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2023第十八届中国汽车产业论坛表示,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汽车取代之势已经形成,原来制定的2035年新能源汽车超过50%的目标,很可能在2025年最晚到2026年就会提前实现。
从当前各大车企陆续公布的11月份新能源销量数据也可以看到,新能源市场的优势在不断巩固和扩大,月销过万的企业达到17家。值得关注的是,造车新势力开始显露疲态,以吉利、长安、长城为代表的自主传统车企正迎来快速增长期。他们开始单独公布自己的新能源销量,与新势力品牌一起站上了pk擂台,且位列前排。
传统车企迎来快速增长期
乘联会综合预估,11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为94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6%。1—11月测算的累计批发销量为774万辆,同比增长35%。
作为最早由传统燃油车完全转向新能源的品牌,比亚迪和埃安在新能源领域的成绩有目共睹。11月份比亚迪依旧一骑绝尘,延续了月销30万辆的战绩,埃安销量再破4万。不过,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二者的增速开始放缓,月度销量基本与上月持平,进入“维稳”期。
“今年是没有新能源补贴的第一年,11月缺乏过去几年补贴退出前的抢购刺激因素,因此上升走势温和。”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11月,吉利新能源销量达到65034辆,同比增长88%,环比增长5%;新能源车快速的增长,也推动吉利汽车首次实现月销量突破20万辆,连续3个月创下历史新高。《华夏时报》了解到,吉利集团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布局了纯电、插混、增程、甲醇以及换电多条技术路线。
长城新能源11月份销售31170辆新车,同比增长142.32%,环比增长2.3%,连续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是排行榜前十中同比增速最快的企业;1—11月累计销售23.2万辆,同比增长91.94%。据介绍,2023年,长城汽车发布了近20款新品15款新能源车型,创下了中国车企年度车型发布力度之最,其中多款车型得到了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的赋能。
在新能源领域,长城目前确立了混动、纯电、氢能三轨并行、多条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并依托于“森林生态技术体系”的全产业链条自主研发。长城汽车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未来,长城将坚持持续深入布局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以技术赋能新能源产品落地,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此外,上汽集团官方数据显示,11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为59372辆,环比增长66%,其中近六成销量来自五菱缤果;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共销售新车数量为3.2万辆,实现了同环、比双增长,并且增幅均超过了10%,跑赢新能源车市大盘。
新势力环比微增略显疲态
与传统车企发力新能源领域,爆发增长潜能不同,新势力车企逐渐出现销量分层,销量环比上月基本持平,显露疲软之势。
新势力的领头羊依旧是理想,在月度销量上遥遥领先其他新势力品牌,是少数提前达成全年销量目标的企业。具体来看,11月,理想交付量再破4万辆,达到41030辆。
不过,理想的环比增速仅为1.5%,未能达成其制定的“11月挑战交付4.5万辆新车”的目标。“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我们将继续挑战12月交付5万辆新车的目标。”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
仅次于理想的新势力品牌是小鹏,其在11月份再度突破2万辆的关口,达到20041辆,环比增长0.2%,不过其同比增长达到了245%。值得一提的是,小鹏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121486辆,已超2022年全年交付量。
蔚来依然没能守住“蔚小理”的排序,11月份销量为15959辆,同比增长12.6%,环比下滑0.7%。不过,蔚来最近动作频频,不仅与长安、吉利构建了换电“朋友圈”,其车型还出现在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得独立生产资质。
问界、零跑在11月份分别交付了18827辆、18508辆新车,直逼两万辆规模。尤其是问界,是所有新势力中环比上月增长最高的品牌,增长了48.2%。问界方面透露,“新M7上市两个半月的累计大定已破10万辆,预计12月可交付新车2.3万辆,明年起单月交付能力预计将达3万辆。”
相比之下,岚图、创维、极狐则没能突破万辆大关,在规模上的差距正被逐渐拉大。
此前乘联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目前总体基本是吻合的,近期车市运行状态较去年预测稍好。”崔东树表示。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原文链接:https://new.qq.com/rain/a/20231205A09W8I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