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指导意见
(2021年修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磨炼学生意志,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要求,现就我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劳动教育能树立德育。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教育能增进智育。劳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促进大脑发育,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劳动实践可以内化和升华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劳动教育能促进体育。劳动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基本源泉,众多的体育项目是劳动中跑、跳、投掷、攀爬等身体活动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后独立与完善出来的。劳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魄强健,为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劳动教育能涵养美育。劳动美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和表现出的美,是社会美的最基本的内容,它使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以及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等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劳动之中。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坚持自己独立的认识和选择。
二、实施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
对我市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架构,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师资达标、场地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带动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深入开展,把我市劳动教育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示范标杆。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促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必备的劳动能力,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他们树立“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劳动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实施劳动教育的工作策略
(一)在劳动教育必修课中系统开展劳动活动
劳动课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在课程安排上,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开设到位,有效实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劳动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紧扣“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五个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鼓励开展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各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作出规定,在时间安排上可分散进行,也可集中使用,探索建立“一周劳动大盘点”等劳动清单制度,记录和反馈学生参加课内与课外劳动的时间、内容、过程和效果,激发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探究中深化劳动活动
学生的主题活动包括:考察探究(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实践等)、社会服务(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设计制作(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职业体验(如军训、学工、学农等)、科技创新体验与实践(如科技发明与制作活动、科技创新主题探究与试验、科技创新应用实践与学习体验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要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构思选题,让学生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优化完善方案。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三)依托劳动实践场所推进劳动教育
劳动实践场所包括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校内劳动场室、校园小农田、城市小菜园、校外劳动基地等。劳动实践场所的劳动内容包括:学农劳动课程(播种、除草、种植、施肥、收获、野炊、压花、叶脉书签等);学工劳动课程(陶艺、编织、科技制作、木工、金工、水工、电工等);自我服务类劳动课程(洗衣叠被、床铺整理、洗碗抹桌、扫地拖地、卫生大扫除等)。
劳动实践场所具有场地的空间优势、劳动的课程优势和师资的专业优势。到劳动实践场所开展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安全地、专业地、浸入式地通过劳动实践获得成长所必须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升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懂得劳动中可以创造、创新、创设美好的劳动果实,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劳动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的道理。
(四)开展城乡结对,构建学校联盟,达成劳动资源共享
建立一批城乡结对学生劳动体验试点学校,促进城镇和农村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资源互补、优势互补。鼓励有着共同目标追求的学校,围绕劳动教育的共同战略目标建立学校联盟,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共享劳动教育资源,促进劳动教育协调发展。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激发区域内劳动教育活力,开创广州劳动教育特色。
通过开展城乡结对、构建学校联盟,更好地促进城乡学校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让城镇的学生走向农村,亲身体验农村的田园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农村的学生到城镇来,参与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爱护他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实施劳动教育的工作措施
(一)开齐开足课程课时
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幼儿园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中小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在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开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深入推进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有关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基于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在研究真实问题、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二)开展校内劳动
校内劳动以服务性劳动为主,依托责任意识培育、学生成长记录、学分奖励机制、劳动教育评价等方法,评选“劳动之星”、“校园劳动小达人”等,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的热情。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根据实际,尽可能减少校园保洁服务外包的范围和工作量,提倡校园劳动从打扫卫生做起,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小农田、城市小菜园劳动实践活动,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
(三)组织校外劳动
校外劳动以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小于3小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开展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要在手工技艺体验、农业劳动实践、工业劳动实践、职业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实践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实践、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四)鼓励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学校要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校共育,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共同引领孩子开展劳动教育和指导其劳动技能。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一起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按照学段要求,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鼓励家庭开展家庭劳动,引导学生完成扫地、整理、烹饪、种植、养殖、家具家电维修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习得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经验、生活知识,逐步形成自理能力,为步入社会打下一定基础。
五、实施劳动教育的工作要求
(一)强化统筹协调
各区教育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明确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各学校要加强校内统筹,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要加强校外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二)推进师资建设
各区教研机构要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劳动教育科组,并至少配备一名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把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作为劳动教育教师的重要力量和后备人才培养来源,聘请能工巧匠、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三)拓展实践场地
多渠道加强实践场所建设,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创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征集评选一批土地、山林、草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劳动实践基地。建立以区政府统筹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场室以及设施、工具,引入先进的教育装备,支持劳动教学活动开展。
(四)加强经费投入
各区各学校确保开展劳动教育所需经费,支持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专题研究、教师培训、教学竞赛等。
(五)确保安全保障
各区各学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设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教师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制定安全守则,规范安全事故处理流程,落实安全措施。
(六)完善教育评价
各区各学校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实践频次与时间、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不断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区各学校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七)及时总结宣传
各区各学校梳理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解决。及时总结各学校劳动教育典型做法、先进经验,评选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通过媒体或者自媒体进行宣传,树立师生荣誉感,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筋”和“骨”,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就这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贫乏的国家,它之所以能跻身发到国家的行列,主要是由于民治维新后日本一直奉行“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战略。教育提供各种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素。
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资源。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居于世界的统治地位,后来之所以被美国取代,就是当时英国的劳动力只有70%受过教育,而美国则有90%。据统计,1960-1978年,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实际人均GNP平均增长4.68%,而注重物质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仅仅为3.86%。前者的代表有韩国和台湾等,后者的代表有巴西和西班牙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大量的人力投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教育这个培养人的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用劳动简化法来计量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他强调:“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到目前为此,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以下是用劳动简化法计量我国1982-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劳动简化法是前苏联学者和我国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根据马克思关于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理论,确定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确定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基期和报告期的劳动力总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
1982年为基期,国民收入为5294.7亿元,劳动力人数为52150.56万人;报告期为2000年,国民收入为89442.2元,劳动力人数88797.97万人。表1:
(二)确定劳动简化比
以小学四年级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基准”劳动力,设为1,受过小学教育(5-6年)的就为[(5+6)/2]÷4=1.375,受过初等教育(7-9年)的就为[(7+9)/2]÷4=2,受过中等教育(受10-12年高中或者中专教育)的就为[(10+12)/2]÷4=2.75,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受13-19年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为[(13+19)/2]÷4=4。(三)分别求出基期和报告期平均劳动简化比
计算公式为平均劳动简化比=∑(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比×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求出结果见表2:
由表2,可得1982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34,2000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89。
(四)将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
当我们把劳动者的质量转化为劳动者数量的时候,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总劳动量就会增长,在生产中通常表现为教育年限较长的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较大。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公式为:
社会总劳动力中包含的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社会劳动力总数×平均劳动简化比)
经过计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劳动量的增加分别占总劳动量的25.37%和47.10%
(五)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果把经济增加看作是全体劳动者劳动劳动共同努力得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据前面几步计算的结果求出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引起的劳动量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可以求出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收入,经过计算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带来得经济收入1343.26亿元和42127.28亿元。然后进一步求出报告期和基期由于教育所起作用得国民生产总值为40784.02亿元。见表4:
三、结论
从以上我们的计算结果可知,用劳动简化法计算,在1982年到200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4147.5亿元。其中,由于教育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为40784.0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4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大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知识和科技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
【摘要】教育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劳动简化法分别计算了我国1982年和2000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7%。这些数据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经济增长劳动简化法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高金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再认识[J].科技与教育,2004,(3):43-44.
[3]刀福东,李兴仁,王天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学术探索,2004,(2):51-54.
[4]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甘肃科技,2005,(1):203-205.
一、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的相互关系
(一)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规模
产业结构不但表明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决定在业劳动力的构成和劳动力就业方向。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总量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
通过对比“十一五”和“十五”末期我国三次产业产值比的变动(如表1)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占最大比例正逐渐向第三产业过渡;与此同时,就业人口也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变动最为突出,在五年的跨度内,第二产业产值下降幅度低于劳动力转移幅度,说明在第二产业内部由较少的人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即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企业对劳动要素的要求有所提高。
在工业内部,按照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分为四类,将其中12个重点行业产值和就业分别进行比较(如表2)。2010年12个重点行业产值共397215.38亿元,容纳就业5238.04万人,四类行业产值比为16.79‥36.94‥28.20‥18.07,就业比为18.06‥31.54‥20.65‥29.75。2005年12个重点行业产值共144500.98亿元,容纳就业3736.29万人,四类行业产值比为21.62‥31.82‥26.72‥19.85,就业比为15.07‥28.36‥22.39‥34.18。从技术分类计算的数据看,2005年到2010年,四类行业产值中,中高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增长幅度最大,但就业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高技术和中高技术行业,即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劳动需求量越大,说明在工业内部,虽然中等技术水平的行业仍占最大比重,但劳动要素呈现向高加工制造端集中的趋势。这种就业趋势的转换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结构
1、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层次
产业结构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者素质水平。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要基地,必然要随着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发展而不断优化自身结构。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都是高、中、低技术并存。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的中高技术产业所占比例开始超过50%时,是其技能型人才培养重心由中职转向高职,并要求高职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向技术含量高端迈进,相应的职业教育发展层次必须提升。
2、产业结构决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职业教育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日益加深,新的专业技术性岗位不断产生,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也相应变化,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发生变化。目前,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激增,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供不应求。然而在职业教育体系内部,也需要相应与产业结构对应的专业设置。
(三)职业教育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和优化前景
产业结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的合理配置。职业教育根据产业需求设计合理的教育结构,为其培养人才,实现产业劳动力类型和层次的最佳配置,以满足产业结构发展的需求,推动产业结构的发展;反之,如果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和培养的人才结构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将延缓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甚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水平。
1、合理发展的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
职业教育通过提供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能够迅速从战后经济严重衰败中恢复,并于90年代跃居世界经济前列,其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70年展起来并在全德国范围推广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功不可没。我国属于后发型、赶超型国家,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职业教育可以适度超前发展,从劳动要素方面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2、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国家或地区产业特征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向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知识或人才密集型产业发展,相应的劳动力结构由金字塔型,向葱头型,再向橄榄型过渡,如图1所示。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对应的劳动结构为金字塔型,即高端人才占有极小比例,技术或技能型人才居中,绝大多数一般劳动力居于底部。我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否过渡到技术或资本密集型阶段,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劳动供给能否实现“葱头型”结构,即技术型人才超过一般劳动工人,达到劳动人口的1/3左右。实现这一劳动机构的转变,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型人才产生大量需求
(一)以一般劳动投入为主的产业竞争优势在降低
工业化进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阶段,美国工业化大概经历了近一百年,欧洲国家则经历了200多年的时间。我国大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最主要的产业特征就是加工制造环节的产值占有绝大多数比例,而且从事此环节的劳动者也占有较大比例。从第二产业来看,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187581.4亿元,就业人数为21842万人,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为3637.2万人,远高于其他行业类型的就业水平,占第二产业就业总人数的16.7%。其中,城镇就业人员工资总额达47269.9亿元,平均工资36539元,劳动报酬较低。我国不但加工制造占绝大比重,而且普遍存在要素投入中劳动所占比重大,企业平均利润和职工工资较低的情况。
(二)劳动供给增长趋缓,人口红利即将消失
2010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达78388万人,就业人员为76105万人。从数量来看,适龄劳动供给较为充足,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27931万人、21842万人和26332万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得益于劳动供给总量充足和劳动成本较低。然而,这种基于“劳动无限供给”假定条件下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将随着劳动供给约束而退出历史舞台。
采用15—64岁的标准作为劳动年龄人口的口径,我国学者计算出中国新增劳动力在2006年之前一直都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从2007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增量开始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虽然从目前来看,我国适龄劳动人口总量仍较乐观,但未来增长不容乐观。据联合国2009年的信息,预计到2015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到峰值,随后进入下降轨道。
随着廉价劳动力拐点的到来,人口红利将消失,制造业劳动成本必然上升,企业生产必然通过两种途径进行: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采用技术或技能水平高的劳动者并提高工资;二是通过资本投入或设备引进进行劳动替代,这种方式可以减少用工总量,但新用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或技能水平以操作现代机器。无论采取哪种方式,生产要素从一般劳动要素向技术、技能型劳动转变的趋势不可避免。
三、当前我国教育结构亟待调整
(一)劳动受教育水平有所提升,但技术、技能型不突出
2000年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5—64岁适龄劳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学历占63.38%;据2005年1%抽样普查数据推算,适龄劳动人口中,初中及以上学历比例达66.9%;2010年我国初中及以上学生毕业数达到3350.4万人,比2005年的3244.9万人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按经济活动人口标准,在学历教育中,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其它教育的比例为21.93‥15.87‥66.2,职业教育比例远低于高等教育及其它类别;职业教育毕业生为6670743人,仅占2010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总数的16%左右。而且,当前我国培训类机构普遍存在时间短、规范程度低的特点,对于提高劳动者技能及解决就业的贡献度很难量化。
(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结构性失业突出
目前,我国劳动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高技能人才、技师、技术工人等高素质技能性劳动者非常短缺,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我国工业化推进的突出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培养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已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需要。二是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失业突出。“十一五”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现,由于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结构匹配性不高,造成每年都有部分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人难以就业,或高学历低。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失衡,不但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搁置和浪费,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依照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通过三次产业比例的调整达到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即由当前第二产业居第一位,演变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并大于第一产业。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力的转出,第一和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逐步提升,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优化,必然要求劳动要素各项条件相应的提升。
第一产业,尤其是农业,将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机械化和经营信息化等方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效、优质、生态农业。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从业人员技术素质的大幅提升,职业教育要培养农业从业人员适应技术革新的素质,尽快掌握采用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第二产业是我国当前的支柱产业,亟需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大量制造企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环节,造成产品数量大、质量优,但附加值较低。要继续保持和提升中国的产业竞争力,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仍将是中国产业未来国际竞争优势所在。我国从世界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一线劳动者。加大人力资本在第二产业的投入,将是“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升级的重点,职业教育必须承担培养与现代技术装备相适宜劳动者的重任,推动制造环节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在劳动技能课堂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会学生动手操作、编织等劳动技能。如何才能把劳动课这门课程教好,使学生爱学、会学。 我采用灵活的教法,学生被动地学习,变为主动地学习;变机械地学习为有目的地学习。从创新、合作和成效三方面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总结如下:
一、创新
在劳动技能课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对劳动课动手操作过程的兴趣,来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展开丰富的想象, 低年级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的本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小常识,体会劳动课中的乐趣刷牙、打扫卫生、叠衣服、系红领巾等习惯的养成。
例如:
1、刷牙
在刷牙课上,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杯子和一个小牙刷。我教会学生正确的方法,每次上课前,我总是要问每天刷牙时间,为什么要刷牙?让每个学生轮流表演,还运用儿歌让每个学生牢固掌握刷牙的方法,略差的学生,我手把手的指导,,教育学生养成早晚刷牙、漱口的卫生好习惯。
2、系红领巾
课堂上,我采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每天来到学校要戴红领巾,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红领巾,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步骤练习系红领巾,采用一帮一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带红领巾和洗红领巾、叠红领巾的正确方法,不会的,我在课外进行辅导,耐心的教育,收到了成效
二、合作
在劳动实践操作中,以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激励全体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争,使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特长得以锻炼,素质得以提高,最终走向成功。追求学生人人进步为最终目标,以合作学习小组为运行载体,以全员激动为操作手段,以小组团体成绩评价为导向,激发竞争活力,强化合作意识。
在劳动技能教学中,我总是将学生分为几组,最后,评一评哪组做的最好,激励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训练、健康心理素质的养成、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形成,使学生不以自我为中心,而从集体的利益出发,让他们明白成功的作品属于自己,也属于集体。
例如:
1、穿、系鞋带
能充分发展学生手指协调活动能力,养成独立完成事情的好习惯。我采取穿好的鞋,让大家轮流欣赏老师的作品,引出今天的课题。提问同学们,你们的鞋带是自己系的吗?谁来帮助老师完成系鞋带全过程,只有两名同学能独立完成,其余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才能勉强的完成。通过今天学习,希望同学们以后自己独立完成,不要在让父母为你们操心了。
接着,我讲鞋带系好的好处和不系好的坏处。然后利用自己穿带鞋带的鞋子,进行分布练习,教师辅导,纠正不足。最后,分组练习,组长负责把每个学生都教会。老师并利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比比那一组的学生以最快完、系的最好完成任务,及时颁发奖品。
2、炒酸辣白菜
记得学生炒酸辣白菜的时候,我就亲自示范切炒,并讲述方法,逐个辅导学生刀法。手把手的教,个别不够熟练的,丝切的不均匀的,就耐心的讲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每个学生把菜切完,进行评讲,哪个地方不到位,哪个地方做的好都给与很好的评价。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炒菜要领和方法,才能做好一顿可口的饭菜。对示范中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严厉批评教育,课下个别谈心。老师完整的示范后,优秀的练习,充分发挥的小组长的聪明才智,由组长负责完成本组的任务,老师巡视每个学生操作的过程,及时找不足,改正。
三、成效
我在劳动技能课教学中,尽力满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达到成功和从知识的获益中得到满足,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劳动教学过程中总是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促使每一个学生学会学习,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课堂上,不管学生最后的作品做的怎样,我总能肯定学生的作品,总是能肯定学生为作品付出的一切劳动。并且当众表扬一些成绩平平的学生,使他终生受益。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观察实践的力度,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研究、去体味,才能使学生学好劳动技术,掌握劳动技能,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劳动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经过一个学期的劳动教学,三年级的学生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现在对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小结如下:
一、在本学期的劳动教学中能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劳动活动,积发了学生劳动兴趣,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
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因此在组织本班进行劳动实践时,我的教育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但是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同时,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劳动角色,并经常进行互换,让学生时时对劳动都充满了期待。
二、尽自己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本学期我让本班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将他们所有有限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他们也十分的乐于运用与相互教导,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乐观、创新的意识。这对他们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在劳动的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懂得了自我检查以及帮助他人。
在自己做完了本部分的劳动任务后,学生都知道要先把自己的劳动任务检查一下,看能否通过自己的检查,如果通过了,他们就会对我说,让我去评分。在得到优分后,他们会相互帮助,直到任务完成,接受学校的检查。
四、在热烈的劳动氛围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地参与其中,但是个别学生会钻点小空子,不愿参与。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障碍是农民素质偏低,明确了加强农民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贫困问题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关心、保护并为贫困群体创造基本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之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利,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作为浙江省原来的8个贫困县之一的武义县,自1994年以来进行了以城市化为载体的下山脱贫的成功实践,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帮助世世代代蜗居深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山民”实现了变“市民”的全方位历史跨越,为“山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与山外世界平等的平台,同时,也加快了“山民”向现代人转变的进程,为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人了活力,被受此实惠的“山民”称为“挖穷根”的“德政工程”。然而,下山脱贫仅仅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模式,各地政府可因地制宜选择转移模式,帮助山民尽快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创设贫困山区劳动力培训的机制架构,提高山民的整体素质,使他们下得来、留得住、富得起,从“山民”变“市民”后能真正地融人现代文明。本文通过对浙中山区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存在的障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浙中山区贫困人口现状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的中部,东临台州,西连衙州,北靠杭州、绍兴,南接丽水,面积1091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L0. 7%。浙中地区一般是指金华市所辖的九个县市(区),即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永康市、武义县、浦江县、磐安县、姿城区、金东区,人口447. 94万。金华市属于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全境的东、南、北三面是山区,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0%。由于历史原因,金华市下属各县市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其中既有名列全国百强县的义乌、永康、东阳,又有贫困县武义、磐安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浙中地区大多数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山区,山民的生存状态堪优,表现为“七难”:一是“行路难”,山民进出得翻山越岭,20%的山民连县城都不曾到过;二是“用水难”,由于没有水利设施,遇到干旱,山民、家畜及农作物就会缺水;三是“求学难”,由于村子小,不可能办学校,因为经济拮据和交通不便,致使外出求学极为困难;四是“求医难”,山民缺医少药情况十分严重,生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由于没有医疗保障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十分突出;五是“婚嫁难”,特别是男子娶妻难;六是“邮电通讯难”、“接收广播、电视难”,造成山民信息闭塞、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七是“生活难”,收人水平严重偏低,据调查,2003年贫困山区山民的年人均收人仅为401元,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2005年中央的1号文件都是以“给农民减负、促进粮食稳定增产、鼓励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的。各地政府加大了扶贫的力度,给山区进行“输血”,如下拨扶贫款、修公路、建希望小学、送慰问金、慰问品等。但一方面由于我国西部地区贫困现象更为突出,国家的财力极为有限,扶贫款项只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间题。另一方面,有些山区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如磐安县因山洪爆发引发泥石流造成山区公路屡修屡坏,损失严重。下山脱贫,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我们必须因地制宜,探索劳动力转移的合理途径。
二、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特点
本文选取了金华市姿城区为研究个案,对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了深人调查。据统计到2003年底,婆城区14个山区乡镇总人口为295759人,其中实有农村劳动力为174380人,占总人口的58. 96%。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有90100人,占农村实际劳动力的51. 67% ,占总人口数的30. 46%。从总体上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以就近转移为主。在本乡镇范围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为36898人,占转移人员总数的40. 95 %;转移到本区其他乡镇街道的劳动力为34285人,占38. 08% ;转移到本省其他县市的有13850人,占15. 37%;转移到省外的有5067人,占5. 62%。从转移区域看,省内转移和省外转移的人数比约为20:1。由此可见,婆城区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基本上在本省范围内转移,转移到外省的人数比较少。
2.以雇员打工为主。从转移的行业看,以向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转移为主。根据对14个农村乡镇劳动力离开本乡镇从事行业状况统计:转移到工业的人数为14596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7.4%;转移到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人数为1210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2.8 %;转移到其它社会服务业的人数为12819人,占被转移人数的24.1 %。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雇员,而个私业主和“白领”占的比例很少。
3.以自发盲目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方式上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盲目性,目前农民外出就业以依托传统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为主。据调查,2003年姿城区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有组织进行转移的仅占8.6%,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
4、以兼业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有明显的兼业性,那些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就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兼业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今年外出打工,而明年可能不外出打工。
综上所述,山区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自发、盲目、分散、不稳定等特点,制约的主要因素在于劳动力的素质偏低。
三、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调查与分析
(一)浙中山区劳动力素质状况调查
1.文化素质偏低。据抽样调查统计,在磐安县全部农村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8. 1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6. 9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4. 83%,甚至有14. 17%的从业人员为文盲和半文盲。
2.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几百年来一直蜗居在崇山峻岭中,与外界极度稀少的信息沟通造成了山民小农意识和封建思想严重,市场观念、开拓创新意识淡薄,所有这一切决定了山民不愿意也无法主动地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甚至甘于困守山上接受一点外面的接济。劳动力转移的主动性不强,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
浙中山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在于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磐安县统计,外出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为2. 6万人,占3. 4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76. 5;在县内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初中及以上的大约1. 5万人,两项合计4. 1万人,占到了全县初中及以上农村劳动力的70%以上,也就是说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已率先实现了就业非农化。从异地转移的情况看,有一个显著特征:文化程度越高,转移范围的半径越大,没有文化的农民,大多流转范围局限于本县。素质低的农村劳动力比重过大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输出和向农村工业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成因剖析
1.教育投入不足。尽管近几年来,金华市对教育投人的总量都在逐年增加,但全市教育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不到2%,只能满足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真正用于教育科研、教学设施投人的微乎其微。山区的教育投入经费严重短缺,我们在调查中痛心地看到有许多山区孩子还在危房里上课甚至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
2.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山区乡镇的一些骨干教师纷纷想方设法调往平原乡镇、城区或其它经济发达地区,如边远山区塔石乡近五年调往外地的教师达21名,而本乡只能聘请代课教师补缺,因此要提高山区乡镇的教育质量比较困难。
3.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现有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过分强调学科分类和体系,与现阶段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脱节。教学流于形式,不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需求。职业学校定位不清晰,缺乏办学特色。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4.对实用技术的培训不够重视。许多乡镇领导对农村培训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具体的培训计划,没有足够的办学经费,没有健全的教学设施,没有单独的培训场所,培训学校形同虚设。一些农民种、养殖规模比较大的乡镇,偶尔也会举办几期实用技术培训,但重理论轻实践,农民只能学到一些肤浅的书面知识和技术,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至于那些外出人员较多、劳动力转移比例较高的乡镇,往往缺少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对劳动力转移放任不管,任其自发进行。
四、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对策措施
(一)教育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孟要作用
1.有利于增加劳动力资源的有效供给。据调查,2002年姿城区14个乡镇农民子女初中升人高中的升学率为76. 5%。这种低升学率导致一批年轻的农村人口过早的进入劳动力队伍。将乡镇初、高中毕业后未能升人更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1一2年的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可以提高其素质和劳动技能,使其成为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并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失业矛盾。
2.有利于减少劳动力盲目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流动,增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选择职业和岗位的盲目性。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具体建议
1.强化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和管理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制定了关于各级财政新增的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农村的比例不得低于70%的规定。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人,实行多渠道办学。
一要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体制Q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要努力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人,确保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逐步建立起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校办产业收人、社会捐资、设立教育基金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确保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扩大。特别是要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大力引进外资和民间资本,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体制。
二要理顺农村教育经费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金管理,严格管理国家教育拨款、社会集资、学校创收、学生缴费等教育财源,形成以专门金融机构为轴心的教育资金运转机制,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安全、高效运转,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监督机构。要对教育经费进行科学管理,必须建立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使教育经费真正用到实处、物尽其用。
四要努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调整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一方面要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总额中的比重,以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实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经费的投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要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村劳动力,实行劳动力与产业的优化配置,必须对农村教育进行综合改革,克服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弊端。金华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进教育内部的“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基础扎实、层次合理、纵向衔接、横向沟通、高效运作”的大教育格局。农村教育的综合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人手。
(1)推进农村基拙教育的综合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使农村劳动力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在农村特别是山区乡镇,接受初中教育后的农村青年大多返乡务农,但由于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知识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问题,毕业生不能很快融人当地的农业生产建设和产业化经营中去。因此,课程设置要贯彻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原则,因地制宜,加大农村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的改革,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紧密结合,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又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人,提供智力和人才保证。
(2)加强“三教”统筹,优化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要深化改革,使“三教”在办学思想、服务方向、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高度融合。农村“三教”统筹的基点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这个基点上以“大职教”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计划,重点发展急需的专业,按需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还要逐步试行主辅修制,培养一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人教育在基本完成扫盲教育以后,转移到以岗前、岗中培训为主。对重视农民教育、农业技术培训的学校,政府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彻底扭转职教、成教学校长期忽视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
(3)以农村教育实体为依托,推行农科教结合。要紧紧围绕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继续实施科技、教育、卫生“三下乡”活动,努力探索和推广“开发一个项目,建设一个基地,培训一批人才,推广一项技术,致富一方农民”的新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新门路。
关键词:教育;生产劳动;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经历了“融合—分离—结合”的过程。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训练是融合在劳动过程中的,父辈和儿辈们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教育和劳动很自然的融合在一起。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价值的增加,以及阶级私有制的出现,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分离。一部分人脱离体力劳动,从事生产管理和科学文化活动,这样教育便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并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两个模式
如前所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超越社会意识形态而存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同样有。不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关于它的对待方式和实施方式也不尽相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在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英、美、德、日等国家,虽然国家间有所区别,但总体上采取了自由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德、日政府干预稍多,美国干预极少。由于市场经济和现代资产阶级民主的高度发展,这些国家并不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看作是意识形态问题或其他什么政治问题,而是看做一种生产、就业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公众、企业家和家长要求到什么程度,社会各界就努力去做到什么程度。政府起一个协调的作用,表现为一种自发半自发、渐进的形式。
另一类是理想主义和集中主义,以前苏联为代表。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便是属于这一类型:把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的问题,看成是政治理想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问题,认为必须坚决执行,甚至认为有条件的要执行,没有条件的也要千方百计的设法去执行。普遍的做法是把它列入党纲,定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通过党和政府的行政权利和行政手段在全国强力推行。
上述两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各有长短。第一种模式的优点是,符合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社会过程和社会状态是客观历史结果的事实。人们首先是适应它,逐步认识它,必要时给予干预。缺点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
第二种模式的优点是发挥了人主观改造社会的能动性。当人的认识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顺应规律适当干预时,对社会的发展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底,对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施,容易提出过高要求,与现有生产力水平不符,一旦通过行政权利强力推行,往往造成欲速则不达,事倍功半。导致类似时“上山下乡”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仍然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列为教育方针,也要求努力实施,但没有相过去一样靠行政权利强力推行,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情况反而比过去更好了:各种类型职业中学迅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各种岗位培训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这充分说明市场经济及其发展水平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动力和实施条件。
综合上述两种模式的优点,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主观顺应客观,但又要合理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结合点——科学技术
在现代大生产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在内。”马克思逝世一百多年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特别是二战以来,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所以正如邓小平所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科学技术孕育着的巨大生产力必须通过生产发挥出来,这就是要求生产者必须通过教育掌握科学技术。也就是说,现代生产劳(下转32页)(上接30页)动的关键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而现代教育过程,也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培养劳动者。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里,教育过程和生产劳动过程,建立在科学技术这一共同的基础上。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点。
三、怎样做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我国1958年实施的“教育大革命”机械、片面的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师生参加工业、农业的体力劳动,而且参加得越多就结合得越好,在这样的错误思想的指导下,中央实施了若干措施,如:上山下乡,开门不办学,大学生和工农划等号,这些措施导致了:师生参加劳动过多,政治活动过多,社会活动过多的“三多”现象,教育质量急剧下降,而且盲目的大干快上,教育事业急剧膨胀,超越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
到这里我们就要反思:是不是让学生拿着镰刀、斧头干活或是手工操作机器才算从事生产劳动?
答案是否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质是讲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相结合,也就是说现代生产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在更高级形式上结合起来,而不是教育与劳动的原始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活动紧密联系。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中来,要采用最先进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武装学校,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最新科研成果武装教师。我们不应该脱离现代化的理念、管理知识、科技知识、竞争精神、开拓创新能力来空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能只是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而不关心这种教育与劳动的结合是否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基本原理,也是现代生产和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进程中,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认识的程度不尽一致。在教育实践中,一度出现以简单体力劳动冲击教学,以劳动代替文化科学知识学习,造成教学质量下降的不良倾向。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正确理解和认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周玉良.怎样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真正内涵 [J].当代教育论坛.
[2]肖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与意义 [J].中国教育学刊,1999(4).
[3]成有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的新探索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4]夏立发.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 [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6).
【论文摘要】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教育优先发展的依据在于其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制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目的,就是从国情和教育规律出发,通过以公共产品定义教育、以教育深化扩大规模、以资源整合调整结构、以竞争开放提高质量,以及以需求导向增进效益,实现教育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最大化发挥教育先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劳动力数量和教育水平优势,取得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占据了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已经开始。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成反比关系的劳动力成本,二是成正比关系的劳动生产率。随着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出现和人民群众对收入提高的期待,工资水平上涨是必须的和必然的。因此,我国确保产业结构调整成功并避免出现比较优势真空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这恰恰是教育水平提高的结果。
我们的研究表明,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再进一步改善为全部是大专学历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此外,教育深化对劳动者个人的收益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可以调动家庭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研究表明,如果城乡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水平提高至12年,即完成高中教育,城镇劳动力教育收益可提高17.0%,农村劳动力提高21.1%。如果受教育年限进一步提高至14年,带来的教育收益增加幅度对城镇劳动力为41.2%,对农村劳动力为43.3%。
根据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将下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将消失。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和社会养老负担显著提高。保障劳动力供给要求未来考虑提高实际退休年龄。而这种可能性几乎完全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也就是说,发展教育也是为迎接老龄化做必要的准备,或者说是创造条件赢得第二次人口红利。
二、教育先行要大幅度提高公共投入比重
目前,我国财政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3%,只相当于法国的59%,德国的79%,英国的66%和美国的69%。我国提高公共教育投入的目标是根据这个差距设定的。但是,基于以下原因,我们认为有必要设定更高的目标。
首先,学龄人口比重大要求更高的公共教育投入。上面的比较尚不足以显示我国公共教育投入的实际差距,因为教育投入规模与一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相关。当学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比较高的时候,也需要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育。根据这个原理进行模拟,即以美国学龄人口比重为基准,由于中国目前总人口中仍然有更大比例人口处在受教育阶段,模拟的结果显示,我国在教育上的公共投入仅为GDP的2.8%,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进一步扩大,只是法国的46%,德国的52%,英国的52%和美国的59%。
其次,公共投入不足挤压居民正常消费。公共财政支出占全社会教育支出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为86%,发展中国家在75%左右,全世界平均为80%左右,而中国仅为46%。也就是说,按照国际标准,中国私人支出占教育支出比例异常地高。教育投入过度依赖家庭,严重挤压了私人消费空间,导致社会消费其他方面的需求不足,抑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削弱了出口和投资需求的情况下,扩大教育的公共投入,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教育公共投资不足的另一个后果,是教育不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教育费支出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沉重负担,社会上对教育的抱怨大多源于此。
第三,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从理论上讲,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应该遵循一个先高后低的倒U字型变化轨迹。首先,我们观察到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比重偏低,这固然是人均收入水平低、资源不足的结果,但更是导致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处于受教育阶段人口比重大,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低,只有实现教育的跨越性发展,才能更快地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而这要求有一个公共教育投入的临界最小规模。其次,由于公共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发达国家已经超越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阶段,而更高的教育阶段相应要求较多的私人投入。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人口老化,处于受教育阶段的人口比例也降低,从而在教育总支出保持较高的同时,公共支出比重趋于下降。我们之所以在实际中没有观察到这个规律的作用,恰恰是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未能实现教育超前发展,从而不能大幅度提升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发展的赶超。
三、教育资源需要进行更有效的配置
一项流传较广的研究表明,分教育阶段来看,学前教育的社会收益最高,学校教育其次,而职业教育最低。其含义并不是教育收益下降,而是指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的消长。从总体上来讲,我们把教育定义为公共产品。但是,由于教育供给的类型是多样的,其外部效应不尽相同。在合理分配公共教育资源和调动家庭教育投入时,我们可以按照这个规律,第一,在不排除竞争的前提下,坚持义务教育的完全公共品属性。同时创造条件把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把学前教育纳入公共支持的对象。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具有很明显的外部效应,特别是具有扶贫含义,因此,农村学生的营养餐和城市学生的体育设施属于公共品领域,政府应该进行干预。第二,由于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更加接近于准公共品领域,即这个教育阶段既具有公平补课的性质,也具有个人和企业收益率高的特点,在公共支持的同时,尽可能动员社会、企业和家庭的投入积极性。
一、劳动前的总动员
开会总动员,强调事小意义大,一定要让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结意识。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学生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都能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没有一丝的马虎大意,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次劳动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而是一个整体,一个班级。
二、劳动中一定要表扬先进的人,提醒不足,只说现象,不点人名,力求让学生每天从劳动中体会到乐趣,鼓励激发大家自觉劳动的积极性。
三、劳动后:布置作业写总结,及时记录最真切的感受,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和感悟再次强化劳动的意义。
四、劳动中注意安全
关键词:高校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供需动力模型
一、引言
当今的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人才与技术的竞争,高校作为人才与技术的主要提供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2010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超过630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校每年还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专利、专有技术、经营管理技术。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1985~2008年全国100所高校专利总授权量为60011件。高校庞大的消费群体和基建、实验室等方面的投资,带动了地方有效需求的扩大。
许多文献研究了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诸大建、鄢妮认为大学通过后向的支出和前向的知识溢出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城市经济的相关主体;吕颖认为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将成为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何心展、张真柱认为大学城的兴建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良性互动效应,作为一种新的大学组织形式,大学城有其自身的特征,大学城与发展区域经济密不可分;吕京把国外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总结为三种:以威斯康星为代表的教师与顾问式高校主导模式、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三结合模式、以相互作用大学为代表的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共生模式;车红华从高等教育服务核算、部门相关联和科技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庄莉、刘艳分析了中俄合作办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人才的合作战略,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冯淼认为高职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撑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职教育提供的继续教育场所有利于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面提高区域内的产业素质,高职教育为技术革命提供创造基地,有利于区域经济内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吴玉鸣、李建霞认为高等教育在提升区域竞争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张光斗提出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结合与合作,关键是经济建设必须依靠高等教育,高等教育也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罗海丰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针对经济发展的现有水平,更重要的是针对未来的趋势,适度超前发展,同时要针对我国国情,将高等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现有文献大多是从人才、技术等角度分析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较少从经济学供给、需求的角度系统论述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考察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机制,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其供给机制,从消费、投资的角度分析其需求机制,最后构建了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需动力模型。
二、高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供给机制
从供给方面来看,社会总产出可以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其基本形式为:
Y=AL?琢K?茁
一、揭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有关教育的诸多问题由此而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对此都有一些论述,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都没有像邓小平那样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教育的实质,他强调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突出贡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社会作用的认识从大的范围来说,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教育的经济功能。他们既看到了教育对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了教育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不过相对而言,他们关注的更多的是前者。这是因为:其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中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历史上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机械化大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他们更多地看到机械化大生产把妇女儿童卷人生产过程,看到机械化大生产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甚至是对人性的摧残。由此他们提出了为儿童争取受教育的权利、争取全面发展、争取摆脱资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等著名论断。但他们未能明确地提出教育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所应当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列宁和毛泽东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也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然而,由于国际敌对势力的威胁和封锁,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缺乏,以及战争年代遗留的思维模式等等诸多原因,他们都较多地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其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虽然看到了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革,但他们没有目睹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也没有看到现代教育对于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因而他们未能全面地科学地揭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重点地位。
邓小平则不然,他不仅亲身经历了建国后30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深切感悟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n](28)而且亲眼目睹了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2K87>从而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在此基础上,他把教育放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大局中通盘考虑,提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M(1M)邓小平正是沿着科学技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科技的发展必须依赖人才、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所以抓科技的同时必须抓教育这一逻辑思路展开的。邓小平关于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揭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可贵的是,邓小平不仅提出“基础在教育”,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思想,而且为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出一系列重要的主张。例如,他强调各级领导都要重视教育,认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4](21);他要求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明确指出:“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w为了加大对教育的投人,他要求:“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6](2™如此等等,足以表明邓小平对于教育战略地位的重视。
邓小平关于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行动指南。为了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十二大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技,首次把教育摆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十三大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四大提出科教兴国;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并且成立了以政府总理为首的科教领导小组。依据这些重大决策,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到1998年底,全国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达98.93%,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73%,九省市已实现普及,高校招生创历史新高,达250余万人。一个全面面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二、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指明教育发展的总方向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在给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屮,明确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教育要为现实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所面临的历史使命不同,对这一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洞察了时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主题,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从而确立了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既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为社会现实服务的思想,又是根据我国国情,从党的总路线总任务出发,适应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提出的教育战略方针。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必然反映在教育上,因此,教育与世界的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所关注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就开始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产阶段,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和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D]“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4]列宁说:“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杈+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f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f=总和=社会主义。”[5]毛泽东也指出:“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以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w很显然,在他们的论述中都包含了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思想。邓小平不仅继承了他们这方面的思想,而且根据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UUM)经验教训,提出了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在此基础上,又把“教育要面向世界”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的重要内容,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既是教育自身周期长、见效迟的特点决定的,更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今天的教育关系到明天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换言之,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功能,决定了他们的价值体现于未来。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但明确提出教育自身要面向未来的还是邓小平。他不仅要求人们要用长远的眼光、战略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认识到教育与未来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且把面向未来作为教育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之一,要求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要根据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这不再是对教育与未来关系的一般性认识,而是要把教育发展落实到未来的层面,落实到当今教育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因此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贡献。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邓小平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这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它明确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
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强调教劳结合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致性,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教劳结合的基础,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显著贡献。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教育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写进《共产党宣言》,随后马克思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从而构成了为大家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基本观点。毛泽东也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它提到了教育方针的髙度不过,他更多的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的改造功能,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教育自身的改造及经济功能关注不多。认识上的不全面,当然更主要的是由于在党内逐渐滋长起来的“左”的思潮的干扰,在一段时期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被歪曲,相当一部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由于过多地参加生产劳动,打乱了教学秩序,降低了教学质量.到了十年内乱时期,劳动变成了惩罚的工具。
1977年,邓小平针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际中的具体问题,站在新时期的战略高度,指出:“为了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个新的条件就是“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他还根据世界发展潮流,进—步指出“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ta(l07),“使教育事业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y(M)8)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说马克思是在洞察了工业革命时代资本主义早期经济典型形态机器大工业发展的客观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理,那么邓小平则是在洞察了信息革命时代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从整个教育事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崭新角度来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不仅如此,邓小平还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邓小平提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mow这里所说的新的发展,即是强调要以现代生产赖以进行和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邓小平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他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中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8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从而使科学技术通过人的掌握与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的继承,又是从其作用方式上进一步发展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
原文链接:https://www.gwyoo.com/haowen/17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