。院儿里和街上也有结冰的地方,但面积较小,滑起来不过瘾,我们当时大多是到墙子河冰面上去滑,对冰面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结实就行。在那里可以见到众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滑冰,冰鞋大不相同,各式各样,奇形怪状,各有千秋。也可见到用真冰鞋滑的,在我们眼里那滑冰的水平是算是相当相当高啦,可望而不可及。还有滑冰橇的,小椅子下边安上两根铁条,找两支铁筷子(一般是捅炉子用的通条),坐在椅子上向后一撑一撑地向前滑行,各有各的乐趣,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一样的是开心。但滑冰是有季节性的,春节过后、冰面看似结实,其实不然,强度大不如前,要学会适可而止,还是那句话:安全第一!


记得初中时,学校里的湖面结冰了,我们就把课桌椅拿下来滑,一个人坐上面,另一个人在后面推,可以前进也可以原地打转,欢声笑语一片,那时候的场景直到现在也记得。

 


37、滚铁环

 

铁环的直径约60厘米,一般用8号铅丝捼制焊接而成,如用盘条制作就更好了。铁环必须呈圆形,否则它就不会听话。“钩儿”的前端捼成U字形,长度亦为60厘米左右,在头儿上安一手柄。滚时用钩儿控制铁环的走向,既要使其行动自由,有得听从指挥。比赛时或走直线或像在运动场的跑道上转圈儿。不管怎样跑,自己的铁环决不能倒地,也不能窜到别人的跑道上。中途无犯规,最先跑到终点者胜出。八一礼堂所在地前身就是“天津市少年之家”,当时以学生证或校徽作抵押,可换取任何游戏器具:诸如铁环、高跷、毽子及各种球类。我在我们院儿里滚铁环就属佼佼者,到了少年之家我一下子有了卖弄的机会。乎左乎右,时快时慢,左旋右转,着实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眼球。小朋友们,你们的技术如何?哪天咱们比试比试。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727


这个游戏我弟弟小时候经常玩,他是高手!我是偶尔玩一下。不过学得也快,一会儿就上手了,忽左忽右,跟着铁环跑,有时候铁环跑的比人还要快,直在后面追。而有些高手则会让铁环蹦过“障碍物”,继续前行。


 

38、打垒球

 

棒球、垒球我们都见过,可院子再大也不如棒球场。我们打的是小皮球,不是用棒子而是用拳头。其它的规则与棒球、垒球大同小异。分拨为攻守双方,确定本垒、再找几个点为123垒。守方扔球、攻方击打。不像真正的比赛那么严格,丢出的球别太离谱,攻方可以打到就行。如扔得太偏,必须重新扔球。攻方可依当时情况把球击向各处,可近可远,千万别让对手把球接住,不然自己就得下场。扔球、击打、跑垒,跑到本垒得一分,都下场了则互换角色。今特别向中、小学的体育老师们推介此项游戏项目。该项目对场地、人员、设备均无过多要求,可效果决不亚于真正的比赛。除有可能在快跑途中摔倒外,几乎没有任何风险,也不用加任何护具,成本几乎为零。让我们视目以待吧。


这个小时候我们玩过,还用书本击打过鸡毛毽子。棍子击打球,不好控制,所以小孩一般选取击打力度比较小的物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玩。

 

39、踢小皮球

 

足球运动是我们非常喜爱并且经常关注的运动项目。过去,新华路体育场和民园体育场都是免费的,随便进去踢。但我们小孩儿是掺合不进去的,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大哥哥们踢,我们只好在院子里踢小皮球。没有那么多讲究,在长方形的园子两头的墙上画上球门儿,中线也得有,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边线和底线,围墙和房屋就是边界,踢到墙上弹回来接着踢,除非把球踢到别人家里去,否则没有出界一说。有时,球踢到人家窗玻璃上,力道小的又弹回来,力量大些的会将玻璃打碎。但没关系,一切后果全由各自家长买单,玻璃碎了接着踢,全然不管回家以后的事。双方队员全在场上踢,不设门将,逮着球就是猛的一脚,只要不往自己的门儿里踢就行。输赢并不重要,全是为了娱乐,所有的队员都是最后的快乐赢家。


记得初中时踢过一回足球,在绿油油的操场草地上踢,连男孩子都不是我的对手。只可惜当时已经开始出现“性别分别和歧视”了,女孩子玩这个游戏被认为不太好。所以作罢。希望越来越的中学能开展这项运动,对男女生都开放。

 


40、採槐花

 

春天槐树发芽较其它树要晚,晚春时节才会开出串串白色的槐花。採槐花一是为了玩儿,二是为了吃。终究那个年代的生活水平较低,尤其是三年灾害期间,槐花可以帮助我们增加不少维生素呢。槐花长在高高的树上,最低处的槐花也得用竹竿才採得到。将长竿的一头儿劈开一个口儿,用小棍儿支成一个叉,用叉扠到花的底部一拧就会从树上掉下来几串槐花。高处的够不着了,唯一的办法是爬树,可直径40厘米粗的大树岂是那么好爬的。终究是有攀爬高手的,一会儿就爬到了第一个大树杈上,接住从下面递上来的竹竿,向上摘取所有能够得到的槐花,然后再向上爬,一般踩到8厘米左右粗的树杈时就不敢再向上爬了。几棵大槐树採下来的槐花最多可达数十斤,大家好歹一分,每人抱着一大堆回家。家长们一般将槐花与面合在一起烙饼,一股清香伴着丝丝的甜味儿,饼特别好吃。已经有几十年未吃到这口儿了,绝对绿色的食品了,真想哪天再尝一尝。


记得很小的时候,大概四五岁吧,跟着一群大孩子去一棵倒下去的槐树上采槐花,直往嘴里喂,那是第一次尝到了槐花的味道,甜丝丝的、爽爽的。现在可难得采到没有受过污染、纯天然的槐花罗!

 

41、踩高跷

 

真正表演踩高跷是一门高级技术,不经过专门的训练是绝对不行的。我们在少年之家和学校里玩过的所谓的“踩高跷”,其实只是一种运动游戏而已。取两根一米五长5厘米粗的圆木,在距圆木底端约40厘米处安一个三角木,平面向上,作为脚蹬。玩时用双手抓住圆木的上端,先用一只脚踩到其中一个脚蹬上,然后再将另一只脚踩上另一个脚蹬。玩儿的就是一个平衡术,正规的高跷是将高跷绑在腿上,想跑都跑不了,而且只能用脚去挪动高跷,手不管脚的事儿。而我们这个高跷是手脚并用,必须用手向上使劲,脚才可以向前或向后挪动。难度并不大,玩一会儿就能掌握基本要领,如欲达到运动自由还得再多玩儿几回。如今,踩高跷表演还能见到,但这项游戏活动却早已销声匿迹了。


小时候玩的高跷没有以上那么复杂,好像记得就是两根竹竿或木棍,脚踩着结节处就可以玩了。一般高度也不高,孩子们稍经过努力就可以掌握了。长大后,只能在一些公园里玩罗。

 

42、撒签子

 

签子,即细竹棍儿,长约25厘米粗约3毫米。当时商场就有卖的,几毛钱一包,一包大约有50多支,玩时最好是用两包一起撒。签子当然也有用冰棍棍儿加工而成的,两头削尖后一样可以玩。游戏开始时,先将所有的签子搓成一捆儿,用双手握住签子底部,签子抵在桌面或地面上,突然撒手,签子向四面散开呈各种姿态。最好有几支独立躺在那里的竹签,可以毫不费力捡到手上。但大部分竹签的睡姿都是你压着我我压着你,相互纠缠着难解难分。这时就得用一只手的食指轻摁签子尖儿,同时用另一只手的指甲向上挑拨,只要别的竹签没活动还可继续,如触动了其他竹签则要换人继续,如此往复直到把所有的签子取出。最后双方数取到手里的签子数,多者胜出。游戏结束后,签子原来是谁的还归还给谁,由他保管下次再玩。


我们也叫“挑冰棍签儿”。记得小时候攒很多这样的冰棍签儿,用橡皮筋绑好,放在课桌里,一下课就可以玩了。这种游戏可以训练孩子小手的灵活运用能力。

 

43、拔老根儿

 

所谓“老根儿”,就是大杨树叶的叶茎。毛白杨的叶子不行,毛白杨的叶子有一面是银灰色,它的叶茎虽粗但很不结实。要找又大又老的杨树叶,去掉叶片只留叶茎。老叶茎的纤维韧度强也结实。有了“老根儿”就可以找对手开拔了,拔时两手持住叶茎根部,二人把“老根儿”套在一起用力往两边拉,直到将一方的老根儿拉断,断了可以再换一根接着拔。当天拔剩下的“老根儿”怎么处理呢?不能用水泡,泡嫩了不结实,也不能凉晒,到第二天就干了。大部分男孩子都是把“老根儿”塞在臭球鞋里,利用脚汗的湿度对“老根儿”进行特殊保护,第二天如再想拔了从臭球鞋里取出即可。这下可好,鞋垫省了,至于“老根儿”变成啥味儿那是另一码事了。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828

 

44、跳绳

 

跳绳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即可游戏又可健身,无论男女老少,胖瘦高矮都可参加,胖的可以减肥,瘦弱的可以健身。单人跳绳除向前和向后跳外,还可左右手交叉编花样跳,可以摇一次跳一下,也可以摇一次跳两下三下。一般比得是跳次数,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跳的次数多。旁边有专管数数的,一人数一个,喊开始二人同时开跳,半途失误还可继续跳。喊停后停止计数,最终结果得听数数的,次数多者胜出。多人跳绳用的是大绳,有买来的也有现成的,找一根长麻绳也行。二人各执绳子一端摇绳,其余的人排好队,一个接一个地从绳中间跳过去,碰到绳子没跳过去也没关系,重新排到队伍末尾等着再跳。多人跳最累的是要数摇绳的俩人,因为他们没有停歇的时候只能不停地摇啊摇,不如跳绳的人还可以在排队的时候喘口气歇会儿。累了怎么办,换个人摇绳呗,好在咱们人多。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2929

 

45、打接力

 

在运动会的田径场上常见到4×100米、4×400米等接力比赛,可在院子里哪有这条件,只有充份利用好院子现有的长度了。双方的人数必须相等,分别集中在院子的两头,各自画出一条起跑线来。一声跑!双方第一个队员迅速启动,同时向对方的起跑线奔去,等踩到对方起跑线后立即往回跑,返回大本营与本方第二名队员拍手后接力完成。第二名队员按照同样规则接着跑,然后第三、第四名一直到最后一名队员都跑完,最后一名队员首先跑回大本营的一方将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是一项剧烈的运动,对“跑道”的要求也比较高,跑道尽量要平整,坑坑洼洼绝对不行,以免跑步接力的队员受伤。过去所有的体育场都是免费的,早上六点就开门,进去后可以随便跑。现如今,只有在上体育课时或开运动会时才有机会上跑道,好多成年人多年了都没体育场了,在跑道上跑步已成为一种奢望。

 

46、翻花绳

 

1米多长的线绳一根,将两头系起来成为圆圈。一人将线绳分别挂在两手的手指上,或母指与食指,或除母指以外其他四指,或母指与小指,或食指与无名指均可,以便相互变换。两只手的指头互相穿插,可以编出面条、鱼网、鸡爪子等花样儿来,以难倒对方为目地。对方必须用小指左钩右挑变换出新的花样,如变换不出或者拆解不开,翻成一堆乱麻则比赛告负。这个游戏决无安全隐患,也一个挑战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好游戏。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030

 

47、叠纸

 

用手工纸可以折叠成许多不同形状,如纸鹤、小鸟、衣裤、园球、飞机、帆船等等。当时讲究点的用电光纸折叠,五光十色闪闪放光,特能吸引人眼球。如想折叠一些的东西,如戴在头顶上的新疆帽等,那就要用大较大的纸张来叠。记得当时用整张报纸裁成正方形,叠出的球吹足了气有排球大小,我们用头顶着玩,顶瘪了再吹鼓,顶破了再叠一个。现在幼儿园的阿姨们虽然还在教小朋友叠纸做手工,但手巧的不多了,大部分已经失传。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131

 

48、踢毽子

 

毽子随处都能买到,当然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鸡毛好找,挑选细长而漂亮的。底托一般用铜钱,现在铜钱可是稀罕物,而过去到处都有,用一枚、两枚均可。把鸡毛尖儿向外散开,将底部剪齐后绑成一捆儿,穿进铜钱孔内,用厚布条或薄皮子包扎起来即告制作完成。一个人踢一般是比谁踢的数量多,技术好的一次可以踢上几十下甚至几百下毽子都不落地,而且可以用左右脚轮换着踢。二人、多人共踢一个毽子主要是练习团队配合与高级技艺,几个人围成一圈,相互踢来踢去,你踢给我我踢向你,毽子落地捡起来接着踢,偶尔也会用脚后跟和肩膀头整一下,精彩时会来个倒踢紫金冠或背后双飞燕,辗转腾挪,灵活机动,无疑这都是些高手。现在,在公园或者广场还可以经常见到踢毽子的,依然是个个身手不凡,没几年的功夫根本靠不上前儿。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232

49、拍拍手

 

小朋友们一对一对相对而立。每一个小朋友先自己拍一下手,再用左手拍对面小朋友的左手,自己再拍一下,然后再用右手拍对面小朋友的右手,如此循环往复。拍手的同时口里还唱着歌谣,唱一句拍一下,记得我们当时歌谣的词是:“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儿坐飞机;你拍二,我拍二,二个小孩儿丢手绢儿;你拍三,我拍三,三个小孩儿吃饼干;你拍四,我拍四,四个小孩儿写大字;你拍五,我拍五,五个小孩儿敲大鼓;你拍六,我拍六,六个小孩儿吃大肉;你拍七,我拍七,七个小孩儿抱公鸡;你拍八,我拍八,八个小孩儿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个小孩儿到处走;你拍十,我拍十,十个小孩儿打蒋介石。”从一数到十的顺序不能乱而且节奏要掌握好,没数一下的最后一句其实并没有固定的词,只要和辙压韵就行。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333

50、拉大锯

 

二人席地而坐,脚对脚,手拉手,相互拉动,前俯后仰,就仿佛在拉大锯一样。一边拉嘴里还一边唱着歌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接闺女,迎女婿,大家也要跟着去,看热闹!你一句,我一句,津德放个大臭屁,哈哈哈哈!”辅乳期的母子常玩拉大锯游戏,妈妈拉住孩子小手,将孩子轻轻拉起,慢慢放下再拉起,孩子也会跟着用力,如同在练习仰卧起坐,既锻炼了孩子身体,又增进了母子感情。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434

 

51、编花篮

 

编花蓝游戏最好四个人一起玩。A抬起右腿向右后弯曲,把脚放在B的手上;C按照A一样的姿势抬起右腿,将脚架在A的膝弯处;同样D将右脚架在C的膝弯处;B将右脚架在D的膝弯处的同时将手里A的脚架到自己的膝弯处。各人分别将右手搭在自己右侧人的肩上,左手扠腰。如此,一个错落有致的花蓝就编好了。四人编的花蓝紧凑得算是最恰到好处,如三个人编会太紧,腿也不舒服。若多人编也行,但人越多编的花蓝就越松散,容易散开。花蓝编好后,大家开始逆时针边跳边转,口里唱着歌谣:“编、编、编花蓝儿,花蓝儿里边有小孩儿,小孩儿蹲下,起来,蹲下,起来┉┉”别忘了,大家可都是用一条腿在跳在做蹲起,用不了多长时间就都累得不行了,只要有一个小孩的腿掉下来或蹲下去起不来,整个花蓝也就随之解体了。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535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636

 


52、找朋友

 

找朋友这个游戏,大家耳熟能详,最熟悉不过了。许多小朋友共同参加,相互找自己的好朋友。唱着:“找,找,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来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到好朋友后双方双手互拍,挥挥小手说:“再见!”。然后又去接着去找另一个好朋友了,不挑不捡,大家都是好朋友。如今大人们势利眼很多,无权不找,没钱不要,当然也就难交到知心好朋友了。让我们回归童稚之心,重新体会朋友的真谛吧。

 

53、不许动

 

许多小朋友进行猜先,最后的输者X面对墙根站好,其他小朋友则在距他背后七八米处预先画好的横线外站好,原则规定就是:“不许动”。游戏开始,X数数,12345┉┉,X数数时其他人可以偷偷地向前挪动,但不要让X看见。X数着数着突然回头,若没发现有人动,则继续数数;再突然回头,若看见谁正在向前走动,这个不守规距的小朋友就要替代X去面壁数数,X则回到集体中。如此往复。这个游戏没有太多技巧,主要比个机灵劲儿。不过,依我看更重要的是比诚信,不能搅皮赖。人家明明看见你正在走动,而你就是抵赖不承认,那还称得上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吗?


这个跟现在流行的“木头人”的游戏是一样的,或者变得更有趣一点,变成“老狼老狼几点钟?”。一个小朋友扮作“老狼”,背向大家,后面的人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回答:“一点钟”,然后回头,发现没人动,继续转过去;若发现有人动,这个人就出局了。大家接着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回答:“两点钟、三点钟……”直至“十二点钟”,这时候,如果后面的人没有跨到“老狼”背后抓住“老狼”的话,就该“老狼”来抓人了!抓住的人变成“老狼”,重新来一局。

 

 

54、逮家雀(qiao)儿

 

天津将麻雀俗称为“家雀儿”,又因为它喜欢偷吃粮食还被戏称为“老家贼”。捉麻雀有好些方法,在空地上用小棍儿支起一只筛子,筛子下边撒些米粒等,以吸引麻雀前来啄食。小棍儿上栓一小绳至隐避处。等到筛子下边聚集了几只贪吃的麻雀时,迅速拉动小绳,将麻雀扣在筛子下边。一旦有麻雀被扣住,不要急于掀起筛子,以免麻雀跑掉。一般的方法是左右摆动筛子,如将麻雀的翅膀或爪子压住时才可将麻雀捉住。用筛子扣麻雀的最好时机是冬天的雪后,麻雀无处觅食,见到一小片空地上有美食可吃,便蜂拥而至。一筛子扣个三、五只并不新鲜,运气好时还能扣到野鸽子呢。另一种方法是掏麻雀窝。大家都知道麻雀是雀儿蒙眼,一到晚间就抓瞎啥也看不见。带上手电筒,梯子,找到鸟窝爬上去来个瓮中捉鳖,轻易就能抓到,不过也不要太大张旗鼓,麻雀听到动静就会变成惊弓之鸟,飞跑了你也没辙。窝里不仅有麻雀,可能还会有雀蛋,一并拿着算是个意外的收获,别管是鸡蛋还是鸟蛋,只要富含蛋白质就行,那年头大家都缺乏营养。


曾经在表姐家的粮仓里,因为不时地有麻雀飞进飞出吃粮食,于是用网子去捕,还真的网住了一只麻雀,然后把她的绑在床底下,她一直不停地撞,怕她撞死掉了,最后还是把她放了,放时还写了张小纸条绑在她的腿上,还记得纸条上写着“XX于XX年X月X日抓到麻雀,现放飞。”哈哈,有趣吧?^_^

 

55、瞎子逮瘸子

 

瞎子逮瘸子,如只二个人玩,当然是一个当瞎子,另一个作瘸子。将一人的眼蒙上成了瞎子,另一人用左手扳右脚扮作瘸子。瘸子嘴里喊着:“我在这儿呐,这儿呐!”,边喊边用一条腿跳跃着不停移动和躲闪。一旦瘸子被瞎子抓住,瘸子和瞎子角色互换继续玩。如果是多人玩,仍只有一个当瞎子,其他人都扮作瘸子。瞎子通过耳朵辨别声音来判断抓哪个瘸子,由于他可用两条腿运动,速度当然要快一些,短时间内抓到一个瘸子并不费事,世上无难事,只要不放弃。


我们小时候还有另一种玩法,叫“红灯停绿灯行”,一个人喊“绿灯”,大家都可以自由行走;当喊“红灯”时,大家都得停住;当喊“黄灯”时,大家都丁丁脚,就是单脚跳。如果有谁违反规定了就出局了。看谁坚持到最后就胜利了。这个可以训练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自律能力。

56、打水漂

 

打水漂,首要条件是要有水且水面要宽。象墙子河、小河沟儿之类根本不行,最起码也得是十字坑,水上等大湖当然更好了。捡扁而薄的石片,以几乎与水面平行的角度,用力向外抛出,石片会在水面上做一连串的跳跃,划出一道笔直的水痕,飞溅出朵朵水花,水面上荡起阵阵涟漪,衍射出的涡旋状波纹格外好看,而且越多越好看,仿佛自己在水面上做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打水漂不仅需要技术,即选择石头的形状以及入水的角度等,更重要的是胳膊要有力道和爆发力,据说当时全国的铁饼冠军从小就是打水漂练出来的。


小时候经常玩,因为我们家乡是鱼米之乡,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还是蛮多的。经常捡河边的瓦片、平的石片“打水漂”。不过我的技术不高,最高碰运气的次数漂五下吧。曾经看见过电视里播放的世界打水漂冠军,居然一次能打八十多下。咋咋,厉害吧!

 


57、迈大步

 

迈大步是一项锻练身体的好游戏。画两条相距数十米的平行线,甲乙双方从同一地出发,双方分别向前各跨一大步,一人一步,谁也不许多跨,由于相互的严格监督,一般耍不了滑。最后比看谁首先到达终点。别看游戏很简单,并不剧烈,也没什么危险,对身体的好处却不少。首先练爆发力,这是体育运动必须的基本功;其次是拉抻韧带,也是基本功;再就是也练了腿部的力量,这更是基本功了。有了良好的基本功,以后练什么都是好样的。


“跨大步”对拉伸孩子的腿,锻炼跳跃、跨步能力蛮有好处的。其实大人也可以经常玩这个游戏,拉伸一下筋骨。

 

58、打水仗

 

在老院儿玩打水仗,可和傣族的泼水节不同。泼水节是用洗脸盆向别人身上泼水,而我们打水仗则更有技术性和趣味性,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玩法:

 

1、找较圆的竹竿一根,从节处锯开,取25厘米长一段,一头死,另一头空,在死头中间钻一个直径2毫米左右的小孔。另找一根长约40厘米的细竹棍,直径必须比竹筒内径小,在棍的一端绑上几层旧布头,以勉强可以捅进去为好,捅到最里面,将有孔的一端插入水中,拉提小棍靠大气压力将竹竿吸满水,简易喷水枪就这样制成了。进攻时,一边追跑一边将小孔对准目标,迅速用力捅小棍,将水快速挤压出去,喷向“敌人”身上让他挂彩,然后再吸水,再喷,循环往复。我说的这些,让你联想起了什么?对了,就和医生护士打针道理是一样的。道具很简单,你也尝试着做一个吧,在酷热的夏天亲自赤膊上阵感受一下,痛快淋漓地干一次水仗!

 

2、取“气门芯”或“医用胶管”若干。“气门芯”需将一端系牢,找一个金属毛笔帽,将尖头去掉一点,露出一小孔,插进气门芯内,大头绑上点布,塞进水龙头内,攥紧笔帽的两端,打开水龙头向胶管内注水。水压可将“气门芯”充涨至2厘米粗,长度可比原来扩张3倍,掌握好分寸,在快接近极限容量时要马上关掉水龙头,不可太贪心,因为水撑得过满“气门芯”就爆掉了,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医用胶管”则不必用笔帽,用手捏住胶管头,用力拉伸直接套在水龙头上,捏紧后开始注水,一般可将胶管充水达5厘米粗,水量较大重量较沉时可将其绕在脖子和肩膀上,如同一条巨蟒盘踞身上。因已有一头被系死,只需用手捏住一头就行,想喷时松手,想停就捏紧,收放自如,直击目标,直至水干管净。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737

怡然曾经在国际学校当过老师,国际学校里有举行学校运动会,里面就有一项运动–“喷水枪”,孩子们在桶里灌水,互相喷,还可以喷老师。游戏结束后去换身衣服就没事了。哪像中国的孩子们太娇贵了。


关于以上说的“竹水枪”,怡然曾经制作过。一般里面的竹棍用棉布缠好,然后用防水黑胶布缠紧,刚好能挤进竹筒里。其实如果父母能和孩子一起动手做这样一个“竹水枪”,带有爱的温度的玩具,孩子们会很喜欢的。不信您试试?

 

59、抖空竹

 

空竹,天津称为懵葫芦。空竹分单、双轴。单轴形如陀罗,只有一边响;双轴两边响。每轴的大小也不同,分多少响,轴越大,响越多,抖起来也就更响。双轴的好抖,单轴的难一些。抖竿一般用两根50厘米长的细竹竿,中间系上一条线绳,长短则依自己的身高和习惯而定,一般在1米半至2米之间。抖时,先将线绳绕中轴一圈,转起来后打开一圈,只需双手交叉就行。其中的力道大小,身体移动很重要,总要保持和线绳有一个交叉。如线交叉多了就会缠绕绞在一起,抖不动了。只要空竹正常运行,就可以随时发力,向一方用力抖动,使其快速旋转。空竹上的每个孔都仿佛是一个风笛,风笛越多,转速越快,也就越响,响声一般可传至百米之外。如多人一起抖空竹,形成共振效应音量会几何倍数叠加,达到可将附近汽车的警报器震响,狗也会跟着叫唤,那才叫一个热闹。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838

抖空竹有许多花样呢,下面主要介绍三种:

 

    1、鸟上竿:当空竹旋转足够快时停止抖动,将线绳交叉打开,把空竹抛起,迅速用竹竿接住,使空竹在竿上转,等转速变慢后再将空竹滑回绳上继续抖。

 

    2、腾空跳:作鸟上竿不必将空竹抛得太高,而腾空跳则需用全力把空竹抛向空中越高越好。当空竹开始下降时就要用线绳瞄准空竹的轴,必须要接住,否则空竹从那么高摔到地上,弄不好被摔得粉身碎骨。

 

    3、抖双星:顾名思义,就是用一根线绳同时抖两个空竹。这可是高手干的活,一般的水平可玩儿不了。

 

    实际上,抖空竹的花样还多着呢,一般都不适合儿童,我们也只有在看杂技时才能见到。

60、放鞭炮

 

在我们小时候,只有等到过年时才有放炮的机会。小红炮,一毛钱一百头,一分钱十个。即使买一百也不会放鞭,而是一个个地从鞭上拆下来,一个个的放。胆大的左手持香,右手捏住小炮的底部,点着后将小炮抛到空中,啪啪地响甭提多高兴了。胆小的或放到地上再点,或插在砖缝里放。遇有点着后不响的也没关系,将小炮从中间掰开,点呲花。或将一好炮的药信子夹在中间,可取得连花代炮的效果,比单单放炮过瘾。觉得只放小炮不过瘾,二踢脚又买不起,就得想办法自己制作,将一小炮底部的封土捻出,将另一炮的药信子插进去,中间用纸包起来,粘点吐沫,使其不漏气。信子朝下,两指轻轻捏住上端,点着后的最佳效果是在手中第一响,崩起后又一响。可大多的情况并不如意,或只响一下,或第二响在手里炸开,不过小炮威力不大,最多把手熏黑。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3939

小时候,怡然胆子特别大,可以拿在手里点燃鞭炮再扔出去,也敢点那种大炮仗,只要机灵反应快就行了。所以点鞭炮能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培养他们大胆冒险的精神,同时也能体验到过年的乐趣啊!

  

61、捞蛤蟆秧子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040

所谓蛤蟆秧子,就是指蝌蚪。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青蛙产籽,生下了它们的孩子,暖暖的阳光使蛙籽越来越大。突然有一天,蛙籽破裂了,一个个顶着黑大头拖着细长尾巴的小蝌蚪钻了出来。蝌蚪生活在水里,过去的墙子河(现在叫津河)里全是污水,蝌蚪无法存活其中,我们只好长途跋涉到郊区的开洼去捞。现实验中学的东半部在当时是个大水坑,人称“十字坑”,虽算不上洁净但蝌蚪还是有些的。哥几个用小网子在水坑里打捞,捞着了就放进随身携带的玻璃瓶子里,费不了多少功夫就能捞上来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运气好的还能捞着几条小鱼儿。回家后,将蝌蚪分装在几个瓶子里喂养。亲眼感受着蝌蚪们的成长历程,先是从后边长出两条小腿,接着前腿也出来了,尾巴逐渐变短直至消失,蝌蚪变成了青蛙,能鉴证这一刻的孩子会异常的兴奋,自然地伟力和蜕变的魔力让他惊讶不已。但能看到蝌蚪变为青蛙全过程的终究还是少数,很多蝌蚪都中途夭折了,毕竟玻璃瓶子不是小蝌蚪们理想生活家园。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141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242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343


除了捞蝌蚪,因为怡然家在南方,所以养蚕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童趣。大概小学三四年级时,我们会对养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养蚕,刚开始是蚕籽儿,放在我们叠的小纸盒里养。不出几日,从黑色的小蚕籽里钻出一条条纤细的小蚕宝宝,然后我们开始四处摘桑叶喂养它们,等蚕宝宝们稍微长大一些,开始变得又白又胖了,我们把它们迁移到大的鞋盒里。采的桑叶不能含有水,我们都会擦干,否则蚕宝宝们吃了会拉稀。当然,在喂养途中,也避免不了有几个蚕宝宝会挂了,我们会去观察,总结经验教训。蚕宝宝每天不分昼夜的吃呀吃呀,变得越来越大,然后它们开始吐丝了,吐得把自己包裹起来。孩子们一般对这个非常感兴趣,会一眨不眨地盯着看。最后,结成了蚕茧,有纯白色的,也有黄色的,也有偏粉红色的。之后,大家都知道了,它们在里面化成了蛾,有一天会咬开蚕茧飞出来,然后飞得屋子里满是的。然后就是交配,拉出更多的蚕籽,我们再把这些蚕籽收集起来,继续养。因为一般一只蚕蛾会产出100-500个蚕籽,所以收获可观哪!纸盒再也养不下它们了,父母们就会换成大的簸箕来让我们养。


养蚕,看着它们破茧成蝶,从生到死的轮回,实在有趣的很。建议现在的孩子们也养养蚕,这是最好的训练敏锐观察能力的机会,也是最好的生命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爱心。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支持啊!

 

62、斗蛐蛐儿

 

蛐蛐儿,其实就是蟋蟀。斗蟋蟀属国人首创,古代时从宫廷流入民间,主要用以赌博娱乐。我们小时候,逮蛐蛐儿,养蛐蛐儿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斗蛐蛐儿,只论输赢,并不赌博。真正养蛐蛐儿的专家,其实有好多讲究,除了蛐蛐儿,蛐蛐儿罐名列第一,从几毛钱到成千上万的都有,咱且不论。逮蛐蛐儿最好去乱石堆和杂草丛,当时我们家院子里也有但很少,所以就到开洼、水上等地方去逮。带上扣蛐蛐儿的罩儿,提前卷好装蛐蛐儿的纸筒,或干脆就带一个大蛐蛐儿笼。到实施抓捕的地方后,就象侦察兵一样,双眼圆睁如探照灯,不放过任何的蛛丝马迹,不停地观察和捕捉着蛐蛐儿的行踪。一旦发现目标,饿虎扑食猛地扑上前去,如获成功会将蛐蛐儿扣在罩里,用嘴一吹,蛐蛐儿会蹦到罩的边网上,迅速用手封住罩口,将蛐蛐儿倒进笼里。蛐蛐儿也不是啥稀有物种,几个小时下来,逮个几十只纯属正常。回到家后,从笼里挑选出品相好的留下,所谓品相好即个头儿大,特别是头要大,鬚尾要齐全(俗称全须全影),色泽要发黑发亮,振翅的声音要洪亮。选好后将其分养于蛐蛐儿罐内,被淘汰的则可送给更小的孩儿们玩。最精彩刺激的当属斗蛐蛐儿了,双方将各自最得意的蛐蛐儿放入同一个大罐子中。在小木头棍儿顶头绑上两根1寸多长的头发丝,以备挑逗蛐蛐儿之用。被挑逗方一般会主动发动进攻,两只蛐蛐儿一旦接触立即相互厮杀起来,各自张开大牙叉子撕咬对方,一边撕咬一边滚动扭转,被掀个顶朝天并不稀奇,不服气还要继续战斗,直到一方认输逃跑,有的还会蹦出罐外来个非法越境。胜者则会振翅高唱胜利凯歌,嘟嘟地叫个不停。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444

 

63、抽冰猴儿

 

冰猴儿,学名陀螺,形状如倒过来的窝头,在底端砸进去一粒滚珠。转动陀螺,利用滚珠的圆滑在地面上不停地旋转,转速会越来越慢直至倾斜摔倒。如想让陀螺继续旋转下去,必须借用外力,一般是用鞭子抽达。鞭子可用一根小木棍接一上条1米来长的绳子或者布条也行,不时地抽打陀螺的上部,使其借助鞭子的抽打力继续转动,当然是转得时间越久越好。为什么陀螺在天津被称作“冰猴儿”呢?因为冰面上很平整光滑,摩擦力几乎为零,更有利于冰猴儿转动,但受季节限制,除冬天外其它季节只好在水泥地面上玩。而土地上是不行的,因为土地松软且坑洼较多,陀螺转不了几下就完了,抽它也动不了。陀螺最终转得好与坏,用力抽打是一方面,开始旋转的初始速度也是至关重要。或用双手发力使陀螺按顺时针方向快速旋转,或用布条将陀螺捆起来然后迅速甩出,甩得好的话旋转速度可大幅提高。抽冰猴儿比的不仅是技术,还要比谁的陀螺更棒,看谁的制作水平更高,那天咱们也做个比试比试。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545

 

64、抢凳子

 

凳子要比参加游戏的总人数少一个,另外需有一个人来敲鼓。凳子都放在中间,鼓声响起大家都围着凳子转圈,鼓声一停大家立即就近抢坐凳子,总会有一个人没有抢到,没办法只好下场,然后减掉一只凳子、再敲鼓、转圈儿,抢凳子。最后场上只留下二人进行终极PK,谁抢到最后这只凳子,谁就是总冠军。

 

65、採地梨儿

 

一般人都不知道“地梨儿”为何物,其实就是三棱草的根茎。在五、六十年代,街边地摊上可以见到煮熟的地梨儿,黑黑的如弹球般大小,外皮虽黑可里面却是白白的果肉,味道与荸荠差不多。几分钱能买一小碗儿,是当时比较便宜的小吃。十字坑、水上公园等湖边都长有许多三棱草,但一定得等到秋天“地梨儿”成熟后才可以去挖。只要带上小铲儿和布兜就行,见到三棱草用铲子顺着草向下挖掘,一般“地梨儿”生长在土下十余厘米处,碰上长得密的一铲下去可以挖出来好多个“地梨儿”。不过三棱草一般都是长在水边或者水里,要想挖到水里的“地梨儿”必须得脱掉鞋,光着脚踩稀泥,甚致走进浅水区挖,虽然有危险而且很辛苦,可收获还是颇丰的,一般都能获得好几斤“地梨儿”。回家后洗净煮熟,那味道可比买来的香甜许多。採地梨儿或许算不上一个游戏,只是我们童年的一个记忆而已,现如今再也挖不到了。


我们小时候则是跟着农村的表姐们一起挖野菜,摘猪草,在农村里长大有个好处,会辨认出很多种植物,及它们的用途。所以我一直认为能在大自然中顺其自然的长大是幸福的,只要有个和谐的家庭。

 

66、抓手指

 

“抓手指”或“虫子咬手心”。甲张开手掌,乙将一手指点在甲的掌心,甲会不时的做出假动作,乙会迅速逃离。几个回合下来,甲称乙大意时忽然握拳将乙的手指抓住。抓住了,甲乙互换角色,由乙抓甲。此游戏虽简单,但挺适合较小的孩子玩。没有任何危险性。也锻炼了心手的反应。不管是抓住还是被抓都会引来大笑声。


小时候大人与你玩“打手板”或“抓手指”的游戏比较多,一般大人会让着你,但是还是感受到快乐!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游戏。

 

67、摸鼻子

 

首先由乙用一食指尖点住自己的鼻子,甲会不时地发出指令,耳朵、眼眉、下巴、眼等五官各处,也可摸屁股、脚等各处。乙须根据甲的指令不停的变换手指的位置。随着节奏的加快,乙往往措手不及,甲明明说的是嘴,乙可能摸到了鼻子。一阵大笑后互换角色。这个游戏和抓手指差不多,也是即简单又有趣。不妨去逗逗你的孙儿们吧。


这个不就是现在课堂上流行的TPR游戏么?呵呵,用于语言启蒙时期的不错的游戏!

 

68、天下太平

 

二人各自画一个长宽各20-30公分的大田字,二人以锛绞裹的形式定输赢,赢者用粉笔在自己的田字格里先写下天字的一横,以此类推,赢得多写的就多,看谁先将天下太平写完。以往锛绞裹就喊锛绞裹,在这里喊天下太平。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646

 

69、砌灯台儿

 

“砌灯台儿”,这个名称与游戏内容并不搭界。一般是幼儿园老师带孩子们玩。小朋友们围坐一圈。老师喊:小孩儿小孩儿砌灯台儿,摸摸这、摸摸那,甲XX摸摸乙XX的鼻子(或其它部位)再回来。甲XX马上跑到乙XX处摸一下乙XX的鼻子,然后迅速跑向老师处,乙XX在后边追,追不上,罚表演唱歌、跳舞,追上了就由甲表演。

 

甲、乙无论输赢,都会欣然接受“处罚”。乐不得表现一把。

 

70、打手

 

“打手”为二人游戏。甲的双手或上下或左右摆开。乙将一只手放置甲两手之间。乙伺机用手击打甲的手背,遇到以大欺小的,经常会把对方手背打红,打肿,打哭。此虽是游戏之一,但我们并不要打得太狠,还是友情为重。此游戏也是锻炼小孩子的心脑反应,并不是为了打。

 

71、砸砖头

 

“ 砸砖头”是用半块砖头砸七八米外立放的整砖,力求将其击碎。此虽锻炼了臂力,但有破坏的嫌疑,还是不砸为好。但我们可以将砖头改为矿泉水瓶,用皮球投之,就像投保龄球。到保龄球舘多贵呀!我们不花钱也能玩。

 

72、捞鱼

 

甲、乙双方各数人,甲方成对面站立两行,相对二人双手相握,并上下翻动。乙方数人力求从甲方布置的网络中穿过,遇甲方手在上时可迅速穿过,手在下时暂停,等甲手抬起再过,如硬闯就会被甲方捞住,你也就成为网中鱼。此游戏还是不错的。锻炼了眼疾脚快。只有欢乐没有危险。


一般这种游戏会边唱歌或念童谣边做,中文童谣一般是《城门城门几丈高》,歌曲一般用《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或《捕鱼歌》等。

 

73、挖沙子

 

时有一堆堆的待施工用沙,当然在海边就更好了。小朋友或用手或用小铲在沙堆上挖来挖去,做一些简单的沙雕,或有调皮鬼挖一深坑,表面覆一张纸,纸周围用沙土压住,纸表面撒一层薄薄的沙子以掩人耳目。目的是将不知情者的腿陷入其中。如遇倒霉蛋踩上“地雷”,周围就会出现哈哈的大笑声。哈哈!

 

74、拨棍儿

 

堆一小撮土,正中间插一小棍儿,二人猜先分别将小棍周围的土扒掉,一人一次轮流扒,一人只可用一只手扒一下。土越扒越少,最终谁扒土时小棍倒了输一分。另外比谁扒的土多,多者赢一分。如土扒的多,小棍儿又没倒在自己手上,就是双赢了。当然也有打平手的时候。

 

75、套圈儿

 

用细竹条扎成20公分左右的圆圈。在一端画一横线,在数米外不同处摆置各自从家里拿来的小玩具等,双方依次掷圈,力求套上玩具,套上了就归自己,最后看谁套的多,赢得多。这个游戏在家里就可以玩。在厅的一头向另一头投完全没问题。你们不仿试试。


怡然曾经把套圈游戏用在农场里,就是套白菜、黄瓜、玉米,大家玩得开心得不得了。在学校里玩套圈游戏,就得摆上很多的玩具或文具,孩子们无论年龄大小,都玩得乐此不彼。套圈也很好做,现在一般用铁丝,然后勾起来,缠上布条就可以了。

 

76、吹肥皂泡

 

我们儿时没有不会吹肥皂泡的。用肥皂头儿化成水,调制成较浓的状态。过去大部分使用苇子棍儿沾上肥皂水用嘴吹。吹时不得过于用力,否则吹不成泡。轻轻地吹气,粘稠的肥皂液变换为五彩缤纷的气泡。不期望它们在空中飘荡许久,我们得到的是瞬间的快乐。后来有能人用细铁丝在筷子上绕几下,像个小弹簧。用手握住把柄吹向弹簧。瞬时,无数个小气泡就会在空中飞舞。在阳光的照射下,它们争先恐后地展示着它们婀娜的身姿。你只要不断地吹,它们就不会停歇它们的舞蹈。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小的肥皂泡竟上了大雅之堂。有高人将肥皂泡吹得比人还大。甚或将脑袋进入泡泡之内。不过,我们只有在杂技团才可见到他们的精湛表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还是玩小小的肥皂泡吧。把我们自己回归到孩提时代,让我们的青春永恒。


从幼儿园就开始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了,不知现在的幼儿园还玩不玩这个呢?

 

77、射纸弹

 

顾名思义,纸弹为纸制。发射工具不过是小小的胶皮筋而已。用宽3–4CM的纸条卷成纸卷,从中间对折,这就是纸弹。胶皮筋用拇指和食指撑起,把纸弹的中部套在皮筋的中部,向后拉起,瞄准目标发射。纸弹就是纸弹,杀伤力有限,即使打到脸上也不会造成伤害。我们小时多作为恶作剧偷袭毫无防备的玩伴。射中者沾沾自喜,被射者也不沮丧。战争不断扩大,数十人参战并不鲜见。


一般在课堂上混战。哈哈:)

 

78、投标

 

“投标”乃国际比赛项目。真正的标做工精致,多为金属精心加工而成。标靶有它规定的尺寸格式;计分方法有统一的标准。

 

我们这先辈土老帽所做之“标”乃由旧竹筷、小木棍、冰棍棍儿加工而成。“标靶”只不过是将“纸夹子”剪成圆形,画几个越来越大的圆圈,形如箭靶。计分也没国际投标那么复杂。“标”更是各尽所能,形态各异。标杆材料多为废弃不用的竹筷。将“大头针”的尖头钉入竹筷的小头,之后用钳子剪掉大头针帽,磨尖即可。为加强标的平衡度,在标头缠几圈细铜丝。或可在竹筷的尾部粘或绑几羽鸡毛。一只漂亮的“标”就面世了。在投标的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标的质量。比赛的输赢不仅取决于投的技术还要看标的质量。只有不断地提高技术和标的质量才会取得优胜。

 

有比赛就有输赢,没有输就没有赢。我们的人生就是输输赢赢。不要为一时之输而懊悔,不要为一时之赢而欣喜若狂。我们的生活是不断进取的过程。爱拼才会赢!


怡然到初中、高中时玩投标,大概这个游戏适合青春期的孩子玩吧。

 

79、打兵乓球

 

我前边写的不少游戏都是现体育比赛项目。我们不可忘记我们的国球乒乓球。

 

自容国团荣获乒乓球世界冠军后,乒乓球犹如雨后春笋般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几乎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都有乒乓球的踪迹。我们大院的乒乓球更是如火如荼,打得轰轰烈烈。

 

我们大院有一称为“津德前边”的宝地。跳房子、跳皮筋、砍子儿及打乒乓球等游戏都在此进行。想打乒乓球了,把家里的木板床拆了,两条长板凳,几片铺板搭起来就是乒乓球台子,中间摆几块砖头就是“网”。

 

我们用的乒乓球拍不尽相同。最便宜的是两毛钱左右一块的无漆光板拍,再就是四、五毛钱的有漆光板拍。我们买不起一块多钱带胶粒的拍子,多是买一块光板再花几毛钱买一片胶片,用猪皮胶粘上就结了,加一起不过一块钱。再后来有了胶粒加海绵、长胶、短胶。但,无论拍子多高级,我们的乒乓水平始终上不去。铺板乒乓有一个特殊的规定。“裁判”经常判定“磕包”不算。意即,当球打在铺板与铺板中间的夹缝时就会改道,属非人为所就。我们还算公平吧?由于是砖头网,不存在擦网。擦边球可是好球。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747

怡然小时候从单板球拍玩到双板球拍,从薄的光板玩到海绵胶粒,技术也从简单的对打,到削球、旋球、抽球、盖球。初中时怡然可是学校里的“乒乓女皇”,当时不是出了邓亚萍么?她可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啊!不过,我弟弟的球技更胜一筹,大概脑子越灵活地人玩乒乓球玩得越好吧。要不然邓亚萍也不会拿到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啊!所以家长朋友们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打打乒乓球,锻炼身体,活跃脑子。

 

80、顶牛

 

牛者,小朋友也。两个小孩相对站立,二人双手手掌在头上相对而握。一声开始,二人同时集中手、臂、腰、腿全部的力量向前推。力求将对方推得倒退规定的距离。由于小孩们都差不多大,力气也相差无几。要想轻易地赢取对方并不容易。加之小孩的臂力相对较小,二人推着推着可能就会动用头顶这个重武器形成真正的顶牛之势。其情其景犹如两头小牛争斗,尤其在他们双方僵持不下时,那场面叫一个热闹。观战的小朋友掌声雷动,欢呼震天。大人们笑得前仰后翻。

 

此游戏适合在土地或铺有地垫的地面上进行。由于尽力向前推容易滑倒膝盖着地,硬地或可伤及膝盖。其他部位不会受伤。


这个游戏也适合与两三岁的宝宝们玩,不过是轻轻地顶罢了,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玩这个。

 

 

81、手工制作

 

一上幼儿园,就有手工课。大多是叠纸之类,由于考虑安全,很少剪纸。

 

小学的手工就多了。诸如剪纸、刻纸、泥塑、木制飞机等。

 

学校课上做的手工有限,难度也不大。又由于成本问题只做材质较便宜的。学生们大多从文具店或玩具店买木质半成品回家加工。图片中的风车模型材料一般的学生可买不起。那时做得最多的是一两毛钱一套的小飞机。用砂纸将机身打磨光滑,机翼后部要磨薄,自己熬猪皮胶将“部件”粘牢。“飞机”成型后的外观只是其制作质量的一方面。主要看放飞效果。在“机身”的腹部下方钉一大头针,剪掉圆头后向后弯曲。大家拿着各自的得意之作到体育场较量。右手捏住机尾下部,左手用长皮筋套住铁钩向前拉起,向上前方发射。结果是:有倒栽葱的、有掉翅膀的、有腰斩的,有的虽然没有“牺牲”但只飞了几步远就落地了。当然也有飞得不错的,飞十几米、二十几米的都有,它们不可能飞得很远,终究它们马力不够。失败乃成功之母。找出原因改进再飞、再飞。

 

女孩子喜欢的手工有刺绣、用钩针钩杯套等。她们的刺绣水平虽不可与四大名绣相比,但她们都各自展示着自己灵巧的双手。背着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杯套装着的水杯是多么的惬意。


记得小时候,有段时间流行用彩色塑胶管编织小鞋子、小杯子等小物件儿,学校门口也有这样的材料卖,女孩子们上课时,上身在认真听讲,其实手就在课桌抽屉里编织东西呢。后来,流行了钩毛线、织毛衣,刺绣倒是没玩过。这些发生在五六年级的时候,大概也应了孩子内在发展的需要吧。


华德福教育里从小就有各样手工活动,从手指编到十字绣、钩针、织毛衣、手工纺织,分别对应孩子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设置的。

 

82、自制玩具

 

商场里卖玩具的柜台是孩子们最喜欢待的地方,左顾右盼满眼全是自己喜爱的玩具。当时的家长不可能给买许多,或买一盒积木或抱个布娃娃走,并许诺下次再来买,连拉带拽地让孩子赶紧撤离。可见到别人有的玩具自己没有,孩子们即羡慕又心急。那怎么办?自己动手做一个!有些玩具做工较简单,完全可以自制。比如可以找根长木棍,墩布杆儿我看就不错,把前边削尖后绑上几根红布条儿,俨然就是一支红樱枪;将薄木板锯两下削几刀,一把大刀新鲜出炉了;用厚木板拼接成手枪,涂上墨汁可以以假乱真;连冰棍棍儿都能用猴皮筋绑成手枪的样子,还可以弹射纸弹呢,用冰棍棍儿做长枪也行,就是得多准备点冰棍棍儿,长枪可把纸弹打得更远;用铁丝及自行车链条瓣可制作出能打火柴头和砸炮的手枪,晚上除了可以听到啪啪的响声外还有火光闪烁,确实有点真枪的感觉;妈妈们用旧花布缝制出各式各样的木偶,看着就那么找人喜欢;用粘土捏成各种小动物,凉干后涂上颜色如同标本一样,而且可以长期保留;要是将捏好的小玩意儿凉干后放到火炉里烧一下,等早晨炉火熄灭后都变成了砖红色的陶艺小玩意儿,涂上颜色以后甭提多漂亮了,而且很结实特别禁得住摔碰。


怡然非常赞成父母亲手为孩子制作玩具,因为这些融入父母爱心的玩具会给孩子带来温暖的感觉,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现在充斥着各样的塑料、铁制甚至VR玩具,孩子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不过几分钟,反而是那些亲手用天然材质做的玩具能玩好久,这些天然材质的玩具带给孩子舒服的触觉和温暖觉,并且在玩得过程中能不断的改进,玩出新花样,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

 

83、抬轿子

 

“抬轿子”游戏至少三人一组。一般的配合是两个身强力壮的男孩与一个瘦小的女孩为伍。具体有多少组就得看有多少个三人了。“轿夫”四手相握成井字。“娇娘”的两腿坐进轿子,双手抱住轿夫的肩膀。一声令下:轿夫们拼尽全力向目的地狂奔,娇娘不时地拍打着轿夫的肩膀鞭策助威。轿夫们是斜着身子跑,不仅需要速度还需要平衡,掌握不好可是要摔跤的。最先将娇娘送到家为胜者。此游戏不仅比拼的是速度、体力,更要有团结互助的精神。没有轿夫的努力或没有娇娘的鼓励就没有最后的胜利。

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大全插图4848

一般这种“抬花轿”游戏可配上童谣,网上可搜到各种童谣,推荐著名儿童文学家、作家、诗人、童谣研究专家金波的《中国传统童谣书系》。

 

 

84、万花筒

 

可以说,我们儿时几乎都玩过万花筒。万花筒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不论它的粗细、长短都是圆筒状。内置三块镜片,在顶端约五毫米的空间里放置一些彩色玻璃碎渣。从观望孔向亮光处观看并不停地转动圆筒就可见到五彩缤纷、光怪陆离并且永远不会重复的美丽景象。小小的万花筒曾经迷恋了我们好几代人,它的变幻莫测迷倒了我们。其实,它竟是如此地简单。就像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我们的手臂为什么会在水中浮起来一般的简单。万花筒是什么原理呢?你们的爸妈、爷爷奶奶肯定知道。正是不断地发现了这些简单的现象而使我们当今的社会不断地发展。中国不仅有万花筒,更有比我们这一代更聪明的孩子。孩子们,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85、玻璃鱼

 

其实,“ 玻璃鱼”并不是玻璃做的。它们原来是用腊制的。将腊鱼装进长短、粗细不一的玻璃管内,鱼的长度不可超过玻璃管的直径。头轻尾重的鱼会随着我们上下摆动玻璃管而随波逐流上下翻飞。“玻璃鱼”的价钱依“玻璃鱼”的长短、粗细不一,一两毛钱而已。现在或可见到的玻璃鱼都是塑料的。塑料管里装了几条塑料鱼。玩法是一样的,价钱就不一样了。近年来,“玻璃鱼”逐步被高科技游戏取代,“玻璃鱼”亦将随着时代的潮流而退出市场并被人们遗忘。

 

86、吹蛤蟆

 

小朋友们都喜欢活蹦乱跳的青蛙。我们将背上有三条黄线的青蛙称作“三道门儿”。大家用彩色纸叠出许多颜色各异、大小不一的蛙型。由于颜色不同,不可统称为青蛙。所以,我们叫它们为纸蛤蟆。“吹蛤蟆”游戏都是小屁孩儿玩的。大些的孩子不屑一顾。

    

几个屁孩拿出各自的纸蛤蟆放在地上。(不管是土地还是水泥地面)看谁在规定吹的次数内将蛤蟆吹得最远。莫看谁输谁赢,由于他们大呼大吸将地上的土都贴到了他们的脸上。几个小黑鬼儿到家就会挨骂。下次玩完回家之前先将小脸用小黑手抹一下。可想而知,他们变成大花脸了。


这个游戏除了用嘴吹,还可以用手指点,点一下,蛤蟆会往前跳一下。看谁最先到达终点获胜。

 

87、吹算盘珠

 

咱不会吹笛子,口袋里的钱买不起一只笛子还要卖弄自己吹的功夫。怎么办呢?咱吹算盘珠。取稍大些的算盘珠一粒,用竹膜、苇膜或葱膜一片,将算盘珠的一面添湿,将膜附在上边并绷紧,待干燥后就可以吹了。用拇指和食指将算盘珠握紧,把手掌紧扣在嘴上,嘴唇对着算盘珠孔,吹时用喉发声伴之嘴唇的吹动就会听到犹如笛声的音乐了。对了,我还没告诉你们,吹时算盘珠上的膜冲外。吹算盘珠当然不如笛声美妙动听,咱不是没花钱嘛。吹笛子、吹口琴是音乐,咱吹算盘珠也是音乐。


怡然小时候是吹空的子弹壳,那时候弄到这些玩意儿还是挺容易的,或者吹钢笔筒。


 

结束语

 

过去由于物质匮乏,孩子们都特别心灵手巧,用各种简单易行的游戏来娱乐精神和充实生活。不像现在的电子游戏动动手指就能玩,当时所有的游戏都必须身体力行才行,而且那时的游戏种类实在是不少,再加上全国各个城市及乡村各据特色的游戏,估计是数也数不清。以上我向大家介绍的只是我个人在孩童时期亲眼所见或亲自尝试并有些许体会的很小一部分,游戏种类有限,个人体会也所局限,敬请大家谅解。

 

还望大家不吝赐教,将您所知所会的优秀游戏无私地奉献给现在的孩子们。谢谢大家!


津德老先生非常的谦虚,感谢他耗费心力写出了他小时候五六十年代玩的传统游戏和玩具!到了八十年代,其中很多游戏我们都还在玩。可是到了零零年代,我们周围的世界就越来越被电子产品包围了。孩子们出门越来越少,几乎都宅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电脑,长得是越来越胖。一出门都是被电子玩具包围,什么摇摇车、电声枪、电子游戏机等等,家长们给孩子买的几乎都是电子玩具、塑料玩具、铁质玩具等,天然材质的玩具越来越少,孩子的注意力是越来越涣散,因为可选择性多了,玩一会就腻了,就扔掉了。其实这些是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请大家看看之前我公众号里发表的一篇文章:

原文链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115/12/35920724_809000987.s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