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朋友推荐我看一本名为《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的图书,该书的英文版于2017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实际上,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个小册子,因为它的中译文不到一百页,而且也仅仅包括两篇文章。
从核心内容上来看,这个小书探讨了实用主义视角下的科学实际上没有什么用处,同时也不需要以有用性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但是正是这种无用性为后来的有用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正所谓“无用之用,众用所基”。
关于这本书更丰富的内容,已经陆续有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和评论,为避免有重复之嫌,本文不妨利用小书中的几个观点来探讨下科学家为何要做科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读文知理”这个专栏的本意,正所谓,阅读文献,知晓道理。
书中谈到,“唯有人类广泛理解通过学术的‘透镜’探索世界的附加目的和价值,对基础科学的支持才能落到实处”。实际上,我们常说做科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公众理解科学,对科学形成理性的认知和判断,但是很多时候公众对基础科学的认知不是那么理性,他们看不到基础科学的价值,认为它无用,所以就更需要通过科普工作来让他们看到基础科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真正地为科学研究赢得更多的公众支持。我们也可以说让公众认识到这些价值的途径之一就是科普,而能够对这些内容进行传播普及的人必然要包括科研人员在内,所以“在这个数字化连接和通信工具之数量与规模史无前例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没有借口不去塑造公众,与他们紧密联系,或向他们分享最新发现及个人的故事。”正因为如此,科研人员应该承担“塑造公众”“联系公众”“分享发现”和“叙述故事”的角色与责任。
同时,该书还论述了通过科学与社会进行对话,不仅能够为科学研究争取到未来的财政支持,而且对于吸引年轻力量加入科研事业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科普工作有利于让青少年树立科学梦想,进而谋求与科学相关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方向,惟其如此,才能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奠定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这实际上体现了科普潜移默化的作用所在,而且也是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的内在条件之一。举例来说,如果青少年没有听说过某个专业领域,或者说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那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进行专业选择的时候,他们不大可能会选择该专业方向。或者我们举一个更积极正面的例子,电影《侏罗纪公园》的上映激发了很多青少年对恐龙、对古生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火种。这都是科学与社会进行对话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方面,也是它发挥作用的一种方式。
近年来,有关公众参与科学的话题获得了很多的关注,实际上,这本小书也捎带提及了公众参与科研的益处,那就是“通过接受科学文化,全社会将从根本上获益”。因为科普也是在建设科学文化,建设一种批判性提问、正确的怀疑态度、对事实和不确定性的尊重,以及对大自然和人类精神的丰饶保持求知欲的文化。而这种科学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科研人员,当然我们这里说的科学文化并不是科学共同体的文化,而是全社会的一种文化,是科学的一种社会功能,正如李侠教授在一篇评论中写道的那样,“一旦科学文化内化于心并有效型塑人们的认知结构,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从而释放最大的生产潜能……”这也是在呼吁我们的科研人员通过科普来构建全社会的科学文化,并且发挥科学文化的重要作用。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王大鹏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毛梦囡
终审:尹宏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ID:kepuing>
举报/反馈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9506508006619738&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