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不算优秀作品的国产科幻佳作(流浪地球)影评

前言:

以前总觉得对电影了解总还不够,一直不敢写影评,去年上了王佩老师的编剧故事营,对电影这个爱好算是入了门,刚好《流浪地球》是过年上映,有了点空闲时间可以来认真写一篇影评,这样第一次就给《流浪地球》了,零零碎碎写得比较啰嗦,以后还是写短一点好,实在是累。

《流浪地球》整体来说,并非是经典作品,勉强算得上是一部佳作,但更重要的意义是它给中国科幻电影开启的新的局面。蜥蜴综合评分8.1分。

流浪地球》的主要贡献

《流浪地球》是国产商业电影中科幻类型片的一个起点,摸索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科幻片的内容生产流程。

2002年,“国师”张艺谋拍《英雄》,是国产商业大片的开端,其后十几年各类的类型片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尤其是喜剧片,用一套非常高效的流水线制作了非常多的爆款。其他如奇幻片,动画片,战争片等等都有各自典型的现象级作品,但科幻片这个类型是完全被好莱坞全面吊打的,没有一部值得单独讨论。在好莱坞算是烂片的《X战警:天启》,在2016的各大烂片榜上都有位置,可是在国内依然得了个很不错的分数:7.6分。就算考虑“外来和尚好念经”这个因素,这个分数也是体现了国内对科幻电影的需求。

要做好一部好的科幻片是比喜剧片,奇幻片,动画片,战争片的难度要大很多的,因为前面几个类型涉及的环节,科幻片都不能缺少:好故事的内核,好的剧本改编,工业化的流水线制,特效摄影音响等技术水平。其中讲故事的能力低下是整个国产电影的通病,技术这几年因为商业片的火爆和资本的亲睐,差距在逐渐缩小。工业化水平则是制约国产科幻片发展的一个很主要的因素了。,相比喜剧片,奇幻片等类型,科幻片对工业化的要求无疑是更高的,需要产业链上的整个团队进行很高效,很精确的配合,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完成度。

这一点才是《流浪地球》最大的贡献。在之前《捉妖记》《战狼》《红海行动》等电影的制作经验基础上,《流浪地球》便是摸索出了一套国内制作本土科幻片的经验,并且这个经验是可以复制的。包括不限于:科学设定的合理化,工业设计的统一,风格化美学的高完成度,特效摄影等技术的配合,随着整个团队分散进入整个电影行业,这将形成一个规模效应,期待以后出现更精彩的中国科幻电影。

与原著的对比,电影的侧重点

《流浪地球》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原著小说,原著并非是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未对人的个体进行更多的探讨,更多是对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想法进行一种合理的科学演绎,并借用电影的手法切换不同视角来阐明其丰富的主题思想。简单说一下故事就是:太阳意外提前步入老年,地球面临太阳的氦闪危机,为避免地球被太阳吞没,经过辩论和选择,最终在飞船逃生和地球流浪两种方案种选择了流浪地球这个方案,经过停止自转,加速,逃离太阳系,滑行,减速五个阶段到达比邻星,在第二阶段,地球会面临在近日点的时候被太阳引力瓦解的风险,在第三阶段,会面临被木星捕获不能弹射出太阳系的风险,整个过程会经历几十代人。整个过程中,人类社会经历过飞船派和地球派的分裂,经历过近日点的人类大恐慌,远航过程中对太阳氦闪的怀疑,内讧等等。全文涉及到了集权与自由的矛盾,对家园的希望和怀念,文明的分合规律等一些主题。

当全人类不得不面对离开旧有家园,踏上流浪旅途去寻找不确定的新家园的时候,贯穿前后的是一个人类生存哲学里的终极问题“去哪里”,原著中有一种饱含诗意的悲凉。

电影《流浪地球》很聪明地没有直接对原著进行全盘接受,而是只使用了原本的核心设定,并只选取了一个片段:人类选择流浪地球,经过木星并借助木星的引力来加速,完成地球流浪的第二个步骤:脱离太阳系。在这样的背景设定之下,编剧们重新演绎了一个故事:一个家庭的各个成员在地球流浪第二阶段中的各自选择和牺牲,并映射出全人类的希望和努力

原著小说的落点在全人类关于“家园迁徙”的史诗叙事,电影的落点是人物在大环境变化时的转变和觉醒。前者是带有诗意的悲凉,后者是商业类型片的典型故事模式。

但这样的差异不代表优劣,只是一种取舍,倘若真的要展现原著的核心,就不是两个多小时能够承载的了

——————–以下涉及剧情,未观影的慎读——————————–

电影的剧本设计是典型的三幕剧,双线叙事,以角色的转变弧线贴合剧情发展,以场景的变换推动节奏的变化:

第一幕以旁白交代故事背景:流浪地球,以海边三代人的对话铺垫即将到来的大时代;

第二幕是双线叙事模式,一条是刘启的视角,一条是刘培强的视角,交叉进行叙事,讲述这些人在木地相近时候遇到的危机;

第三幕是面对危机,所有人做力所能及的不“理智”的拯救行动,伴随着牺牲,希望,传承,最终成功完成救援任务。最后,活下来的人都秉持希望尽力活着。

剧本是粗糙的,经不住多深的分析,首先是主题问题,纵观全片,可以第一步提炼的关键词是“家园”和“希望”,本来也是原著小说的一个重点主题,不过电影里流于台词层面并未赋予更深的含义。

主要角色之间的羁绊只有回家,这个是家庭概念的延伸,但小说的主题是人所在的环境和与人的关系的综合才是“家园”,这点在电影里并未有深入的挖掘,当然也是影视化最难表达的主题了。

希望这个主题是剧情中最尴尬最生硬的主题了,第一次是跟钻石关联,在科幻电影里,钻石的稀缺本身就是很扯的一件事,离子加速推进器都出来了,还整不出钻石[懵逼]。后面一次重点点明这个主题是,在一个几率为0的计划里,用近乎徒然的方式,放弃本身代表希望的火种计划,然后成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计划,前期的大量预案计划和海量的计算,集合全世界的智慧,抵不过最后的编外人员为“希望”做的努力,太过荒诞了。

想再进一步提炼,其实找不出更有价值的主题了,次一级的思想倒是很丰富,剧组将《三体》中许多的细微的东西都融合进了《流浪地球》:

1. 面对全人类的危机的时候,国家民族的概念都会淡化,替代的是一个全球的高压政府;

2. 在高压政府之下,创新力量渐渐弱化,教条主义逐渐主流;

3. 集体主义的环境下,个人自由主义的诉求会成为联合政府执政的巨大障碍,社会底层的黑暗面得到壮大;

4. 政治理念的冲突无法解决,只能妥协,暴君和圣母总是同时存在着

其他还有些是《流浪地球》照顾商业需求而设计的,主角一家的英雄主义,个人自由主义在家国号召下淡化并转变为热血的牺牲奉献精神,亲情在故事中的催化作用,前者是典型的好莱坞的套路,第二个在中国市场有很好的共鸣(《战狼》《红海行动》),第三就是为了刺激观众的泪腺,增加观影共情感。

剧情本身的一些缺陷

前面大致分析了电影的结构,想表达的主题。可以看得出,剧组是在尽力以标准化的流程在制作电影。然而编剧水平本就是国产电影的硬伤,在《流浪地球》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偏偏还做不到扬长避短,剧情上的硬伤让整个电影看起来特别膈应。既不能勾画完整的“流浪地球”计划,也不能让观众在两小时内专注,更不能在电影高潮时激发观众的共情。

人物的目的交代不清:

韩朵朵为何硬要跟着上地面,好奇?叛逆?都不够充分。也有消息说,这部分是被删减了,韩朵朵是想去父母死去的地方看看,依旧不足以说清楚人物动机

刘培强上太空是有动机的,因为这是以自身的牺牲换取家人生存的机会,然而在天上十几年的时间,间断着执行任务,是不缺乏与家人的通讯的,然而故事里似乎没有看到时间的流逝,仿佛是一睁眼就是十几年没联系,这样就让后面他愿意为家人的牺牲来的太过伟光正,少了一点人性之光,本来不算是问题,但是电影的主题之一就是家庭家人,缺少过程就成了一种生硬的说教。

逻辑上的不通:

一个关于全人类命运的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进行弹射的过程本身就是有风险的,必然考虑了种种可能的危险,再如何谨慎都不为过,然而引力的突然增加是意外??!提了一个三号预案,但是只有三十多小时的缓冲??!也太小瞧全地球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了,也太小瞧联合政府的效率了。

火种计划是作为备用方案的备用方案,竟然因为一个成功率基本为0的计划说放弃就放弃了,这可不是“理智不能保持”就能说服观众的。

而这个基本没有可能的计划,仅仅因为人们秉持希望就真的成功了,如果这样,moss的计算能力必然是有大问题的,火种计划的优先级肯定不高,但是代表希望的一个方案是寄托地球的期许的,怎么允许被放弃呢,更不是“理智不能保持”可以说服观众的。

不同剧情下的节奏不统一:

第一幕没什么问题,但进入第二幕,电影的重点就一直不能聚拢起来,刘启重复出现的台词“哥是天才”,海草舞,春节梗,珍藏的妹子,李一一的理工男性格,蒂姆的北京话和滑稽表演,交通提示语,等等的喜剧包袱太不合时宜,幽默能提高电影的趣味性,但是不合时宜的笑料是会打断故事固有节奏的。

救援通知出现的时候,军方征用命令出现的时候,作为高级驾驶员的爷爷居然还有胆量跟军方对抗,这个节奏大大降低了这个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结尾刘启工作三年依旧只是初级驾驶员,说明高级驾驶员是非常珍稀的人才,爷爷是为联合政府工作的,条款之类的应该非常清楚。

从近景拉远到宇宙视角的镜头许多不是为剧情推进服务的,而是为了交代涉及到的概念,视觉上是有冲击力的,但这样的镜头多了,带来的是节奏上的审美疲劳,让本来新奇的科学概念变得有说教味道。

十七年,三十七小时,这两个时间概念在呈现时没有对比差异,三十七小时本应该是很紧张的,但电影是一种平铺的叙事方式,两条叙事线的剪辑也偏平缓,时长也不够对称。带来的观影体验就是,不能很深切地体会木地接近,地球解体地危机感。如果详细分析过《盗梦空间》中不同层梦境之间的时间节奏的分配,电影会增加非常多的刺激。

北京救援队和其他救援队之间的节奏切换有些不合理,在观众已经接受全部视角都是这一家子的时候,电影最高潮的时候切入了其他国家的救援场景,信息量的输出节奏稍有混乱。

设计相关

只是考虑电影剧情的话,《流浪地球》只能算是勉强及格,就算考虑电影对整个行业的贡献,其实也成不了这样一部现象级的电影。电影本身是有其做得极优秀的地方的,很多人说到的工业设计,美学统一,场景设计,概念呈现,这些都是电影特别突出的优点。

机械等的设计风格选用的是非常粗粝的钢铁风格,类似上个世纪,苏联的那种风格,突出的是功效实用,非常少的外观设计,这是很符合电影的设定的,当然一般观影的时候是不会注意这些的,但是当我们看到地下城的油污混乱环境,看到地面所有设备都是那种的黑大硬钢铁风格,连油漆都没有涂,这些统一的风格给人一个印象,这是一个很艰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繁忙的时代,联合政府对设施的投入并未吝啬,但也吝啬任何可以省略的东西,比如外观。货车的外形一看就知道是拉货的,虽然驾驶方式很具有未来感,然而内部看起来甚至有种机油的味道。空间站算是比较“科幻”了,但如果大家看过《2001:太空漫游》,就会发现,两部电影中的空间站相似度是很高的,片方也说了这里是致敬这部电影,但这种延续非常恰当,实用为上,无需复杂的外形,如《星球大战》里面的那种充满流线型的,或者飞艇一样的设计才有些违和。星球发动机同样也是这种粗粝但精巧的设计,“火石”是最具有科幻感,神秘感的设计了,可惜出境很少。

场景设计也是花了很多的功夫的,第一幕的海滩,并非常见的海滩,而是多了不知名的巨大的钢铁堡垒。

地下城的设计,让我恍惚有种《银翼杀手:2049》和《头号玩家》中一些场景的感觉,尤其是集市的设计,尽管只是很短的一段,可是却让观众把电影中未来的地下生活和观众当下的生活场景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了,混乱而又黑暗,压抑而又热闹,不需要多说什么台词,这个场景就悄悄地透露了地下城的社会状态了。

地面的雪景,繁忙的工地,道路,到拉伸为地球的全景,一组连贯的场景,完全交代了地下城存在和死去一半人的原因,非常丰富的元素,非常细致的设计,非常庞大的信息量都在这一组场景里了。

冰封的上海,是凝固的地表世界,虽然建筑保留地有些太过“完好”(有些不合逻辑),但是更加表达了地表世界的那种骤然凝固的末世场景,这背后透露的就是另外的35亿人的命运,是被凝固在“流浪地球”计划刚启动的那一刻,这样的场景是非常震撼的,同样也是信息量极其丰富。

科学概念的解释也做得不错,科幻片往往源自一个想象,将想象还原成场景,并勾勒剧情,需要不断补充各种科学概念。观众不会去挑刺喜剧片的逻辑,不会觉得奇幻片不现实,但是科幻片有一点点基础概念不合理,就会觉得不能接受。这点在《流浪地球》做得并不是多好,但是做到了聚焦。比如“流浪地球”这个概念就阐述得很清楚,前后都有解释,也多次用轨迹图和示意图告诉观众木地之间的危机是什么,是位于计划的第几个阶段。同时避免过多解释一些细节的专业名字,尽量聚焦在本片故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他的留给画面去呈现,留给剧情去表现,留给观众去想象。这是做得不错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太粗略的地方,板块漂移的因素,到木星的飞行路线和时间问题,木地之间氢氧爆炸规模的问题等等,就不细数了。只能说做到了聚焦,经不住考究,不过对科普是有很大帮助的。

除了吴孟达老师的表演优秀,其他所有人的表演都不及格。只说两场戏,海滩,吴孟达老师的一句“别说了”,尽管是坐在躺椅上,但是表情和头部动作,满满都是无奈,“无可奈何但还是要继续啊,回头看都是伤痕”,层次相当丰富,吴京的表演本来空间比吴孟达更大,可惜只做到了交代人物关系。

死前的一场戏,爷爷坐下,将头盔摘下,尽管电影没有给闪回镜头,而且场景异常混乱,只有这一个镜头,可是我们仿佛看到无尽的怀念以及如释重负,“未来的路交给你们,过去的怀念都交给我吧。”

这个角色不是吴孟达生涯中最精彩的演出,但也是非常优秀的演出了,尤其是看过花絮之后,更是敬佩吴孟达老师的敬业精神,整个剧下来,尤其是几场对手戏,就是老师带者学生在学习的感觉。

刘欢的主题曲更贴合原著的精神,反而后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异常地贴合本电影。

而阿鲲的配乐虽然说大气也激动,但如果把音乐分出来单独听,并不能让人重现场景,尽管说这个要求很过分,但也说明跟故事的贴合度不高。反而在观影的某些时刻,会因为音乐而走神,配乐在我看来是不够合格的。

结语:

电影行业是造梦的行业,给一个想象,就扩展出一整个世界,可以微小如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宏大如一个人的一生。如今电影早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一部电影早就不能简单以主观的好评差评来打分,但评论总是需要的,一个剧组这么认真地拍这样一部电影,我也就不小心写了这么长,能看到这里,也是非常感谢了。

原文链接: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80133/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