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使用十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长效机制;应用场景

TP311.5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化,数字化教育成为未来的趋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热度在继续升温,各院校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但是各院校的教学资源库普遍存在“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院校花了大量资金、时间于资源建设,但是后续的应用与实践投入较少。由于实际应用少,教学资源库的维护与更新工作也无法持续进行;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信息落后,导致可应用性更差。教学资源库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状,导致教学资源库管理不闭环,可持续性差。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

教学资源库具有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成果展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社会学习者等意义(刘锐,2013)。在高职院校建设教学资源库中,首先应探讨资源库建设目标是以促进学生学习为主,还是教学成果展示与资源共享为主。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的确定,有利于进行教学资源库使用场景规划,从而逆向指导建设方案的拟定与资源建设的实施过程。

通过查阅部分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其教学资源库内容较相似,主要是申报材料、教学录像、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内容。这些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面向教师、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内容体系,侧重对“教”的内容共享,缺乏对“学”的需求引导。但是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资源库作为教学的工具,应当服务于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资源库,也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建设目标是营造学习环境,服务于学生学习。

教学资源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也契合新形势下的学生特征。目前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学生普遍是95后的学生,95后的学生被称作中国“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从一出生就接触互联网,又和移动互联网一同成长。

二、顶层设计与底层应用相结合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因此教学资源库建设前,应当做好责任分工与统筹规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由学校、专业、课程团队三个层次的责任部门共同完成,每个层次的责任部门负责相应的建设内容,实现顶层设计与底层应用互相结合,宏观把控与微观调节互相结合。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建设责任部分与建设过程设计如下(图1):

(一)学校层次: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教学资源库平台

平台建设设计中应做到“需求自下而上,标准自上而下”两条线,综合考虑“统一技术标准”与“满足个性需求”两条线,缺一不可。

目前较多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是:学校给出经费与鼓励政策,支持各个课程团队自行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未来,随着各个课程子资源库的增多,每门课程每个子库有自己的入口,自己的资源管理与使用方法,作为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主体――学生,面对不同的子库,用户体验极差。而且,由于每一个子库自行研发与建设,技术标准不一致,不利于学校未来统一管理。因此作为学校,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创建教学资源库的平台,自上而下地统一各类技术标准。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实践,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手段。因此教学资源库的顶层设计,并不是凭空而来,应该基于教学资源库底层应用实践的需求。教学资源库的末端应用,应当具有内容新、交互性强、所需的,需有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等特征,因此顶层设计应当自下而上地采纳各个课程资源的实际应用需求。

W校作为顶层设计方,应统筹考虑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各层次和各要素,具有全局观念,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地实现教学资源库的整体建设目标。平台建设做到:一是建立统一标准,但是综合考虑各专业个性化发挥的空间。二是具有开放性,且交互界面友好。利于后期教师进行实时更新,资源的更新,确保应用的可行性。三是资源建设考虑较多终端载体。如应开发电脑端应用的网页,IPAD或者手机端应用的APP界面。真正实现信息化走进学生课堂。

(二)院系专业层次:基于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专业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是服务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前教学资源库数量较多,但是部分教学资源库仅是简单模仿、重复建设,未体现行业特色、地方特色,院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也不鲜明。院系及专业在组织建设教学资源库中,应该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做好本专业资源库的统筹规划工作。

专业资源库建设统筹规划要结合人才所服务的行业特征,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专业应当根据就业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确立行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教学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职业就业教育,紧密联系。专业资源库应包括:行业前沿信息、行业政策、行业证书考取指导、课程资源。通过专业资源库中的行业信息,帮助在校学生充分了解行业情况,理论与实务结合,培养更加接地气的职业教育人才。

(三)课程团队层次:以应用场景为指导,做好课程资源库的内容建设。

资源库的内容质量,是资源库的生命线,是最核心的内容。课程团队建设课程资源库内容时,应当以应用场景为出发点,进行内容开发。

课程资源库的内容开发应当做到:一是有较强的交互性,现在课堂形式已经不再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模式,已经实现了翻转课堂。课程资源建设中,不能再是一次性的灌输,而应该有较强交互性,让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这要求课程资源的内容设计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学习方法为主线,涵盖课程预习、课堂知识学习、知识巩固提升、课后复结等环节,通过教学资源库突破学生学习的时空界限。三是课程资源库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信息化下的课程资源库的知识展示方式,具有直观展示内部结构、降低教学成本、实现学生反复练习等优势,解决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应注重利用行业专家的知识与经验。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课程目标应当满足行业人才能力需求,实现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行业专家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资源库的课程资源中发挥作用。行业专家可以成为课程团队建设的成员,共同讨论制定课程标准;行业专家可以自行录制相关视频,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行业专家可以利用行业经验,提供真实的行业业务,创设真实的业务情境,让学生训练中提升。

三、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与管理

教学资源库初期建设工作实现阶段性完成后,还应当注意应用与管理,通过闭环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库的长效机制。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与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教学资源库的质量评价标准。教学资源库的质量评价,应当以资源库系统及资源内容为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可多元,包括教学资源库的管理者、使用者、第三方机构。教学资源库的评价维度应包括资源内容是否丰富、资源更新是否及时、资源信息是否准确、互动界面是否友好等方面。通过建立教学资源库的质量评价标准,引导教学资源库建设方向。可以适当引入各个子教学资源库的质量检查与横向评比机制,促进各专业与课程力争建设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库;同时,根据使用者的评价反馈情况,建设方对不足之处进行相应修改,改善后续使用者的用户体验。

二是建立维护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建设维护团队。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维护工作既包括技术层面的系统维护,又包括内容层面的资源维护。技术层面的系统维护,需由具有较强信息系统专业知识的人开展,而且需要面对各个子库的调整需求,工作量较大,应当由教学资源库管理者配备专职、专业人员执行系统维护工作。内容层面的资源维护工作,主要由系部的

三是建设资金的全周期支持。教学资源库的资金支持时间周期,应当与资源库的使用周期相一致,不能仅仅是初始建设环节有资金支持,后续就中断。通过持续的资金支持,鼓励教师进行资源库的二次建设,实时维护。

四、总结与思考

通过探索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资源库,让教学资源库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平台,课余自主学习的良好助手。通过对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应用-再建设”的闭h管理,实现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与资源更新的长效机制。这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更好发挥教学资源库的共享作用,为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提供良好平台支撑。二是有利于提升教学资源库的可持续性,促进教学资源更新。三是提升教学资源库建设投入的效用。

本研究一方面可为各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提供开发标准,为应用与管理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资源库资金投入活动提供决策参考。这预计将改善目前各院校简单建设、重复建设率高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杨威,2011,关于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以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92-93

[2]周建,2012,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库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160-162

[3]刘锐,2013,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42-46

关键词:专业资源库;学习平台;行业企业;运行机制

作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一部分,教育部自2010年启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至今,中央财政投入建设资金3.1亿多元,共开发建设了56个学生需求量大、专业分布面广、行业企业急需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涉及18个专业大类,27个项目已通过验收,共有532所高职院校(其中高职示范、骨干院校159所)、851家行业企业参与建设,建成各类多媒体资源30.2万余条,注册学员38万余人,累计访问量超过7000万人次。2014年,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进行了重大调整[1],根据“辅教辅学,拓展培训”的基本定位、“国家急需,全国一流”的水平要求和“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设计思路,研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指南”[2],将“先申请、后建设”的项目组织方式调整为“统一要求、自主建设、自愿申请、择优支持”,更加强调“建设基础”,更加注重资源的可用性和专项资金的投入效益,并加强了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情况和数据资源使用情况的监控。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通过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有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改革,有利于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构造跨时空集成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改革专业教学模式,为学习者营造灵活、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资源库开发建设逐渐深入,一些根本性问题也渐渐凸显,遇到了制约其规模化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解决问题,为更好地发挥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作用,亟需研究与探索。

一、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的现状

目前,网络上有关教育类的资源平台系统非常多。有国家层面的教育服务平台,如由中央电化教育馆运营维护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高等教育出版社运营维护的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平台,也有企业投入的教育服务平台,如“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等,同时还有很多地方和院校自主开发的资源平台,适合于局域网的安装系统,有的不提供互联网模式。而教育部官方指定使用的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目前有两个:“数字校园学习中心”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目前“数字校园学习中心”平台建有资源管理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了“药物制剂技术”等7个资源库,现有资源总数102405条、课程总数138门、用户总数20110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中心了24个资源库,现有资源总数299054条,课程总数1314门、用户总数274663位。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专业层面上对数字资源的整合,其平台与一般的慕课类教育资源平台有很大的区别:一是形式上,专业资源库平台支持多样化的资源素材类型,有虚拟仿真系统、动画、视频、课件、案例、图片、音频、文本等;二是结构上,专业资源库平台是体系化的,在专业层面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三是用户群体上,专业资源库平台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其用户有职业院校师生、行业企业代表、企业在职培训人员、社会人员等;四是教学模式上,专业资源库平台更适合于职业院校,尤其是生产实训虚拟仿真等课程,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

二、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存在问题分析

针对上述资源库平台的建设现状及分析,目前在建的大部分资源库共享平台在顶层设计上都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建设缺乏标准和规范。在资源层面上,目前很多资源库平台仅局限于“资源的库”,只是海量电子资源的简单堆砌,对资源的标准建设缺乏规范。而对共享型资源库的误区是,很多人认为下载就是共享,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架构,忽视资源内部结构的颗粒细度,资源结构粗糙混乱,资源被固化分类、静态排序,无法满足下载者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另一个误区是以为提供链接就是对外开放,就实现了资源间的通用、普适,忽略了在资源的制作过程中的系统化、结构化的顶层设计与标准化制作流程,更没有资源的评价标准,因而也就出现“每建成一个,就多一座信息孤岛”的尴尬局面。

2.资源库应用忽视师生互动。在学习层面上,仅局限于资源素材的建设和呈现,并未将学习者与授课者的学习互动纳入资源库建设重点:目前很多资源库项目的应用模式是让教师通过互联网获得对教学有用的素材,下载到教师的电脑中加工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在此过程中,除搜索、上传、下载动作外,其他教学活动都在本地完成,系统没有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有的虽有“学习中心”页面,但不能跟踪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态,难以即时掌握教学效果,更没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时时、处处、人人的优势,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难以形成群体交流互动模式。

3.缺少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机制。虽然各类资源库都呈现并链接了大量行业企业的信息和招聘岗位,但未能吸引行业企业等多种用户深入参与到系统中去。资源库的教学资源素材是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由于缺乏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机制,行业企业无法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来,来自产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等动态信息难以为教师和学生所用。

4.推广应用缺少利益驱动机制。在资源库的推广应用中,建设者与使用者利益关系不明,各关联角色处于“各自为战”“相互提防”的局面,缺少激励参与者的利益驱动机制。

三、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的构建与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应加强平台功能的顶层设计,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出发,构建应对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从就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出发,系统化、结构化地梳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据此开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课程设计的最佳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一站式学习平台。同时,打造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机制,并借助平台战略,整合各关联主体的资源与需求,建立利益驱动机制,从而使专业教学资源库更好地发挥“辅教辅学”的作用。

1.构建应对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应是一个行业企业全程参与的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作为一个资源开发与管理系统,应使之具备系统化、结构化构建专业人才能力框架、专业课程体系和具体课程的内容,以及具体课程教学设计的最佳实践,从而帮助专业教师提升专业水平,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资源库也应着力于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满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提供以提升学习者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并重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根据上述要求,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应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依照区域产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人才培养的首选岗位,通过分析胜任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并细化为“能力单元”,把“能力单元”作为教学的基本单元,形成涵盖一个专业所有岗位“能力单元”的教学标准体系,从而重构课程体系,重新设计课程(课件)、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估等各方面。在此系统中,资源作者根据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可以在平台中借鉴同一专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产业最新技术内容,也可借助多种网络沟通工具,自发形成跨地区、跨院校、行业企业全程参与的资源开发群组,并利用多种个性化课件集成工具,创制符合资源结构化标准的优质数字课程。在这里,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同一门课程,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区域产业需求、生源情况,因地制宜,重组资源或调用不同课程,来形成其实际的课程。在资源的制作时,要特别强调系统化、结构化的顶层设计与标准化制作流程。“开放式资源库平台以资源元为基本的构成单位,赋予用户根据自定义逻辑链接进行资源元选取、编辑、定制权利,具有开放式标准、共享结构功能的共建共享开放信息资源平台。”[3]作为资源最小分子单位的“资源元”,相对应一个“能力单元”,包含了资源代码、索引词、资源概述、资源内容与链接路径5个元素。通过代码(位置)、元(信息)和路径(链接)的定义,建立资源之间开放式关联,不同的资源元(能力单元)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教学单元,以此结构标准创建资源包和课程包,实现对其涵盖的资源元集合进行任意开放式重组,资源关联则可以再定义,实现动态排序、灵活分类等便利,从而使资源的使用者可以对资源进行个性定制、实现任意关联,进而增强资源碎片间的通用性和普适性。

2.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站式学习平台。目前,大部分专业资源库在学习模式上仍沿袭“灌输”式教学,忽略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新一代资源库要建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站式学习平台。该平台需要集成多个功能模块,其中主要是“教”与“学”两个互动系统:一是教学系统,主要包括教学资源、课程管理、项目管理、互动教学、实训管理、作业测试、分析评价等;二是学习系统,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学业档案、在线学习互动、职业生涯定位导航、任务驱动、学生评估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互动教与学系统,在课前、课中、课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互动协同,从而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与学活动突破课堂45分钟的屏障。在此平台应用模式下,课前教师必须在该系统上做好大量准备工作,使学习者可以通过系统平台在课前充分浏览、学习相关资源,理解、设计教学任务,充分与教师进行答疑、测试等互动;由于大量的知识理论学习已经前移,课中教师就能将基础知识讲授的时间节省下来用于大量的师生课堂互动、问题引导、问题提出、方案假设、项目设计与引导、项目分组、项目阶段性评价等;课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项目的实践,教师则变身为辅导员,指导各个小组同台进行测试评估PK。同时,教师还要充当专家评委,或从网络召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评价互动,指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完善,同时引出下一个学习目标及任务。这种教学模式的变革,可以确保学生在学校获得实实在在的职业能力,为其就业后在企业实战环境下生存、发展打下扎实的上岗能力基础,让授课者也能实时关注到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学习进程、学习水平、学习结果,并且能够帮助教师对每一个学习者,尽可能的提供阶段性的辅导和评价。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当前生源变化,非应届高中毕业生等社会学者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比例会逐年提高,因此,资源库学习管理系统还需增加自主学习定位导航、进程追踪、能力评价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功能。对初次访问者,系统能对其自身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能根据测试结果和访问者设定的学习目标,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同时,还能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进程式跟踪监控,成为学习者自我学习的一个工具,提醒“我”该做的事哪些没做,做完之后的下一个进程是什么,并提供可选择的方案。这里系统完成的不简单是个任务管理,而是学习者的动态自我管理,帮助教师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和能力评价。

3.创建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运行机制。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应成为校企合作育人的管理平台。一是行业企业应作为建设主体主动参与资源库平台的建设并享有一定的权益。二是专业教学资源库应成为行业企业职工培训的重要平台。由于资源库网上学习的便利性,行业企业可以主动将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资源库平台,同时鼓励企业职工注册参与专业资源库的学习,企业职工活跃度是行业企业参与的重要指标。三是资源库学习平台不仅仅面向学生,还要为在职者与社会访客的能力提升、自主学习提供支撑,要建成一个开放的平台[4],为每一位学习者设立“终身学习账号”,学习者可以通过登录使用系统平台,通过互助学习、同伴学习等提升职业能力。

4.借助平台战略建立利益驱动机制。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在央财资金的支持下建设,项目建成验收后,其后续维护及更新的经费需要建立利益驱动机制。针对资源库建设者和使用者“各自为营”的现象,可以充分发挥资源库平台优势,整合学习者、资源作者、授课者及其院校、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出版商、开发商、制造商、运营商等各类利益相关方的资源与需求,明确各类资源建设者、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权利保障机制,坚持“谁上传、谁使用、谁受益”的原则,完善利益驱动机制和自我造血功能,让各类利益相关者各取所需,从而构建多方联动的生态环境。如资源作者可通过出版商,将制作的资源出版与线上线下出售给授课者使用,也可不通过出版商,独立制作教学资源,直接将教学资源推送给教学者与学习者,按点击和使用率收取费用;又如授课者结合行业企业需求,自行创建教学资源,并以课程、证书和职业资格打包的方式推送给学习者,以授课者上传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确定其使用共享资源权限,从而实现优质资源的不断集聚;出版商可以提供部分免费资源和收费资源形式参与资源库建设,并通过平台了解学习者群体状况,向教学者推荐专业教材实体书;运商营可以通过赠送学习终端给学习者,以推广其学习软件等。由此可见,引入了平台战略,能极大地丰富各角色间的交流互动,使传统交流模式、学习模式、商业模式获得突破的空间和契机,用户数量和人气也能得到提升。借助战略平台,还可通过建立交流社区,为共同兴趣的人提供一个互动交流讨论的平台,以学科、学校、班级、地域、社团等类型作为群组纬度,进行同纬度或跨纬度的交流来增加互动粘性,聚集人气。还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功能设计的改动增加互动,形成“越有用—人越多、人越多—越好用”的良性循环,确保资源库持续运营与支撑。建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要以平台建设为核心,遵循开放式资源云架构,依托开放式接口技术,通过资源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学习型社区、社会服务门户、系统管理等基础板块,让学习者、授课者、资源作者、社会访客等主体充分参与到平台中,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只有做好资源库平台的标准规范和顶层设计,才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规模化发展,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14年度项目申请工作的通知[EB/OL].(2014-03-14)[2015-10-28].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南[EB/OL].(2014-03-14)[2015-10-28]

[3]徐健丰,徐高峰,宣乐飞.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的构建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3(5).

当前,以校园网建设为代表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但校园网在学校中的应用层次还普遍较低。对本地已建成校园网的几所学校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校园网在学校的应用方式大致有3类:(1)网络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即通过校园网培养教师、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如上网查找资料、收发电子邮件等;(2)通过建立学校、教师、学生等的主页宣传学校;(3)进行简单的教育、教学管理,如档案管理、学籍管理、考试管理等。

我校自2012年秋建成校园网后,就致力于积累各类教学课件、多媒体素材,开发校级、学科组、班级及教师、学生的个人网页,开发多媒体教室网上登记系统,建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以丰富学校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支撑。

二、校园网资源库建设方法

(1)资源库建设以“建网、建库、建队伍”为基本原则,力求借助资源库的开发应用来促进校园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开展网络教学服务。开发项目成功一项、应用一项,开发与应用并举,在应用实践中检测与优化开发项目。

(2)以树状结构方式逐级分解目标,对末级子目标设定指标(尽可能量化),任务细化落实到人,并用科学管理方法来控制资源库开发的操作流程。

(3)制作课题研究专题网页,对实施过程进行数字化全程控制。

(4)制定课题实施流程图,按时间进度监督检查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

(5)资源库建设的同时为“校校通”工程做好硬件、软件两方面的准备。

三、校园网资源库开发流程

课题负责人撰写了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目标分析、指标定界、任务分解和责任定位,详细拟定了资源库建设工程流程表,使整个研究过程有了具体的实施参照标准与规范。根据工程要求,成立资源库系统平台开发组、教育素材开发组、资源应用推广组、网络管理研究组4个小组(如图1所示),分工负责,完成课题实施各个阶段的指定任务。此外,由学校教研室设立过程控制与管理小组,负责全程检查监督及项目组之间的协调。

四、校园网资源库问题对策

资源库建设的最初设想是开发一套完整的资源库系统,将所有资源集中存放在一起,统一使用、管理。但是由于一些部门都必须按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使用指定的软件平台,课题组经过讨论,决定改用引进软件和自主开发双管齐下的方式,将各种软件整合起来,集中于统一的应用界面,从而方便用户访问,构成本校的资源库应用平台。

五、校园网资源库结构图谱

校园网资源库结构如图2所示。

六、校园网资源库建构模式

1.开发模式

资源库开发主要分资源建设、资源存储、资源应用和应用反馈4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如图3所示)。在资源库每个平台的开发过程中,都包含这些过程。

2.应用模式

资源库的应用模式中主要有使用者、使用对象、使用过程、使用结果4个要素(如图4所示)。使用者是经过培训的全校师生,在使用资源库时不仅促进了资源库的丰富壮大,也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

3.管理模式

七、校园网资源库建设思考

目前,我校资源库平台已建构完成,资源总量已达200 GB以上。课题组今后的工作主要是进一步扩充教育资源,大力促进和推广资源库的应用,通过教学实践把资源库的建构模式具体化、科学化。

1. 管理班子

管理人员对资源库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并对资料进行数字化转化,定期维护和更新。

2.专题网站

以Web教材形式对专题研究方法进行指导,这种网站既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又可延伸到课外,让学生自主学习。

3.整合资源

建立一个以校园网网站搜索为主的参考资料收集、查询系统,有效整合互联网资源,形成快速高效的专题资料库。

4.开发小组

集中各学科骨干教师、程序开发人员、美术设计人员等多方面的人才,共同研究探讨。

5.培养体系

帮助教师认识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组织方式,学会以网络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法等,让他们积极参与校园网建设。

八、结束语

高中新课程二轮课改已经实施,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我校资源库的建构完成对新课程的实施极为有利,而新课程的推进也必将使资源库的结构更完善、模式更科学。

参考文献

[1] 卢奕.汽车专业群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J].广西教育,2011(27):126-127.

[2] 孙庆博.浅谈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J].华章,2011(9):152.

[3] 林霞.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福建电脑,2004(1):89-90.

收稿日期:2013-03-15

部级层面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更多的是共有的普适性内容。而对于一些高职教育较好的地区和院校,自然而然需要建设自己的,具有一定先进行代表区域性特点体现教学特色的专业资源库。对于教学资源库建设而言,其根本还是需要以示范重点专业的优质课程为基础,实现专业群辐射,带动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改革是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以课程建设为先,只有课程资源库做好了,整个专业教学资源库也就水到渠成。专业教师团队则是资源库的另一个核心,专业教师团队不仅是由示范专业教师担任,还需要吸纳专业群中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以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高职教育专家参与建设,这样才能在大的视野角度下来建设课程。除了团队建设,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相关原则。工学结合,对课程的改革都应在工学结合的前提下进行,无论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构还是资源的选取,都应时刻关注所对应的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合理化,要突出教学资源内容的合理性,既照顾当前高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还要体现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乃至考虑社会人员的培训。标准化,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资源孤立性,就要以统一的标准化去规范相关资源,从而保证能在通过网络介质实现资源的无界广泛共享,使教学资源库真正成为学习者探索求知、自主学习的便捷平台。结构化,要确保教学资源的结构化和可扩展性,方便具有不同目标的学习者能够在各自的学习路径下进行操作和使用,另外也能满足专业教师对整个资源库的维护和更新以及对具体资源的二次开发。持久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保持教学资源的长期稳定的发展和更新。

二、以电子商务网页设计课程为例探讨资源库的构建

以电子商务网页设计课程是为例开探讨电子商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因为该课程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课程。该门课程不仅电子商务专业有,同时电子商务专业群中的其他专业也有类似课程,如计算机的多媒体页面设计、软件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的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这也为组建跨专业的课程团队和实施符合专业群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在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学资源时,通过面向对象的思想来建立起对象的概念,将所需的一些职业能力目标具体化,把知识体系融入到相应的具体能力中。这一系列的学习对象需要体现出高内聚、低耦合特性。在借鉴面向对象思想方法进行重构课程体系时,完成某一职业功能对象所需操作定义为该对象的方法,而完成这一职业功能中所需的知识体系定于为该对象的属性。这样,对于某些知识体系,可能因为面向的职业能力不同而属于不同的对象,方便使用者的选择。电子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资源库作为电子商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整体的技术方案上还是与电子商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有着共通。因此在电子商务设计与制作的基础上构建教学资源库的框架结构。这一框架结构可以看作是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库在课程上的抽象,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完成职业岗位标准库、专业群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和教学素材库四大类库。

职业岗位标准库是整个体系的导向,以电子商务专业岗位群的理念收集整理国家电子商务师职业标准、典型企业电子商务岗位标准、电子商务行业标准等。专业群资源库,主要是人才培养方案等专业级体系文件构成。课程资源库则是重点,包含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学活动设计、理实一体化教材、项目化评价题库以及最为关键课程学习对象库。学习对象库,就是前面所述的借鉴面向对象的思想方法来实现对课程的重建,使其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学习者学习。之所以建立对象库,是因为专业群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理念以及基于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决定了教学内容要改变原有的传统的章节制,也不同于单一专业教学时的项目化教学内容。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根据岗位引领会需要不同的课程内容组合。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相同的知识目标可以结合不同的能力目标产生完全不同的项目化教学内容。例如对于对图层蒙版的掌握使用,对于面向商品图片处理岗位的学习者而言则侧重其制作商品倒影的应用,而对于Web界面设计而言,则是将其作为Web模板制作中的一项基础运用,对于平面海报设计而言,则侧重其在艺术字上的运用等。而在原有的项目化教学中,只能是作为一个项目中的知识目标加以讲述,这样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只能是基础并且是单一的。而按对象库的划分则可以做到“一点双向”,也就是可以通过职业岗位所包含的学习对象来对知识技能进行覆盖,同时也可以从单一知识点反过来查找适用于哪些职业岗位所需的学习对象。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还是需要课程团队对课程知识点进行细化分类,每个知识点有着多样性规范化的教学素材资源去支持。教学素材库,则是对理实一体教材和对象库的材料支撑,包含统一规范化的视频、动画、图形、案例、声音等素材资源。

三、资源样本入库的分析

在具体实施时,将某一职业功能对象所需不同操作定义为该对象的方法,而完成这一职业功能中所需的知识体系定于为该对象的属性。对象内容通过教学素材库来支撑,教学素材库包含:动画、视频、图像、案例、声音,分别用代码D、S、T、A、V来表示。各个资源需要统一规范他们的格式标准,便于收集素材入库和使用。对于这点需要制定教学资源中心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来促进资源质量的提高和保证教学资源在教育应用中的优良兼容性。这里以钢笔工具这一知识点的资源库纲要表为例来加以说明,该工具的运用是网页设计与制作中Photoshop的一项基本技术,在图片处理、Web界面设计、艺术字等多个对象中有着充分应用。通过对该知识点的罗列其详细的素材资源以及所属对象方法以及可调用的对象,从而方便根据不同学习对象时加以“一点双向”的使用。知识点可以看罗列为“钢笔工具”,对应的教材章节做标记为WY0404,具体的知识表现形式,按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来标记为:WYD040401钢笔路径的使用、WYT040401钢笔路径、WYS040401改变钢笔锚点、WYT040402转换点工具、WYT040404直接选择工具、WYS040402曲线路径的使用、WYS040402曲线路径的使用、WYS040402曲线路径的使用,这些属于“路径基础”对象的方法;WYT040405玩具的存储路径、WYA040401茶具的抠图处理、WYS040403卫衣的抠图处理,这些属于“商品路径抠图处理”对象的方法;WYS040404流光线条的制作、WYS040405勾画线条的制作、WYA040403填充效果的字体,这些属于“艺术字的制作”对象的方法;WYS040406手绘包装、WYA040404手绘Moto手机,这些属于“手绘造型的设计”对象的方法等。这些资源可以被商品图片处理、Web海报设计、Logo设计等学习对象分别调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010年以来,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目前,已经立项78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中43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已通过国家验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同行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于2015年1月开始牵头组建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以下简称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联合开发团队,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为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并联合全国在焊接专业具有悠久历史积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等4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50多家企业共同建设,项目建设期为2015年至2017年。

一、建设意义

焊接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的基础和支撑,焊接专业适应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开办院校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设优质的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对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使学生、教师、社会学习者、行业企业焊接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教学资源库获取所需的各类标准、教学视频、教学动画、微课等碎片化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适应教育信息化要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助力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通过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更高效地,更多地培养高素质焊接人才。利用培训资源,开展焊接新技术、新工艺培训,提高焊接从业人员素质,促进焊接行业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为“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途径

目前,全国开办焊接专业的院校超过330个,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0人,但各院校所建设的焊接教学资源还很分散,不能满足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培训的要求。通过国家层面的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成立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政、行、企、校共建共享联盟,构建与行业企业焊接人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教学资源,使分散在学校、企业的优质资源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得到整合,提升了专业课程与职场的契合度。

(三)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当今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焊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社会自主学习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需求非常迫切。建设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为社会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在线服务、和信息交流的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1]。

(四)建设智慧型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企合作共建优质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办空中课堂,开展远程教育和培训,是哈尔滨职业教育园区智慧化、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组成部分。

二、建设规划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通过广泛调研,依托哈尔滨“焊接城”优势,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等院校和企业紧密合作,确立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进行了教学资源库总体设计和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目标为:以满足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为导向,以优质教学资源和生产实践资源为基础,建成资源内容丰富、支撑技术先进、可持续更新的智能、共享、动态的部级教学资源库。将资源库建设成为能够体现焊接专业特点的在校学生专业学习园地、在职员工技能培训基地、学校教师教学教研宝库、行业企业交流推广平台。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的终身教育目标。为加快实现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培养焊接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思路是: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进行资源库建设的顶层设计;校企合作开发结构化的课程体系和碎片化的教学资源与培训资源;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等四大平台;构建平台资源更新、运营、维护机制,确保资源库持续更新,永续利用。

(一)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搭建资源库总体框架

深入开展调研,明晰焊接行业发展背景与趋势,深入研究企业的技术需求和人才需求,分析专业建设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依托全国机械行指委材料教学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完善焊接专业教学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构建IWS教学、培训体系,设计资源库总体框架。

(二)整合各类优质资源,实现资源集成创新

整合包括哈工大重点实验室资源等焊接前沿技术资源、哈焊培资源等社会培训资源、合作院校的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核心课程资源、行业企业标准及工艺规范等资源,以核心课程开发为载体,将资源碎片化处理、集成化创新、结构化投放。

(三)优化服务平台功能,确保资源的高效使用

利用联合申报院校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采用集中式服务、分布式部署的云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教学资源库;构建“未来课堂”试点设计(场地布置、教学设计);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理念,整合开发基于云技术、具有社区化模式的多终端数字化教学空间;支持碎片化、个性化、探究式学习,支持自主学习、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提升资源库的利用率。将资源平台建设成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的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的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的平台[2]。

(四)建立资源更新机制,促进资源库持续发展

建立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更新制度,收集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资源库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等,在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及时予以调整与改进。构建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营管理机制,持续及时更新资源系统[3]。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资源建设者的积极性,确保资源库年更新量超过10%。

三、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3类教学资源、9项培训资源包组成的培训资源、1个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建设。其中,3类教学资源是资源库建设的核心任务,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中心建设、资源中心建设;培训资源包为使用者提供各类培训,包括职业素养培训包、国际焊接技师培训包、无损检测人员等级培训包、企业员工培训包、农民工培训包、职业资格培训包、特种设备焊工资格培训包、师资培训包和新技术培训包;网络学习服务平台是资源库运行的关键要素,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持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工具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和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等四个平台。资源库满足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四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一)专业建设

建设团队广泛开展焊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发出调查问卷601份,收到有效问卷578份。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汇总分析,明确培养具有较强焊接操作能力、基本的焊接制造工艺编制及贯彻能力,适应焊接生产一线主要操作岗位要求,并具有进一步向焊接技术及基层管理岗位拓展潜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焊接专门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并完成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基于企业焊接制造人员的主要工作岗位,涵盖就业面向、培养目标与规格、职业证书、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制订了焊接专业标准(试行)。分析焊接实践专家成长历程,构建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制订了焊接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了焊接类人才的质量考核标准。

(二)课程中心建设

1.融入国际国内焊接职业标准,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入国际国内焊接标准的特色课程体系,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始终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融入IWS国际焊接技师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企业标准,为专业课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行企校合作,开发核心课程

资源库建设团队发挥各自院校在课程和师资上的优势,开发了焊条电弧焊、金属材料焊接工艺、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无损检测、焊接结构生产、特种焊接技术、焊接自动化技术、焊接生产管理、先进焊接与连接、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评定和切割技术12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为依据,编制课程标准,开发“互联网+资源库”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已与机械工业出版社签订了12门课程的特色教材出版合同。教材开发过程中,焊接行业、企业及学校三方联动,针对“书是书、网是网”,课本与资源库毫无关联的情况,为教材设计相应的动态及虚拟互动资源,弥补纸质教材图文呈现方式的不足,进行互动测验的个性化学习。对知识体系进行碎片化处理,碎片资源对应学习的难点与重点,碎片资源的形式包括文档、图片、视频、试题等,碎片资源做成网络连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扫描教材中的资源二维码,调用碎片资源进行学习。

3.搭建“互联网+资源库”的教学环境

为实现“互联网+资源库”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中根据课程的实际需要,搭建适合课程资源教学的教学环境,包括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的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设备建设、教学资源库资源的采集和制作等,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样样有学”的终身教育目标。

(三)资源中心建设

1.课程资源集成平台建设

为便于学生及社会从业人员学习、充电,便于教师在线授课及学生管理,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库包含学习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互动论坛等,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四类用户,设计了PC版和手机APP版两个版本,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

2.教学资源建设

焊接专业教学资源包括专业级教学资源、课程级教学资源、素材级教学资源,此外还包括虚拟实训与仿真工厂、职教立交桥、企业学习资源、职业培训资源和焊接故事园等特色资源。开发课程级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录像、习题与试题库、任务工单、课程评价方案、技术资料和参考资料等。按照内容丰富、分类清晰、搜索便捷、使用方便、结构合理的原则,建设素材级教学资源,包括焊接专业各工作领域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如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实训资源、标准、教学音视频、动画、课件等资源素材,为教与学平台提供开发素材,并随着产业技术和标准的升级而不断更新。

(四)培训资源建设

建设面向教师、学生、企业、农民工和社会大众,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焊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培训资源库。培训资源库由9项培训包组成,包括职业素养培训、国际焊接技师培训、职业资格培训、特种设备焊工资格培训、无损检测人员顶级资格培训、企业员工培训、新技术培训、师资培训等培训包,每个培训包包含培训指南、培训教材、职业标准、培训大纲、培训视频等。培训资源解决了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工与学”的矛盾,激发学生特长,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网络学习服务平台建设

开发建设特色资源库门户网站,完成资源库学习平台建设与维护。以焊接专业学习者和从业人员为中心,建成在校学生自主学习平台,教师课程搭建平台,行业技术、工艺、方法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身教育平台。

1.门户网站建设

门户网站是整个资源库的入口,实现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单点登录,是不同来源内容整合及存放的表示层。开发建设资源库门户网站,网站集成了资源库管理平台、组织架构、资源库特色内容、资源库管理与维护、资源库相关新闻等内容。门户引导以向导方式引导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4类学习者进入不同的学习平台,便于更加容易地管理和使用资源库。

2.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包括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和学习管理平台建设两大部分。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具备资源创建、资源审核与、资源统计与检索、资源评论等功能;学习管理平台主要提供课程设计、教与学过程、成绩管理分析、资源分享与更新等服务。平台可以实现四大功能,即成为在校学生的学习平台、教师教学科研平台、企业人员的培训平台、社会人员终生教育平台,使学生、教师、企业人员和社会人员根据各自的不同需求实现个性化检索,以最短的时间、最快捷的方式获取所需资源。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即明确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完成资源库总体框架设计,开发建设特色资源库门户网站,完成资源库学习平台建设与维护。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完成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设计,确定核心课程和培训课程应完成的各类资源,本着建用结合的原则,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部级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不断总结建设经验和成果,为国内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范例。

【参考文献】

[1]陈拥贤.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探讨[J].职教通讯,2011(13):52-54.

[2]杨诚.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职教通讯,2015(14):89-92.

 

一、构建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各行各业中都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工作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一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今后的工作中会被广泛应用。因此,本文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例,着重研究在软件环境更新的情况下,如何构建新的教学资源库,以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同时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更好地为将来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现状

 

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更新换代,我院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更新,使用软件Win 7+Office 2010进行教学。本课程原对应的教学大纲(Win XP+Office2003)及计算机实训室所用软件均改至配套Win 7+Office 2010。在新的教学大纲下,我院原计算机精品课程内容也需要更新,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水平,拟研究如何构建新系统环境下一套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以满足新大纲下教师上课的需求,并更好的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相结合,把教学内容数字化处理,把教学设计思想与考试大纲融合,设计成符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电子化教学资源。

 

二、构建教学资源库的研究内容

 

(一)创建教学资源库的目标

 

摸索、总结一套适合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法,实现和新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Win7+Office 2010)结合,在新的系统环境和应用软件版本中结合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将资源库应用于教学,争取我院高职高专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合格率达到90%。

 

(二)研究内容

 

包括在教学大纲更新、软件环境升级至Windows7及Office 2010的条件下如何建设新的教学资源库,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授课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乐学”,使教师能够互动式教学,并在乐学的基础上实现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无缝对接。在提高学生通过率的时候,避免形成应试教育,通过考试的同时掌握基础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对各个软件的熟练操作。

 

结合本课程各模块的特点及新版教学大纲的要求,构建的教学资源库中应包含各模块的所有知识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资源库中呈现现有的知识点:

 

表1 各模块知识点在教学库中的表现形式

 

序号 知识点 媒体形式

 

1 计算机概论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

 

2 Windows 7操作系统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3 计算机网络基础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4 文字处理Word2010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5 电子表格 Excel2010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6 演示文稿 PowerPoint 2010 文字、网页、教学录像、实训视频

 

课程每一章节配备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课程中的所有实训配备使用南软极域教学软件进行屏幕录制的实训视频;课程部分授课章节进行教学录像;将教材及实训中使用的各种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使其他教师在教学需要时,随时可从素材库查询下载。

 

(三)解决的教学问题

 

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建设能够实现互动教学的教学资源库,使学生在课上学习之余,在课外时间能够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实现分模块强化练习。通过互动教学的方法,将原有实训内容提炼成教学资源库,围绕模块设计,“教、学、做”合一,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同时顺利通过考试。

 

在应用旧的教学大纲(Win Xp+Office2003)时本门课程已有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并已挂上网站,但缺乏教学录像及实训视频。现大纲更新至Win7+Office2010后,教材已及时更新,但精品课程网站上课程内容及教学内容尚未及时更新,同时学生操作实训也进行了更新,根据所做更新,拟在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学资源库,更新教学及实训内容,完善素材库及课件库,补充重点章节的教学录像,并利用教学所用南软极域软件进行实训操作的屏幕录制,完成实训视频的制作,使学生在课后亦能完成自学。

 

三、构建教学资源库的基本步骤

 

(一)拟采取的基本步骤

 

结合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拟采用下述方式开展研究:

 

实施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由课题组牵头,计算机教研室共同探讨,并查阅收集资料,确定新考试大纲下教学资源库应包含的模块,拟定出课题计划,并做出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分工。

 

实施第二阶段:建库。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构建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的总体结构。包括:课程资料库、试题与习题库、课件库、素材库、网络学习平台。

 

根据架构好的总体结构,明确分工。进一步根据总体结构及其下设子模块,整理收集新大纲及新系统环境下的资料,对原有精品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后增加的模块收集资料入库。对新考试大纲下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做匹配更改;对新版教材所用的教案、课件及时更新;对新设计的17个实训,利用南软极域教学软件进行屏幕录制,可将整个实训在电脑屏幕操作过程中录制下来;对新考试大纲下教师的授课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像。

 

将整理好的资源库到网站。可利用现有的精品课程网站进行改造,将新的内容完善至网站,在教学中推广教学资源库的应用,鼓励学生课外多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资源库,实现更多互动效果。

 

实施第三阶段:应用及总结。推广应用教学资源库,根据教师授课及学生使用的反馈,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功能性评价与改进,对所有的资源进行新的技术评估。根据交流汇总,形成研究报告。

 

(二)现阶段实施成果

 

已构建了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资源库,包括:课程资料库,包含课程性质、课程评价、教学队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等;试题与习题库,包括理论习题、上机实训题、理论模拟题、上机模拟题、历年计算机等级考试真题;课件库,包括包含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素材库,包括教学录像、实训操作视频、教材及实训中使用的各种素材;网络学习平台,包含在线实训、在线模拟测试及交流平台等模块。

 

四、构建教学资源库的主要特色

 

实践性操作强。可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软件南软极域多媒体教学系统辅助教学资源库的创建,该软件是计算机实训室授课的教学软件,可以利用其屏幕录制及试卷编辑等功能,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大纲进行教学资源库创建,实训视频具有极强的可实践操作性。

 

资源利用性高。相同的资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组织和服务,减少资源的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来源广泛。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

 

具有共享性。利用搭建的网络平台,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一、建设思路

按照教育部关于资源库建设的“优化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培养质量、增强服务能力”的指导思想,基于课程改革、方便使用者自学、辅教辅学、兼顾社会学习者学习的建设目的和定位,确定了“系统设计、统筹规划、沟通协作、改革创新”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思路。

二、资源架构

确定了机制资源库三层框架结构:系统化设计一一形成以行业标准、专业标准、人才需求状况、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等为核心内容的专业建设方案;结构化布局一一将传统课程体系重构为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6门专业主要课程资源;碎片化开发一一整合企业资源、网络资源、学校资源,形成课程、教学、职业资格、社会服务7个特色资源包(见左表)。

三、建设历程

2013年5月,承德工业学校牵头完成了职业教育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申报与开发团队的组建工作,于2013年7月获得教育部正式立项,成为由中职学校主持的全国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第三批建设项目之一,随之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1.启动阶段

2013年10月,召开了机制教学资源库建设首次项目推进会,与全体参建单位签订了项目建设合作协议书。成立了项目建设组织机构,确定了各子项目组的组长及成员,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制订了《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工作职责及组织与运行管理办法》《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等管理制度,建立资源库建设交流平台,确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进行了机制资源库顶层设计。

2.全面建设阶段

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为机制资源库全面建设阶段。本阶段组织召开了六次工作推动会议,并通过网络视频和QQ群平台进行研讨交流,使项目建设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如期推进,先后完成了专业建设调研、课程体系构建、技术规范制定、课程资源开发、企业资源引入、社会资源采集、专业课程组建、资源打包整合等各项建设任务。为保障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制订了详尽的工作推进计划,实行阶段汇报制度,并在网上及时工作进度信息,公示建设成果,实现资源成果共享;运用科学评价措施,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激励参研人员,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3.推广使用阶段

2014年7月,进入资源库推广使用阶段,开始资源上传、入库集成、课程组建、网站搭建、推广宣传、资源应用等工作。将资源库建设阶段开发的所有资源整理归类,按照元数据标注资源索引,及时上传到职业教育数字化中心平台,根据平台建设要求对碎片化资源进行集成,资源库建设进入了调试和试运行阶段。为保证资源库的推广使用效果,2015年5月召开专项会议,具体部署资源库推广使用工作,以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要求参建校率先使用、广为宣传,辐射周边区域。

四、建设成果

根据项目建设方案要求,在两年的建设期内,通过对产业、行业、企业、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调研,完成了机械制造专业建设方案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系统设计了资源库的整体结构、专业课程体系及其课程方案,整合该专业12门传统学科课程,重构开发为5门一体化课程和1门项目课程、3门社会培训课程。体现碎片化资源开发理念,以素材为基础,以知识点、技能点为脉络,以积件为组合形式,整合企业资源、网络资源、学校资源,开发资源总量达31300多个,其中线上线下试题22000多道,保证了资源的足够冗余和结构搭建上的便利,为一体化课程的组建和门户网站教学资源包的呈现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五、建设特色

1.资源组织体系脉络清晰

按照资源库建设顶层设计的“1367”整体框架结构,以学习者为中心,针对专业对应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重构资源体系。从素材出发,以积件形式,搭建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模块,组建一体化课程,形成四个不同层次的资源呈现形式。9370个素材、846个积件、6门专业核心课程、3门职业培训课程、7个专业资源包,辅之以企业案例、技能鉴定、职业素养、虚拟工厂等特色资源,在门户网站上综合呈现,使资源库的组织体系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逻辑系统科学合理。

2.专业课程体系系统科学

根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要求,项目组对现代装备制造业发展背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全国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选择北京、河北、山东、福建、陕西、浙江等14个省市,采集企业样本124个,调研成果及其结论已全面呈现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中。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共性特c,兼顾个性特色,并参照相关的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突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与课程方案。

以专业人才需求调研为设计指南,紧密关联专业课程与岗位实际工作项目,融入国家颁布的钳加工、车工、数控车加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内容,科学界定专业课程之间的边界,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认知规律,梳通专业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间的能力支撑关系,完整系统地呈现了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3.教学资源体系兼容实用

关键词:项目 课程设计 焊接产品质检测 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033-03

2011年,江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单位,“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被确定为材料成型与控制课程群资源库建设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的开发团队根据“工作过程导向”原则,组织了“项目”化教学内容的,在学法与教法上也实现了项目驱动工作化、流程化;同时在建设课程资源库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在收集和整理资源时也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1 “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课程的教学设计

通过分析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就业岗位――焊接质检员,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课程团队重新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进行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感受无损检测为质检工作带来的方便,形成学生正直无私、一丝不苟的质检职业道德。

课程改革流程为:以突出能力目标、职业活动导向、行动项目载体、强调学生主体、理论实践一体、开展任务训练六个原则来进行课程设计,首先请行业专家进行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焊接质检员职业工作任务,接着进行了行动领域归纳,以企业的工作任务细化为具体的教学模块,以职业技能目标提炼教学内容,然后校企专家共同进行学习领域转换,而设置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课程,最后经过学习项目开发,共开发六个学习任务。

1.1教学设计项目化

在纵向上归纳了六个学习项目,分别为:外观检测、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和破坏性检测;横向上按着探伤工作过程,即检测的实施过程(检测前准备、实施检测、检测结果评定),将每个学习项目,再细化为二至三个工作任务,课程总体上实现了从职业任务大过程向小过程逐步细分而构建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高度吻合。

1.2课程实施工作化

根据学情,课程实施主要以实践动手为主。依托“厂中校”,以焊接质检员的身分,完成质检工作,上课的过程即工作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技术技能,同时也形成学生的工作责任心。

以焊缝射线探伤项目中“平板对接焊缝的射线检测操作”任务为例,介绍课程实施的工作化。整个四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进行的,先是安排学生查找资料获取本次课所需资讯,这是在课前需要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教师在这个环节当中只提供正确合理足够的信息资源和帮助;然后是检测准备,由于在前一次任务的学习当中,已有一定的知识构建,因此主要完成人依然是学生,通过小组共同进行协商完成检测器材的选择、确定检测的操作流程,教师则解答学生疑惑、现场分巡回指导。接下来是制定工艺,这部分是本次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中前三项由学生按操作任务书,通过简单的讨论自学可自行完成前三项即:调试检测设备、选择射线照相质量等级、照相设备及器材的选用,而后三项内容是本次课的难点(选择透照方式、确定几何参数、制定射线检测的工艺规范)则由教师先行完成,工作过程中边演示,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再让每个学生模拟练习,最后小组给出最佳探测规范。

1.3课堂组织团队化

学生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已按照企业焊接产品质量检测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在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按照工作角色分工,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课程所要求的六大项目的训练,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间知识、技能、素质各有所长,通过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让基础好的学生发挥示范辅导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相互协作,友善竞争的职场氛围。

课堂组织团队化教学的目的,正是要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

1.4教学方法多元化

采用的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也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来按排的,所以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为导向、理实一体 、“教学做评”合一的教学方法。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独立动手操作,对操作的方法、步骤、结果自查整改。教师则监控课堂,主要提供课程资源;允许学生犯错;接受学生各种行为;鼓励学生自寻解决问题的办法。解决学习难点和重点方法是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并纠正操作过程中的错误操作,对重点、难点则采用教师提问,先不予回答,组织学生讨论,在成果汇报中学生接受教师提问引导强化重点,然后通过项目教学,教师演示,学生讨论、练习突破难点。

教学手段则利用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学习信息;通过角色仿真,将学生定位为焊接质检员,体验职场氛围,拉近学习与工作的距离;通过现场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体验职员间的协作与竞争。

1.5课程成果产品化

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都要有检测工艺卡、焊件探伤报告二份文档作为该项目的学习成果,向全班级进行展示,并列入课程评价。

1.6课程评价立体化

课程评价更加注重过程考核,无论是过程考核还是结果考核,考核过程中实行以“技能”为主体,以“课前预习”和“小组参与度”为两翼,构建“一体两翼”的教学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课程考核细则

2 “焊接产品质量检测”课程的资源库建设

项目教学建设的重点就是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但以有资源库却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框架、专业内各课程教学资源库缺乏统一的支撑平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只注重验收环节,而缺乏持续运行的战略思考、后期的运行需要自筹经费、教学资源库建设缺乏体现高职院校特色的点睛之笔等。为使资源库“活”起来,应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与实施措施。

2.1设计理念

资源库建设的设计理念概括为:“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充分应用”。也就是说资源库建设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积,要体现高职注重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行“导教相融、学做合一”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需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组织校企优质资源,构建校、企、社会共享资源平台,供教师、学生、企业员工、社会培训部门等用户来使用,其最终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资源库内容架构

本课程资源库采用三级教学资源框架构建如图1,课程改革和课程资源库建设,首当其冲是科学的界定职业教育与课程之间的边界,即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然后才是课程的开发,以确保一门专业课程教学内容选择与组合时无判据的随意局面,确保了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系统衔接和边界清晰。

图1 三级教学资源框架图

2.3具体实施措施

2.3.1需求导向,目标明确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不同于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必须以行业、企业需求为驱动力,以最新的高职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整合国内外校、企优质资源,通过系统化设计,建成具有内容丰富、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满足不同院校教师用户的的要求如:课程开发、课程教学、知识更新等;支持学生的自主个性学习、就业服务、创业引导、工作后的终生教育;同时兼顾行业、企业需求如:职工培训、校企技术交流、各类社会培训、就业信息等,即建设成为能够持续更新的面向用户的应用学习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2.3.2多元合作,优势互补

联合其他高职、社会培训部门机构、相关企业共建课程教学资源库。充分利用各高职院校已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充分吸纳行业企业、培训机构优质项目资源及先进技术,以开放共享的资源库平台为载体,不断丰富和完善资源素材,满足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2.3.3系统设计,分步实施

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运用国际通用资源开发SCORM标准、中国国家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CELTS(学习者模型规范)等标准,对资源库建设进行整体系统设计。制定资源库建设规划,明确各阶段实施细则,采用项目化管理办法,对资源库建设全过程进行动态监控,确保资源库建设各环节按计划稳步推进。

2.3.4加大投入,多方支持

必要的投入是资源库建设的保证。资源库建设将更进一步促进信息化环境的完善。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存储系统、数据库备份、容灾系统,搭建安全、快速的网络平台,建设先进的管理系统,确保资源库数据安全,支持资源库的大容量存储和大规模应用;二是建立课件制作环境,建设同时可供5人以上同时进行课件开发的开发中心,配置高性能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课件制作工具,摄、录设备,音、视频处理工具等,为资源库建设提供较好的环境和平台;三是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室,为师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资源库开展课堂辅助教学提供环境和保障。

2.3.5动态更新,长效运营

资源库建设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缺失――供给――平衡――缺失――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建立资源库定期更新保障制度,确保资源库资源每年更新度不低于15%。采取激励措施,鼓励院校、企业及培训机构将行业领域的新方向、新技术不断应用于资源库建设。为使资源库“活生生”,要通过科学管理赋予资源库“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资源库平台平稳有效、持续健康地长期运营。

2.3.6有效激励,促进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进展和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调动广大老师参与建设积极性。学校应制定切实有效的、完善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学科资源库建设项目申报和建设实施的项目组,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对于建设成果经专家评审合格,应将成果纳入参与者业绩评估或工作考核中,并给予物质奖励;对积极参加知识共享的教师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足够的奖励(智慧结晶,具有知识产权)。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促进学科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校教师的知识共享,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

3 结语

就学校当前条件而言,课程改革和资源库建设尚存在某些瓶颈,但不能因此而迟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的人士应切实将其列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小组、专家组、项目组,充分论证,认真规划,扎实实施,制度激励,切切实实将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将资源库建设好。以此推动办学理念的变革,促进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科研创新、合作交流等的持续发展,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最好的信息环境,并最终建成并为全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叶娣,柴建国. 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资源库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2,(11).

[2]戴勇. 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教学资源库

作者简介:邓小龙(1972-),男,江西鄱阳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教授;陆锦军(1964-),男,江苏南通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江苏 无锡 214153)

基金项目:本文系学院重点支持教改课题“自动化专业群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课题编号:200944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186-03

目前,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极大促进了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必然结果,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信息社会和信息教育发展的必然。[1]

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共同需求。通过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探讨人才培养的共同教育规律,制订类似的人才培养方案,消除地区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当前,各高职院校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大多各自为战,建设途径和方法不尽相同,建设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也不尽完善。[2]因而,有必要明确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和目的,剖析当前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现状及不足,同时结合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情况,探索和实践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和途径,给广大参与专业资源库的建设者一些思索、借鉴和参考。

一、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总体建设目标为:对示范性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成果整合,面向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培训和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大量的优质资源和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建成具有先进的技术、丰富的资源、快捷的应用、规范管理的共享型、开放性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并体现中国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教学特色和水平。[3]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满足环境、行业及职业需求,实现学生、教师等广泛共享。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不仅使学生能够自主和探究学习,同时为教师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教学和交流的平台。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将社会相关领域、行业企业及相关院校的优质资源进行收集及整合,打造高职专业交流和服务平台,建设技能鉴定与培训、社会服务与教科研成果推广、信息收集、传播和管理等多项功能。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有效建设可以有利于校际之间增加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需求,实现校企双赢;有利于改革教学内容,提供优化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所以,教学资源库建设已成为各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着重点。

二、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不足

目前,各专业教学资源库不断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也更加规范,但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硬件平台建设投入不足,资源内容建设不够

硬件平台的构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需购买高性能中心资源服务器、存储磁盘阵列和专业资源服务器,以实现网络型颁布式存储与管理和备份。资源建设内容质量不够高,有些资源库仅是教案、试题等素材的简单堆积,部分素材资源教学性不够强,微课、网络课程覆盖面较小,互动性不强。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动画等现代数字化资源不多。用户界面及相应导航普遍单一化,资源导航系统功能不强,检索系统不够快捷准确。有些资源库架构不合理,主要功能缺失或实现较差。

2.资源库建设缺乏规范性

目前,资源库建设大都无序发展,缺少统一的建设标准和准则,各合作院校子项目的建设质量、进度参差不齐,资源接口大多不一致。目前,各个院校在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时,也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的资源建设标准。教学资源大多是网上收集、购买、与企业合作开发或者教师个人制作等途径而获取。搜集的网络资源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大多难以保证。购买的软件产品大多支持平台不一样,内部结构和接口也不一样,兼容性差。在没有标准化规范的严格要求下,难以保证校企合作开发和教师个人自己开发的教学资源的兼容性。这些都导致不同的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3.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缺乏

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使用中,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恰当的评价有利于资源库的改进和完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方法、评价工具以及评价环境等。[4]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正确性和有效性评价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目前,实用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还欠缺,很难对所建资源库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恰如其分的判断,使得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所以,建立一套完善实用的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是关键。

4.企业参与力度不够

在高职院校资源库建设中,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积极参与,企业需求在资源建设内容中未得到充分体现。如企业生产项目和案例缺乏,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发展趋势和最新工艺等信息缺少,行业企业标准、岗位工种和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缺少等。

三、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教学资源库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中心、课程中心、虚拟训练中、培训论证中心等,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1.专业中心

专业中心主要包括专业调研报告、职业岗位分析和资格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进程等教学档案。专业中心建设目标是深入调研不同企业和高职院校,分析人才从业岗位需求,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定位,精心设计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体现高职教育共同特征,突显专业个性特色,并根据相关的国家、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突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具体包括:专业介绍:职业面向、生源状况、就业情况、培养目标、专业发展及特色。专业调研报告:专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规格、专业定位、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要求、调研计划、分析与总结。岗位技能标准:职业岗位所覆盖的技能标准。专业规范:专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就业岗位分析、培养目标及规格、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指导性方案、专业基本条件保障。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毕业生从业岗位分析、课程体系设置、实训条件与师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进程安排、毕业标准等。课程体系:课程模块的系统设计、主要课程介绍。说专业:专业负责人说专业视频、讲稿、PPT。特色建设:介绍专业特色及建设典型案例。企业资源建设:主要包括企业产品技术文档、各类行业企业标准、企业解决方案等。提供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行业法规、工艺流程、操作规范,供查阅和学习。提供行业主要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企业解决方案。

2.课程中心

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构建以职业专项技能、专业核心课程为主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专业课程库,包括网络课程和微课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为职业基础、专业技能和综合及拓展等模块课程,如图2所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条件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考核要求。提供普适性课程标准建设框架、个性化课程标准设计、模块化的课程组合。教学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仪器与工具的使用、学习任务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组织,多媒体课件的准备及板书设计等。课程负责人说课:课程负责人说课视频、讲稿、PPT。教学课件:针对各类学习用户开发各学习单元的教学课件。核心技能训练指导与考核:开发实训项目,编制实训指导书,制订考核标准。习题、试题:为各类学习用户进行训练和测试提供练习题与测试题。工程案例:收集来自现场的工程案例,为各教学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提供帮助。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教学项目设计、教学任务书、决策单、计划单、教学过程设计、评价表、成果表。

3.虚拟训练中心

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环境逼真形象,使学生好似身临其境,能够自主和交互学习,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将大大提高,从而加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在虚拟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下进行虚拟实训,沉浸和交互于虚拟车间,能间接感受工作环境。虚拟实训系统可以让学生在网上任何时候访问虚拟车间、任意操练各种实训,不需要实际的实训场所,可以全方位地观察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连续或者间断性完成实训任务,实训效果可以马上得到检验,也不需要考虑实际实训的安全性问题。

虚拟实训没有空间和时间限制,可以节省实训成本,避免实训设备的损坏,而且可以不断调整和更新虚拟教学设备和教学内容。因而,虚拟训练中心是教学资源库开发的重点及难点。虚拟训练中心的开发需要专业公司的积极参与。经过校企共同合作开发,提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丰富生动的PLC系统综合调试、电子技术应用、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机床电气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虚拟实训资源库。

4.培训认证中心

培训认证中心包括培训资源库、职业资格鉴定库、技能比赛等三部分。

(1)培训资源库。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培训为目标,与岗位职业资格相对应,建设专业能力培训包以及能力指导及评价系统,为学生就业、技术提升及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平台。培训包主要包含职业能力评测系统、培训方案和测试系统。首先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对参与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前的职业能力测评,了解参与培训人员的知识、能力水平,为学习者选择符合自身情况的培训包提供依据。然后,根据能力测评的结果,按参与培训学员的知识、能力水平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全面的学习帮助。最后,通过在线测试功能,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

(2)职业资格鉴定库。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能力相结合,提供既满足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能力要求又符合职业资格标准的教学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完成维修电工中高级,可编程序设计师中高级、Autocad,电子CAD、数控车工等工种职业资格鉴定培训资源包,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培训方案、培训环境、考务指南、样题库、测评系统等内容。

(3)技能比赛资源库。职业技能比赛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校企深度融合,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多层次、多元化培养拔尖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包括:比赛题库、比赛视频、比赛技术文档、比赛场地准备和模拟赛场等。

5.导航、搜索和交流平台

导航和搜索平台:为使用者提供资源的导航和多种检索功能,帮助快速定位查找所需资料,如教学单元导航、虚拟实训导航、专业导航、课件搜索等。

交流平台:提供教育教学论坛、BBS服务、邮件服务,进行信息、教学交流、资源共享和下载,实现网络教学辅导,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等。

四、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复杂而艰巨,在建设教学资源库过程中还需要做到:

1.做好统筹规划

细化资源建设的具体内容,分层次逐步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应首先从专业群中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着手,建设相对成熟后,引领示范,然后逐渐辐射到专业群中的其他专业,不能一开始就全面铺开。

2.确定标准

为了资源质量得到保证,应根据实际需要,明确资源建设的标准,可参照适用于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等领域的CELTS-41标准;[5]素材资源应严格按照国家高职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与技术标准进行开发改造。

3.普适共享,个性定制服务

为兼顾资源库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区域适应二者之间的关系,资源库建设应能符合不同院校和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的特点,发挥其个性化的学习功能,基于用户需求系统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资源库建设既要凸现专业特色,体现高职特点,同时也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要同时服务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共性与个性相结合。

4.加强开放和共享

实施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通过企业和学校的参与和使用教学资源库,建立反馈和沟通的途径,从而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实用有效的评价,并改进和完善所建资源库。

5.加强制度保障,重视团队建设

首先,院校需足够重视,建立各级激励机制和相关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积极性以及重点倾斜投入建设资金。同时发挥教师主体的优势,提升主体意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带头参与,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强化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也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作用。

五、结语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既能实现校内、校际共享教学资源,同时又能满足地方经济、行业企业及专业需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用,特色示范专业先行,逐步过渡更新,普适共享和个性特色相结合等原则,建设代表我国高职教育专业水平、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资源库已成为大势所趋和高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点。

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繁重而杂,必须首先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随后分步实施。教学资源库建设可采用多种合作方式,如政、行、企、校多元合作,将各方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同时增加资金投入和硬件平台建设,制订好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通力合作,将教学资源库建设成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与培训、虚拟训练及竞赛等多种功能的交流服务平台,真正带动全国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内涵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等建设,引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希英,刘洋大川.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实践探索[J].职业技术,2011,134(10):21-22.

[2]赵佩华,眭碧霞.示范性高职院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J],2009,10(147):58-59.

[3]高文杰.基于共享视域的高职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0):34-37.

[4]潘琼.论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内容与技术选择[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66-69.

关键词:会计专业 共享型 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大力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目前,在政策上已经得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几所示范性院校的引领下已初显规模,但如何规划和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内容丰富的国家标准的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还需要做进一步探讨和努力。

1 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

高职教育应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财政部的各种专业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会计岗位能力的通用标准。在现阶段,根据不同的会计职业标准可以建立与之对应的分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标准。

1.1 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及相应专业教学标准

会计职业资格标准是会计行业的入门标准,要求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高职学生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则不能进入会计行业。该标准重点要求是实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与一年级教学目标相融合,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提供基础条件。这一阶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会计、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其核心课程是基础会计课程。

1.2 会计职业能力标准及相应专业教学标准

会计职业资格标准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的层次。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要达到的会计职业能力标准是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标准,所以需要将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高职会计专业大学二年级教学目标相融合。为已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参加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提供基础条件。这一阶段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中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经济法基础,其核心课程是初级财务会计课程。

1.3 高职毕业标准

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助理会计师资格考试的全部内容和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主要内容融合于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之中。通过适当取舍和课程组合形成高职高专毕业标准,使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三种证书考试的范围,将这一标准作为高职在校生必须达到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能力要求的标准。为了组织教学,必须相应建立以下课程标准:会计职业认知学习领域课程标准;出纳实务操作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学习领域课程标准;成本计算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税费计算与申报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会计信息化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企业财务管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会计实训标准。

2 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

2.1 优质资源不够丰富,建设标准尚待统一

教学资源建设不规范。高职院校的教师平时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其结果是资源建设重数量、轻质量。这些资源库只是试题、课件、教案、网络课程等教学资源的简单堆积和拼凑,资源库结构设计缺乏科学性,资源复杂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划,资源分类不规范,种属界定不清,内容庞杂凌乱、相互包含重叠,开发的资源质量欠优。

2.2 网络平台功能不全,资源共享度低

由于资源库建设者受到IT专业技术的局限,在资源库建设中往往是重视资源库本身,却忽视对资源库平台的选择和管理。当下普遍存在的运行平台模式是浏览器与服务器架构。这种架构的缺点是系统可靠性差、存储容量小、缺少有效地组织管理。由于参与建设的学校数量有限,导致优质资源共享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开放层面,无论是共享理念还是到共享手段,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原因是:①不参与建设的学校采用的技术平台迥异,不容易进入会计专业公共资源库;②资源库的开发标准不够完善,不方便在不同资源库之间进行共享;③对资源库中的资源的搜索功能和导航功能不够科学,不方便用户的使用。

2.3 资源库使用效率不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低

在教学资源库建设前期,很多学校已经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在铺路、布网、购买机器设备、建课程网站上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让资源内容在网站上呈现。现在的资源库内容只是前期精品课程的转换,学生很少浏览课程网站和利用课程资源。其主要原因有:①目前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听课、做实验的学习形式,缺乏主动性;②资源库呈现资源的形式对学生缺乏吸引力;③共享性资源库资源信息大但针对性差,教师没有大量时间浏览和转换成自己能用的教学资源,也很少向学生介绍资源库对学习的重要性,这正是当前许多共享性资源库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的主要原因所在。

3 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建议

3.1 丰富资源库,开发新资源

会计专业资源库建设应包括专业标准库、网络课程库、课程资源库、职业资格认证资源库和专家库等, 还可以扩充创建校企合作库、专业文献库和自定义资源库等。在资源开发方面,除了传统的电子教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课程之外,还可以增加与专业相关企业的产品信息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般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资源库建设也要考虑到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注重资源的多层次和多元化,积极营造灵活、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3.2 选择资源平台,制订资源库开发标准

教学资源的标准化有利于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资源库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库运行平台选择与管理,二是资源库的开发标准。可以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据中心的资源库运行平台,根据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中的明确要求,制订具体的资源库开发标准。教学资源的标准化主要包括课件资源的标准化、题库系统的标准化以及各种教学数据的标准化等。资源建设应严格依据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制订统一的资源分类细则和数据文件格式,确定资源分类属性和赋值标准,实现不同平台之间数据的自由交换、查找和利用。

3.3 促进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和会计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示范效应的重要手段。真正的资源共享,必须在资源创建者正当授权的情况下将资源完全拷贝给使用者,并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资源索引查询服务和资源更新服务。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那就需要将不同结构的教学资源(库)进行汇总、整合并统一到一个开放式的全专业的共享资源库平台中,在统一的资源库开发标准的前提下开发资源库。这样资源库才能为各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直接、快捷、方便的资源服务,才能很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

3.4 优化资源库的用户接口,提高资源库使用效率

为了提高资源库的利用率,需要优化资源库的用户接口,以增加易用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易用性方面,可以开发多种基于内容的资源检索方式,如开发内容查询系统和资源导航系统。在吸引力方面,需要考虑学生在使用Web获取信息方面的偏好和习惯,从而设计符合学生喜好的资源库的用户接口,如美化网页界面,提供用户自定义页面风格,增加一些上传、下载、聊天、娱乐、用户空间等功能,以实现快乐学习。

4 结语

教学资源库是为教学服务的,无论在标准上、内容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教学的需求,要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做出相应变化。因此,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滚动发展、不断充实的动态过程。在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应使系统具有可伸缩性和扩展能力,能适应教学需求的变化,跟上学科、课程的发展步伐。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7)

参考文献:

[1]卢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4):55-57.

[2]王鑫,王华新.建设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的新思路[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169-176.

[3]戴勇.高职院校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核心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3):80-81.

原文链接:https://www.gwyoo.com/haowen/237148.html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