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的手机火箭梦:连续三年净利润大跌,一年多次车辆召回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作者: 汽车

《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

左手汽车,右手手机,背后还运载着火箭。吉利集团当前的业务可谓越来越繁忙。

细看汽车领域,最新单月汽车销量同比下滑,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老选手吉利如何与新势力拉开差距?

01

收购魅族,吉利的火箭梦“野心”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集团或吉利汽车,00175.HK)始建于1986年,从生产电冰箱零件起步,发展到生产电冰箱、电冰柜、建筑装潢材料和摩托车。直至1997年,吉利集团正式进入汽车行业,五年后,2002年,吉利汽车就已达到中国汽车企业十强的成就。

公开信息显示,吉利集团目前旗下拥有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Polestar、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汽车品牌。但不同于其余民营汽车企业,吉利集团的“野心”,并不止于汽车。

2022年6月13日下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收购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股权案案件公示。根据公示信息,星纪时代已与魅族科技以及涉及交易的股东签署协议,星纪时代拟收购珠海魅族79.09%的股权,成为实际控股人。

而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是吉利旗下手机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吉利手机今年5月已成立4家新公司。但目前选择进军手机行业,似乎并不是一个最优选项。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8-2021年,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在全部手机出货量中的比例整体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国产手机出货量占比为86.6%,为近4年以来的最低点。

而吉利选择手机的原因,吉利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则是如此解释:“手机可以接车联网、卫星互联网,打造丰富的消费场景,做强生态圈,有利于打造用户生态链,构建企业护城河,能够与汽车业务进行更好协同。”

如果手机是为了与汽车业务进行更好的协同,那吉利“上天”的梦想似乎好像也可以以此作为解释。

2020年4月17日,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上发布:“招火箭总师,欢迎报名,简历投@吉利招聘。” 2022年6月2号吉利汽车发射了一枚火箭,这个火箭上共携带了9颗卫星。

为了打造更好地智能系统,吉利集团的“买买买”,已涉及了众多领域。有声音认为,干的太多忘记了汽车起家,汽车反倒做不好了。

“这种说法是符合企业需要聚焦主业,避免资源分散这一道理的。”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吉利的收购模式,无论是之前收购了多家车企,还是在手机板块近期收购了魅族,只有在投资多元化的同时实现经营的专业化,并在自身很快形成产业优势的同时又能够与已有产业形成战略协同,该种方式才可持久,并提升和强化企业的产业链与生态圈。”

02

销量承压,净利润与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

再看吉利集团的主业,吉利汽车最新销量数据似乎不太理想。吉利汽车月报数据显示,2022年前5个月累计销量为48.7万辆,同比下滑8%。其中,5月销量为8.91万辆,同比下降7%。

不同的是,吉利汽车在细分板块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了新突破。2022年5月,吉利汽车新能源车销量为19619辆,同比增长304%,环比增长39%,渗透率达到22%。

不止于吉利汽车的新能源品牌,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五月都收获了较佳的成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4.7万辆,环比增长49.6%,同比增长105.2%,1-5月累计销量200.3万辆,同比增长111.2%。

对于新能源汽车,外界一直持有较高的热度,不乏对新能源汽车的一片看好。著名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绝对是一个方向,在当前油价将要突破十元一升的情况,对新能源汽车而言,更是迎来了机会。虽然新能源汽车目前也在涨价,但该涨价是刚性成本,是必须涨的,不涨则要亏钱,但新能源汽车一定是一个发展机会,如此可见,新能源汽车虽现处暂时的困难,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步伐,值得被坚定看好。”

对资本市场来说,今年造车新势力来势汹汹。2022年3月10日,蔚来汽车登陆港交所,这是蔚来汽车继美股上市后的二次回港上市。3月17日,零跑汽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月1日,威马汽车同样选择递表港交所。面对市场都争抢的新能源汽车蛋糕,吉利汽车如何跻身入列?

公开信息显示,吉利汽车旗下在新能源板块有吉利新能源、领克、几何、宝腾、路特斯、沃尔沃新能源及极氪几大品牌。而在今年,吉利又将新增两大新能源汽车品牌。6月17日,吉利旗下全新新能源品牌 RADAR举办了品牌发布会。6月21日,吉利睿蓝品牌也将正式发布,官方描述该品牌主打“换电轻出行普及者”定位。

对比新能源汽车的“后浪”,柏文喜认为:“吉利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与自身相比增长较快,但是与其他新能源新势力车企相比无论在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还是在营销方面似乎都略逊一筹,只不过吉利的企业规模、产业配套与生产制造能力会更强一些。”

再看吉利汽车近年整体。2021年,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1016.11亿元,是继2018年后再次营收破千亿。2019及2020年吉利汽车的营收分别为974.01亿、921.14亿,呈现下滑趋势。与之对应的是,吉利汽车已经近三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下滑,2019年—2021年,分别为81.90亿、55.34亿及48.47亿。

柏文喜表示:“之所以出现会出现营收再破千亿,而归母近利润还继续下滑的情况,一方面可能与行业竞争导致的平均毛利率下降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企业市场策略调整而导致的产品结构中低毛利产品在销售占比重提升所引发。”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近三年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呈现明显下滑趋势,分别为16.48%、9.37%及7.33%。

部分市场声音认为,公司净利润连续下滑,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亦是如此,或许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正在减弱,公司计划如何提振?《港湾商业观察》联系了吉利集团询问相关问题,并无得到相应回复。

除了业绩面的下滑,在资本市场上,吉利汽车终究没能逃过车企今年共同承受的下跌。《港湾商业观察》发现,从2021年12月17日至2022年6月17日,六个月的时间,吉利汽车下跌了35.13%。

余丰慧对此表示:“该下跌幅度算较为正常。在新能源汽车这一板块受到了原材料的影响,传统汽车同样也逃不过疫情因素。吉利汽车的其中一个研发中心就位于上海,而在疫情影响下,上海管控了一段时间,这对车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包括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这三个在华尔街上市的三大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出现大幅跌落的情况。”

03

品质“隐患”,一年四次召回车辆

纵观今年对于新能源车企的投诉,交不出车绝对是一个重要问题。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全球锂、镍价格大幅上涨,造车成本加大,以致于众多车企都出现了延期交车的现状。

不同的是,大部分车企投诉是延期交车,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而吉利汽车或许是直接选择了停产,希望消费者退车。在黑猫投诉平台,有消费者投诉:“于2月初订购吉利功夫牛普通新能源乘用车一辆,约定四月份交车,六月份经销商告诉我没车了,让我退车,然而三月份开始,新能源汽车多次涨价幅度近万,等车时间和买车成本明显增加,厂家强制退车,消费者损失严重。”

经《港湾商业观察》检索发现,该类投诉并非只有一起。目前公司生产是否依旧受宏观因素影响较大?公司的整车生产是否正常?《港湾商业观察》联系了吉利集团,并无收到任何回应。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港湾商业观察》检索吉利汽车时发现,截止2022年6月17日,公司在黑猫投诉上共有393条投诉,已回复9条,已完成7条,完成率不足2%。其中包含对变速箱,发动机等质量方面投诉。

“行驶2.9万公里变速箱损坏导致档位变空档。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使用过程中抛锚。导致出现道路危险。严重质量问题威胁人身安全。厂家以产品过保为由。拒绝解决质量问题。”

“我的车子公里数48000公里左右,下大雨期间车窗自动降落(连续两次),导致车内积水,第二天出现变速箱故障灯亮起,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启动。”

质量问题似乎确实是一个遗留长久的“隐患”。企查查显示,浙江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吉利集团百分百持股公司)在2021年就因质量问题已发生了四次车辆召回。从2019年至今已发生了14次召回。

最近一次召回车辆,发生于2022年4月7日,召回了2016年1月27日至2016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2016年款吉利远景GC7汽车,共计18031辆。理由为:车辆在特定工况(长上坡急加速)行驶过程中,变速器油壶可能溢油,溢出的油液在遇到火源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火灾,存在安全隐患。

吉利集团的“买买买”模式是否真的可以构造更全面的自住车联网系统尚未可知,但摆在当下的产品售后投诉无人回复,产品频遭召回的情况,亟需做出整改。(港湾财经出品)

举报/反馈

原文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209693139197982&wfr=spider&for=pc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